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rates 在 Plato 的 “Theaetetus” 中說,哲學始於 thaumazein——驚奇、驚奇、敬畏。 根據 Mary-Jane Rubenstein 的說法,問題在於西方哲學家從那時起就更喜歡計算的安全性(對確定性的尋求),而不是那種令人頭暈目眩的奇蹟。 可以說,西方哲學傳統並沒有消除驚奇,而是將其內化,將自己呈現為驚奇的代理人,而不是奇蹟的患者。”( p 16 )。 結果是災難性的,因為計算的心態強化了道德上危險的二元論和類別,這些二元論和類別威脅著將人和事物看得比他們低,比自己低。
奇怪的奇蹟,確實如此:哲學家或神學家可能會對這個主題的選擇感到疑惑。 它是否會讓人睜大雙眼,帶著二等生的崇敬,不受教條、懷疑或解構主義的束縛? 或者它只是聽起來與當今哲學和神學的嚴肅問題無關? 事實證明,Mary-Jane Rubinstein 的 “Strange Wonder: The Closure of Metaphysics and the Opening of Awe” 提供了繼 Heidegger 之後最扣人心弦、最及時的,用英語寫成歐陸哲學描述之一。
思考奇蹟的問題——及其詞源上的 “創傷 Wunde”,它作為哲學起源的古典地位,它的震驚和敬畏政治——Rubenstein 精心設計了一個驚人的精確開場白,邀請人們進入假定的不可能的思想,在那裏另一種想法成為可能。 “因為它關注最熟悉的事物的陌生感” ,“這種清醒的思考可能最終會忍受而不是關閉驚奇的開放危險”( p 19 )。 為了那個開場白,就像 Socrates 與 “鼓鼓的眼睛 bulging-eyed” 的年輕 Theaetetus 的對話一樣古老,Rubenstein 追踪了近代哲學史上的關鍵關閉和披露。 她依次研究 Heidegger、Levinas、Nancy 和 Derrida 的作品,因為他們發現(有時失去)一種超越計算、超越先驗主體和他的客體世界的思維模式。 並非偶然,這種進入可言說的極限的冒險——因為驚奇,正如她引用 Nancy 的話,“無非是發生或到達極限的事情”( p 125 )——暴露了哲學不能失去神學的邊緣。 因此,神學可以在其中為其最古老的謎團找到新的語言。
這本書的論點大致是這樣的:思維本身 “依賴於 rests” 一種 “毫無根據的敬畏 groundless awe”、thaumazein 或不確定性。 它“可以被好奇地忍受,也可以被毫無疑問的前提和結論所掩蓋,從而阻礙進一步的探究”( p 23 )。 換句話說,存在之謎之前的驚奇體驗與阻礙批判性探究的神秘化恰恰相反。 批評——從 Socrates 式的不知道到 Derrida 式的不確定性——是驚奇的積極聲音; 它想知道是否。 但哲學往往追隨Aristotle——和他的基督教門徒——對他們來說,最初的敬畏正是思想旨在超越的東西。 即使在解構不確定性的實踐中,奇蹟也可能無法在醞釀的懷疑中倖存下來。 Rubenstein 與她的”作者”,尤其是 Nancy 和 Derrida 有著密切的關係,總是對他們自己的無意關閉感到疑惑。 在她自己的解構中很微妙,她並沒有像閱讀他們自己那樣閱讀他們,而是閱讀他們更令人敬畏的自我。
Rubenstein 根據四個主題來組織這本書,因為它們(或多或少)對應於她的四位主要”作者”:重複 repetition、開放 openness、關係 relation、決定 decision。 在她關於Heidegger 的權威章節中,她追踪了驚奇的雙重運動的重複,既是恐懼又是敬畏(在宗教中可以聽到 tremendum et fascinans 的迴聲)。 在詢問“以‘此奇觀為居所’”意味著甚麼時,她提供了對 Heidegger 對“哲學-政治的居所 the philo-political ur-abode:Plato 洞穴”( p 47 )的解讀的詳細解釋。 根據 Heidegger 的說法,通過將真理置於形式的永恆陽光中,而不是在山頂和洞穴之間的過渡中,Plato 錯過了“真理本身的揭露工作”。 對於無神論來說,作為無蔽取決於遮蔽:關係並不消除隱蔽,而是需要,Heidegger 聲稱,“從陽光中回歸”。 然而,Rubenstein 通過她仔細的歷史化閱讀表明,Heidegger 最終也逃離了“閾限和卑鄙 the liminality and caveliness”,儘管在某些後期,他仍然呼籲這樣做。 