Monthly Archives: November 2014

兩種制度

李世默在TED中論述兩種制度的傳說時,表面上放棄了民主制度而選擇了一黨專制的共產制度。但稍一想想他的選擇其實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人的自然選擇。若然以李世默的背景而論,他雖已有基金經理的牌照,但在美國社會中他只是眾多基金經理的一員,能否脱穎而出呢?難!但以這樣的身份、這樣的背景回到中國却可以成為「英雄」,而TED這平台正是給予他向國人展示其「投誠」的前奏/入場券。他利用了國人內心的一種自卑自大的心理,發揮資本主的技藝而得以進入中國這個金礦中,這就是他仍保留美籍身份的原因之一。 中國能於短短二十多年間,經過改革開放而成為全球第二經濟體,靠的是什麼?其實說穿了也是利用資本主義模式而成功。那怕你怎樣述說、冠以什麼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主義的名堂,其本質仍是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自人類歷史出現以來即備受爭議。馬克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英國圖書館,歷經辛酸的研究寫下了《資本論》這本書。這本書將資本主義放於其「顯微鏡」下剖析,從而發現資本主義的種種問題,而他亦提供了備受爭議的藥方。但無論讚成支持與否,正如佛樂伊得的心理分析在人類意識領域、尼采的虛無主義在人類文化領域,馬克斯的《資本論》確實在人類政治經制領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而形成了今日的政經局面。 資本主義即使有種種矛盾(David Harvey說《資本主義有十七個矛盾》),但縱使如此,資本主義仍然存在,而共產主義却似乎名存而實亡了。資本主義到底是什麽?這仍然耗費不少學者的青春去探究。最近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出現同樣地引起了左右陣營的議論紛紛。那它又否會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衝擊呢?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淪落

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所言 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無知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新紀元,這是懷疑的新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絕望的冬天,我們無所不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走向天堂之路,我們通往地獄之門,….總言之,古今是何等地相似,以致於那最具權威的批評家們一談起它時,無論說好道壞,都必須用「最」字方能窮盡其涵義 。 想不到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在這被喻為國際大都會、東方之珠的香港,在回歸後的十七年間竟也淪落到這個地步。這一切都只為既得利益者所用、所蝕……。確實,我們己一無所有、己輸無可輸,但這正正是一個開始。願香港人能像火鳳凰般從廢墟中重生……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11/08/90287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制服

穿了制服確實並不能使我們學習得更好,反而使靈魂困於形式之中。制服,在西方來說,只給予警察及納粹之用;在東方制服又代表了什麼?一種權威?一個虛假的外表?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nov/07/wearing-school-uniform-doesnt-help-us-learn

Posted in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李世默

言語論斷上的「勝利」與自完其說能否把事實掩蓋? 若然李世默由此至終成長、受教育於中國,仍能否有現在的李世默?縱使李世默受益於西方,因西方的教育而成功,現在出來述說兩種制度的「傳說」,而自己「選擇」了一種一黨專制的制度、並定居於上海。但他仍是美籍。他的「成名」仍有賴於西方的這種開放平台。在中國這可能發生嗎?西方容許人出來批評、批判自己的社會、國家,但中國可以嗎?資本主義即使是邪惡的,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從而使中國「富強」起來,這還不是資本主義?但中國只行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不行的。試看看生態環境的破壞、官員貪瀆腐敗外逃的嚴重等,這些說明了什麼?寡頭非理性的資本主義的可怕,簡單說這並非純然的西方資本主義! 於此可見中國要走的路仍然很長很長。不要說是否能超越西方,即使要民智開放也仍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當中國能足夠開放得接受批評、不是批判(在西方社會人人都可以去批判社會、甚至國家),社會、國家能容得下異議、異見,那中國才有希望。 西方人至少並不認為民主是最好的,正如丘吉爾說: 民主不是一個好東西,但目前還没有找到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西方人並不相信世上有烏托邦,也不相信世上有完美的制度,更不相信世上有聖人、神人,但仍會虛心接受批評、批判,從教育、從制度等上去完善社會、國家…… 有關此視頻,國內亦有一些評論: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280637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 Leave a comment

