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January 2, 2017

科學

科學總令人不會有一成不變之處在於一旦有新數據、新發現,在論述團體、或領域中能起到有力的論據即可以予以“翻天覆地”的震撼。文中提及的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Erik Verlinde提出愛因斯坦的重力理論、宇宙間的黑暗物質都是不存在的……有興趣者不妨看看。內文亦附有Erik Verlinde教授的論文提供下載   弦理論是理論物理學中結合量子場論與廣義相對論所成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它企圖對「存在/物質」予以總括性、一致性的理論物理學解釋;並希望由此對宇宙物理奥秘進行統一性的解釋。由於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理論物理學中以幾何語言來描述引力理論:引力是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曲率),而這種時空曲率與處於時空中的物質與輻射的能量~動量與張量直接相聯繫,其聯繫方式即是Einstein的引力場方程。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是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相結合的物理理理,它廣泛的應用於粒子物理學和凝聚體物理學中。量子場論為描述多自由度系統(粒子的無定向性任意運動),尤其是包含粒子產生和湮滅過程的過程,提供了有效的描述框架。因此,科學家期待利用弦理論來解釋物質宇宙的整體性結構、生成……。我的理解Erik Verlinde的論文其實是在理論上對物質的微觀結構(物質的量子化狀態)進行論述。在量子化狀態下,重力的意義已非日常生活的意義(如蘋果落地),亦非「物質」的重要性質……   其實,弦理論、量子力學等理論物理學在哲學上亦有很多值得討論與應用的價值。zizek的“less than nothing”即利用了黑格爾與量子力學來“說明、或重構”辨証唯物論…… 另big think文中亦提及一個概念“emergent”,此“emergence”在近代哲學家與科學家之間亦引起了深切的關注,可參考paul Humphreys 的 “emergence” 一書(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   Remarkable New Theory Says There’s No Gravity, No Dark Matter, and Einstein Was Wro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方丈氣量玻璃心

一個自認為強大、很好的國家,但却常怕人脱離它、背叛它。它又常說不要干預人家內政,但當鄰舍有什麼舉措、打個哈嚏,它的神經線却又會繃緊起,說人家威脅了它、干預了它的內政……它天天嚷着要和諧,要人認同它是老大,要一家親,要唯一……但却在公共地方霸這佔那、耀武揚威、要脅人不認同就要開打……對着自己的“兄弟”,强要人不可分家、要這要那,但却愛拿着刀左晃右晃。當人家對那“兄弟”好一點,就心生嫉妒、心中不好味道、在那兒蹦蹦跳跳、七孔生煙,但却又不想想自家的那副尊容、不想想若自家是好的,人家自會親近、自會愛上你……這真是好一個方丈氣量玻璃心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