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年)的《道德形而上學基礎》(The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1785 年)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道德哲學著作之一。 在這本小書中,他只是試圖 “尋找” 和 “確立” 道德的最高原則。 他無意在這裏進行任何其他 “道德研究”,例如權利理論或美德理論的發展。 在Groundwork 中,Kant 認為道德既不是基於效用原則,也不是基於自然法則,而是基於人類理性。 在 Kant 看來,理性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當我們服從自己的理性時,我們才是真正的自由。十幾年後,他在倫理學的最後一本書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Kant 1991) 中提出了這些觀點。

這包括 Kant 關於道德的準備工作的筆記。  H. J. Paton 在他的翻譯中的評論。
英譯除了 H. J. Paton 外,所知尚有其他不同譯本:
Allen W. Wood,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Yale UP (2002)
Christoph Horn, Dieter Schonecker, Corinna Mieth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Walter de Gruyter 2006
Henry E. Allison,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A Commentary. OUP 2011
Jens Timmermann,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_ A German-English Edition-CUP (2011)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_ A Commenta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ra Deni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Broadview Press (2005)
Mary Gregor,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CUP 1998
Paul Guyer, Critical essays on the classics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critical essays.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Paul Guyer,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_ A Reader’ Guide-Continuum (2007)
Sally Sedgwick,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_ An Introduction-CUP 2008
Thomas Kingsmill Abbott,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1785
田力苗,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上海人民. 1968
李秋零,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中国人民大學. 2013
章文新/謝扶雅,康得的道德哲學
唐钺,道德形上学探本. 商务印书馆 2012
李明輝,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 聯經 1990
牟宗三,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 台灣學生.
它不一定來自結果,這意味著它本質上是好的。
善意與責任 The Good Will and Duty
善意體現在為職責而行。 如果我們非常好,那麼善意行事就很容易了。 但我們不是,所以責任是一種必要的實踐美德。
 
第一個命題
此外,如果人類行為是出於責任的緣故,則可以在道德上判斷為善。 這是 Kant 的第一個命題。 出於責任而不是出於同情而行動更好。 (一些評論家從這個推理中推斷出 Kant 將同情視為道德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但 H. J. Paton 在他的筆記中爭辯說 Kant 並沒有將同情視為一種動機,他只是說僅責任就足夠了。
 
出於責任而採取的行動具有其道德價值,而不是結果。 這是 Kant 的第二命題。 他還強調有必要在格言中陳述他的哲學,即我們行動的原則。 格言是主觀原則,與客觀規則相對。 基於格言的行動,就像基於規則的行動一樣,會導致結果,但結果在善意的定義中並不重要。
 
敬畏法律就是責任。 這是 Kant 的第三命題。 法律必須被規定,也必須受到尊重,因此受到尊重。 我們應該遵守法律。
 
“我永遠不應該以這樣一種方式行事,以至於我也願意我的行為應該成為一條普遍的法律。”
這被 Kant 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所有其他道德原則都源於此,因此它是絕對命令。 所有主觀的道德準則都應該根據它來檢驗。
第 2 章:Passage from Popular Moral Philosophy to a Metaphysic of Morals
從通俗道德哲學到道德形而上學的過渡
大眾哲學(即僅基於常識的哲學)並沒有以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它混淆了先驗方法和經驗方法。
他將命令定義為權威的法律。 他從理性主體的概念開始,即有能力按照道德法則行事的人,無論道德法則如何定義。 這樣的代理人必須按照原則行事,即代理人對法律的理解。 這樣的代理人可以說是按照他/她的意願或實際原因行事。 這樣的代理人將是客觀的,即不受激情的影響。 通過以這種方式行事,至少根據 Kant 的說法,代理人至少在某種意義上是好的。 因此,一個好的代理人按照原則行事,他/她的行為是有意願的,實際的理由是客觀的,最重要的是按照他/她對道德法則的理解行事。 意志使她成為必要:它驅動代理人的行動。 由於人是人,因此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這種一致性需要付出努力。 它還需要代理人必須(或至少應該)遵循的命令。 因此,命令式是“我應該……”的陳述。
2) 審慎的建議是分析性的 counsels of prudence are analytic
這是因為技能規則和審慎建議是由所意願的行動定義的,即行動定義了自己。 道德法則是綜合性的,因為必要的行動不是由任務定義的。 道德法則也是先驗的,因為它們不是依靠感官來定義的。
Kant 將絕對命令的辯護推遲到第 3 章。
 
