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ssive Subjectivity: Kant, Hegel, Lacan,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Dominik Finkelde 認為“沒有‘過度的主體 excessive subjects’,只有‘過度的主觀性 excessive subjectivity’”(p 76)。對他來說,後者是一種結構性力量,“它打破了既定的倫理生活的背景”(p 5)並且不能與 “Kant/形式主義[過度主體的意義]或……Hegel/務實主義”同化道德傳統”(p 5)。在他看來,它超越了他們的工作,並且與精神分析學家 Jacques Lacan 的工作處於“更穩固的基礎”(p 6),而後者又受到 Kant 和 Hegel 工作的啟發。Finkelde 還認為,過度主觀性的代表使改變成為可能,而過度主觀性的使徒使理想的改變成為可能。

本書” Excessive Subjectivity: Kant, Hegel, Lacan,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挑戰了許多傳統的哲學概念。Dominik Finkelde 首先承認西方世界在公共道德方面取得了進步。然後他指出,這種進步包括個人冒著受到懲罰的風險違反現有的公共道德。Antigone 是一個眾所周知且備受討論的案例。 Finkelde 在他書中的許多地方也使用了 Rosa Parks 的例子。Finkelde提請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即 Antigone 和 Rosa Parks 的個人行為包括對現有公共道德解釋的反叛行為: 他們的個人道德承諾與公共道德的要求發生衝突。

從 Freud 那裡我們了解到,所有的社會法則都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個人的慾望。因此,對法律限制的某種程度的不適可能會促使個體試圖避免強加給他們的某些法律 ( P 789 )。他們違反了法律,但在試圖隱藏他們的違法行為時,他們試圖逃避懲罰。Antigone和Rosa Parks不就是如此?

這是一本大膽而非凡的書。在引言中,Finkelde提請我們注意他認為被忽視的話題:過度主觀性和行為的必要性。Finkelde的創新體現在他的書的副標題中。為了研究倫理學的基礎,他提到了倫理學史上的一位經典人物:Kant。在Finkelde看來,第二位作為西方倫理思想史的重要貢獻者是認可度較低的:Hegel。然而,Finkelde革命性的是將 Lacan 添加到他認為對倫理思考至關重要的思想家三人組中。

在引言中設定好議程後,Finkelde在關於Kant的一章中指出,一個人的性情或性格的突然變化使人們有可能採取行動,從而導致一些新的和建設性的事情。對Kant來說,行為是否道德的標準是行為基礎上的準則必須是普遍的。然而,他反對Kant在”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pure reason “(1998b) 中關於性格突然改變的討論,聲稱道德法則不會激發新的和建設性的改變;而是實在界的力量,用Lacan的術語來說,使一個人的傾向的改變成為可能。他還反對Kant,認為人們無法確切地知道在特定情況下關於道德法則該做什麼,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否會導致新的和建設性的事情。他認為他們行為的價值只能在事後才得到承認。因此,他認為沒有過度的主體,只有過度的主觀性。Finkelde 然後做出了他的關鍵區分。

Finkelde指出,Kant理論的這一方面只是在尋找判斷行為是否道德的標準。Kant理論的這一方面並未解決使行為具有道德性的原因。如果在決定做什麼時,一個人問哪個格言是可普遍化的,那麼這個人就沒有按照康德的道德行事。也就是說,不能有Kant術語中的任何過度主體,因為這將要求他們在性情或性格的突然變化中受到道德法則的激勵,並知道他們的行為相對於道德法則的價值是什麼法律。道德行為是個人的決定。這不取決於理性,而是取決於道德傾向。誠然,這種道德傾向可能是父母教育的結果。然而,每個人都有能力像Antigone和Rosa Parks那樣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性格。Finkelde引用Kant的一句話來支持他的主張,即過度的主觀性甚至是康德倫理學的核心。這是引文:“表現得好像一切都取決於你,但要知道實際上一切都取決於上帝。”這段引文也讓Finkelde指出,對於Kant來說,道德主體是一個分裂的主體。忍受這種分裂是道德主體的挑戰。

出於類似的原因,Finkelde也反對Kant主義者 Christine Korsgaard 的工作,她認為人們有責任使自己在道德法則方面變得有效和自主。相反,他更喜歡Alenka Zupančič的著作,在他看來,該著作突出了Kant的性情或性格概念以及Lacan的實在界概念。 Finkelde認為,這種聯繫使拉康有可能賦予“主體一種自主的顛覆性表演能力,可以強加[新]規範和價值觀”(p 171)並與舊的決裂。 然而依據Korsgaard在 “The Constitution of Agency: Essays on Practical Reason and Moral Psychology” 及”Self-Constitution: Agency, Identity, and Integrity” 中的主張: 一個人有責任讓自己變得高效和自主,但為了做到這一點,在採取哪些行動方面存在自由度。這表明 Korsgaard 的觀點與 Finkelde 的觀點是一致的,因為一個人無法確切地知道在每一種情況下該做什麼,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沒有義務使自己有效和自主或使他人能夠這樣做。相反,根據 Korsgaard 的說法,一個人有責任對兩者都做。

