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March 10, 2022

When the Iron Bird Flies: China’s Secret War in Tibet

1956至1962年中共在西藏的血腥鎮壓,官方史料秘而不宣、民間口述歷史殘破不全,至今仍未解密。六十年後,本書帶讀者回到歷史現場,終於為塵封的史實帶來一線曙光。 作者走訪數百位西藏耆老、蒐羅史料數萬筆、採集軍方機密檔案、比對中共官方出版資料,以公正的視角與嚴謹的方式還原史實,幫助所有讀者瞭解歷史真相。藉由詳實的敘述、豐富的照片與多幅難得一見的軍事地圖,重現西藏近代史的大貌,帶出歷來漢藏衝突的緣由。本書堪稱理解漢藏關係、思索西藏問題的首選書籍。 約當西元八世紀,藏密始祖蓮花生大師說過一則預言:「當鐵鳥在天空飛翔,鐵馬在大地奔馳之時,藏人將像螞蟻一樣流散世界各地,佛法也將傳入紅人的國度。」在一千多年後的二十世紀中期,中共駕「鐵鳥」、騎「鐵馬」碾過高原,藏人奮勇起身抵抗,死難無數、生者被迫離開家園,流亡印度、漂泊世界,預言就此成真…… 1956年至1962年,中共解放軍打著「民主改革」和「平叛」的旗號進入藏區,鐵蹄踐踏之處,戰火紛飛、寺院崩塌、經卷焚毀、藏民死難、領袖出亡。藏民族的佛教傳統文化翻天覆地,幾經摧毀。據中共官方資料統計,藏人在戰場上的死傷俘降(不完全數據)達三十四萬七千餘人。自此,厚積的鮮血遮蓋了佛國淨土。「打仗死人太多,那裡的水幾年沒法喝」,藏人用這句話說出了荒野曝屍無數的悲劇,也道盡戰爭的慘烈。 從軍事角度來說,中共在藏區的戰爭是一場勝利,卻是宣傳最少的戰爭。官方版黨史對入藏時的血腥屠殺或模糊以對、或避而不談,企圖以「鎮壓武裝叛亂」、「肅清反革命分子」粉飾太平。六十餘年以來,這場戰爭仍未解密。在倖存者被迫緘口、流亡者無力發聲之下,真相只剩幾縷游絲,逐漸模糊、凋零…… 獨立史學研究者李江琳,有感於戰爭的慘烈與藏人的際遇,極力還原史實;自2004年投入研究以來,走訪數百位西藏耆老、蒐羅數萬份令人驚心動魄的史料、採集軍方機密檔案、比對中共官方出版資料……,反覆計算、對照、考證,塵封的過往終於從歷史深處一點一點地浮現。 「華人研究者首次從上世紀五○年代——即近代西藏史,對中共軍隊在西藏實施鎮壓的真實狀況進行全面客觀、無偏見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達賴喇嘛如此推薦。作者艱難、漫長、浩繁的整理工程,化為全書豐富的照片、詳實的敘述,與多幅難得一見的軍事地圖,那段西藏秘密戰爭大貌,躍然紙上。作者說:「那塊土地上發生過的一切已經凝成歷史,它可能被扭曲,但事實不會改變;它可能被掩蓋,但不會永遠消失。」回溯這段歷史除了還原真相、悼念藏人的傷痛,更盼望喚起人性共通的良知與自省之心。願歷史昭明現在,警示未來。 #按 即使被官方用各種方式美化的保衛戰: 韓戰也不是一埸正義之戰。 (中國自隋唐已對韓發動了無數次戰爭) 。聯合國通過派兵朝鮮半島,中國受共產國際老大哥指令出兵 。中方的士兵不少也是投降中共的國民黨軍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清朝是中國嗎?若是,為甚麼自清朝建起來,人(漢人)都要反情復明?其後又有推翻滿清建立共和?若然清朝不代表中國,那鴉片戰爭就不能算到自己頭上、百年恥辱也不能成立 為何十八世紀準噶爾帝國滅亡,會讓新疆、蒙古與西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新清史宗師破解民族主義的經典之作 大清盛世的輝煌篇章,卻是大草原游牧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今天的中國版圖,其實是清帝國在1600-1800年間向西擴張的產物。