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美國各地有數百名治療師,他們認為自己很幸運能夠跟隨 George E Atwood 學習。四十多年來,Atwood 一直保持著罕見的地位,既是當代精神分析領域的決定性人物,又是一所主要大學的教授。在前一個角色中,Atwood被稱為主體間精神分析學派 intersubjective school of psychoanalysis 的聯合創始人和精神病狀態現象學的權威。後一個角色於 2012 年春天 Atwood從教學崗位退休後結束,Atwood被認為是一位鼓舞人心的演講者,他讓課堂上的學生第一次體驗到當代精神分析思想。Atwood的演講將動人的個人揭露和戲劇性的案例展示與對精神分析的哲學基礎和歷史的博學評論交織在一起。帶有挑釁性標題的講座,例如 “20世紀的心理學是否處於瘋子的掌握之中?” 和 “破碎的世界/精神病狀態” 吸引了人群。

George E Atwood 的講座僅向那些有幸參加過他的大學課程的人開放。然而,隨著Atwood 書籍的出版,情況不再如此。例如 “The Abyss of Madness” 中探索了極端心理狀態的主觀體驗,如精神病、創傷和解離,大量借鑒了 Atwood 的講座材料。儘管Atwood 在之前的出版物中表達了他的一些觀點,但 “The Abyss of Madness” 在其易讀性和基調上是獨一無二的。

就像他的講座一樣,George E Atwood 的書一半是臨床論文,一半是文學回憶錄。Atwood 將戲劇性的臨床片段與他作為臨床醫生的生活以及他與朋友和導師的關係的引人入勝的故事穿插在一起。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故事是關於 Atwood 自己的生活的。在 “The Abyss of Madness” 題為 “什麼是鬼魂?” 的一章中 Atwood 提出,鬼魂在心理上由潛在的生活組成,這些生活雖然沒有經歷過,但仍然影響著一個人的實際生活。 Atwood 從他自己的歷史中辨認出鬼魂。他寫道,有一個幽靈宇宙學家 Atwood,還有一個幽靈 Atwood,他是一位激進的無政府主義者,還有另一個幽靈 Atwood,他是一位精神科醫生,一生純粹致力於臨床工作,為最困難的病人服務。這三個幽靈仁慈地縈繞在 Atwood 的作品中。讀者可以看出 Atwood 這位宇宙學家對探索人類經驗之外的興趣。 激進的無政府主義者 Atwood 在向該領域根深蒂固的權威發起革命性挑戰時讓人感受到了他的存在。最後,這位忠誠的精神科醫生的幽靈出現在 Atwood 五十年與最困難的病人的工作中。Atwood 的三個幽靈的合作使 George E Atwood 成為一種精神痛苦的無政府主義宇航員。Atwood 的鬼魂為閃爍的創造力提供了基質,儘管這種創造力在阿Atwood 之前的書中發揮作用,但在 “The Abyss of Madness” 中閃閃發光。

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2019 年)” 是 Robert D Stolorow 和 George E Atwood 合著的第十本書。首先是這部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當然是其背後的大量智力工作,以及作者對匿名讀者表現出的個人誠實。文字仍然很冗長,但從 Stolorow 和 Atwood 的出版記錄來看,他們的學生並不覺得這有甚麼麻煩。 就風味而言,在 Stolorow 的其中一個章節中寫道:

“在其個體主觀背景下分析哲學思維似乎有助於澄清作為經驗科學基礎的哲學思想的普遍性限制,從而超越特定的適用範圍。” ( p 12 )

在 Atwood 的一個章節中則回應道:

“還原原子論的觀點,用獨立於語言運行的因素和過程來框架和解釋語言,實際上本身就是 Wittgenstein 對語言本質的 “描繪 picturing”,並導致了一種無法挽回的形上學。” ( p 96 )

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第十一章 “There must be blood: The price of emotional dwelling” 中強調了一點:沒有血液就沒有精神分析治療。Stolorow 和 Atwood 在這本關於現象學和精神分析的書中。其一,它深入探討了這些作者對他們一生所從事的研究領域的當前思考。其次,本書的大部分章節都以 Stolorow 和 Atwood 之間的對話結束 。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以一種非常生動的方式說明了(a)這兩位精神分析學家共同經歷的漫長的合作旅程,以及(b)解釋學現象學強調對話中出現的真理,或者解釋學哲學家 Hans-Georg Gadamer 所說的 “視界融合 fusion of horizons”( p 106 )。第三 ,本書提出的概念對精神分析理論和臨床實踐都有直接影響。事實上,將這些概念付諸實踐將是邁向激進精神分析的一步。 第四,本書對諮詢室範圍之外的世界有著深遠的影響。