沒有法治的反腐是歷史的重復

切中要害的十分之二。 環保不做好,現在所滾存的經濟將成為未來醫療的負擔所消耗 法治不建立,即使明君再現、上帝落場也只有一場春夢永沉淪 http://bbs.tianya.cn/m/post-develop-1872519-1.shtml 甲、極好!將她的論述提升為—個總的,綱领式的問题,即中共的管治模式,會導致管治的質素,人民的質素嚴重低落,最終引生大危大禍。無奈近年只見專制越趨酷嚴,且更禍延香港,情況似越見不妙,未知是深自相信現用的模式湊效,還是以紙包火的策略思維促成。 管治越趨酷嚴,背後必有某種思維方式導致,中共當權者刻下是怎樣想的? 梁振英縱有千盤不是,仍獲死硬支持,中央要面論,或强硬政策有用論,就是背後的—些思維邏輯。在大陸,客觀環境上可能已見問題處處,但管治方式不但不稍変而却反越趨嚴,又代表了—些甚麽的想法?你我大家都見到的問題,莫非當權派真的盲了! 身漢心曹論的含義即他們心裡也很清楚,曹地好,漢地差,但就是不能改変漢地的管治模式,他們心裡在管治漢民上,究竟是如何思想,是如何自圆其説的?他們看漢地差,漢地便是真的很差,但管治漢地的方式就是不能攺変!怪嗎! 他們内裡的想法自己不去改変,又無外力足以令他們改变,那麽改変從何而來,管治方式又怎會有変! 乙、依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的說法,中國自公元二二一年開始己停止了進步。宋朝時雖曇花一現,但元明清又進入了一個強權制度。也許正如金觀圖的超穩定結構說,中國人力求制度的穩定而犧牲一切 甲、此即江澤民當政時所主: 稳定壓倒—切説。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勇敢

什麼是勇敢?這些護士面對可能是伊波拉或証實是伊波拉的病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仍勇敢面對去照顧他們!

