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December 7, 202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ffect and Emotion in East Asia

東南亞,無論從政治文化、以致地緣上都比得上歐洲的豐富性及多樣性;加上中國位近其中更使東南亞在全球地緣政治及文化上益趨重要。 在考慮東南亞的文化和經濟時,許多人將該地區歸因於一系列性格,包括對共識和社會和諧的偏好、對上級和政府的忠誠和尊重、家庭價值觀、集體主義和社區主義。情感是這些概念的核心,但情感的作用及其在東亞政治經濟中的活躍或想像潛力尚未得到系統研究。這本書考察了東亞權力和經濟的情感維度。它闡明了當代治理的動態,以及克服西方對東亞社會普遍假設的方法。在這裡,情感被定義為賦予社會、政治和經濟進程以意義和想像力的感受品質,正如本書所展示的,它可以為對東方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轉型進行細緻入微和豐富的分析提供一種分析工具亞洲。 通過民族志和媒體分析,本書”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ffect and Emotion in East Asia“為分析東亞新興現象提供了一個框架,例如幸福促進、治療性治理、社會問題的心理化、自助類型的興起、跨國勞動力遷移、新的性別意識形態和家庭和以大眾為媒介的情感社區。通過情感理論的視角,作者探索了東亞不斷變化的政治結構、經濟參與、歸屬模式和主體性形式,並使用民族志研究和話語分析來說明國家和經濟權力的情感維度以及影響方式通知並激發行動。 這本書採用“情感理論 affect studies”的方法來研究東亞的治理和治國理政,因此是對當代東亞政治經濟學理論化的重要貢獻。正如 Jie Yang 在介紹章節中指出的那樣,“情感 affect”既可以是“分析工具,也可以是重新配置權力和實現政治和經濟目標的力量”,並指出人們傾向於從“傾向”的角度來看待東亞,這在有些案例也可以歸類為“情感寄存器affective registers”,即利用情感紐帶“密切塑造日常生活的物質和意識形態過程”的方式(p 3)。雖然不願意狹義地定義“情感”,但Jie Yang 指出,最終影響存在於“一種與情感相關的方法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motions”,它是“一種為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賦予意義和想像力潛力的感覺品質”(p 11 ) 。正如本書各章所討論的那樣,這種關係可以存在於民族國家與家庭的融合中,存在於新自由主義自治模式中對“幸福”和樂觀主義的渴望中,存在於通過社會環境調節的身體感覺中,以及在勞動中作為生命政治經濟的一部分。 理解本書方法的最佳方式是通過每一章如何將“情感”的概念運用和應用到東亞各個國家的具體案例研究中。第一部分“幸福與心理化Happiness and Psychologization”聚焦中國。重要的是,Yanghua Zhang寫了 21 世紀中國的儒家復興,審視了學者和電視名人于丹(Yu Dan) 2006 年在中央電視台關於《論語》“情感基調affective undertone”的演講,將儒家思想視為“幸福和幸福的源泉”當代中國快節奏的市場導向環境中的日常生活(p 31)。于丹對儒家經典的“母性maternal”轉變既符合將國家定位為“愛和忠誠的對象objec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Anti-Fascism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Transnational Networks, Exile Communities, And Radical Internationalism

長期以來,反法西斯主義一直被認為是蘇聯共產主義的同義詞。 事實上,正如這本書”Anti-Fascism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Transnational Networks, Exile Communities, And Radical Internationalism” 所充分而乾練地展示的那樣,對全球反法西斯主義的多樣性進行了批判性討論,並探討了世界各地反法西斯主義的文化、政治和實踐表述。 反法西斯主義是代表不同意識形態的全球力量。 這些章節描繪了反法西斯主義的國際和跨國性質,超越了大多數先前研究的以歐洲為中心的方法。 與此同時,它們表明反法西斯主義是一種極其多樣化的現象,運動來自自由左翼的各個部分。 在全球化和分解反法西斯主義方面,這本書是大膽、創新和發人深省的。 所有研究法西斯主義及其反對者的學者的必備讀物。 這本書引發了對全球反法西斯主義的多樣性的批判性討論,並探討了世界各地反法西斯主義的文化、政治和實踐表述。本書匯集了一批反法西斯歷史的頂尖學者,從跨國和全球的角度對反法西斯主義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反法西斯主義思想、運動和實踐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通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案例研究,他們研究了不同形式的全球反法西斯主義是如何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嵌入到不同的國家和地方環境中的,並研究了地方表達與全球運動之間的相互關係。 本書匯集文稿還探討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Caribbean和中東反法西斯聲音的行動和影響,這些聲音在國際反法西斯主義歷史中經常被忽視或被置於邊緣地位。 本書面向研究生讀者,可用於極右翼、政治史、政治思想、政治意識形態、政黨、社會運動、政治制度、全球政治、世界歷史和社會學等模塊。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