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學派 Stoics 相信,或者試圖相信,幸福完全取決於美德。然而,無論我們的經歷是好還是壞,無論是滿意還是厭惡,都與我們的幸福無關。 事實上,根據 Richard Kraut 的說法,我們的幸福完全取決於我們體驗的質量。這種觀點被他稱為 “體驗主義 experientialism”,就像享樂主義一樣,是對幸福的客觀描述。但是,與享樂主義不同,它不是一元論的。雖然享樂主義者聲稱幸福完全是愉快的體驗,但 “體驗主義” 承認有多種形式的體驗有助於我們的幸福。Kraut 認為,許多作為我們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歷都源於或可能存在於我們作為人類的自然力量的發展和運用中。儘管快樂是美好的體驗之一,但它是一種 “低階的美好 lower-order good”。 ( p 70, note 29) 還有其他形式的體驗比單純的快樂更能促進幸福;至多對我們的生活質量有間接影響。從 Aristotle 關於這個話題的想法開始,Kraut 逐漸修改(有時甚至拒絕)這一立場。 他認為,幸福就在於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良好的內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快樂,但更有價值的是我們情感、智力、社交和感知體驗的質量。與許多其他動物相比,這些提供了更豐富、更深入的生活質量的潛力。美好的人類生活比只享受營養之樂的簡單生物的生活要好得多 。即使它能享受數百萬年的快樂,人類的生活也會更加優越。當代關於幸福的討論常常訴諸 Robert Nozick 設計的思想實驗,與此相反,Kraut 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的生活質量完全取決於我們經歷的質量。雖然其他人認為我們必須生活在 “現實世界 real world” 中才能過得好,而且一個人的內心生活本身幾乎沒有價值或根本沒有價值,但 Kraut 對這一思想實驗的解釋支持了相反的結論。
很難想像還有比 Kraut 在本書中提供的更全面、更富有想像力、更博學、更細緻論證的 “體驗主義” 辯護。正如人們對一位在古代哲學方面撰寫了大量著作的作者所期望的那樣 ,Kraut 的論點經常與其他哲學家的思想和論點相結合,特別是 Aristotle 和其他古代哲學家,還有 J. M. E. McTaggart 、G.E. Moore、W. D. Ross、Henry Sidgwick ,以及當代哲學家,Tom Hurka 、Thomas Nagel、Derek Parfit、Larry Temkin、David Velleman 等。 然而,這本書並不算是學術性的。Kraut 只在必要的範圍內討論其他人的想法,以實質性地捍衛他獨特的 “體驗主義” 版本。 他的書是實踐智慧的豐富源泉,並且寫得既生動又莊嚴。
“The Quality of Life: Aristotle Revised” 由四個冗長的章節組成,總共 69 個部分。最後還有一個簡短的章節總結了 Kraut 的觀點與 Aristotle 觀點之間的關係。每個部分都是一篇關於特定主題的短文,儘管所有部分都通過對 Kraut 為 “體驗主義” 所做的貢獻而統一起來。正如其標題所暗示的,Kraut 是對最近關於幸福的文獻的貢獻;它還延續了 Kraut 對古代倫理的追求。Kraut 的指導性問題是:“決定一個人生活質量的是甚麼?” 他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一個人的意識體驗的質量和一個人自然力量的實現,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這一立場(“體驗發展主義 experiential developmentalism” ,或 “經驗幸福主義 experiential eudaimonism” )建立在 Kraut 之前的工作之上。在這本書中,他試圖糾正兩個有關幸福的著名思想實驗中的錯誤。第一個是 Robert Nozick 的 ‘體驗機 experience machine’,旨在表明幸福感存在非體驗元素。第二個,Kraut 稱之為 ‘McTaggart’s oyster’ ,旨在表明,旨在表明適度的足夠長的壽命, “如蠔般” 的快樂高於人的生命。
Kraut 的 “體驗發展主義” 融合了 Aristotle 倫理學中的五個主題。 這些 Aristotle 的主題是:
1. 靈魂的善(“內在的財富”)具有最大的價值,
2. 幸福感 Well-being “具有數量和時間維度”
3. 幸福感涉及道德價值,
4. 道德價值不會耗盡幸福感,
5. 最後,快樂是構成幸福感的眾多因素之一( p 1 )。
為了將自己的立場與享樂主義區分開來,Kraut 認為人類生活中存在多種體驗性的善( p 45 )。也就是說,“當某些自然的生物力量得以實現時,人類的生活 …… 就會順利進行”,並且 “如果由於擁有某種東西而 …… 該個體的意識生活總體上是好的,那麼該東西對個人來說就是好的”( p 61 )。人類的生活,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比蠔的生活優越得多,因為人類的經驗非常豐富( p 24 )。雖然我們的道德關係在很多方面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 Kraut 與 Stoics 和 Aristotle 不同,因為他否認充分性( p 67 )和為享受福祉而必須行善( p 76 )。