Robert D Stolorow 和 George E Atwood 的做法是寫幾篇文章,然後將它們出版為一本書。因此這 10 本書的背後是無數的文章。“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主要由 2015 年至 2018 年間發表的八篇文章組成。書中的附加材料是作者之間的對話。他們寫作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有所謂的 “固定片段 set pieces”,即他們根據需要在不同出版物中插入的強調要點的文本部分。“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的一個小問題是,其中一些固定片段在書中重複,即在單獨的章節中重複。

這本書是作者的典型作品,概念性很強,知識性也很強。哲學術語僅通過括號進行解釋 。根據他們遭受極端創傷的個人經歷,以及他們對極度紊亂、創傷或精神病患者的臨床工作,Stolorow 和 Atwood 得出了一種真正的存在主義觀點。人類的生活是 “情感創傷的無休止的複發 The endless recurrence of emotional trauma”( p 76 )。作為人類,我們總是面臨 “我們存在的有限性和我們所愛的人的有限性”( p 76 )。因此,生命既包括 “總是已經死亡” 又 “總是已經悲傷”( p 83 )。在這份記錄中,Stolorow 和 Atwood 慷慨地將自己描述為 “兩個老人,因疾病而心碎,一次又一次因悲慘的損失而心碎”( p 128 )。

Stolorow 和 Atwood 一生都致力於將精神分析帶入後 Descartes 框架。Descartes 在懷疑一切的過程中提出了他的 “我思故我在” 的思想,這導致了西方哲學和文化中盛行的二元論思想,它將心靈與身體、主體與客體、內在與外在分開,心靈與世界隔絕。Stolorow 和 Atwood 提倡一種現象學語境主義,他們稱之為主體間系統理論 intersubjective systems theory( 在書的最後一頁,Stolorow 和 Atwood 的對話中,想知道精神分析現象學 psychoanalytic phenomenology 或現象學語境主義 phenomenological contextualism 是否會更適合他們的世界觀 )。主體間系統理論有兩個關鍵:(1)理解人類和人類狀況的現象學方法,以及(2)語境主義的至關重要性。

作者所說的現象學是指他們的方法側重於主觀情感體驗的描述和闡明。由德國哲學家Husserl 發起的現象學認識到心靈和世界是同時形成的。M. Guy Thompson ( “Is the Unconscious Really all that Unconscious?” ,2001)總結了 Husserl 的重要性:“Husserl 在世紀之交的獨特貢獻是通過暗示經驗已經本質上是深思熟慮的,來調和感覺經驗與理性之間的分歧,因為根據意識的本質,Husserl 是有意的,因此意識的行為及其對像一下子就給出了”( p 605 )。現象學成為具體描述世界的任務(而不是解釋世界)。

Husserl 的學生哲學家 Heidegger,在進一步努力統一 Descartes 發起的主客體分裂時,認為所有人類經驗都從根本上嵌入在語境中,從而導致了他一如既往的此在(Dasein)概念(人類存在的本質)。存在於世間。 因此,Heidegger 直接引導我們走向語境性的概念,它意味著 “情感體驗的組織在發展中和在精神分析情境中,在構成性主體間語境中形成”( p 57 )。正如 Stolorow 等人(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An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Routledge,1987” )在多年前就所謂的 “邊緣 borderline” 病理學所寫的那樣,“所謂的‘邊緣’的心理本質並不在於僅僅存在於一種病理狀態中。” 在病人身上。相反,它存在於主體間場域中出現的現像中,由一個失敗的、古老的自客體紐帶中的不穩定的、脆弱的自我組成”( p 130 )。從現象學語境主義的角度來看,對情感體驗組織的探索和理解必須從主體間性和主體間場的角度來進行。

作為臨床醫生,他們利用親密、痛苦和救贖的可能性等文化主題。Atwood 感到 “被病人的指控釘在十字架上,就像釘子釘進我的肉裡,出血可能很嚴重”( p 124 )。Stolorow 總結道:“當我們與他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共處時,他們支離破碎的情感世界就會閃耀出一種神聖的光芒”( p 63 & p 76 )。

另一方面,作為理論家,他們提出的主題即使不是侵略,也是孤立的。儘管兩位作者之間有著最深厚的友情,但他們卻表現得與同事針鋒相對。他們是叛逆者( p 11 )、革命者( p 82 )、激進分子( p 65 )。在描述 “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與我們領域的許多同事在一起的地方” 時,他們說,“我們的分歧往往是絕對的,並且沒有可以發現的共同點 ” ( p 68 )。Stolorow 和 Atwood 將這一突破歸因於不同的世界觀。他們自己也擺脫了 “恍惚 trance” 狀態( p 3 )。他們的同事不承認他們自己的 “哲學假設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p 68 )。了解作者對哲學的興趣,Socrates 的文化形像似乎很貼切:作者是牛虻,注定會被誤解,但毫無恐懼或遺憾地繼續前進。Atwood 呼籲西方電影中男性氣質和侵略性的文化形象:“我們一生的工作有點像 Clint Eastwood 扮演的賞金獵人 …… ‘無名之輩’。我們是當代精神分析中的無名賞金獵人,朝著不確定的未來徘徊”( p 130 )。

