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23
Aquinas’s Theory of Perception: An Analytic Reconstruction
認知上很多人都認為中世紀是神權時代,一般歷史書也把它描述為黑暗時代。可是相對於中華世界,現代很多問題的提出正正在這黑暗時代都已經開始了。Thomas Aquinas (d1274) 是中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感知是哲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因為它涉及我們獲取信息的能力,這些信息為哲學中的許多其他辯論提供了信息。 所以這 ” Aquinas’s Theory of Perception: An Analytic Reconstruction” 一書是雙重重要的:關註一個重要的思想家和一個重要的主題。 在這本書中, Anthony J. Lisska 不僅在編譯相關文本方面做出了一絲不苟地關注細節令人欽佩的工作,與中世紀文本以及對這些文本的古代和現代評論員密切合作。 它還將文本及其解釋與當代哲學問題聯繫起來。 這本書根據當代辯論來定位 Aquinas。 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而不是一個再現主義者,因為他認為人們感知的是世界上真實的物體,而不是感知物體的心理圖像。 Aquinas 也是一個“外在主義者”而不是“內在主義者”,因為他對思想的理性辯護(根據它們的“內部”邏輯關係)並不特別感興趣。 相反,他感興趣的是根據世界上的事物與它們在人類頭腦中產生的信息之間的(外部)因果關係的可靠性來解釋認知是如何發生的。 書中對 Aquinas 知覺的解釋非常詳盡和透徹。 它首先強調“感覺”和“知覺”之間的重要區別。 人們使用五種感官來感知世界。 他們感知“適當的感覺”,這是特定感官所特有的(例如,只有眼睛感覺顏色)。 還有“常識”,它們是可以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的事物的各個方面,例如大小,形狀(等)。 當人們感知事物時,信息被納入 4 種內在感官,包括“常識”、想像力、思考力和記憶力。 常識將來自不同感官的信息匯集在一起,從而能夠對我們稱之為意識的感覺和知覺進行反思。 它還使思考能力能夠感知特定事物(即物質)。 人們可能會感覺到“白色”和“寒冷”,但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感知到一片“雪”。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
毫無疑問,2001 年 9 月 11 日的事件敲響了二十一世紀社會面臨的全球恐怖主義禍害的警鐘;也令到今日世道變成如今面貌。 但對世貿中心的襲擊是犯罪還是戰爭行為? 對平民施加看似不分青紅皂白的暴力在道德上是否合理? 社會的反應是否應該始終是善意的——盲目、破壞性的暴力? 就此而言,平民真的都是“無辜的”嗎? 答案並不總是那麼簡單。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對恐怖主義的性質以及當今世界恐怖主義行動和反恐措施的道德正當性(或缺乏道德正當性)進行了發人深省的分析。 利用各種發人深省的哲學論證,深入探討了恐怖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其當代化身。 對愛爾蘭共和軍、非國大、哈馬斯和基地組織等組織的詳細分析將揭示恐怖主義的許多面孔及其不同的動機和策略。 關於恐怖主義定義的早期章節,以及恐怖主義在道德上是否合理? 與關於反恐戰略和方法以及反恐道德限制的討論保持平衡,以深入了解當今世界恐怖主義造成的複雜性和道德困境。 恐怖主義和反恐怖主義將極大地拓寬我們對恐怖主義和反恐活動的性質和道德的理解——這是在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國之間建立任何形式的持久和平的重要先決條件。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Economic Aspects of Genocides, Other Mass Atrocities, and Their Prevention
