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Sense of Heidegger: A Paradigm Shift

對 Heidegger 的興趣由來已久。但要弄懂他恐怕今生難為。難在其作品豐富,已出版的全集版也已過百,加上Heidegger喜歡建構新辭更加上一層難中之難。在 Heidegger 的眾多研究作品中,偶遇 Thomas Sheehan 的 “Making Sense of Heidegger: A Paradigm Shif” 。在書中 Sheehan 認為,大多數對 Heidegger 及其哲學發展的描述都沒有看到他感興趣的是解釋存有 being 的東西,而不是存在本身 being itself ( p 16)。 Heidegger 沒有追求對存在的形上學探究,而是追求對人類主觀性有意義的存在的“形上學探究 meta-metaphysical inquiry”( p 15)。

Sheehan 論證了三個廣泛的主張:

# “ Heidegger 的作品從頭到尾都是現象學的”;

# “存在 das Sein 是事物的可理解性,它們對人類智慧的有意義的顯現 presence (Anwesen) ”,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得到了理解; 

# Heidegger 的“最終目標”,即所謂的“事物本身”,不是可理解性,而是使可理解性成為可能的東西,正式地說,這就是 das Ermöglichende(使之可能者); 實質上是作為拋開的
澄明的存在”( p 23)。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包括一章批判性思考、三個附錄以及最後的德語、希臘語和拉丁語術語索引。

在第 1 部分中,Sheehan 重點介紹了 Heidegger 早期與古希臘哲學的接觸,尤其是Aristotle 。 Sheehan 認為 Heidegger 尤其受到(歸因於 Aristotle 的)觀點的影響,即某物與公開性一樣多,這一原則在他的一生中指導著 Heidegger 的現象學。

在第 2 章和第 3 章中,Sheehan 審視了Heidegger 對 ousia、eidos、physis 和 alētheia 等概念的各種古代定義的重要性的說明,並表明對Heidegger 而言,事物 (physis) 的出現或在與特定事物的披露方式(alētheia)密切相關( p p 36-8)。 Heidegger 站在 Aristotle 一邊而不是 Plato :雖然 Plato 和 Aristotle 都認為 ousia 指的是“事物的真實性”,但 Plato 最終將真實性定義為永久性 ( p 34)。 相反,Aristotle 提供了對真實性的原始現象學解釋,其中真實性是“事物對人類智慧的開放性”(p 54)。

第 3 章記錄了 Heidegger 逐漸遠離 Aristotle 的過程,著重於他對 alētheia 的三種意義以及概念 idea/eidos 和 ousia 的各種解釋。 對於 Sheehan 來說,Heidegger 對古代哲學的反思使他重新找回了希臘哲學中 “未說 unsaid ” 的元素,即存在的本質只能根據人類的本質來解釋 ( p 105)。

第 1 部分詳細概述了 Heidegger 對 Plato 和 Aristotle 的閱讀。這有助於勾勒出他們後來對他思想的影響。 鑑於 Heidegger 對 Aristotle 的創造性且經常引起爭議的解釋,Sheehan 聲稱他提供了“至少對他的一些語料庫的高度合理的閱讀”,如果將 Heidegger 的語言學和哲學解釋置於批判性的古代學術研究的背景下,則可以更好地辯護 ( p 105)。

在第 2 部分中,Sheehan 繼續思考 Heidegger 如何在《存在與時間 Being and Time 》的形成和寫作期間改進他關於意義的發現。 第 4 章表明,在 20 年代,Heidegger 對存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義 ( pp 116-23) 上,並且始終與實際參與的人類主體相關 ( p 128)。 他強調“沒有我的存在就沒有澄明 clearing”( p 113)。 然而對於 Sheehan 來說,世界也是一片澄明,因為我們只能根據世俗的可能性來有意義地理解物體。 這意味著對 Heidegger 來說,“世界就是我們自己,作為可理解性的矩陣而被放大”( p 125)。 第 5 章發展了這一點,認為基礎本體論的目的是“表明有意義的存在——‘一般存在’——是如何通過人類的開放性作為空地而成為可能的,並且只發生在人類的開放性之中”( p 134)。 Sheehan 整理了大量証據,聲稱此在之道不應翻譯為 “這裡here” 或 “那裡there”,而應翻譯為“開放 openedness”或“開放 the open”( p 136-9)。

在注意到 Heidegger 對生命作為可能性的開放投射的大部分解釋源自 Aristotle 的運動 kinêsis概念 ( pp 139-42) 之後,Sheehan 最終概述了意義是如何分配的 ( p 147),Sheehan 認為存在的結構包含在一個 “二價 bivalent ”運動,即我們超越事物但返回以特定可能性的方式接受它們 ( p 150)。 這種結構由 Heidegger 對 logos 或 Rede 的理解表達出來,“將一個人自己的存在結構結合在一起,既是可能性(被拋在前方)又是現實(回歸 return )”。 Heidegger 學術研究的“公認傳統 received tradition ”(從 de Waelhens 開始)從根本上忽略了這一點,Heidegger 學術研究根據“理解 understanding”、“調和 attunement ”和“話語 discusses ”三者來解釋存在的結構 ( p 151)。

在前述的章節中,Sheehan 提供了充分的證據來支持這一主張,這也許就是為甚麼他僅用兩頁就駁斥了“公認”的觀點。 但正如 Sheehan 自己承認的那樣,Heidegger 對“存在 being ”、“事物本身 the thing itself ”和“開放 opening”/“澄明 clearing ”等術語的使用往往含糊不清且多變,允許進行多種解釋。 持續參與被引用為流行觀點的學者的特定立場,Sheehan 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會有更多理由支持 Sheehan 對“公認”觀點的解釋,這兩種觀點都可以說得到文本,証據的支持 .