中國西征,征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且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征的成果。 然而,清帝國西征並非是進入一塊無人地帶,而是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帝國:準噶爾蒙古汗國。大清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準噶爾帝國曾經存在過的痕跡幾乎遭到連根拔除。 「中國西征」雖然開啟大清歷史的偉大篇章,奠定中國版圖的疆界基礎,卻也終結最後的草原游牧帝國,終結數百年來的無邊界時代,更埋下日後宗教與種族衝突的種子。 要全盤檢視中國西征的歷史,就不能只有清帝國的單一視角,也不能僅仰賴中文史料。本書以「中央歐亞」為歷史舞臺,並將西征的大清帝國、東進的俄羅斯帝國,以及意欲匡復成吉思汗霸業的準噶爾蒙古帝國,同樣視為此一舞臺上的主角。 為了處理本書驚人的時空跨度與多方視角,本書除了中文與英文史料,還嫻熟兼採蒙文、滿文、俄文與日文等多達七種語言的史料。既關照帝國征服者塑造歷史的方式,亦挖掘歷史失語者的低聲呢喃,本書完整描繪了三大帝國彼此相爭、橫亙兩百年的精采史詩。 所謂「中央歐亞」,西起烏克蘭大草原,東至太平洋沿海地區,北從西伯利亞森林的南緣,一路向南延伸到西藏高原。此區自然環境多變、語言文化與民族複雜,廣袤千里且缺乏明顯邊界。 當大清、俄羅斯與準噶爾三大帝國在此交會,此地環境如何形塑其經濟、貿易模式與社會文化?如何影響三方之間的外交關係與合縱連橫?任何稱霸此一區域的帝國,又是如何克服山川沙漠的地貌對軍事後勤與政治統治造成的巨大障礙? 本書不只跳脫征服者與民族主義的單一視角,更將清帝國與歷史上其他殖民帝國進行比較。《中國西征》看似從中國史出發,卻整合了政治、經濟、環境、軍事、文化等多重面向,並將中國西征的歷史,重新放回全球史的脈絡。 中國西征的故事,改變理解中國、帝國與殖民歷史的方式 在十八世紀以前,游牧民族也曾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要參與者。中國西征以後,最後的草原游牧帝國終結,也終結了自由來去的無邊界時代。世界史上的偉大篇章翻過新的一頁,游牧民族卻永遠喪失與定居農業社會競爭的機會。但是,中國西征的歷史從未遠去。 清帝國摧毀準噶爾,寫下征服者的故事。不只改變了世界對中央歐亞的認知,還改寫了「中國」的範圍與定義。這樣的敘事被日後的中華民族國家繼承。新疆、蒙古與西藏自此被視為中國領土,中國官方也自認各族皆統一在多民族國家之下。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中國西征》”的歷史,反映了「中國」被建構與詮釋成中國的過程。本書藉由對多種語言與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帶領讀者穿透當代的民族國家框架,重新回到那個勝負、疆界、國家定義都尚未僵固的精彩時代,省思「中國」的變動定義與多元可能。 清帝國如何征服中央歐亞大草原?如何掌控今天的新疆、蒙古與西藏?後代史家如何將這種控制正當化?這套敘事如何被日後的中國(華)民族國家繼承?又是如何改變中國看待伊斯蘭世界與蒙古的關係?今天中國政府在這些地方的治理政策,又與當年清帝國的作為有何呼應? 清帝國征服中央歐亞的歷史,至今仍深刻影響當代中國。 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是否仍在歷史失語者的耳際迴響?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