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科學總令人不會有一成不變之處在於一旦有新數據、新發現,在論述團體、或領域中能起到有力的論據即可以予以“翻天覆地”的震撼。文中提及的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Erik Verlinde提出愛因斯坦的重力理論、宇宙間的黑暗物質都是不存在的……有興趣者不妨看看。內文亦附有Erik Verlinde教授的論文提供下載
 
弦理論是理論物理學中結合量子場論與廣義相對論所成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它企圖對「存在/物質」予以總括性、一致性的理論物理學解釋;並希望由此對宇宙物理奥秘進行統一性的解釋。由於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理論物理學中以幾何語言來描述引力理論:引力是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曲率),而這種時空曲率與處於時空中的物質與輻射的能量~動量與張量直接相聯繫,其聯繫方式即是Einstein的引力場方程。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是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相結合的物理理理,它廣泛的應用於粒子物理學和凝聚體物理學中。量子場論為描述多自由度系統(粒子的無定向性任意運動),尤其是包含粒子產生和湮滅過程的過程,提供了有效的描述框架。因此,科學家期待利用弦理論來解釋物質宇宙的整體性結構、生成……。我的理解Erik Verlinde的論文其實是在理論上對物質的微觀結構(物質的量子化狀態)進行論述。在量子化狀態下,重力的意義已非日常生活的意義(如蘋果落地),亦非「物質」的重要性質……
 
其實,弦理論、量子力學等理論物理學在哲學上亦有很多值得討論與應用的價值。zizek的“less than nothing”即利用了黑格爾與量子力學來“說明、或重構”辨証唯物論……
另big think文中亦提及一個概念“emergent”,此“emergence”在近代哲學家與科學家之間亦引起了深切的關注,可參考paul Humphreys 的 “emergence” 一書(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