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icalism: Real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aradox

人總愛思考與世界的關係,而哲學家尤甚。於巴西 Brasilia 大學任教而同時是一位哲學家、表演者和裝置藝術家的 Hilan Bensusan 來說更自然如此。最近他提出了 一種激進的新形上學,其中現實不是實質性的而是索引性的。這種新的形上學理論,其中宇宙的陳設是指示性的,實體被認為是徹底定位性的;並利用引入將 Emmanuel Lévinas 提出的形上學作為超越的思想擴展到一種過程哲學,其中他者不僅是人類,而且最終是 “偉大的戶外 the Great Outdoors”。這一種接近對話的感知方法,將概念中介描述為 Alfred North Whitehead 重要性概念的一個特例。是的。正是 Hilan Bensusan 闡明了一種本質上是情境性的、索引性的形上學的邏輯和結構,這種形上學是悖論性的,也可以被視為形上學批判的一章。Bensusan 闡明了一種對他者的形上學觀點 —— 包括人類和非人類,Quentin Meillassoux 之為 “偉大的戶外 the Great Outdoors” —— 這種觀點永遠不能被整合為一個單一的或明確的整體。他對感知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解釋,將其視為我們與這種不可總體的戶外不可還原的關係。在本書的尾聲中,Bensusan 在對安第斯山脈 Potosi 遺址和 “厄瓜多爾亞馬遜亞蘇尼國家公園 Yasuni National Park in the Ecuadorian Amazon” 遺址的沉思中,強調了這種激進形上學在後殖民背景下的社會政治影響。Bensusan 同樣熟悉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他邀請了 Levinas、Whitehead 外,還進而有 Martin Heidegger、Saul Kripke 、 Gilles Deleuze、, Jacques Derrida、Silvia Benso、Graham Harman、 Tristan Garcia、 Jon Cogburn、John McDowell。事實證明,他這樣做的方式對於他們工作的關鍵方面、對於思考我們這個世界意味著甚麼的當代方法以及對於從外部強加給我們的責任的思考具有變革性。

“索引主義 indexicalism” 的意思是甚麽?

Hilan Bensusan 認為,世界最終最好用索引表達 indexical expressions 來描述,如 ‘這裏’、‘你’、‘現在’、‘外部’、‘相同’ 或 ‘其他’。 像是  ‘水’、‘樹’「木」、‘金星’、或 ‘2021 年’ 這樣的實質描述只有在它們隱含索引性的情況下才適合思考事物 —— 也就是說,它們縮寫索引表達,例如 “充滿那個湖和那個瓶子的可飲用的東西”、“這個星球表面的那些綠色物體”、“晨星和黃昏之星”、“今年” 或 “那些生活在這個和那個邊界之間的人”。索引表達式會引起眩暈,因為它們完全處於特定位置。聲稱它們是最公正地對待宇宙的陳設,就處於與形上學中常見的普遍觀點或整體性觀念相關的悖論的邊緣。因此,作為一種形上學,“索引主義” 是一種奇怪的、非標準的 —— 它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如果形上學的目標是對事物如何存在的普遍的、實質性的看法,那麼它也可以被視為對形上學的批判。它產生了一種處境形而上學,在這種形上學中,一個人所處的位置不能被忽視或被排除在外。

一般來說,我們對事物的討論假設無論身在何處,它們都可以被人所知或理解。就好像它們可以從任何角度變得透明,這通常相當於認為它們是從任何地方觀察到的。相反,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想法,即事物的真相是相對於旁觀者的信仰、概念、詞彙或心理狀態而言的。“索引主義” 背離了這兩種方法:事物不能憑空觀察 ── 因為它們是處於情境中的 ── 而且它們不是主觀的。相反,它們是被定位的並且只能從一個角度來觀看。 儘管如此,這種觀點恰恰提供了 ‘外部 outside’ 或 ‘其他 other’ 等元素。由索引塑造的觀點總是有一個 ‘外部’。 外在是位於對存在事物的情境描述範圍之外的事物。這種戶外是完全索引性的,因此超越了可以為任何事物提供的定位描述。根據 “索引主義”,任何(情境)描述都不能完全免受戶外這種情況的影響。

“索引主義” 是一種悖論觀點的硬傷 ── 事實上,從 Jon Cogburn 發展的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悖論形上學 ── 因為它將他者視為他者。換句話說,悖論的代價是付出的,因為這是一種確保對方不透明的權利不會因為使一切完全透明的努力而受到侵犯的方法。認真對待其他人 ── Emmanuel Levinas 背離了 Edmund Husserl 的(一元論)方法,將他人視為另一個自我,作為在其他地方的 “我”,從而倡導了這一努力 ── 就是要理解,了解事物的努力本質上受到他們所承擔的責任的約束。這種界限源自於他者作為他者的本質 。將世界描述為擁有其他人(以及外在、外部等),就是承認事物整體情況的圖像是不透明的:當其他人作為其他人出現在圖像中時,使事物變得透明的努力就會受到限制。 因此, “索引主義”需要一種 “他者的形上學”,它將 Levinas 的姿態擴展到人類他者的極限之外。

