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Monthly Archives: July 2023
Sharī‘a Scripts: A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媒體中有不少對 Ottoman 帝國的描述,而伊斯蘭教對現代的我們來説又似乎有些陌生 。好在日常生活中有機會接觸伊斯蘭教教友,對《可蘭經》也曾一讀。對伊斯蘭文化的探討中 Brinkley Morris Messick 的作品無疑是難得的:結合了歷史學丶文獻學與人類學。Brinkley Messick 繼 1993 年出版的經典著作 “The Calligraphic State: Textual Domination and History in a Muslim Society” 之後,這本 “Sharī‘a Scripts: A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是幾十年來對伊斯蘭教法 Sharī‘a 實踐反思的成果,它認真對待 sharīʻa (伊斯蘭教法) 實踐的歷史和人類學層面。Messick 借鑒 Mikhail Bakhtin 關於互文性的開創性著作,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前現代伊斯蘭教法實踐的最早的研究之一。它的背景是作者最喜歡的研究領域:也門高地的 Ibb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Muslim Societies in Africa: A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人類學家 Roman Loimeier 的最新著作對幾個世紀以來伊斯蘭教在非洲的演變進行了廣泛的調查。通過將伊斯蘭教直接置於當今世界上穆斯林最集中的大陸之一的歷史中心,作者試圖糾正他所謂的 “非洲穆斯林社會學術分析中的邊緣偏見”( p ix )。他在這些頁面中聲稱的目的不是提供全面的歷史概述,而是重點關注關鍵地區和時期。為此,他參考了英語、法語和德語的學術出版物,而不是檔案或其他主要來源。 所討論的關鍵時期始於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對 bilad al-maghrib(非洲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滲透,止於十九世紀歐洲的殖民統治。關鍵地區包括東 Sahel 和 西 Sahel(在這些頁面中通常用阿拉伯語術語 bilad al-sudan,“黑人的土地 lands of the blacks” 歸為一類)、 Nubia、Ethiopia 和 Horn of Africa、東非海岸和好望角 。Takrur、Mali、Gao、Kano、Darfur 和 Zanzibar 等前殖民政體受到相當多的關注,而北非則受到較少的關注 ,儘管本書的第三章 (The Sahara as Connective Space ) 將撒哈拉視為 “連接空間 connective space”,可能會使將非洲大陸劃分為離散的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任何做法都站不住腳。除了這些關鍵領域之外,本書的章節還探討了伊斯蘭化動態;聖戰;歐洲殖民統治下的穆斯林等主題(這一主題通過三個案例研究來探討:Anglo-Egyptia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From the Margins: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nd Its Futures
歷史人類學 Historical anthropology: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之間的批判性交流或知識生產的創新模式?在過去的十年中,許多高等教育機構轉向更加全球化和跨學科的學習方法。雖然這種跨學科和學科之間的互動促進了對話並豐富了我們的視角,但不斷變化的全球化必要性、新興或不斷變化的世界秩序以及文明之間的衝突已經模糊了離散的制度界限及其慣例和認識論基礎。正如本書標題所暗示的,Brian Keith Axel在 “From the Margins: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nd Its Futures” 中收集的文章試圖挑戰離散學科認識論和慣例的局限性,轉而表明對檔案與領域之間新興關係的跨學科理解。 在涵蓋廣泛地理和時間地點的原創文章中,著名學者對其領域的一些主要先入之見提出了質疑。 撰稿人討論的主題包括美國內戰紀念碑的矛盾性質、十七世紀初秘魯 “新基督教 New Christian” 的形象、統計對民族志的影響以及當代南非的 “神秘經濟 occult economies”。人類學和歷史學起源於殖民形成,並且與殖民形成同謀,這也許是常識。但很少有人審視殖民進程以何種具體方式滲透和威脅後殖民理性的頌揚理想或當今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自由主義實踐的啟蒙。 在這部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的論文集中,Brian Keith Axel匯集了一批著名學者,重新審視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中的 “跨學科性 interdisciplinarity” 困境,以促進兩個姐妹學科之間的批判性交流。本書分四個部分,由九篇文章組成,包括介紹性概述和方法論討論。 Brian Keith Axel 以 “引用的作用 role of citation” 和人類學知識生產中的教學法開始了他的引言。 