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s Altruism Exist?: Culture, Genes, and the Welfare of Others

世界領先的進化論者之一 David Sloan Wilson提出了一個困擾哲學家、心理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幾個世紀的問題:利他這些行為背後,只不過是人類出於自我考量的外在表現,並不是真正的利他?利他主義在地球生物中是否自然存在?還是人類的本性是完全自私的呢?

Wilson認為,理解利他主義存在的關鍵在於理解它在群體社會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像有機體一樣運作的群體無疑是存在的,有機體是從群體進化而來的。利他主義要求我們作為一個組成部分併入比我們更大的整體之中,只有這樣,每個個體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進化論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意功能性組織群體如何演變,結束了數十年的爭議,但該決議對利他主義提出了新的看法:利他主義存在,但不一定佔據我們對社會行為理解的中心階段。

在奠定了一般的理論基礎之後,Wilson調查了我們自己物種中的利他主義和群體層面的功能組織——在宗教、經濟學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他表明,利他主義並不是絕對好的,並且可能會產生病態後果。最後,他展示了一種超越利他主義、關注群體功能的社會理論如何在實際意義上幫助改善人類狀況。

 “Does Altruism Exist?”這種看法與Nicholas P. Money在 “The Selfish Ape: Human Nature and Our Path to Extinction” 中所論述的又是否相互補充?還是相互抗衡?“Selfish Ape” 可謂是為智人撰寫的深度訃告的一出序幕。從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成,到人類的進化之旅,再到製造人類的遺傳指令以及人體的運作方式,Money兼具嚴謹的科學知識和深刻的人文關懷,以細膩雋永的文筆將人類的生物學特徵與數萬年進化歷程中的故事娓娓道來,為大眾對人類崛起的幻想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人類是極具創造力但又具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動物。

另一邊廂回想起Richard Dawkins四十年前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 提出的「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這一論調相比較又如何?

人類的思想是如何與其他動物的思想如此不同的?是什麼解釋了我們能夠理解物質世界的運作方式、思考自己進入他人思想、八卦、閱讀、講述過去的故事以及想像未來的能力?英國心理學家Cecilia Heyes在 ” Cognitive Gadgets: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inking” 中明確指出:從出生起,我們具有可塑性的人類思維就可以通過文化學習,不僅可以學習思考什麼,還可以學習如何思考。

今天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解釋是,人類具有特殊的認知本能。與其他活的動物物種不同,我們生來就有推理因果關係、閱讀他人思想、複製行為和使用語言的複雜機制。 Cecilia Heyes 同意成年人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認知設備。然而,在她的框架中,這些認知小工具不是基因中編程的本能,而是在童年時期通過社交互動構建的。認知小工具是文化進化的產物,而不是基因進化的產物。出生時,人類嬰兒的思想與新生黑猩猩的思想略有不同。我們更友好,我們的注意力被不同的事物所吸引,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超過了新生黑猩猩的能力。然而,當這些細微的差異暴露在文化浸染的人類環境中時,它們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它們使我們能夠從我們周圍的社會世界上傳獨特的人類思維方式。

但無論如何“Does Altruism Exist?: Culture, Genes, and the Welfare of Others“平息舊的爭論,並將成為未來幾十年爭論的中心,是一本人類褪去外衣,站在鏡前審視自己的反思之書。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