在 Rubenstein 上演的戲劇中, Hannah Arendt 的聲音既充滿愛意又充滿譴責,不僅對 Heidegger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對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驚奇與責任的關係。 對 Arendt 來說,Heidegger 的可怕錯誤——他在 1933 年對國家社會主義的承諾——正是驚奇的結果:他“接受並接受這種驚奇的能力作為[他的]居所”。 Arendt 指責,奇蹟允許逃避現實及其社會政治要求; 它把才華橫溢的哲學家們捲入強烈的敬畏之流——其中包括獨裁者的崇高光環。 因此,奇蹟的黑暗真相“傾向於陷入恐懼”( p 21 )。 在這本書的幾個傑作之一中,Rubenstein 設法吸收了 Arendt 的全部力量,同時為奇蹟本身開脫。 Heidegger 的出現既非無辜也非犧牲品。 Rubenstein 對 Arendt 的回應是,“任何對意識形態的毫無疑問的投降,包括 Heidegger 的投降,都不是令人驚奇的事情,而是太少了”( p 23 )。 這種驚奇的喪失恰恰是 Rubenstein 在 Heidegger 背叛了他自己的洞察力——他自己對陰影和光、隱藏和揭示的搖擺不定的不可 分離性的分析中所辨別出來的。
關於 Levinas 的一章講述了他的“通過對存在的超凡脫俗的開放,對世俗倫理的雙重開放”( p 73 )。 但他的倫理形態源於他對 Heidegger 的拒絕。 Levinas 指責後者將存有置於存在之上,顛倒了優先權,從而將存在與任何總體化的存有對立,將倫理學與本體論對立起來。 Rubenstein 讓 Derrida 揭露了對 Heidegger 的這種誤讀。 然後,她展示了 Levinas 的他者,即使其末世論的無限開放,也是如何與根本不確定性的 “壞無限 bad infinite” 相對立的,即 il y a ((那裏)有)、apeiron((那是)無限的,“無界限的”,或“不確定的”) 或 tehom (深處) 。 那種混亂的、基本的流動性作為一種奇怪的複發的結構性陪襯 —— 一種至高無上的主觀性,服從於,但奇怪地服從於它的他者。 因此,Rubenstein 巧妙地揭露了 “Levinas 作品中被奇怪地忽視的混淆,不是他者與上帝( Derrida 和 Wyschogrod 的關注點),而是自我與上帝的混淆。” 她警告說,Levinas最終回到了面對 il y a威脅的“超然自我的純粹和冷漠的身份”。 因此,“自我本身逃避了關係”( p 96 )。 Rubenstein 現在追踪的正是關係本身。 因為她開始爭辯說,正是對關係開放,的開放,保護或重新發現——超越形上學的封閉——令人不安的驚奇之源。
Rubenstein 想知道(我們可能會注意到驚奇的臨界邊緣是動詞)是否有可能超越任何不可分割的身份,“保持關係的絕對原創性”。 實體身份必須先於它們的相互關係嗎? 於此,我們開始感受到她的項目的建設性力量,一個被認知否定挖空的不確定開口的肯定形狀。 Heidegger 和 Lacan,儘管後者的所有對立,都再次以一個非關係的、自我同一的主體結束。 在她的哲學四重奏中, Jean Luc Nancy 聽起來可能是不可或缺的線索。 因為在所有這些思想家中,在歐陸舞台上確實很少見(至少在男性中),他是提出明確關係本體論的人。 將 “Mitsein ( Being-with) ” 解讀為“對 Dasein 本身的構成至關重要”,Nancy 反對 Heidegger 自己對 Dasein 的唯我主義自我認同的永久求助。 因為正如Rubenstein 所證明的那樣,他的“單複數存有”展示了複數的統一性、非本質和相互關聯的有限性,構成了所有在。 Rubenstein 因此精彩地概括道:“如果無限的無限(Hegel)、有限的有限(Heidegger),甚至有限的無限(Levinas)最終都凝結成自我同一的本質,那麼 Nancy 似乎暗示的是,作為非本質的存在可以 只保持無限的非本質作為無限的有限”( p 110 )。 在這裡,關係的政治倫理開始通過他所謂的“不工作”來發揮作用,用束縛或束縛的隱喻來表達。 Rubenstein 指出,“結 the knot” 或 lien (羈絆) “根本不是什麼東西,而是一種扭曲的‘不 not’,它永遠不會從否定的逗留中返回到自身,或者返回,但……永遠不同於自身”( p 119 )。 奇蹟,對於 Nancy 來說,一個“沒有意義的標誌,以及符號——索引或信號——意義即將達到極限”( p 125 ),因此與打結在一起的不工作是一致的。 Rubenstein 指出了與基督教神學的奇怪接近。 因為他找到了“恩典”,他對“決定的存在 decided existence” 的轉喻,在那裡 Mitsein 表現為一種“with-standing”—— 一種站立,因此是對關係失調的憤怒的承受——也是責任的開始。
