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talgia: When Are We Ever at Home?

“懷舊”從醫學而影響到文化,但更切身的影響則是人,個體本身

懷舊對我們作為個人和政治社區的成員提出要求。 在這本 “Nostalgia: When Are We Ever at Home?”一書中,Barbara Cassin對流放和對家園的渴望進行了雄辯而復雜的處理,同時展示了許多人如何根據語言而不是領土來重新想像家園。

從Homer和Virgil對懷舊的基本描述轉向Hannah Arendt的流亡著作,Cassin重新審視了懷舊對土地和家園的危險影響,並通過流放和語言問題重新思考它們。

最終,Cassin展示了當代哲學如何打開根深蒂固和根深蒂固、歸屬感和異國情調的政治風險,幫助我們重新構想在全球和多語言世界中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