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the Margins: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nd Its Futures

歷史人類學 Historical anthropology: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之間的批判性交流或知識生產的創新模式?在過去的十年中,許多高等教育機構轉向更加全球化和跨學科的學習方法。雖然這種跨學科和學科之間的互動促進了對話並豐富了我們的視角,但不斷變化的全球化必要性、新興或不斷變化的世界秩序以及文明之間的衝突已經模糊了離散的制度界限及其慣例和認識論基礎。正如本書標題所暗示的,Brian Keith Axel在 “From the Margins: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nd Its Futures” 中收集的文章試圖挑戰離散學科認識論和慣例的局限性,轉而表明對檔案與領域之間新興關係的跨學科理解。

在涵蓋廣泛地理和時間地點的原創文章中,著名學者對其領域的一些主要先入之見提出了質疑。 撰稿人討論的主題包括美國內戰紀念碑的矛盾性質、十七世紀初秘魯 “新基督教 New Christian” 的形象、統計對民族志的影響以及當代南非的 “神秘經濟 occult economies”。人類學和歷史學起源於殖民形成,並且與殖民形成同謀,這也許是常識。但很少有人審視殖民進程以何種具體方式滲透和威脅後殖民理性的頌揚理想或當今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自由主義實踐的啟蒙。

在這部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的論文集中,Brian Keith Axel匯集了一批著名學者,重新審視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中的 “跨學科性 interdisciplinarity” 困境,以促進兩個姐妹學科之間的批判性交流。本書分四個部分,由九篇文章組成,包括介紹性概述和方法論討論。

Brian Keith Axel 以 “引用的作用 role of citation” 和人類學知識生產中的教學法開始了他的引言。 用Bernard Cohn 的話說,這種對 “我們學科 ‘理論指導 theoretical guides’ 的幽靈”的不斷召喚,不僅使在文本和大學課程中“珍藏”某些引文的平庸做法永久化並製度化,而且還鼓勵人類學家 “有意識或無意識地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 接受這些引文並將其歸化為訓誡和“來自我們前輩的禮物”( p 1 )。正如 Axel所言,”From the Margins” 試圖質疑我們前人的這些 “令人不安的局限性 disquieting limitations”,並將歷史人類學重新表述為一個可以研究平淡無奇的領域,以及 “所謂的邊緣和大都市,或者外圍和中心 ,相互折疊、構成或破壞”( p 2 )。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Axel對歷史與人類學之間相互作用的系譜探究,以及關注這兩個各自領域的探究領域。 20世紀50年代和1960年代被證明是歷史人類學的關鍵時期。由於冷戰及其不同的探究場所(例如,區域研究的知識生產),人們第一次對 “跨學科合作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在 Ruth Benedict 的帶領下,Margaret Mead 等人類學家通過探索 “遠距離文化 cultures at a distance” 引入了研究 “他者 other” 的新方法。現在可以研究空間上或暫時無法到達的文化,並且 “歷史被認為是測量時間距離的一種手段”( p 5 )。

隨著殖民列強的滅亡,歷史人類學發現自己處於全球變革之中,人民和新興民族國家遭受暴力流離失所。 E. Evans-Prichard 和 I. Shapera 等人類學家爭論人類學家是否應該成為歷史學家。換句話說,歷史是否可以作為解釋社會變遷的 “技術 technique”?儘管這些爭論激發了重要的討論,但隨著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的出現,有關歷史人類學的討論才成為中心。Edward Shils 和他在芝加哥大學的同事創建了 ‘新國家比較研究委員會 the Committee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New Nations’,促進了與歷史學家的對話,希望解構 “公認的經驗主義和分析類別  received empiricism and its categories of analysis”,可以被視為 “殖民統治方式的殘餘和體現”( p 8 )。Bernard Cohn 沒有著眼於 “原始人 the primitive” 以及歐洲人對他們的影響,而是試圖通過超越社會變革或現代化並重新評估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動態互動” 來看待 “統治的悖論 paradoxes of domination” ( p 9 )。在整個討論中,Axel 揭示了歷史與人類學之間關係的爭論和分歧以及緊張關係。