絕對命令及其各種公式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nd Its Various Formulae
假設可以存在絕對命令, Kant 嘗試著制定一個:
“只按照您可以同時希望它成為普遍法則的準則行事。”
 
這當然已經在他的介紹性第 1 章中有所預示。準則是一種主觀的行動原則,與客觀原則或實踐法則相對。
 
根據 H. J. Paton 的說法,正是在這個時刻, Kant 引入了作為道德基礎的行動自由的概念。 如果每個人都採取某種行動,是否可以合理地期望自由得到加強,或者社會是否會處於不利地位並變得不那麼自由?
 
Kant 進一步提出了他的第一個公式(或者,用現代的說法,推論):自然法則的公式Formula of the Law of Nature:
 
“表現得好像你的行為準則是通過你的意志成為普遍的自然法則”。
 
自然法則再次被視為自由的標誌。 這沒有進一步擴展,但 H. J. Paton 指出(這對後達爾文主義者來說實際上是顯而易見的) Kant 對什麼構成自然法則的觀點現在被認為是目的論的,因此已經過時了。 ( Kant 的觀點是,如果它違背自然,那它一定是錯誤的。但自然實際上並沒有按照這樣一種定義明確且沒有錯誤的方式進行——大多數自然發展都是反複試驗)。
 
H. J. Paton 對 Kant 的自然法則公式有自己的重新表述: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是出於激情或自身利益,而是基於對他有益的事情應該對其他所有人都有益的普遍原則,那麼他在道德上是善良的。 此外,這不應該適用於像我們這樣的其他人,而是適用於整個自然界,尤其是人類”。 [即使這樣也會在實踐中引起困難,並且在動物權利和環保主義等問題上沒有給出真正的指導。 多發性硬化症]
 
 
經過一些相當重複的論證,重複和總結他已經說過的關於絕對命令成為法律的必要性,不依賴於結果,不需要同理心來啟動行動的大部分內容, Kant 在他的第二次重新表述中採取了激進的舉措:
 
“以這樣一種方式行事,無論是你自己還是任何其他人,你總是對待人性,永遠不要簡單地作為一種手段,而總是同時作為一個目的”。
 
這就是目的本身的公式 Formula of the End in Itself。 這似乎是基於這樣的想法,即只有理性的人才能成為他/她自己的目的。 因此,假定行動自由的絕對命令也必須作為推論假定在其管轄範圍內行事的個人代理人的行動自由。 因此,一個代理人不能不將另一個代理人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而是允許他/她做他/她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個人被代理人用於某種目的,那麼他/她的行動自由就會受到限制。 因此,違背目的本身的公式就是通過摧毀它所基於的東西來違背原始公式。
 
為了說明目的本身的公式, Kant 通過與之前相同的例子(見上文)進行了說明。 H. J. Paton 指出( Kant 也指出)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推理,包括例子,都是非常普遍的。 Kant 沒有處理將他的命令應用於現實生活問題的困難。
 
另一個版本遵循自治公式 the Formula of Autonomy:
 “以這樣一種方式行動,你的意志可以同時通過其行動將自己視為製定普遍法則。”
 
同樣,這是從原始版本得出的,但它更進一步——我們通過我們的格言具體化了普遍法則,這導致了傳播自由的理念。 H. J. Paton 說:“我們已經服從道德法則,只是因為它是我們作為理性主體的本性的必要表達。”
 
事實上,自治公式本身結合了命令式的原始陳述和目的公式。 命令不僅是普遍的,而且它的實現還依賴於理性的代理人。
 
目的王國的公式是命令式的另一個版本(或擴展):
 “表現得就好像你是通過自己的格言成為末日王國的立法者一樣。”
 
這比以前的版本更進了一步。 它表明一群個體按照自治公式行事,因此也按照原始版本和其他兩個公式行事,形成了一個王國。 該王國的每個成員都有尊嚴,即具有可比較的價值或價值。
只有道德或美德才能賦予尊嚴。 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作為目的王國的立法者——不是他的市場價值或他的審美價值(或美),而是他的道德價值。
 