人類的暴行固然在戰爭中暴露無遺,但種族滅絕和其他大規模暴行更令人可怕。在20世紀,政府屠殺了大約7000萬人,是戰爭或革命中死亡人數的四倍 ( p 173 )。 雖然大多數人會認為戰爭更令人不安,但戰爭並不頻繁,影響也較小。 儘管如此,在本世紀上半葉,政府甚至不禁止屠殺其人民。Raphael Lemkin不禁提問: 對於一個殺死一百萬人的政權來說,為什麼殺死一個人是犯罪。不無諷刺地他在Lvov University 的教授將政府比作養雞戶,屠宰家禽是他們的事 ( p 31 )。 對於這位 1939 年逃離波蘭的猶太學生來說,有理由開始終生探索機會國際法 chance international law。 與此同時,他定義了種族滅絕 genocide一詞。 與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一起,種族滅絕是本書的主題。 在第一章中解釋了當道德、哲學、司法或社會學方法似乎更合適的情况下,為甚麼他們使用經濟焦點來分析這些暴行。 他們明確表示,經濟學不僅有助於分析後果,還有助於分析 ”種族滅絕和其他大規模暴行 ( genocides and other mass atrocities , GMA )” 的原因和組織。 首先,種族滅絕是一種選擇,通常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其中成本和風險是平衡的。 其次,GMA 受到貧困或不平等等條件的影響,但也會影響經濟,因為它擾亂了經濟活動,使人們流離失所,摧毀了他們及其財產。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Levinas,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Psychoanalysis
如今,情緒研究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風靡一時,而同時當 20 世紀的哲學家和猶太神學家 Emmanuel Levinas 以預言家的身份寫作時,他要求用宗教、政治、精神分析和倫理學來打破概念範疇,並消除阻礙自我知識、模糊對他者的義務和偽裝的理論和意義的增生層,以及去除偽裝神聖的痕跡,他能否從自己的預言“效果”中拯救知識分子?尤其是在 Derrida 廣泛討論的認可之後,Levinas 的社會哲學在後現代圈子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是 C. Fred Alford 在這 ”Levinas,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Psychoanalysis”一本書中 Levinas 的基本項目。 Levinas 要求西方思想在主權 sovereignty、普遍性和特殊性等概念表述中結束與“本體論”的危險遭遇;而 Alford 則力求平伏這片海洋。 他的薛西斯式努力讓讀者通過他自己在書中探索過的:Adorno、Horkheimer 和法蘭克福學派的 Marcuse,而與 Freud、Donald Woods Winnicott 和 Iris Murdoch等的心理分析著作,以及經久不衰的希臘悲劇 Sophocles 和 Aeschylus 相交集,甚至廣及 Berlin、Arendt、Nietzsche、Luc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Human Planet: How We Created the Anthropocene
儘管我們最近才開始認真談論人類世 Anthropocene,但人類在地球系統上的足跡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地質學上,人類的影響首先在地質記錄中被發現,地質記錄到底是什麼?關於一個物種進化徹底地改變了一個行星的面貌,以至於它脫離了發生在地質時間尺度上的自然循環,然後變得自我意識為一種地質力量,然後決定善用這種力量——正義和平等、生物多樣性和穩定的氣候。 Simon Lewis 和 Mark Maslin在 ” The Human Planet: How We Created the Anthropocene” 的詳細論證確實遵循了這條弧線。從地質時間的概覽來看,作者從早期人類進化到狩獵採集者、農業起源、殖民資本主義的興起、 工業革命,20 世紀人類影響的加速,以及最終可能的未來:可持續性或文明崩潰。 這本書的方法不同於 Frédéric Neyrat(2019 年)之處在於後者所謂的人類世“宏大敘事”的大筆劃中,Maslin 和 Lewis 有時會提供了微觀細節的敘述的界限,有時會增加其複雜性,並且通常會為讀者提供科學界對人類世辯論的誠實而不確定的描述。 因此,精通全球環境史、人類世環境人文學科或氣候變化科學(或以上所有學科)的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學到一些東西。 ” The Human Planet” 避免了只強調科學或只強調對歷史的影響的單調焦點。 與所有跨學科工作一樣,這種廣度使得很難予以評價它。 就 ” The Human Planet” 而言,沒有人可能擁有檢查每一個事實所必需的微觀細節專業知識。 也許儘管它通過引用許多領域的學術和科學研究,對這本書的主張我們仍需持保留態度。但是,除非評論是由來自多個領域的作者撰寫的,否則在我們的“後真相”時刻,當“信息淹沒”與低水平的認識論素養嚴重吻合時,存在一個專業知識問題,並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心知識來源時,我們應該仔細標記並需要更加小心。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Kant Trouble: The Obscurities of the Enlightened