Finkelde對Hegel 的分析中指出,人們會受到結構性力量的強烈影響,因此一個人不能“獨自成為一個自由的人”(p 11)。換言之,人的本質是由他的行為來定義的。但是Hegel明確地捍衛了一個人的行為的意義與時代精神相關的論點。因此,Hegel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在某個時間或某個地方被認為是道德的東西在另一個時間或另一個地方可能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出於道德原因拒絕服兵役在美國被認為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法律上也是可以接受的。這在古代斯巴達在道德上或法律上是不可接受的。因此,Hegel需要解釋公共倫理隨時間的變化,至少在西方世界是這樣。Hegel的廣泛解釋是,道德和倫理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人類並沒有在一開始就立即創造出完美的公共道德。人類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完善了它的公共道德…… 然而,Finkelde反對Hegel提出的想法,或者至少反對對他的作品的不熟悉的閱讀,即一個人可以通過服從特定社區的社會和倫理領域來獲得自由。他認為,過度的主觀性既不能與“Hegel作為現代國家的極權主義思想理論家的圖景”(p 11) 相關,也不能表明人們通過參與“直接或間接證明標準的推理網絡”(p 98)而變得自由。因此,Finkelde認為,按照Hegel的上述解讀,變化是不可能發生的。

那麼是什麼讓改變成為可能呢?對Finkelde來說,變化既不是通過Kant的“過度的主體”,也不是通過Hegel的主觀性,即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在特定社會和倫理領域內的位置並在該特定領域內有效地履行其職能時就會發生。他說,變化之所以發生,用Lacan 的術語來說是因為無意識的不可預測的力量打破了結構性條件,這似乎迫使人們屈服於它們:

過度的主觀性表現為一個形式上的邏輯結構時刻,在這個時刻,特殊性和普遍性通過等同於形式和內容,決定了主體(也是一個集體,一個門徒社區,一個教會,一個教派)看著她的生活世界,從而激起新的判斷,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p 227)。

在Finkelde看來,Lacan的理論表明,深植於各種推理主義辯護標準中的人可以通過實在界的力量擺脫它們的深植。他認為,這有可能“將現有的虛擬性延伸到新的意義範圍,並始終重新激活政治主體”(p 154)。因此,Finkelde認為,Hegel和Kant將實在界與慾望、過度或狂熱的不羈力量聯繫在一起,而在Lacan那裡變成了“通過永不滿足的慾望闖入政治空間,暴露意義的局限性”(p 158),並能帶來理想的改變。

然而,對於 Finkelde 而言,真實的力量不僅可以導致這種變化;它也可能成為一種破壞性力量,不僅在個人內部和人與人之間,而且在社會內部和社會之間造成病態和神經症。他說,當主體試圖通過語言和文化的象徵結構——大他者——假定的穩定性來控制現實的力量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然而,根據 Finkelde 的說法,Real(真實/實在) 是無法控制的。它突破了大他者並且可以建設性地做到這一點;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不僅使改變成為可能,而且使改變成為可取的。

那麼,理想的改變如何可能呢? Finkelde 最初的解決方案是通過過度的主觀性和它的使徒使它成為可能。他認為,理想的改變需要的不僅僅是與過度主觀性相關的行為。它還需要一種“不會溶解於內在性的權威”(p 232),以及一種由於其“認知阻力和不可通約性”(p 232)而導致新事物的教學。因此,正是行為、個性和教導的結合導致了一些新的和建設性的東西,或者看起來是這樣。然而,Finkelde最初關於如何實現理想變革的決議引起了一些擔憂。 

首先,令人驚訝的是,Finkelde將Rosa Parks和 Antigone等女性視為過度主觀性的代表,並將男性與過度主觀性及其使徒聯繫起來。例如,他將Freud、Marx、Lacan和 Leinn等人稱為“使徒 apostles”,並稱 Martin Luther在使徒的背景下受到關注。這是否意味著只有女性才能成為過度主觀的代表,而只有男性才能同時代表過度主觀及其使徒?

Finkelde的書對Kant、Hegel和Lacan的著作提出的核心問題的持續重要討論做出了獨特而重要的貢獻;它也對哲學家和那些對當代政治理論和神學感興趣的人感興趣,這些政治理論和神學涉及自由、主觀性、過度主觀性、倫理、變化,以及什麼有助於或帶來期望的變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