本書第一部分 “民族志和檔案  Ethnography and the Archive” 的兩篇文章題試圖說明這兩個學科中 “知識生產的明顯特權場所 transparently privileged sit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Axel認為,我們不應將 “檔案 the Archive” 視為不可或缺的事實儲存庫,而是應將 “檔案化 archivization” 視為 “文脈化/語境化 entextualization” 的過程,其中 “假定的前殖民本身就是一種殖民的知識生產方式” 和產生 “真相 truth” 的不同殖民實踐( p 14 )。多年來,底層研究學派在很多方面都告誡我們要仔細研究 “殖民詞典 colonial lexicons”,並對那些聲稱記錄官方文件內容而非他們真實想法的習語提出質疑 。 在 “Annals of the Archive: Ethnographic Notes on the Sources of History” 一文中,Nicholas B. Dirks 探討了民族志在檔案中的作用及其隨後的延續。Dirks 論點的關鍵在於他對民族志的考察,以及民族志如何成為製作印度人民檔案文件的特權場所。通過 “了解 know” 其主題的認識論驅動力,民族志 “在檔案中產生並定位了不同印度種姓和宗教身份的新分類類別”( p 16 )。 Talal Asad 在 “Representation, Statistics, and Modern Power” 中對民族志的討論中,探討了 “經驗 experience” 和 “表徵 representation” 的問題。Asad 更重要的觀點是,“銘文 inscription” 始終是 “社會生活 social life” 的 “表徵”,民族志不應被視為 “直接經歷的事實和事件” 的某種透明表徵。 與 “引用角色 play of citations”一樣, Asad 指出,民族志田野調查應被視為人類學家 “通過儀式 rite of passage” 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局限性在於它限制了觀察者觀察小規模事件。

本書第二部分 “Colonial Anxieties” 的三篇文章中的每一篇都審視了殖民時期對民族志和檔案的挪用,經常將許多 “他人” 混為一個 “單一的他人”,以產生 “不同類別的人 disparate categories of people”。Irene Silverblatt 在 “New Christians and New World Fears in Seventeenth Century Peru” 中談及 1639 年,Manuel Bautista Perez 和其他十個人因秘密信奉猶太信仰而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利馬辦公室下令處決。在監獄裡五年多的時間裡,Perez 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不承認自己信奉猶太教:如果他承認作為一個秘密猶太人並悔改了,他的生命可能會倖免。 但他拒絕了。 審判官宣稱,由於 Perez 的 “固執”,他被判處死刑。從中分析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以及圍繞 “無數且空想的 innumerable, chimerical ” “加密猶太人 crypto-Jews” 羣體所產生的焦慮。Silverblatt 重點關注他們在秘魯的矛盾心理以及 “加密猶太人” 如何在 “全球商業工具 vehicles of global commerce” 中找到掩護 ,通過講多種外語並與其他少數民族培養 “顛覆性 subversive” 關係。

