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ible Atonement: Disability, Theology, and the Cross of Christ

罪——上帝在耶穌基督裡解決罪和整個人類困境——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核心。它的拯救力量是為所有人服務的,然而,一種深深的猶豫阻止了對十字架與殘疾人的相關性的有意義的討論。說到殘疾和贖罪的多方面概念,造成了一種無法解決的緊張局勢,尤其是因為罪和殘疾似乎常常在聖經文本中聯繫在一起。雖然殘疾神學的工作在為殘疾作為人類多樣性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建立積極的神學框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未能應對十字架提出的這一特殊解釋挑戰。

在”Accessible Atonement: Disability, Theology, and the Cross of Christ“中,David McLachlan回顧了他作為牧師和神學家的經歷,將殘疾神學的主題和目標與傳統的十字架觀念進行了密切的對話,在殘疾神學和贖罪神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即耶穌的犧牲、正義和勝利。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贖罪是上帝對創造的道德和偶然風險的最深刻、一次性的參與,所有使我們與上帝和彼此疏遠的地方都得到了解決,使殘疾人在教會和她的神學中找到空間。贖罪神學試圖了解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這項工作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儘管更深入地包含基督人類學的最新發展會改進論點。。這種贖罪本質上是包容所有人的,而不是作為“特殊情況”延伸到殘疾的一種贖罪。這種贖罪的方法為解決罪的救贖以及精神和身體治癒的可能性開闢了空間。

McLachlan指出,儘管贖罪神學和殘疾神學使用相似的語言,但由於目標不同,它們經常“互相交談”。第一章展示了殘疾神學如何通過使用與贖罪神學類似的語言來強調耶穌認同我們經歷的多樣性,包括殘疾。McLachlan隨後爭辯說,殘疾神學沒有充分關註十字架作為上帝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使整個世界恢復正常的方式的普遍影響。第二章論證了沒有一種贖罪的模型或隱喻可以說出所有需要說的。相反,當我們考慮三個主要的客觀贖罪理論(上帝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做的)時,我們會得到更全面的了解;贖罪為犧牲,正義與勝利並存。令人耳目一新的是,McLachlan隨後表明,基於基督的客觀工作,隨著聖靈賦予我們能力過聖潔的生活,主觀的(十字架如何成為我們生活方式的一個例子)道德影響理論取而代之。McLachlan在第三章繼續這個論點。贖罪神學滿足殘疾神學的需要,因為它將客觀和主觀結合在一起。因為它表明上帝如何通過他的靈改變他的子民,使他們更加歡迎殘疾人。

在第四章中,McLachlan描述了他的建設性提議,贖罪即參與,作為一個包容性的“神學協議”,他用它來評估他之前討論的客觀和主觀模型。通過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上帝參與了創造,並承擔了人類經驗的各個方面。因此,上帝讓這個破碎的創造物的所有風險、偶然性和苦難都落在他身上。通過這樣做,上帝可以寬恕所有的罪,並對他創造世界的方式負責。因此,基督受苦和死亡的特殊事件將影響整個受造界,全人類,包括所有殘疾人。McLachlan隨後在第五章將贖罪作為參與應用於殘疾神學。這個協議幫助我們看到上帝如何通過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通過承擔我們的意外事件和風險,賦予所有人尊嚴——尤其是殘疾人。因此,McLachlan認為,十字架必須是任何支持殘疾人加入教會的論點的基礎。這重振了對聖經的包容性閱讀,尤其是福音書的治愈性敘述。最後,McLachlan通過爭論一個寬泛的救贖概念來結束本章。作為參與的贖罪表明,上帝在十字架上處理的不僅僅是道德上的罪。對McLachlan來說,救恩意味著我們可以分享“上帝通過贖罪在基督裡獲得的全部利益”(p 128)。在他的最後一章中,McLachlan回到贖罪模型,認為通過擴大我們對十字架的概念,贖罪作為參與通過表明基督的十字架處理我們所有的異化,而不僅僅是道德罪,從而振興贖罪神學。 McLachlan 最後強調,作為參與的贖罪本質上包括殘疾人。

然而,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加強無障礙贖罪。首先,由於我們仍然在教會內邊緣化殘疾人,殘疾神學著重於改革教會和她的神學,以便殘疾人得到我們作為上帝心愛的孩子的尊嚴的充分接納。但是,由於承認殘疾人的問題似乎會削弱這些主張,因此這種神學流派不願表明上帝需要如何改變我們。但鑑於贖罪神學的背景,麥克拉克倫需要更強烈地挑戰這種衝動。既然我們都是墮落的人,真正包容的贖罪神學首先要提醒我們,無論我們的殘疾狀況如何,每個人都需要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在我們的特殊性中應用到我們身上。其次,如果 McLachlan 對贖罪的重演模型進行更多反思,他可以使他關於贖罪作為參與的論點更有力。作為第二個亞當,作為我們在天父面前的代表,基督做了我們不能做的事。這在道成肉身神學中得到了發展,正如它在Barth 和 Rahner之後出現在三位一體神學中一樣。在這裡,在更廣泛的基督人類學中,更詳細地梳理了基督對我們人性的完全參與。

撇開這些批評不談,那些想閱讀考慮到殘疾人的神學的人和那些尋求更全面的贖罪神學的人推薦Accessible Atonement。McLachlan成功地展示了當贖罪神學只關注道德罪時它是如何變得貧乏的,但需要關注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他還成功地證明,即使在最深入研究的神學領域,殘疾的鏡頭也能加深我們的理解。

McLachlan的作品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尤其重要的是,他沒有嘗試寫十字架的殘疾神學,而是從廣泛的基督教福音開始,並詢問以十字架為中心的福音如何能夠滿足殘疾人和殘疾神學的特殊需求。此外,由於殘疾神學強調教會必須變得更具包容性,McLachlan重振了道德影響理論,同時給予客觀的贖罪模型所需的關注。這給了聖靈改變人們在教會中行為的希望,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通過這一點,他成功地邀請殘疾神學將十字架放在其神學化基礎上的正確位置。

McLachlan讓我們發現的是,當以這種方式重新審視時,十字架——也許令人驚訝地——成為基督教殘疾神學的基石和許多論點的基礎。基督的贖罪之死並沒有將那些發現自己在身體或精神上超出假定的“規範”的人排除在外,而是為這些人在教會生活中創造了一個重要的包容和肯定空間。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