傳統上我們將 Kant 分為前批判及批判期,而認為後者才是 Kant 的真正貢獻所在。但在 Diane Morgan 的 ”Kant Trouble: The Obscurities of the Enlightened” 一書中,她著手向讀者展示,Kant 的著作遠比大多數傳統Kant學者所看到的要多得多。 她的書廣泛借鑒了 Kant 的著作——其中一些至今仍未提供英文譯本。 Morgan 明確反對根據前批判、批判和後批判階段評估 Kant 作品的標準方法,而應以同樣的尊重對待Kant的所有作品。 她由此打破了一些 Kant學者將“批判”著作評判為 Kant 對哲學最重要貢獻的代表,而將“前批判”著作視為不成熟並對一些後批判著作不屑一顧的傾向( 最著名的是關於人類學的著作),稱其為“一位年邁老人的晚期著作 the late work of a senile old man” ( p x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Waste A New Media Primer
很多人吃飯時總是手機先吃,到甚麼地方也總是喜打卡。在 Facebook 和假新聞、自拍和自我意識、將我們的靈魂賣給互聯網以及數字革命的種種方面。 ” Waste A New Media Primer” 中Roberto Simanowski 通過這些引人入勝和發人深省的文章,思考了新媒體對我們做了什麼。 為什麼數字隱私受到侵蝕,為什麼社會似乎並不關心? 為甚麼我們要逃避生活和熱愛現在,轉而去捕捉、分享和喜歡它? 我們是如何到達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自拍社會的? 自 1990 年代以來一直研究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 Simanowski 比傳統智慧更深入。 例如,在 Facebook 對Donald Trump 當選的責任問題上,他認為問題不在於假新聞,而在於創造條件使人們容易受到假新聞的影響。 互聯網的標誌是它的即時性,但是,Simanowski 警告說,速度是深度的敵人。 他說,在社交媒體上,複雜的爭論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口號,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圖片,理解世界和自我的艱苦探索取而代之的是有趣的陳詞濫調,深度參與取而代之的是點擊。 Simanowski 想知道我們是否已經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矽谷,就像浮士德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魔鬼一樣。 書中討論了Edward Snowden 讓隱私成為新聞報導,回顧了 1984 年、1984 年和蘋果公司著名的大錘廣告,並考慮了狗屎風暴,映射了互聯網憤怒的浪潮,包括 一場以某種方式讓 Adidas對烏克蘭的狗被殺負責的狗屎風暴。 John Lenn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New Death: Mortality and Death Ca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無論有沒有天災人禍死亡都距離我們如斯近。地球各物種中也唯人類面對死亡如此奇突,而其中也許沒有比面對屍體更離奇的東西了,也沒有什麼話題像人類死亡率那樣產生如此多的跨文化焦慮。 然而,關於死亡的信念和實踐從未停滯不前。 這本”The New Death: Mortality and Death Ca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書匯集了對當今迅速變化的死亡實踐和態度感興趣的學者。 處理遺體和紀念死者的新方法正在全球各大城市激增。 與這些緊急死亡實踐交織在一起的信念、價值觀和本體論是什麼? 我們是否正在見證生者與死者之間關係的轉變? 本書由 Shannon Lee Dawdy 和 Tamara Kneese 編輯,這是一本大約十四篇論文的合集,探討了死亡、葬禮實踐、暫時性等不斷變化的觀念,閾限和我們與死者的持續關係,因為它在宗教、政治、經濟和文化上表現出來,包括我們在拘禁或火化之前與我們所愛的人的屍體的觸覺關係。 前兩篇文章(第一篇由 Abou Farman 撰寫,第二篇由 Jenny Huberman 撰寫)側重於否認死亡的敘述,或者更恰當地說,是超人類主義、技術未來主義和長期主義中預防死亡和根除死亡的願望。矽谷技術和億萬富翁階層及其周圍出現的術語模式,以及低調的至上主義和優生學主題,即誰值得這樣的技術來延長壽命。 Tamara Kneese 探討了可穿戴技術、人壽保險業以及經濟義務之間的關係,即生與死的經濟義務負責任地保持健康、預防死亡,同時為那些在你身後倖存的人留下充足的經濟資源。在 “Circling the Drain” 中,廣泛討論了階級、種族和經濟地位如何塑造我們對“善終”和臨終關懷的看法,而 Kneese 關於“負責任的死亡”的語言將對這些做出寶貴貢獻討論。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ow to Argue with Racist :What our Genes do (and don’t)abouthuman difference