基於他律的道德實證方法。
 
自治原則(即代理人根據客觀道德而不是他/她的主觀願望行事的能力)需要進一步研究, Kant 推遲到第 3 章。在這一點上,他滿足於將他的方法與那些基於 他律(即代理人按照他/她的願望行事,而不是在客觀道德的指導下)。
 
他律與自治相反,它只適用於假設的命令(技能規則和審慎建議)。 這是因為他律原則要么是經驗性的(追求幸福),要么是理性的(追求完美)。 成為好人並不一定是快樂的。 Kant ,在他的私人生活中是一個著名的快樂和幸福的人物,當然不反對幸福,但他建議不要將幸福與善相混淆。 理性主義者所追求的道德完美無可厚非,但 Kant 說它缺乏適當的定義。 他的系統實際上告訴我們做某些事情,例如 培養我們的才能,盡我們的職責。 如果完美是上帝,那麼 Kant 將其視為由恐懼和派生而來的統治,來自某種不正當的宗教或信仰。 道德必須推理出來,而不是從高處的神秘來源傳下來的。
 
他律原則不會導致道德善,但會導致其他目的——其中一些是令人愉快的,許多是無法用任何精確的方式定義的。 最重要的是,人必須能夠自由推理並做出自己的決定。
 
第 3 章未完成的任務
 
Kant ,永遠是他自己在邏輯和理性問題上最激烈的批評者,認為他還沒有證明自主原則是正當的,而自主原則是行動者道德行為的基礎。 僅這一點就會反過來證明絕對命令在其所有公式中都是綜合的先驗命題。
這將在第 3 章中解決。
第三章 Outline of a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實踐理性批判概述
 
在現實世界中,自由可以與事件及其結果相關聯。 如果台球發生碰撞,它們會根據牛頓運動定律運動。 這是消極的自由——受外界影響或其他強加的影響。 結果是確定的,但很難預測。 對人類來說,積極的自由是自我強加的自主權。 如果我們能夠預設積極的自由、自主,那麼道德決定就會隨之而來。 但是我們可以假設積極的自由嗎?
 
換句話說,理性人的意志一定是自由的嗎? 一個理性的人將他的判斷視為他自己的判斷。 因此,每一個被允許嚴格理性地行動的行動者都假定自己是自由的,不受外界強制的影響。 這樣的存在可以遵循自治原則。
 
為什麼對道德感興趣?Why Have An Interest in Morality?
 
但是,為什麼一個理性的人,而不是在脅迫下行動,對道德有任何興趣呢? 而且,這樣的存在,就算要自由,難道也要法律嗎?
 
這裡存在陷入惡性循環的危險。 如果你需要法律給你自由,難道法律不會取消自由嗎? 還是法律保障自由? 哪個先來?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 Kant 提出我們有兩個立場:第一個,我們認為自己是自由的;第二個,我們認為自己是自由的。 在第二種情況下,我們將自己視為代理人。 他說,在物理世界中,我們從我們用感官感知到的物體中獲取信息。 它們具有外觀,對應於我們對接收到的感官信息的解釋,但(與柏拉圖的形式一樣)我們無法了解事物本身。 這導致他假設了一個可感知的(現象的)世界和一個可理解的(本體的)世界。 在一種情況下,我們知道物體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形式,在另一種情況下,我們對事物有自己的解釋和想法,這可能不直接依賴於我們感官的信息。
 
隨之而來的是,人具有成為有意識的、會思考的主體( Kant 稱之為自我)的外表和能力,這是他與可理解世界或他的智慧的聯繫。 所以 Kant 認為能動者的外表不同於他有意識和理性思考的能力,這種區別是因為他的外表是從他的感知中衍生出來的二階現象,但他的智能思維能力並不一定取決於這種物理 看法。
 
理性主體可以通過範疇、概念或理性規則為其世界帶來秩序——對於物理或現象世界,這些範疇在他早期的著作《純粹理性批判》中詳盡闡述。 Kant 認為可理解的或本體的世界是由理念形成的,理念可能與感覺數據的世界沒有什麼聯繫。
Kant 將這種區分視為擺脫惡性循環的一種方式。 自由在頭,法在世。 如果我們有一個遵守物理定律的宇宙,我們仍然可以自由思考我們喜歡的東西; 如果我們可以自由地思考我們喜歡的事情,我們就需要一個規範的宇宙來運作。同樣,如果我們有一個遵守道德法則的宇宙,我們就可以保證自由地思考我們喜歡的事情; 如果我們可以自由地思考我們喜歡的事情,我們就需要一個道德規範的宇宙來運作。
 
回到本節開頭的問題:為什麼一個理性的人,而不是在脅迫下行動,首先應該對道德感興趣? 這樣的存在,就算要自由,難道也要法律嗎?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一個理性的人需要秩序才能自由思考,所以他應該對道德感興趣來保證它。
 
絕對命令如何可能?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ible?
 