Paul A. Silverstein 在 “The Kabyle Myth: Coloniz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Ethnicity” (pp 122-155 ) 一文中涉及從 1830 年到 1962 年阿爾及利亞獨立 ,軍事民族志學家和語言學家與殖民國家合作,詳細描述了獨立於阿爾及利亞更大的阿拉伯政體的特定 Berber 部落身份。人們假設了各種起源,從阿拉伯經 Numidian 到北歐。在反殖民運動期間和獨立後的幾年裏,阿爾及利亞相互衝突的利益集團交替地利用這些定義來證明阿拉伯化政策的合理性和支持 Kabyle 分離主義的努力。與此同時,法國政府利用有關阿爾及利亞殖民地和後殖民人口的民族志理論和技術,來支持基於阿爾及利亞殖民地和後殖民人口支持民族一體化計劃,該計劃的基礎是同時提出基本的高盧/法蘭克身份和普遍公民身份,其中私人的、相稱的差異被視為一項人權的民族融合計劃。 Silverstein 通過以下方式審視了 Berber 人和阿拉伯人身份的類別以及矛盾的過程:法國殖民政權及其 “民族志學家部落 tribe of ethnographers” 能夠分裂 “阿拉伯人民”,以及他們所謂的 Berber 人的 “宗教狂熱 religious fanaticism”,Berber 人被認為與法國身份 “相稱 commensurate”。Silverstein 文章中最有趣的部分是這些殖民 “娛樂 recreations” 的影響,特別是他對 “阿拉伯恐懼症 Arabophobia” 的討論,這 “導致種族、宗教和族裔等次國家類別意外地普遍化和具體化,成為群體認同的基本手段”( p 133 )。

“我們不想創造模仿歐洲人,我們只需要完善當地人。” ——摘自海牙國家綜合檔案館 the General State Archives in the Hague。上述聲明既體現了荷蘭殖民當局的傲慢,也體現了對其項目的妄想信心。“我們” 是誰組成的,很容易被隱瞞,就像社會工程的可能性被隱含地假設一樣。 但這份 1874 年政府關於荷屬印度群島貧困歐洲人(以及如何對待他們)的報告並不清楚目標人羣。爭論的焦點是 19 世紀印度社會的一部分,官方用白話將其稱為 “所謂的內蘭兒童 inlandsche kinderen”,這些後來被稱為 “歐洲窮人 European paupers” 的模糊組合,但最常見的是 “混血 mixed-blood”(“Indo”)窮人。Ann Laura Stoler 在 “Developing Historical Negatives: Race and the (Modernist) Visions of a Colonialist State” 中探討了內蘭幼兒園(混血)的模糊類別、對不可通約性的恐懼,以及 “檔案” 如何將這些人作為 “發展歷史負面:殖民主義國家的種族和(現代主義)願景”中的知識對象。她認為,“檔案” 中這些豐富的民族志文獻的一個明顯而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它們與 “具體和離散” 的事件無關( p 157 )。正是通過這些 “非事件 non-events”,“關於內陸幼兒園的辯論需要一系列可預見的隱喻和生命政治話語,其中包括威脅政治體、兒童道德福祉和公民安全的墮落階級叛徒內部的種族化敵人”( p 180 )。

本書第三部分 “Marginal Contexts” 的三篇文章考察了對 “我們所研究的人的假定的局限性和真實性” 的執著( p 21 )。Michel-Rolph Trouillot 在 “Culture on the Edges: Caribbean Creolization in Historical Context” 中指出,Creolization 是一個需要分析的奇蹟。因為它首先是在殘酷和絕對權力的夾縫中克服重重困難而發生的,所以似乎沒有任何解釋能夠公正地解釋它發生的奇蹟。可以理解的是,對 Creole 文化和語言的研究總是讓分析師感到驚訝。Creolization 或 Creole 社會的理論,對說 Creole 語或成為Creole 人意味著甚麼的評估,反過來,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觀察者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敏感性的影響。“Creolization” 文化出現在種植園的邊緣。Trouillot 使用三個獨立的啟發式背景來分析 Creolization 化,對 “全球移動模型和邏輯提供了種植園如何形成的圖像應該是結構化的、以及各個生產單位內主人和監督員必鬚麵對的日常緊急情況”( p 201 )。對種植園、飛地和現代主義背景的仔細分析使作者能夠取代民族志理所當然的 “起源 origins” 和 “整體 totalities”。相反,他認為 “社會時間和空間” 被控制在 “種植園的邊緣”,而Creolization 化實際上確實發生在種植園系統內。

