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May 13, 2021

Neighbors

殺死你,只因為你貼著我憎恨的那個標籤。   ★成功挑戰二戰主流史觀,大屠殺歷史寫作經典!  「為何惡魔在這座小鎮裡橫行?」  ——1941年的炎熱夏日,波蘭耶德瓦布內小鎮裡一半的居民謀殺了另一半居民。   暴力的陰霾籠罩了整座小鎮。  鎮上的猶太人像狼群中待宰的羔羊,他們被棍打、溺斃、砍頭、焚燒……  然而這一連串殘忍的暴行並非出自人們熟知的「納粹」,  而是擁有真實面孔和姓名的波蘭人,  是這些受害者過往所熟識相交的人們:他們的同學、朋友、向他們買牛奶的人以及在街上閒話家常的人——同住在小鎮裡的鄰人。   「大多數是年輕男人,他們非常享受抓捕和折磨猶太人的過程。」  「暴徒們拉著手風琴、吹著笛子,來掩蓋婦女和孩子的尖叫聲。」  「那些劊子手愈來愈興奮,殺人的節奏也愈來愈快、愈來愈瘋狂。」  「儘管事發之後一片慘狀,他們還是搜刮死者身上的財物,因為據說猶太人會把值錢的東西縫進衣服裡。」   證詞、證據、凶手、殺人動機……參與犯罪的隊伍隨著真相大白不斷擴大。  作者耗費數十年抽絲剝繭,展開比偵探小說還懸疑迭起、驚心動魄的歷史解謎!  人類現代史上公認的受害者「波蘭人」,原來也是屠殺的加害者?!   在面對和你敦親睦鄰的朋友同學、老師校長、鞋匠花匠或理髮店老闆娘……那些走在路上都會忍不住停下來閒話家常的親密情誼,是怎麼在一夕間消失無蹤?那些親密的鄰人們又是如何心甘情願地成為拿著斧頭棍棒的劊子手?   ★美國國家書評獎、美國國家圖書獎最終決選書單!  ★翻譯美、德、義、荷、西、法等多國語言出版!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各大國際媒體盛讚!  ★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史坦納、《戰後歐洲六十年》歷史學家東尼・賈德一致推薦!  ★波蘭語出版後,波蘭舉國震撼,成立國家記憶研究所(Institute of National Memory)重啟耶德瓦布內大屠殺事件調查,並審判任何仍存活的或仍能負刑事責任的罪犯。   ◎為何人會對周遭的暴力與仇恨冷漠以對?  ◎我們又該如何不跨過那道蔑視人命的線?   本書引導讀者思考現代社會普遍潛伏的危險————  「一個社會的徹底癱瘓,最明顯的就是對憎恨(resentment)的制度化。服膺於憎恨的人們受慫恿而相互敵視,彼此間的敵意如獸性本能般水漲船高。社會中任何細小的裂痕都可能迸裂為鴻溝,任何對立情緒都會不斷惡化加劇。曾有一度,政府慫恿人們公開指責彼此,前者的隊伍靠著衝突謾罵不斷壯大,人們在無意識間逐漸不同程度地與政府共謀,鎮壓了他們自己。」——楊・格羅斯   「屠殺事件傷害了所有人,不管是受害者、加害者還是旁觀者,而這些人到今日都還沒能走出那傷害。」——作家、波蘭文譯者 林蔚昀   歐洲長期壓迫、屠殺猶太人,除了「流散」造成「國家缺位」這個角度之外,本書也提供了社會史的解釋。二戰期間在一個波蘭小鎮,一半的人口(猶太人)在一個夏日,被他們的波蘭人鄰居掠奪、凌虐、屠殺殆盡。為什麼?本書帶領我們探索「波蘭—猶太關係的陰暗面」。——吳介民   讀《鄰人》的過程中我一直想哭…..但是除了情緒的波動,它也讓我能更深入肌理地了解波蘭文化,了解今日許多波蘭人的恐懼、脆弱、排外、自大又自卑的情緒是怎麼來的,雖然很矛盾,但這些東西確實與波蘭人的勇敢、堅強、熱情、開放共存,像是與樹共生的蔓藤。我想屠殺事件傷害了所有人,不管是受害者、加害者還是旁觀者,而這些人到今日都還沒能走出那傷害。雖然距離遙遠,社會歷史背景完全不同,我想這本書對臺灣人也很有參考價值,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正視傷害的眼睛,並且學習如何在傷害中繼續共存下去。——林蔚昀 Ref: 《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Cursed Victory

加薩走廊硝煙再起,巴勒斯坦第四次大起義即將爆發?自巴勒斯坦於聯合國首度升旗,奧斯陸協議岌岌可危! 曾親身經歷南黎巴嫩衝突及黎巴嫩戰爭的以色列前國防軍軍官對以巴衝突與中東紛爭五十年始末之完整剖析 了解中東紛爭與以巴衝突的第一手完整情報重回以色列佔領區、奧斯陸協議、屯墾區等新聞進行式的歷史起點揭露以色列如何從離散的猶太民族成為強權的武裝國家如何隱身在傷痕悲情下,成為加劇中東戰火、造成難民流離失所的武裝國家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決定對敘利亞、埃及、約旦等國開戰,並驚人地在六天內佔領加薩走廊、西奈半島、戈蘭高地、西岸與阿拉伯屬東耶路撒冷。自其於1948年建國以來,阿拉伯人認為以色列佔據了他們的家園,因此無論是南邊的埃及、東部的約旦,還是北部的敘利亞,都不斷地和以色列相互攻擊。在「六日戰爭」之前,鑑於猶太民族過去經歷大屠殺的歷史,以色列一直被西方國家視為悲情的受害者。但這場戰爭改變了一切,「受害者」搖身一變成為「佔領者」。以色列對佔領區人民的軍事鎮壓及對阿拉伯人的迫害,使這場勝利從被賜福的光榮時刻,逐漸成為「被詛咒的勝利」。 Bregman曾服役於以色列國防軍,並親身參加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他憑藉親身觀察與第一手情報,依循著以色列佔領地政策的曲折經歷鋪陳敘述。布列格曼帶領讀者認識以色列對西岸、耶路撒冷、加薩走廊、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的佔領,佔領區內巴勒斯坦人的動亂與起義,以及以巴走走停停的和平協商。四十多年來蜿蜒曲折的經歷,不但擺盪在兩股背道而馳的驅力之間,更決定了活在占領區中數百萬平民的命運。而阿拉伯─以色列衝突的真正悲劇所在,即在這四十多年間,雙方都犯下了些許錯誤,也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衝突及錯誤的累積造成仇恨,也造成以巴兩國人民的悲劇,在「寧要土地,不要和平」的堅持下,這場中東衝突的主角該如何全身而退?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