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21

億萬富豪的霸權

08年雷曼事件所引的一連串世界性金融風暴揭示了資本主義另一不為人知的一面。有人説:這是資本主義的崩壞。但我却並不以為然,因為隨著事件的發生而引起的佔領華爾街事件(2011年9月17日-2011年11月15日)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一個極致:那1%的世界億萬富豪掌控着世界的財富與資源。他們跨越國界、超然於任何一個國家之上。他們才是真正主宰這個世界的人。 第四類想推介的社會學類書就是Hans Jurgen Krysmanski的“0, 1 % Das Imperium der Milliardare《億萬富豪的霸權 》。這本書正正講述着這世界上的一羣超級富豪,其財富如此龐大、分布廣闊、藏匿精巧,對他們而言,買下美國總統的價碼可能比一艘高規格的豪華遊艇便宜;為了避稅可以毫不猶豫捨棄國籍,因為搭乘私人飛機今天紐約明天巴黎是如此容易;我們以為自己對有錢人的生活略知一二,讀了這本書,才知道科幻小說中的故事都是真的。 這一小撮金字塔頂端0.1%的超級富豪,以各種(多半極度私密不為人知的)方式控制著整個世界:他們握有多數頂尖私立大學,大半的健康醫療機構,最重要的報紙、電視、影業集團。「買下」科學顧問、藝術與文化策略家、政治人物,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麻煩,需要的話,擁有一支私人軍隊也可以……換言之,超級財富擁有的不只是財富,龐大的金錢更催生了一個「完全不受羈絆,且無所不能」的社會階層。 超級富豪為了鞏固資產,無所不用其極,彼此串聯成一整個龐大到無可動搖的金權網絡,在公共政策上沆瀸一氣……從歐洲、美洲,甚至到我們所處的亞洲,都能見到他們的布局。更弔詭的是,所謂的社會中間階層(或許就是你我),所謂的「菁英」,正可能就是為這金錢權力提供協助,互相依賴的人。 未來學家Paul Saffo曾經預言,有鑑於生物科技的快速進步,很快人類就可以靠自體製造的替代器官、人工四肢延長生命,這種進步將只有超級富豪能夠負擔得起,那是否指向一種未來:經濟學上的階級,也可能演變成生物學上的階級? 本書作者為德國著名社會學教授,憑著嚴謹的學術研究,揭露這些從來沒人敢研究的「超級富豪」,精闢且嘲諷地剖析超級富豪的吸金祕訣與誇張的生活模式。他以這本書帶領我們思考:這樣的超級階級存在,對現代社會、民主政治,乃至一般人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社會流動、階級正義,是不是其實都是一場夢? 這是一場無人能置身事外的階級鬥爭與衝突。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 Leave a comment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Jonathan Lear用新的前言寫著:“非常活潑有趣。這是一本非常豐富的書,其中包含對各種道德理論的出色描述,以及對途中遇到的話題的無數且常常是機智的觀察。” -時代文學增刊Bernard Williams 是他這一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倫理學和哲學的界限》不僅被公認為是他最重要的書,而且還讚揚了當代道德哲學經典。Bernard Williams 借鑒希臘哲學家的思想,將倫理學的方向從對普遍道德理論的關注轉移到“真實,真實和個人生活的意義”上。他探索並反思了當代哲學中最棘手的問題,並確定了有關中心問題的新思想,例如相對主義,客觀性和倫理知識的rd  可能性。此版本還包括A.W. Moore對文本的評論。Bernard Williams在2003年去世時,被《泰晤士報》譽為“同齡傑出的道德哲學家”。他曾在劍橋大學,伯克利大學和牛津大學任教,是包括“Mor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 道德》”、“Descartes: The Project of Pure Inquiry《笛卡爾:純粹探究項目》、“Truth and Truthfulness: An Essay in Genealogy《真理與真誠》”在內的許多有影響力的著作的作者。 為甚麼選此書? 一如上面所言外,在眾多硬磚頭的哲學作品中,《倫理學和哲學的界限》並不是一部大部頭(以頁數言)作品。但它在現代哲學界中以明的一致性給予我們一個好的哲學性思考示範。它處理了倫理學中Aristotle 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Kant的義務倫理學(deontology ethics)及功利主義論(utilitarianism)三個方向/立場的倫理思考。Bernard Williams 特別注意到他的時代的倫理學,只談「好/善」(good)與「應該」(ought),例如甚麼道德上的好/壞?甚麼事情是應該/不應該做的?這個行為好/應該做嗎?威廉士指「好/善」與「應該」是普遍性強、但卻貧乏的字詞,根本不足以該我們思考人類極為複雜的處境,他稱這些為「薄的」(thin)的倫理概念。 Bernard Williams 認為「薄的」的倫理概念總是抽離,對於世界沒有介入性,似乎能套用到任何情境之上,它是認知性的(X 是好的、對的、應該的),但也因此對於推動我們的行為意義有限。而「厚的」(thick)的倫理概念,則與我們的世界與行為都有切實的關係,例子有殘酷(brutality)、懦弱(coward)或感恩(gratitude)。以懦弱為例,只有以恐懼推動的行為才可被稱為懦弱的,而懦弱本身亦包含一個行為是不應該做的價值判斷;同時,在怎樣的情況、怎樣的條件之下一個行為才算是懦弱,都有其文化背景,對同一文化體系之中的成員有指導行為的作用。相較之下,Williams 指「懦弱」這種厚概念在真實的道德情境之中,比自命普遍的「好」一類的薄概念對於我們更有意義。 另外哲學亦是第二層序的思考,舉凡可以反思的,它都要參一腳,去反思一下,想想它是甚麼,它的邊界在哪裏,有些甚麼基礎。知識、道德、人生、政治等無一不是哲學反思的對象。甚至我們也要反思哲學、哲學活動本身。若我們不知道哲學的界限在哪裏,有些甚麼限制,我們又怎知道我們對其他事物的思考有沒有超越哲學的限制?所以反思哲學自身,本身對哲學反思其他問題也十分重要:我們要確保我們在哲學的適用範圍內做哲學。《倫理學和哲學的界限》就是這樣給予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 Leave a comment

