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論證道德實在論時 說道德性質,如果是實在,不能是自然性質,因而不能由自然科學探討。
論證涉及道德性質與心靈的本質的類比。說如果心靈是可化約做自然科學能探究的性質,即心靈等同於一個特定的生理結構,那麼,就不可能有“多重實現(multiple realisation)”,即完全不同的生理結構不可能有心靈活動。假定我們知道自己有心理活動,這就是說「火星人」的那種完全不同的生理結構會使它們連基本心理活動如「痛苦」也沒有
但這是荒謬的,沒理由假定人類的生理結構是唯一一個可以產生心理活動的生理系統
所以應該堅持“多重實現”類比於道德性質,情況就是完全不同的自然世界也會產生道德規範,所以不能由只探討自然界的科學來研究
……
現在心靈哲學也重新遇到這個課題,不過不是集中討論
Putnam 用它來論證functionalism ,比如若要了解火星人有沒有痛苦經歷,我們應該按「痛苦」是如何相對於其整體心理來發生、在其心理網絡中扮演甚麼角色來了解(而不是按痛苦如何體現於某種腦部物質來了解)。。。
關於本書自從Hilary Putnam在1960年代將“多重實現”作為經驗假設提供以來,哲學共識就反對了可以用大腦過程來識別心理過程的觀點,並且廣泛實現已成為整個科學哲學中“反還原共識”的基石。Thomas W. Polger和Lawrence A. Shapiro對“多重實現”進行了首次書本式的研究。他們對“多重實現”的分析是一系列哲學上的,經驗豐富的論證的起點,這些論點使人們對認知科學中的“多重實現”的普遍性產生懷疑。在論證過程中,他們回應了Jerry Fodor,Ned Block和其他傑出的心理學家所提供的多重實現的經典辯護。Polger和Shapiro得出的結論是,身份理論(mind-brain identities)一旦死了,仍然是一種可行的心智理論。如果適當地加以構想,它就可以享受通常被認為僅是假定“多重實現”為真的心智理論帶來的好處。正如Polger和Shapiro所認為的那樣,腦智身份在認知科學的發展和成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認為基於經驗的心智理論中實現“多重實現”的前景很小,也沒有必要。這使Polger和Shapiro提供了一個替代框架,用於理解認知科學以及化學,生物學和其他非基礎科學中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