George E Atwood 強調現象學-語境主義觀點在理解和治療精神病中的作用,而 Robert D Stolorow 則指出現象學-語境主義觀點在理解和治療創傷中的作用。在第二章 ( Seeds of psychoanalytic phenomenology: A formative clinical experience) Atwood 談到了心理治療師 Austin Des Lauriers 在 Kansas 城 Western Missouri Mental Health center 的博士後研究期間在治療精神病患者的早期經驗中所發揮的重要指導作用 。Des Lauriers 通過引導 Atwood 關注與他一起工作的精神病個體的主觀體驗,而不是對這些個體進行分類並將他們置於更客觀的診斷類別中,從而建立了一種現象學方法。

從 Robert D Stolorow 的角度來看,創傷只能從它發生的主體間背景中來理解。Stolorow 以 Heidegger 的本體論語境主義為基礎,認為一個人對創傷的反應總是嵌入在關係語境中。他強調情感的動機首要性。 與 “源自 Descartes 孤立心靈內部深處”( p 59 )的驅動力不同,情感總是出現在主體間的背景中。 “當孩子需要幫助其容忍和整合的協調完全缺失時,痛苦或恐懼的情感就會變成創傷性的”( p 59 )。

對於那些遭受創傷的人來說,正如這本書以及 Stolorow 的早期著作 “Trauma and Human Existence: Autobiographical,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2007” 所尖銳地說明的那樣,日常生活的絕對主義被摧毀了。這些絕對論指的是我們對日常生活的虛幻觀念。當我們告訴人們我們明天會見到他們時,我們並沒有想到也許不會有明天。但經歷過創傷的人會失去世界可預測的虛幻想法,並敏銳地意識到明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對於遭受創傷的個人來說,專制主義被打破了。事實上,遭受過創傷的人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看到現實。這就是為什麼 Stolorow 稱 “創傷康復 trauma recovery” 為矛盾修辭法( p 62 )。我們都必須學會如何應對人類有限性的創傷,而不是從中恢復。 創傷需要融入一個人的存在,而這只能通過找到 Stolorow 所說的 “關係之家 relational home” 來實現,這是一種可以發生 “情感居所 emotional dwelling” 的協調聯繫( p 62 )。情感寄居是指與一個正在遭受痛苦的人在一起,而不是試圖解決這個痛苦;需要提供一種理解的環境,而不是專注於虛假的保證或快速解決痛苦,在這種環境中,一個人願意沉浸在另一個人的痛苦中,並容忍隨之而來的脆弱性而不逃避它。關係家庭和情感居所可以讓創傷經歷得以整合,而不必再次訴諸虛幻的絕對主義。Robert D Stolorow 寫道,“我們在同一黑暗中存在的親緣關係是情感創傷的深刻背景和人類理解的變異力量的可能性的條件”( p 62 )。在任何值得進行的精神分析中,情感棲息也是導致血液流動的原因。Stolorow 和 Atwood 的對話中表示,“情感安居的表現需要對患者的痛苦進行全心全意的參與”( p 126 )。

如果一個人從現象學語境主義的角度來理解人類的狀況,那麼人們更多地是從解離模型而不是壓抑模型來理解無意識過程。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學習如何與重要他人建立關係,以保護自己、重要他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無意識的組織原則,預反思的主題結構,然後成為人們觀察世界的鏡頭。 從現象學語境主義的角度來看,精神分析治療被理解為 “一種將這種前反思性組織活動帶入反思性自我意識的對話方法 —— 特別是因為它以移情的形式為治療關係著色——因此,希望它能夠可以被轉化”( p 81 )。

 那麼這種方法如何激進精神分析呢?它通過向後 Descartes 思維方式邁出了一大步來實現這一點。儘管當代的人際關係和關係精神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 Descartes 的思維,但它仍然傾向於對分析師產生影響,而且往往是無意識的。僅舉一個例子,任何對與治療相關的 DSM 診斷類別的關注都是分析師的一種客觀化和脫離情境的立場。它是 Descartes 的幽靈,指向所謂的客觀性,遠離個人的主觀經驗。另一方面,主體間系統理論是完全主體間性的,從未將病理學的場所視為在某種與世界分離的孤立心靈中。 這是對患者主觀體驗的持續深入的現象學探究,這種體驗總是出現在主體間的背景下。 這確實是一種後 Descartes 理論和臨床實踐形式。

這本書對人類狀況和治愈過程的闡釋似乎無窮無盡。從人類的形上學衝動( 將普遍概念具體化為對人類有限性視而不見的一種方式 ),到關係家庭在處理集體創傷而不屈服於極權主義意識形態方面的重要性,這本書為那些接受它的人提供了巨大的財富。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