Robert E. Lee 在 Appamatox 的投降並沒有結束美國內戰。一個多世紀以來,那些表面上輸掉戰爭的人(美國南方人)和那些表面上贏了的人(尤其是非裔美國人)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在 1990 年代,戰爭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文化和經濟問題 —— 例如,獨立的南方文化的觀念、民族和州的相對權力、種族差異的本質、種族差異的意義等。奴隸制和解放 —— 在美國民眾的想像中仍然非常活躍,但紀念這場戰爭和歷史化的方式本身已經成為法律、藝術和學術辯論的焦點。在 “Race, Gender,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Nation: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中,Bernard S. Cohn 和 Teri Silvio 探討了人們對 “屍體和被遺棄或被遺忘的偶像”的迷戀,以談論輝煌的過去。 科恩和西爾維奧敏銳地描繪了美國 “散佈著紀念碑”的風景,預示著一個集體和想像中的社區,Cohn 和 Silvio 證明,“對全國性重大事件的記憶往往會被轉化為一系列有形的記憶”,但現在 “那些在內戰後和解過程中被排除在外的人正在決定這場戰爭的遺產是否會消失在美國的風景中,或者通過新的紀念形式被重新利用”( pp 212 ,229 )。

最後一部分 “Archaeologies of the Fantastic” 分析了後殖民主義和全球化的影響和斷裂,其中 “文化在當地被實例化,而當地歸屬感被破壞”( p 27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Bernard S. Cohn 對歷史人類學的探索不斷闡明了權力和知識的不同形態,這些形態構成了印度作為一個時空實體和“該實體的承載者”的力量和知識的形態。 跟隨Cohn 引導,Brian Axel 轉向 1947 年印度獨立以來印度人民的生產問題。在”Fantastic Community” ( pp 233-266 ) 中,Brian Axel 聚焦於錫克教徒和旁遮普人之間為創建錫克教家園而進行的暴力鬥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這個民族國家如何用盡一切辦法試圖破壞或消滅錫克教的身份。然而,正如 Axel 恰當地表明的那樣,錫克教徒通過 “從不可通約的過去和流散在其他地方的人進入現在” 而呈現出 “幽靈般的品質 ghostly qualities”,引發了 “民族幻想” 和公民身份的矛盾過程( p 26 )。

最後一篇文章 “Occult Economies and the Violence of Abstraction: Notes from the South African Postcolony” 作者是 John L. Comaroff 和 Jean Comaroff,著眼於 “在異質的當下,過去和未來的持續聯繫和斷裂”。 兩位作者重點關注 “新型實踐 new types of practices” 的擴散,例如神秘經濟 Occult Economies、為了利潤而使用魔法、殭屍、儀式謀殺、出售身體部位、金融詐騙和其他 “非法積累 illicit accumulation” 所有這些都是 “新國家的地方很棒” 的一部分。 自始至終,兩位作者都反思了全球對地方文化的創造、毀滅和重塑的影響,以及最 “複雜、強大且不成熟的世界歷史力量 —— 殖民主義、全球市場、網絡空間、‘晚期’資本主義 ——在社會文化進程中形成,並在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特定人物身上形成。沒有人類代理人,沒有特定的地點、時刻和行動,現實就不會實現,物體就不會客觀化,甚麼都不會 ‘發生 takes place’,社會就不會社會化,當下就不會存在”( p 290 )。

簡而言之,本書代表了對世界歷史的重要貢獻,也代表了我們對歷史人類學作為一個批判性和分析性領域的理解的重要貢獻,它可以超越或彌合離散的慣例和學科界限。 首先,比較方法說明了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成果;其次,作者們都沒有著眼於 “邊緣”,而是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提出了通過研究 “西方、歐洲和北美的平靜、殖民者和想像”( p 2 )。最後,這些文章證明了將檔案不僅視為產生 “真相” 的殖民實踐的重要性,而且將其視為 “充滿互文性、多義性和矛盾”( p 14 ) 的領域。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