Posted in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研究歷史

研究歷史時欲「超然物外、客觀寫史」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我們研究歷史時,最基本的是將文獻、資料進行疏整、排比、分析…,從中尋求事件/事實之前因後果、事件/事實之邏輯順序、事件/事實的起承轉合。這是否就是超然物外?但疏整、排比、前因後果之判斷、以至邏輯順序、事實之起承轉合等,都須經研究者的心思、都有研究者的判斷落下,凡此種種能是超然物外嗎?或者這只能說是盡量客觀化的寫史。 例如我們若研究越南天主教史,我們會搜尋越南當局所可能存在的所有有關文獻、再旁徵博引外部或外延可能存在的資料,然後通過種種的、可用的方法或歷史方法去審視文獻、資料,從中疏整、排比、分析等、尋找當中的邏輯時序、事件的起承轉合,然後成了越南的天主教史。大柢我們都會覺得或認為這是種超然物外、客觀寫史的方法或過程。但果真如此?這真是種超然物外、客觀寫史? 又這歷史,在當代對於越南、對於東南亞、對於天主教、對於人類的發展…等等意義何在?這種宏觀、或大歷史的說法、意義又如何?人、個人處於其中、參與其中、書寫其中又如何?我不禁要問:對文獻、資料的種種處理過程中,研究者的存在、研究者所受的種種訓練、研究者所下的種種判斷能完全是超然物外?能如何客觀?客觀的意義是什麼?是常識性的?是科學意義的?我們對文獻、資料的理解能完全排除個人、或個人所受教養的種種影嚮?顯然在此並不能超然物外、至少不能完全超然物外。至於客觀,那要如何理解客觀?一般所謂客觀都是常識性的,即個人主觀意見盡少(但可能嗎?或者只是說詞/辭的一種適當包裝?舖排?)。客觀更大程度或更恰當的要求、說法是科學性的客觀:可重覆性、或相對穩定/相對大的參考系統。但近代量子力學的發展己展示了這種客觀性的可疑點。至於所謂科學,若依Karl Popper的說法,是可証偽的。歷史的可証偽性與科學有什麼不同?或有什麼相同? 或許我們需要想想,今日我們對歷史的要求 是否只依於對科學的要求而來?或者是人在知識的追求過程中,受到科學的影響,因而要求歷史研究要依循科學的客觀性?或者我們要問問想想歷史研究是否有異於科學?或者其相同、相似處為何?此處我們並非說、或主張歷史研究無需尋求真確性、或合理性,只是我們要避免落入科學主義的客觀性。歷史作為人文學科,在研究書寫過程中都免不了研究者的介入,而且有別於科學不能將文獻、資料量化或數據化(在此亦須注意:即使在量子力學高度發展前,Thomas Kuhn亦指出了科學的所謂客觀性也不是完全真確的,而只是一種典範的轉移)。人在閱讀、理解、疏整、排比、分析等過程中都難免浸入了或多或少、或自覺或不自覺的個人因素,而這都會影嚮我們對歷史的研究、書寫。 一個人在描繪一幅畫作時,他只會憑其感覺、對顏料、顏色的捕捉,而至技法的運用而成就一幅作品。作品不為人所知時會如何?作品為人所知後又會如何?…… 甲、屋外面正下雨,這語句之真或假,如何證立?主人久居沙漠,已經很久未見有雨,衝口説無可能!客人帶往屋外—看,證明所説為真。超然物外不—定是深奥難解,能明引例,其意自顯。 出土文物—件,考古學家一看,初歩認為應是接近舊石器晚期物品,後經碳十四檢測,證实為新石器初期產物。此例亦可説明。 超然物外,演用至今,個人以為可有二義:—為較通常用法,即看或硏究事物的態度,應少成見偏見而多以客觀視物 ; 另—则為人生命心靈修養的境界。觀物態度或心靈境界都有関人的主觀精神,他人如何能走入人的主觀驗明!惟前者,却可依人的言説或硏究成果,或以事实,或以邏輯 ( 或廣義的道理或分析論證) 檢證。後者如勉强要説,則唯有以詭辭的方式説之。至於Gadama言詮釋必染上詮釋者之主觀成見,或Kuhn 典範轉移上之論述,則更説來話長,有機會可讀有関著作,再深入分辯硏析。 由前舉兩例,如能在各例中分辯出何處為成見偏見,如何循客觀處以檢證並同時否棄主觀上之成見偏見,則自然明通超然物外在觀物態度上之意義。 乙、宋蘇軾《超然臺記》:「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由之超然象外、置身事外。對於科學的研究,某種程度上我們當然還可以以置身事外的態度處之,因科學之實証意味重。天若下雨、地就會濕,此無論我們是否相信或經歷與否皆可以實証之。又如考古學仍利用科學之可實証性,以及自然物之物理、化學特性,應用於自然界中生物活動踪跡之探究,其相對客觀性自然比歷史研究高。科學之有異於人文科學乃科學之可証偽、可重覆實驗而有相同之結果、以相對大的參考系為對應座標。人文科學明顯並不具備此等特性。人文科學故可向科學之嚴格性、客觀性等方向要求走,但却仍非科學、因而亦無須以科學之條件要求之。 甲、説非科學自是,説無須以科學之條件要求之,是兄自言之説。重點在釋超然物外在客觀看物上之意義如何可通,並且除以自然科學須依客觀事实作證外,更以廣義的邏輯論理方式,作為另—客觀義之論證工具,此两項檢證工具,更覆蓋—切自然,社會,乃至人文學科上之凡須立論建立者,均須憑依以檢查其立論之效力。在須以言説立論的學科上是如此,至於非依言説立論者,自然不包括在內。 兄説立身事外,亦兄自説之義,可叩緊釋超然物外時所説之首義之完整意義以理解,則可不歧出而自通。 乙、任何類型的人類知識,若然作為一知識系統,均有、亦須有趨向嚴格性之要求。此嚴格性當然須在其論理上可言之成理,不然何來作為人類知識系統?!然而科學,或清楚言之自然科學實有異、亦有别於人文科學也。 甲、明白成見偏見,明白客觀憑證之两項工具,則無大障碍矣!超然物外為古文言説法,易令人生遐想,而兄思緒紛繁,弟補是解,或可资曰後聚談。 重点在釋超然物外,誰説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無異!兄曾記否弟早前說及歷史之两大要素,即科學性與人文性。後—要素還覆及宗敎,道德,文學,哲學,美學和歷史,並且它們之間雖同屬人文,然仍有别,而别於何處,亦應予以辯别。以後或可交流再説。 乙、- 超然物外。源於宋蘇軾《超然臺記》:「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由之有超然象外、置身事外之諭。 – 兄所述總總高見甚多,唯與弟所言似未完全扣合。恐乃弟之文字功夫須加苦功矣! 甲、非要誰叩合於誰,而是依两項客觀檢證工具而説,否則唯有各憑各之感覺説,此則非立論立説之範圍矣!又廣義的邏辑論理,結合於各人文科之特性,則更不易為也! 兄勤渉廣獵,已非凡人,更上層楼,弟只能於地上望兄觀歎了![呲牙] 丙、兩兄所論,小弟領教了。 乙、坐得漁人之利[冷汗] 甲、有二兄激發交流互動,亦人生快事!弟欣然感謝!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田氏的意識形態仍沒有變。何解? 撕裂香港、破壞香港……的是示威者,而不是有權者、執政者。錯是你錯,我(作為執政者)怎會錯?怎可以錯?怎可能錯? 能力大者、權力大者不應有更大的責任?他們所想、所思的就一定合理?一定對?……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