用Bernard Coh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Early Modern Italy: Essays on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歷史人類學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是一種史學運動,它將社會和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和目標應用於歷史社會的研究。 與大多數此類運動一樣,不同的學者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對某些人來說,它可能是心態史、文化史、民族史、微觀史、自下而上的歷史或 Alltagsgeschichte(日常歷史) 的同義詞。Emile Durkheim 、Clifford Geertz 、Arnold van Gennep、Jack Goody、Lucien Lévy-Bruhl、Marcel Mauss 和 Victor Turner 等人類學家的工作對歷史人類學特別有啟發。 Peter Burke 將歷史人類學與社會史進行了對比,發現歷史人類學傾向於關注定性而非定量數據、較小的社區和文化的象徵方面。歷史人類學植根於年鑑學派 Annales school,與一系列主要歷史學家如Fernand Braudel、Jacques Le Goff、Emmanuel Le Roy Ladurie 和 Pierre Nora 以及來自歐洲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如 Carlo Ginzburg 有關。 歷史人類學這一標籤受到了一些近代年鑑學派歷史學家的積極推動,例如 Jean-Claude Schmitt。年鑑雜誌由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awaiki, Ancestral Polynesia: An Essay i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每個學科都有一套 “論述話語” 的模式,而(估計)學科的 “論述話語” 應該是知識系統演變下來形成的一套 “系統”。歷史作為一個學科也自有其本身的一套模式;至於那個系統模式好那個不好/不足也難說。當然,在現代誇學科的發展下,各學科之間也互相影響 。 至於說到人類學書寫是否沒有概念可以完成,想怕也不可能吧。。。讓我們看看一個(可能極至的)例子。 Hawaiki,Polynesia 人歌頌的祖先的故鄉,死者靈魂的聚集地,也是考古學家的神話之地。他們努力在時間和空間上定位的正是這一點。根據 Patrick Vinton Kirch 和 Roger Green 的說法,Polynesia 祖先文化是在公元前 1 世紀在 Tonga 和 Samoa 群島(以及它們的近鄰)發展起來的。不要止步於這一觀察,因為這項工作的核心包括這個史前社會的真實民族志重建。 早在 1987 年,由同一作者撰寫的一篇題為 “ History,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in Polynesia” 的開創性文章就發表在 1987 年的 “Current Anthropology” 上。當時,批評者可能會讓他們懷疑他們所強調的方法,即交叉檢查來自人類和/或生物科學的數據。舉一個例子,即這種祖先文化中酋長制的本質,攻擊的重點是不可能精確地重建社會組織 ,這被認為是對當前民族志的天真的投射。毫無疑問,我們需要毅力才能打破這些指控的束縛。在裏面重新定義他們的方法論,通過指定保留的語義和句法擴展來限定這種祖先文化,通過跨越互補學科的成就,簡而言之,通過致力於真正的歷史人類學,兩位作者在原創和創新的作品中出色地複興了他們的第一個想法,用一個聰明的話來說。通過分享,一個((Patrick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ransforming Emotions With Chinese Medicine: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from Contemporary China
近日歌手李玟的離世引起人們的注意,其中多把重點放在她的抑鬱症上。直至七月七日才有傳媒指出李玟真實死因並非割脈自殺,而是離世前受抑鬱症影響生活,在進食噎到氣管,嘔吐物入肺導致窒息。知情人士分享李玟非常愛錫86歲媽媽,而且畢生聰明,自己不認為熱愛舞台的她會割脈自殺。但無論如何情緒病確也引起了人的注意。 情緒病在西方醫學系統中有各種處理方法,而在中醫上似乎少有系統處理。但在紐約州立大學的一套叢書 :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中却發現有一本 “Transforming Emotions With Chinese Medicine: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from Contemporary China” 用中醫轉化情緒/情志(在第四章 “Contextualizing QINGZHI 情志 (Emotions)”中稱為’情志 QINGZHI ‘)的作品,雖然它的副題說的是一種民族志的描述,但也相當引人興趣了。 在這項關於中醫治療情緒相關疾病的研究的結論中,作者 Yanhua Zhang 指出:“我的描述結構或多或少符合中國人一種情況的習慣,即從更廣泛的背景開始,逐漸縮小到更具體的觀察範圍” ( p viii )。事實上,這本作品精心地為讀者做好了接觸民族志的準備,對中醫的歷史和當代實踐進行了精彩的介紹,其中藉鑑了現行教科書、中醫經典、作者自己的田野調查以及二手文獻。 在接近這個主題時,作者將她的方法定義為涉及尊重中醫醫患互動的身體、文化和語言的現象學方法。 第二章(Chinese Medicine: Continuit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Four Views on the Axiology of Theism: What Difference Does God Make?