Kant 通過聲稱理智世界和感性世界之間必須存在聯繫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們都同時生活在這兩個世界中。 他認為理智世界包含感性世界的基礎及其規律。 代理人只能因為來自感性世界的“我應該……”命令才能看到感性世界中的情況。 這個“我應該……”的命令來自絕對命令。 Kant 甚至說,就道德思考而言,即使是無賴也有良心,但他會忽略良心在感性世界中告訴他的事情。 [即使我們對此表示懷疑,但至少可以想像,一個惡棍將意志自由看成是對他自己,以及,如果他考慮的話,對其他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 但出於他認為的生理需要,他無視為他人保留它的呼籲。]
 
最後, Kant 考慮了他建立二律背反或矛盾的可能性:一方面,理智需要自由;另一方面,理智需要自由。 另一方面,有些事情是必要的。
 
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是從理智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兩個角度來看問題。 我們設想意志的自由:我們感到自由,我們的理智告訴我們我們是自由的。 但真實的、確定性的世界中的事物合謀反對我們,我們必須生活在現實世界中。
 
什麼是智慧世界 What Is the Intelligible World?
Kant 在這裡跟進了一個關於理智世界的本質的重要離題。 我們知道它是什麼嗎? 我們能把它等同於理性嗎?
 
他提出,理智世界不是直覺的,不是本能的,甚至不是以編纂的方式為人所知的。 它是虛無; 不被感官知曉的思維。 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等同於理性,也可以假設它在自己的自治原則下有行動的自由。 他只將理智世界視為具有以自由方式進行推理的傾向或自然傾向。 因此,原則上它能夠在不受感性世界誘惑影響的情況下思考道德行為的條件。
 
繼續這個主題, Kant 說理性是有限的,即在可理解的世界中可以發現的東西。 人可以通過他的外表和他的行為來描述。 但他的智慧不是空間中的物體,而是一種理念。
但是,什麼樣的權威有這樣一個來自理智世界的理念來最終判斷感性世界中行為的道德性呢? 道德律並不僅僅因為它使我們感興趣而有效。 它使我們感興趣,因為我們認為它是有效的。 換句話說,我們並不依賴道德法則與自由理念的聯繫,而是它在感性世界中起作用。
但 Kant 仍不滿足於僅憑理性解釋了以下內容:
• 純粹理性(在感性世界中)如何與實踐理性(在理智世界中)一起使用 ·   how pure reason (in the sensible world ) can be used alongside practical reason (in the intelligible world)
• 我們如何看待道德利益是有效的 ·   how we can see moral interests as valid
 
Kant 排除了這三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因果關係屬於感性世界。 相反,他堅持認為理智世界提供了一種自由的理念,從中可以發展出一種理論,可以用來建議人們不要僅僅基於感性動機採取行動。 在這一點上,他拒絕說自由是先驗的; 只是它是理智世界中的一個理念。 儘管如此,我們(和他)傾向於使用自由的概念,就好像它是先驗的一樣。
 
所以我們來到了道德探究的極限。 自由是一種理智的理念。 所有的物理知識都止於感性世界的極限。 但是對自由概念的理性信仰可以實際幫助確定道德法則。 Kant 認為這在他的目的王國概念中得到了最好的例證——人們不以他人為手段,而是以他人為目的。
 
結束語
 
H. J. Paton 說 Kant “總是尋求必要的知識”。 他必須總是有一個必要的假設來開始一個論點,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假設就是自由的理念。
 
Kant 想提出這樣一個論點:“自由導致道德法則”,這與他之前在《純粹理性批判》中關於感性世界的“時間和空間導致物理法則”的論證是平行的。 他拒絕在本書中這樣做,滿足於指出這樣做的問題。 這是因為在他看來,他需要從思想的理智世界跨越到行動的感性世界。
他在下一本書《實踐理性批判》中研究了這個問題。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