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焦慮、憤怒、快樂或驚訝時,你內心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根據傳統情緒觀點認為,情緒來自大腦的特定部分,是自發的,所以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情緒在身體或大腦中是固定線路,由大腦的固定部位決定,比如傳統情緒觀點就認為杏仁核掌管恐懼,缺乏杏仁核就無法習得恐懼。由我們周圍的世界觸發。見到老朋友的快感,對失去所愛之人的恐懼——這些感覺中的每一種似乎都自動地、不受控制地從我們內心產生,在我們的臉上和我們的行為中找到表達,把我們帶走。
自Plato以來,這種對情感的理解就一直存在。但萬一錯了呢?在”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一書中,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Lisa Feldman Barrett利用最新的實驗室的縝密研究數據,佐以諸多其他科學的研究證據,說明大腦如何構建我們的情緒,情緒實際上並非生來就有,也非普世共通,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共識、文化與教養下的產物。我們關於情緒的常識觀念已經過時了,甚至是危險的——我們一直在為此付出代價。情緒並非普遍存在於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中。相反,它們是我們每個人根據我們獨特的個人歷史、生理和環境構建的心理體驗。
書中以各種淺顯易懂的例子說明大腦如何建構情緒,更提出喜怒哀樂等種種情緒,實際上只是大腦建構的文化類別和概念,就好比,杯子蛋糕和瑪芬,因為食用時機不同,早餐吃的叫瑪芬,點心時間吃的叫杯子蛋糕。以情緒來說,你感到胃糾成一團,如果你現在是在醫院等檢查報告,你可能會把胃痛當成是「焦慮」的生理現象,但如果你目前是在餐桌前,可能你就會把胃痛當成「肚子餓」的生理現象;或者,你原本覺得某個人並非你可以交往的對象,但今天跟他碰面時,你卻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面頰泛紅,你不禁懷疑,難道原本對這個人的認知錯了嗎?晚上卻發現自己得了流感!(這是巴瑞特博士的親身經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你還能說「情緒是自發、與生俱來」的嗎?
這種對情緒的新觀點具有嚴重的影響:當法官對激情犯罪判處較輕的刑罰時,當警察向威脅嫌疑人開槍時,或者當醫生在一種診斷和另一種診斷之間做出選擇時,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依賴於古老的假設情緒是根植於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的。掌控自己情緒的方法,你的身體和你的心智深深地相互連結,你的內感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文化又串連你的大腦。所以事實上,掌控情緒的最基本功夫,就是保持身體預算的良好狀態。因此,健康的食物、規律的運動和睡眠,是身體預算平衡與情緒生活健康的先決條件,她據此建議了提升身體健康以及情商健康的方法。提升身體預算能力的方法,包括能提升與人接觸的按摩、慢呼吸的瑜珈、布置綠色的安靜環境、引人入勝的小說……甚至定期跟朋友聚餐,並且輪流請客,都有益於身體健康。至於提高情商的方法,重點則在於增加情緒粒度和概念,更有效地預測和分類你的感覺,這樣更能依照環境制訂你的行為;根據神經科學,學習新語詞也能提高情緒健康……Barrett表示,修正情緒的概念不僅僅是一門好的科學。它對我們的福祉和社會本身的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