這本書的激情所在就是:揭示奇蹟的思考展現關係本身的奇特恩典的時刻。 然而,在 Derrida 的最終分析中,非本質存在者的這種本質相互依存的優先性並不像結構上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容易實現。 充滿了道德的強烈,甚至令人敬畏,他的不確定的比喻,天賦,不可能的事情似乎——他既不給驚奇也不給關係本身任何解釋。 不可判定的是她在這裡“奇蹟”的最佳候選者,作為決定的不確定條件。 她對 Levinas 的他者與 Derrida的“我中的他者 other in me”(p 151)之間的區別的闡釋有助於揭開與不確定性相關的責任,作為一個缺乏自給自足、掩蓋主權的代理人的責任。 對這種反應能力的最終考驗來自於她對 “The Gift of Death” 的分析中,因為她閱讀 Derrida、Kierkegaard 和 Abraham。 於此,她發現一個決定“不是由一個自我或另一個人做出的,而是通過他們在絕對不可決定性的可怕高度上無限複雜、相互中斷的關係做出的”( p 175 )。 這就是 Rubenstein 的思想打斷了 Derrida 決定的地方——她可能無限地牽涉其中的決定。 因為她在這裏進行了另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解構,天使們害怕與眾不同。 她挑剔Derrida 自己對 Kierkegaard 的解讀:他把信仰的騎士瓦解為無限順從的騎士——甚至沒有提到後者。 而且,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失去了 Abraham “對荒謬的絕對信仰”,將其主題換成了一個不期望任何回報的人。 或暗算天賞者。 但 Rubenstein 在恐懼和顫抖的 Abraham 身上找不到這種超凡脫俗的交易。 所以 Derrida 錯過了信仰陷入驚奇的時刻。 他的 “Abraham 就像他的刺猬,最終是一個臨死前毫無疑問的存在”( p 18 )。 事實上,關於 Rubenstein 如何在 Derrida身 上辨別出的不僅僅是缺乏驚奇,更不用說它的矛盾了,而且確實有一些奇怪的相似之處:“它的幽靈替身”。
Rubenstein 以對奇蹟的幽靈的頓悟冥想作為結尾,無論是神聖的還是其他的:從 Otto 的神秘主義回到 Derrida 的 Marx 幽靈。 她對 Bush 政權的震懾政策進行了嘗試:強加敬畏,類似於殖民地收藏的異國奇觀,源於“拒絕一切不確定性”。 Arendt 的擔憂困擾著這本書,它“好奇地忍受”——直到最後——它自己論點的危險。 我們感覺到奇蹟在許多傷口中倖存下來,但它並沒有屈服於確定性的力量。
如果有人想知道關係本身與驚奇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也許是奇怪的奇蹟中提出的負責任的不確定性的女權主義、酷兒和非殖民主義的共存,那麼人們期待著 Rubenstein 的下一部作品和她自己聲音不斷增強的力量 . 如果有人想听聽她對神學和哲學之間關係的反思,“我們只剩下對呼吸的冥想,”,“這讓自我本質上向彼此敞開……。 . ” ( p 188 )。 如果這最後一個 ruach (精神、呼吸或風) 對超凡脫俗來說太過野蠻,對無神論來說太神秘——那就更好了。 在神學上,”Strange Wonder” 將為那些研究消極神學、負責任地解構基督教或政治神學的關係基礎問題的人提供明智的陪伴。 在未來對她的四個主要來源的解釋中,它將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評論出現——更重要的是,因為它本身就很容易被引用。 讀者只能驚訝地讀到本書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