某些地域的人總認為自己的文化是獨特的 (有那個文化不是獨特的?),更認為自己的民族是超凡的丶純粹的;這與每個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偽科學種族主義者有何分别? 想想每個白人至上主義者都有非洲和中國的祖先……不禁不對種族偽科學作出精彩揭穿。。。 每個納粹都有猶太祖先。 僅僅發現這個事實就值得 Adam Rutherford 去書寫這本引人入勝且富有啟發性的 “How to Argue with Racist :What our Genes do (and don’t)abouthuman difference” 一書。 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遺傳學家,Rutherford 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他知道如何根據科學數據編織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因為他解釋說我們的共同祖先比 70,000 年前離開非洲大陸的一小羣泛非洲物種要晚得多。 一個流行的神話是,今天活著的人比死去的人多。 目前全球人口約為 78 億,並以每天 22 萬的速度增長。 據估計,我們這個物種智人大約有 1080 億成員。 死者人數可能比生者多近 1000 億,但正如 Rutherford 指出的那樣,當你讀到這篇文章時,活著的人比歷史上任何一天都多。 假設幾代人相隔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Creation: How Science Is Reinventing Life Itself
我們探討人的世界時,何妨回過來從科學的角度看看生命本身?我們不妨想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什麼? 合成生物學時代的生命前景又如何? 這是當代生物學的兩個最大問題,也是推動 Adam Rutherford 書寫 ” Creation: How Science Is Reinventing Life Itself“ 一書的問題,本書分為兩部分,引人入勝且通俗易懂,回顧了活細胞的歷史和未來。 通過跨越顯微鏡的早期歷史到最近關於生物技術和基因組學監管的辯論的章節,Rutherford 講述了生命科學可能曾經和可能的複雜故事。解釋了我們現在如何從根本上超越進化的界限,並設計出全新的生物——從在牛奶中產生蜘蛛絲的山羊到分泌柴油的細菌,再到識別和摧毀癌細胞的基因迴路。 儘管其中一些創造聽起來很奇怪,但這種新的合成生物學正在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根本性的解決方案,以應對世界上一些最緊迫的危機——從糧食短缺到流行病再到氣候變化——並為曾經被歸類為人類的發明鋪平道路科幻小說。與此同時,這些進展正在揭開最大的謎團——生命是如何開始的?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來自一個細胞,在 40 億年前誕生。 隨著我們越來越了解連接所有生物的古老根源,我們可能最終能夠實現第二次創世紀——在以前不存在的地方創造新生命。創造帶我們踏上了 40 億年的旅程——從最初的細胞到塑造地球未來的突破性生物發明。 一個多世紀以來,起源和後代這兩個難題在生命科學中一直緊密相連。 在像 Jacques Loeb 這樣的工程師生物學家的工作中——他在 20 世紀初試圖通過操縱海膽卵來創造“人造生命”——工程學是一種用於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的實驗工具。 對於勒布來說,工程學可以用來檢驗生物學理論的有效性:“只要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成功地明確控製或用非生命材料在所有細節上重複,就可以提供任何單一生命現象的可解釋性的證據 ” 這種情緒在今天的合成生物學中隨處可見, Richard Feynman 的名言經常被引用:“我無法創造的東西,我不明白。” 不幸的是,雖然 Rutherford 在第二部分“Th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