Plato Five Dialogues

一談及“哲學”定必會被問「哲學是甚麼」,但對其他學科反而不會如此。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其哲學。哲學與文學領域一樣都浩如煙海,世上有多少人種就應有多少類型的哲學;甚至極緻地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類型的哲學。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其對世界與他者的獨特看法,而看待世界與他者的獨特看法背後都有一些“假設”、守則。衹是一般人、一般情況下對這些看法並不被察覺,而且沒有明晣的一致性。好的哲學就正正需要有一種自覺、以及一個明晣的一致性。 哲學作品所呈現的多是這種自覺及明晣的一致性 。但很多對一般人來說都是一種“硬磚頭”。所以若從歷史上追遡,Socrates是、或似乎是第一位被記載具有這種自覺、以及一個具有/尋求明的融性的哲學家,而真正喜歡哲學的人一定不會不喜愛Socrates。所以,第一本推薦的是”Plato Five Dialogues: Euthyphro, Apology,  Crito, Meno, Phaedo”,這五篇對話錄正正就記載/呈現了Socrates的生活與思想面貌;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學習如何達致哲學的自覺與明晣的一致性。 Euthyphro:記載Socrates 運用了他的結難法(辯證法)追問Euthyphro關於他控告其父親一案,從而帶出何為虔敬的定義。 Apology:Socrates 接受審判時的個人申辯詞。在此篇申辯詞中提到哲學便是由平和謙虛地接納無知,智慧不過便是承認這個無知而已。乞求陪審團對他下評價,不是基於他的辯論技巧,因為他的控訴者遠勝於他,而是基於他說出事實的勇氣。事實上,篇中也證明了他有著卓越的辯論技巧,而且所說出的事實便蘊藏了其論說之美。此外,全篇處處可見諷刺法(irony)的筆調。 在這篇中我們亦可以看到人應於無可疑處亦需有一種存疑的精神,即使是理性主義者的Descartes 亦稟持這種態度,而這亦是西方哲學傳統中的(方法論上)懷疑主義精神。這對於某些自認為自己客觀而不持立場者亦該是一記悶棒。因為,試問(虛假的)不持立埸不正是一種立場?客觀也衹是不敢下判斷的推搪而已。 Socrates 認為純粹知性的思考亦可改善我們的人格 Crito:討論法律的效力。Socrates 與其追隨者雅典富人Crito的對話,兩人談及政治責任的根源及本質。對話發生於Socrates 的申辯後,當時Socrates 因蠱惑和不虔誠罪名遭判死刑,Crito於此篇對話中試圖說服Socrates 逃離監禁流亡;即使是獄卒亦同情Socrates 。但他却無意流亡,因為雅典作為自己的城市,尤如雙親、是養育者(提供教育)。對自己的城市不應做不好的事,即便城市對他作惡。如果自己逃跑了,他將在顯示,有足夠錢的人也就可以逃避任何法律責任,這樣他也將猶如對養育他的城市作惡,就象對父親作惡一樣。 Meno:「所有知識的獲取,基於記憶的現實,我們從來沒有真的學會什麼(learn anything)。我們已經知道了,只是需要一些提示。」通過試圖確定德行(virtue)的定義。是德行的本質定義,而非某些特定的美德(如正義與節制等)。目標在於一個普適的定義,適用於一切特定的德行為例來論述知識(的性質等) Phaedo:Socrates 飲下毒藥前的對話。Phaedo篇當中的敘事者為Phaedo,一個曾受過Socrates 幫助的年輕人並成為其弟子,在Socrates 死亡當年亦跟隨在他身旁。Phaedo篇討論內容主要為靈魂與靈魂不朽的問題。 我們通過了Plato的對話錄重現了歷史上的Socrates ,並由此學習哲學的思考與生活。「未經審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Apology)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歷史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歷史,是科學嗎?它確希望成為科學 歷史,喜歡。但我更喜歡史學/歷史學、歷史哲學。。。可是沒有歷史事實的知識又無從建立(如Toynbee的《歷史研究》,Spengler的《西方的沒落》) 歷史往往給人枯燥無味,是嗎?不一定 歷史是勝利者的宣言,真的?看看那一方的印象而已 。。。 若從二十四史加一(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但學術界則一般奉《清史稿》為「二十五史」之一而摒除《新元史稿》),再加一(《資治通鑑》被認為是帝王政治教育史,個人則覺得它是新聞體加評論的通史)看以上的中國史確又是後人宣説前人事;而且也似乎缺少了西方嚴格意義的歷史。史官(歷史學家)就有如「上帝之手」操控着歷史的記述,這確很像勝利者的宣言記述。。。 Hegel認為中國沒有歷史,而衹有君主覆滅的一再重複而已。 Leopold von Ranke的《世界史》對中國更沒有半點提及。。。 有關歷史的材料可謂多不勝數。 於此,我則想推薦兩本歷史作品。