近日來黄秋生先生在臉書上貼上閲讀《聖經》的一些解讀,甚覺有趣: # ( 一小段根據解經書嘅聖經解讀 ) 起初,呢個起初唔係乜都冇嘅剛開始咁解,只係講創造天地嘅起初,衆神創造天地前已經有物質嘅存在。 起初,由一群神(elohim )呢個字係衆數,所以係眾神,唔係一個神,呢一班神由一個眾神之神帶領之下創造萬物。 呢個創造,亦非由虛無開始, ( bara )呢個字係翻新,更新,改造咁解,所以,眾神係改造既有嘅物質,重新創造萬物。 當時,呢類物質,聖經稱之為( 地 ),被淹沒喺水下面,今日嘅地球當時只係一團混沌嘅物質,被水同黑暗所覆蓋,處於上一次被審判後嘅空虚混沌狀態。 ( 係咪好顛覆?玩下咋,可能我理解錯咗 ) #( 淵面黑暗 ) 淵,即係深咁解,創世前淹沒全地嘅原初深海極為荒蕪幽暗。所謂淹沒全地,只係方便文字嘅形容特色,其實只有水,冇嘢喺内中被淹沒,因此先至難以想像咁深邃黑暗。 當時,神嘅靈運行喺水面上。神嘅靈只係傳統譯法,又可譯作(從神度嚟嘅風)(神風)(神嘅氣)等等。總之唔係氣就係風,無形無像嘅嘢,所以譯作靈。但係我認為風仲飄渺啲。於是,神嘅風喺深幽嘅水面上飛翔。( 參考巴比倫創世神話:Marduk 殺咗女神tiamat. (鹹水海),然後用佢嘅骨創造天地。 )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呢個說字,並非語言咁解,而係命令,指令。我稱之為意志。 喺神“要有光“嘅意志指令時,就有咗光。呢個“要有” “就有了”係即時嘅,無時間性嘅,唔係發展而成嘅。 ( 思考: (1)言說,指令需要對像。(2)要有,便有。時間還未出現。 ( 發現一個奇怪嘅現象,我發表一下研讀聖經嘅理解,好似引起唔少不滿嘅回響咁,奇!) #(神看光是好的) 神經過觀察後,認為光係有利於生命嘅,因為凡有利於生命發展都係“好”嘅。於是將光同黑暗分開,神只係將光暗分隔,而唔係將黑暗消滅。佢保留黑暗,佢創造光,冇創造黑暗,黑暗喺光創造前已經存在,邊個創造黑暗? 呢段係表達神嘅分辦能力,能分開所有正反事物,善惡,黑白,高低,聖俗等等。 #(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I’m Not Like Everybody Else: Biopolitics, Neoliberalism, and American Popular Music
音樂反映了社會政治文化 。 與當今許多流行音樂文本不同,Jeffrey T. Nealon 不會因為重申音樂家或他們的粉絲而分心。 流行音樂:誰知道? Jacques Attali 的 “Nois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1977 ” 為英美讀者提供了一種替代方式,以取代先前對文化產業的霸權批評及其對流行音樂的強烈譴責,至少 Theodor Adorno 狹隘地理解它 。Nealon 在這個軸心內工作(儘管奇怪的是,書中對 Attali 的承認出現得很晚),將其與 Michel Foucault 和 Gilles Deleuze 的政治理論相交叉。Adorno 和 Pierre Bourdieu 自始至終提供了一種幽靈般的合唱,他們是拒絕離開場景的幽靈 —— 永遠發光的 Walter Benjamin 潛伏在背景中。在 Jeffrey 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umiliation : big Ideas : small books
羞辱曾一度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都曾被羞辱過,有時是有意的,有時是無意的。 從簡單的當眾詢問工資,到在朋友面前評論別人的衣裝,也是一種侮辱行為。人的一生種免不了某種羞辱。。當然,羞辱人者有時倒也會自取其辱。Wayne Koestenbaum 的 “Humiliation” 是一本獨特的書。 起初會令人手足無措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越讀得多,讀完它,羞辱的各個方面就變得更加清晰,開始意識到在公共場合羞辱的核心。當 Wayne Koestenbaum 在書中談論和討論羞辱時,越發感到畏縮、大笑和同情。 “Humiliation” 探討了擁有一個身體( 在其他身體中,在社會身體中 )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羞辱或其他卑鄙的方式。為了進行這一探索,Koestenbaum 調查了一系列話題,包括公眾人物的羞辱、名人骯髒的 “私 private” 生活、哲學家和文化理論家的作品,以及各種藝術家和表演者的藝術、音樂、電影和寫作。不過,這本書的中心主題是 Koestenbaum 本人,他以一種超越諷刺自嘲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屈辱。結果令人驚訝地感人、聰明,而且非常有趣。 “不僅因為我累了,而且因為羞辱這個主題是可怕的,因為它侵蝕了試圖圍攻其複雜性的聲音,我將在接下來的賦格曲中放棄自己,提出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一系列的悖論和並置。( 我將這些短途旅行稱為 “賦格 fugues”,不僅因為我想要通過調用對位法獲得修辭許可,而且因為 “賦格狀態 fugue state”是一種精神上不平衡的狀態,遠離自己的身份。)我的一些賦格並置是字面和邏輯的,而另一些則是像徵性的,只是為了表明本質上不同的經歷之間存在暗流、同情和共鳴。如果說這種通過並置對立來發現偶爾相似的閃光的練習有什麼獎勵的話,那麼它的好處就在於對單一獵物的理解:發現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隻嗚咽的野獸,一隻叫聲微弱的野獸 ,對於常規符號來說太微弱了。” ( # 13 ) Koestenbaum 以小塊文本、編號條目(從單個句子到幾頁不等)的形式創作了這些賦格曲、書中的這些主題章節當然都由一個主題聯繫在一起。這些是格言、軼事、玩笑、玩笑、即興重複、散文詩、嚎叫。這種風格讓人想起 Nietzsche 的警句作品或 Roland Barthes 的 “Mythologie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