第 6 章全面概述了 Heidegger 的“決心 resolve” 和“焦慮 Angst” 概念,Sheehan 將其稱為“protreptic (前伸的)”以“成為你現在的樣子”( p 157)。 我們可以意識到 Heidegger 的前伸性,因為我們在動力學上被“拉伸 stretched out”了,Sheehan 說 Heidegger 用 “潛在誤導 potentially misleading ” 和 “不恰當 ill-termed” 的詞 “時間性 temporality” 來命名它 ( pp 168-9)。 在他對時間性的解釋中,Sheehan 優先考慮他早先開發的存在的二價結構特徵,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自己的解釋和翻譯 ( pp 169-77)。 他的解釋淡化了時間性的時間特徵,例如,認為根據 Heidegger 對 Aristotle 本質概念的解讀,可以更好地理解 das Gewesen (曾是)和 Gewesenheit (曾在)(p 171)。 Sheehan 提供了一個非常原創的解釋,這有助於理解一些困難的段落。 雖然 Sheehan 反對僅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時間性觀點是正確的,但考慮到Heidegger 聲稱 Being and Time 中關於歷史性的是時間性部分的更具體工作。

第三部分關注後期 Heidegger 。 第 7 章聲稱,Heidegger 擔心 “Being and Time ” 的先驗承諾使意義看起來好像只是由主體創造的 ( p 195),並且在後來的工作中旨在表明清理不依賴於主體 ( p 205)。 Sheehan 對 “the open” 的解釋側重於 die Gegend ( pp 221-2) 的豐富詞源,表明 “Being and Time ” 的本體論差異過於狹窄,因為它依賴於澄明。 Sheehan 對 Heidegger 向他後期作品過渡的描述的核心是 1930 年的演講 “On the essence of truth ”,Heidegger 在演講中聲稱允許可理解性的清晰度從根本上仍然是不可知的,Sheehan 認為這一觀點指導了後來的 Heidegger ( pp 226-7 ),本章對 Heidegger 描述、展示了他思想中主題的高度連續性。

第 8 章論證了 Ereignis (本有)和 die Kehre (轉向)“實際上命名了同一件事”( p 231):“人類對其動態拋出開放性的挪用”( p 241)。 引用 Heidegger 自己的陳述,即 Ereignis 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事件 event”,Sheehan 認為,“挪用 bringing something ”,在將某物(即澄明)帶入視野的意義上,更好地捕捉了這個詞的複雜詞源 ( p 235)。 而 die Kehre 對 Sheehan 來說最好的表達方式是“振盪 oscillation ”,它“更清楚地說明了Heidegger 的意思”,即存在的二價結構 ( p 239)。 撇開有爭議的翻譯選擇不談,雖然Sheehan 的建議有趣地理解了文本證據,但不清楚為什麼,鑑於Sheehan 自己的概念標準,“挪用 appropriation”不能被理解為一個事件 ( p 234)。

Ereignis 和 die Kehre 都與 Heidegger 的存在史有關,Sheehan 在第 9 章中認為應該將其理解為西方思想中各種“分配 dispensations”或澄明的歷史 ( p 250)。 Sheehan 確定了這段歷史的 4 個章節 ( pp 252-61),他認為人們可能會同意Heidegger 對現代技術剝削性質的謾罵,但不認可其背後的保守主義、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

在最後的 “Critical Reflection ” 一章中,Sheehan 延續了這一思路,對 Heidegger 關於西方現代性衰落的描述進行了深思熟慮的批判,尤其是在他關於技術的主要論文中。 除了上述結果外,Sheehan 還表明 Heidegger 的敘述在歷史上是可疑的 ( pp 289-90)。 最終,Sheehan 認為 Heidegger 的思想有一個實質性的“可檢索核心 retrievable core”(一種關於我們如何理解世界的現象學解釋,伴隨著一個相應的前伸來過我們的生活),這與他的政治承諾是分開的( p 266)。

借助對原始材料的詳盡掌握,Sheehan 對Heidegger 的發展和他的許多關鍵概念提供了合理的解釋,論証了他的思想從頭到尾都是現象學的。 論証貼近文本,通常可以在腳註中查閱(通常是原文)。 然而,Sheehan 的研究依賴於一些翻譯決定(例如,除了上述那些之外,一些讀者會反對將 Sein ( p 194)、das Sein selbst ( p 199) 和 Seyn ( pp 240; 247) 的閱讀作為“澄明”) 。 書中明顯沒有討論 Heidegger 關於藝術的著作,尤其是詩歌,他聲稱在後來的作品中揭示了最根本的詩歌。 鑑於 Sheehan 一再指出大多數現存 Heidegger 學術研究的失敗(通常沒有點名和接觸特定人物),對二手文獻的更多討論會讓不太熟悉解釋性辯論的讀者更好地理解希恩主張的獨創性。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對 Heidegger 的思想提供了獨特的、令人信服的論據,並對其成功、失敗和優點進行了審慎的評價。 它應該成為未來 Heidegger 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參考點。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