一本是Jane Burank與Frederick Cooper的“Empire in World History :power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世界史中的帝國:權力與差異政治》”,另一是哈佛大學出版社於八十年代出版的“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私人生活史》” 1987年哈佛大學出版社開始出版了一套五册的“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私人生活史》”深深地吸引了我。它被喻為法國年鑒派經典傳世之作,以獨特視角配以大量插圖將正史和野史合而為一來書寫。它雖與正史對着幹、又不是以公眾(共)舞台來書寫,與男性統治史相對而又不是純粹個人的秘密生活史;它記述的不是生活逸事、而是日常生活的政治史,它的背後是國家。 相較於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跟個體最切身,卻也最遙遠。我們理解公共生活的一切,遵守公共道德和秩序,參與公眾政治行動,以公共理性自持,卻漠然於私人活動的日常生活細節,個人身體表現、情感發展、親密關係維繫、家庭生活經營像是歷史舞臺的無聲劇碼,進行一場沒有觀眾的瘖啞演出。相較於以君主統治、典章制度、權力爭奪,以男性為公共舞臺要角的歷史書寫,個人的私己行動以至私密生活,只構成一樁乏人聞問的歷史秘辛。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私人性的隱晦,並非置身公共性陰影下所致,而在公私界線不分,至少在中世紀時期,就是個既非公共,也非私人的世界。許多日常生活私己行為都可現身於公眾場合,家庭內部也無私密空間。從家庭、社區到鄉鎮,構成往來公開,沒有秘密的空間,形成一個彼此相互瞭解,隨時看到他人生活的世界。隱私概念的形成,公共與私人領域的兩分,直到社會機能擴張,政經活動頻繁,人口密度增加,造成人際關係疏遠,人們不再相互熟識,工作、休閒和家庭生活變成相互獨立時開始。 讓淡去的私人面貌浮現,讓個體面對自身生活秘密的,正是法國當代著名史家Phillippe Aries和Georges Duby主編,被喻為史學界一項「革命性成果」的五卷本《私人生活史》。從古羅馬帝國、中世紀封建社會、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大革命、一次大戰到二十世紀,在綿延兩千年的時間長流中試圖找出影響私人生活概念和面貌的種種變化。其間涉及人類物質和情感生活等面向的追索。私人史的用意如這套書分卷編者所說,不是寫群體史和家庭史,而是寫個人表現和情感的歷史,寫一部個人做事、生活、感受和愛的方式,心靈、肉體的原動力以及幻想和夢想的歷史。 《私人生活史》以微觀歷史的角度,讓我們看到私人性,以及凡夫俗子的日常瑣事與文明進展關係,私人未必無關歷史宏旨,它是一種讓我們進入不一樣歷史,重新認識自我的方法。本課程在上述概念下,試圖瞭解不同歷史階段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分合關係;與私人相關的各種生活方式的構成和自我意識的改變;私人生活與文明進程的關係;隱私概念和私人性如何被建構出來;相對於公共性,私人性構作出什麼樣的現代性?透過這些問題理解私人生活史如何是一部個人身體、情感、交往、禮儀、家庭、工作、飲食、閱讀、休閒逸樂、日常事物所構作出的自身做為私己存在的歷史。 另一本“Empir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文學

文學領域浩如煙海,世上有多少人種就應有多少類型的文學作品;甚至極緻地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類型的文學作品。因為,文學作品既是扣緊人(作者)的生活、文化而出現、更是人(作者)的各種思慮、想像的呈現。文學於我,是讓我可通過它去經歷另一個人的生活、文化、思慮或想像 除了我的至愛之一的Whitman的《草葉集》。若然要我再推介的話,我會推選Marcel Proust的“In Search of Lost Time /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追憶似水年華》/《追尋逝去的時光》”。 為甚麼是它? 因為,它呈現了人類情感與意識在文字(語言)的種種可能裏的呈現,語言文字也可以如電影、視像似的巨細無遺地敘述、描寫事象外,更進而能把人的心思、情感給重現出來。甚至在我來說此書更有如現象學方法的“存而不錀”般把情感、意識呈現出來,擺在(懸置在)“那兒”給人往後再述說。。。 這套書讀者若感到難以入手的話,可以配合下列二書作為參考 。Alain De Botton的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 not a novel《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Patrick Alexander的“Marcel Proust’s Search for Lost Time: A Reader’s Guide to Remembranc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