本書第一章/部分 (The Oyster and the Experience Machine: Two Puzzles in Value Theory) 中討論的問題大部分是由 J. M. E. McTaggart 的主張提出的,即蠔的生命只包含 “蠔般的快樂 oyster-like pleasures ” ,如果可以延長得足夠長,則超越人類在有限時間內可能達到的最佳生活。Kraut 駁斥了這種觀點,並提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說明人類的生命即使是正常的壽命也比無限延長的只有蠔般快樂的生命更好。他認為,蠔的快樂與一個人( 意思是至少具有最低限度的自我意識、理性和自主能力的個人 )可以獲得的更高體驗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可通約性。用 W. D. Ross 的話說,人們更好的體驗比單純的蠔般的快樂具有 “更高的價值 a higher order of value”,因此足夠多的高階體驗比任何數量的蠔式快樂都要好。( 與不可通約性主張相一致並強化這一主張的另一點是,由於隨著時間的推移,蠔的生命幾乎沒有心理統一性,因此蠔的利益不會延伸到不久的將來。實際上,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整個漫長的生命都是美好的。一隻蠔的無限長的生命與不同蠔的無限長的一系列生命沒有甚麼不同,每個蠔只持續幾個小時或幾天。)
Kraut 更深入地探討了 J. M. E. McTaggart 的蠔和 Robert Nozick 的 ‘體驗機器’是為了解決 Nozick 的問題,Kraut 首先區分了強經驗主義(Kraut 自己的觀點)和弱經驗主義( p 79 )。關於強體驗主義和弱體驗主義,“幸福的所有組成部分都是體驗性的”( p 81 ) 。但他們對虛幻或不真實的經驗的評價存在分歧。對於強經驗主義者來說,“如果一種體驗是虛幻的,那麼它本身並不會降低它的價值”,而弱經驗主義者則拒絕這種說法( p 81 )。相反,對於弱經驗主義者來說,“不真實的體驗價值較低,因為它們不真實; 或者它們根本沒有價值”( p 81 )。
第二章/部分 (Well-Being and Ethical Virtue) 考察幸福與道德美德之間的關係。第三章/部分 (Experientialism and the Experience Machine) 是對 Robert Nozick 假設的體驗機器對 “體驗主義” 挑戰的回應,第四章/部分 (Well-Being and Time) 討論了一系列有關幸福與時間之間關係的問題。
與 Nozick 相反,為了表明非真實體驗本身並不比真實體驗更有價值,Kraut 認為,我們從事的活動和我們尋求的物品的價值在於它們的體驗質量。至少在概念上,這與我們身體活動和狀態的事實是分開的。例如,我們想要的不是以某種方式移動我們的四肢,而是獲得爬山的體驗( p 100 )。而 “體驗機”,按照規定,就可以為我們提供這樣的體驗。 所以,“體驗機” 中的生命特徵是無形的,而不是虛幻的。因此,Kraut 得出結論:“成為成熟的成年人後,如果我們能夠在沒有身體幫助的情況下繼續度過餘生,我們就不會遭受幸福感的損失”( p 127 )。
在最後一章/部分中,Kraut 回到了 J. M. E. McTaggart 提出的反對意見:足夠長的像蠔一樣的生命在價值上優於人類的生命。本書前面提出的 McTaggart 的答案是,人類生活中存在的物質比蠔所能獲得的物質要優越得多。重要的是,只要人的壽命是正常長度,人的壽命就比蠔的壽命優越。然而,良好經歷的持續時間並不是影響一個人生活質量的唯一相關因素;人類可以獲得的善類型 —— 那些由人際關係、藝術、科學和哲學探究、遊戲等提供的善 —— 比蠔可以獲得的善要優越得多。簡而言之,Kraut 認為,生活的幸福是良好經歷(持續時間)減去糟糕經歷(持續時間)的總和( p 188 )。此外,他認為 “在某個階段,在孩子一歲之後不久,他的生活,無論它的壽命有多長,將比任何蠔好得多”,因為人類經驗具有獨特的豐富性特徵。( p 211 )
本章提出了許多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幸福感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邊際價值是否會遞減(Kraut 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隨著時間的推移,幸福感的總量是否是確定審慎價值最佳生活的唯一標準(Kraut 認為是這樣)? 生命中所有的時間部分是否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同樣,它們確實如此)? 總而言之,雖然我們可以而且確實體驗到了一些極其有價值的善
“The Quality of Life” 一開始提出了 Aristotle 的關於人類幸福的組成要素的哲學理論, 。Aristotle 認為那些 “身外之物” —— 財富、聲譽、權力 —— 至多對我們的生活質量有間接影響。從 Aristotle 關於這個話題的想法開始,Kraut 逐漸修改(有時甚至拒絕)這一立場。他認為,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就是幸福的內在。快樂只是良好的內在生活的一部分,更寶貴的是我們對情感、智力、社交和感知體驗的品質。與許多其他動物相比,它們提供了一種更豐富、更深層的生活品質。美好的人類生活比只享受營養之樂的簡單生物的生活要好得多。即便是快樂延續了百萬年,美好的人生也比單純的只享受快樂的人生要豐富的多,並且人們的生活層次更高級更多彩。當代關於幸福的討論常常訴諸於 Robert Nozick 設計的一項思想實驗,實驗觀點認為我們必須生活在 “真實世界 real world” 中才能生活得更好,一個人的內心生活本身幾乎沒有價值,或者根本沒有價值。Kraut 對這個思想實驗的解釋卻支援相反的結論,他認為我們的生活品質取決於自身的生活經歷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