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見「自古以來」、「衆所週知」。。。這種語言就感到言述者想躲懶且以高姿態想凌駕於一切。。。
「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這樣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課本裡…
在2019年中國新的初中歷史教材中,再次大量增加了愛國主義教育和意識形態內容:
📌增加地圖中的國界和洲界,但失了給蘇聯的部分却隱而不宣
📌更著重強調了領土問題,教材中南海諸島、台灣和釣魚島、港澳,這些領土問題上,設有專門的欄目講述「自古以來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年抗日戰爭修改為14年
「台灣自古以來是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無論材料是大躍進還是新文化運動,學生們可以在任何題目中寫下愛國主義的答案,總之都是共產主義好、歷史決定共產主義。
。。。。。
將中國最近的崛起歸因於政治領導和經濟政策的變化是很誘人的。
“Making China Modern: From the Great Qing to Xi Jinping”作者Klaus Mühlhahn超越了冷戰競賽和民族復興的標準框架,將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置於中國悠久的創意適應歷史中。 在18世紀中葉,當清帝國(按:傳統說滿清入侵中國)達到鼎盛時期時,中國控制著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並管理著最大的經濟體。但是,隨著鴉片戰爭從無到有威脅國家主權(按理滿清是侵略者,有人幫你打侵略者應該高興才是,但却把清看作自家的一部分,他的屈辱就變成自己的屈辱。。。奇),太平天國運動從內部剝離其社會結構,中國發現自己正處於自由落體的邊緣。家庭關係,經濟相互依存,體制創新和治理結構的網絡使公民能夠在動蕩的世界中重新站穩腳跟。在中國爭取區域中心地位的過程中,中國領導人對工業發展和國際市場的內向與外向都提供了新的發展途徑。 克服逆境和軟弱的這種動態遺產在當今中國的勝利中顯而易見,但在其最令人擔憂的趨勢中也是如此。在講述危機與復甦的故事時,本書探索了對中國的生存及其未來可能性最重要的多功能性和足智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