其他人的形上學認為,任何形上學的努力都應該解決在追求事物的一般觀點時出現的不透明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類似於 Graham Harman 物件導向的本體論。那裏也有一個真實的物體,它本質上是退縮的,看不見的。 “索引主義” 和其他形上學假設,這個盲點不是在事物內部,而是在事物之外,在與事物不同並逃避它們的事物中。儘管如此,探索這些相似之處還是很有趣的,書中也考慮了其中一些相似之處。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這兩種情況下,形上學 ── 以及因此任何使事物變得透明的企圖 ── 都從內部遇到了局限性。

Alfred North Whitehead 的宇宙論衝動與 Emmanuel Levinas 的倫理

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試圖將 Alfred North Whitehead 的宇宙論衝動與 Emmanuel Levinas 的倫理焦點結合起來。Whitehead 的哲學充滿了富有成效的思想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當代思想許多領域正在發生的許多事情的來源。Hilan Bensusan 認為 Whitehead 是 Deleuze 研究的核心來源 ── 從先驗經驗主義到生成的具體性。如果 Deleuze 與 Whitehead 所闡述的思想的連結沒有被凸顯出來,那麼 Deleuze 的著作中就留下了太多的迷霧。

借鑒 Levinas 和 Whitehead ── 以及間接借鑒 Derrida 和 Deleuze ── “索引主義” 試圖在世界的整體內在形像中找到一種不依附於等級思維的超越,這種超越可以用 Whitehead 所說的過程來表達。Whitehead 哲學的豐富性使得它可以被適當地改編,為他者的形上學提供一個框架。他的一些觀點對於 Levinas 的閱讀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夠強烈拒絕不同形式的人類例外論。從某種意義上說,Whitehead 提供了一種對經驗的描述 ── 與他的觀點有關,即感知無處不在,而且比關係更普遍 ── 適合 “索引主義” 旨在提供的 Levinas 思想的擴展。與他者相遇的現象學可以置於這樣一種背景下,即中斷被理解為一個人的聚合或一個人的聯繫的中斷:Whitehead 對內在性的承諾可以說無法假設這種中斷。他者的形上學聲稱,任何議程都受制於超越的戶外,而無法被更整體的聯繫所完全涵蓋。

在 “索引主義” 中發揮作用的懷特海的核心概念中,有兩個值得一提。 第一個是 “立場 locus standi”,即站立位置 standing location。Whitehead 聲稱任何測量都與站立位置相關:只有從一個人的位置才能清楚如何最好地測量任何東西。 測量不是與位置無關的,但也不僅僅是一種約定。我們對事物現狀的許多判斷 ── 包括論證的有效性 ── 都可以透過測量來進行,因此,它們不是與任何任意或主觀的決定相關,而是與一個立場相關。此舉與 Karen Barad 在嘗試恢復 Niels Bohr 測量儀器方法的元素時所建議的並不陌生。Barad 也明確表示,測量既不是一個主權建構,也不是憑空就能完成的事。這種站立位置的想法是 “索引主義” 組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個概念是重要性 importance,它本身就附在對感覺的誘惑上。經驗本質上與重要性有關,與感知主體重要的事情有關:根據 Whitehead 的說法,這就是使孤立的、非協調的事實無法被感知或理解的原因。然而,重要性矩陣發生了變化。理論、電影、對話為以前不存在的感受鋪平了道路,正是因為它們影響了重要和不重要的矩陣。這本書提出了一種「熱情好客 hospitality」的感知概念,如果沒有感知力本身受到所遇到的事物的調節,這種概念就無法落地。這兩個概念 ── 立場概念  locus standi 和重要性概念 ── 說明了 Whitehead 的哲學工具箱是多麼豐富。 “索引主義” 利用它們來推進一個在某種意義上與 Whitehead 本人的計劃截然不同的計劃。

Levinas 與 Derrida

至於 Levinas 在書中,並沒有真正參與 Derrida 在 “Violence and Metaphysics” ( Derrida, “Violence and Metaphysics” pp. 97-192, “Writing and Difference” ) 中對 Levinas 的經典批判。這就是為什麼 Derrida 費盡心思將希臘繼承人 Husserl 和 Heidegger 與 Levinas 區分開來, Levinas 看起來像是一個帶著口音的陌生人。Derrida 最終發現,透過擴展語言來表達它不能表達的東西是有道理的。事實上,Levinas 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些局限性,他認為自己無法在哲學的範圍內表達與個人相關的東西,並以此作為遠離哲學的理由。Levinas 對哲學的探索並不平靜:他知道在整個旅程中他面臨著悖論和其他不可能的風險。儘管如此,他認為值得擴展哲學的能力,為神聖的能力騰出空間:為追求真理的責任的影響,為不能以個人自由為基礎的正義概念。

Derrida 深受 Levinas 的影響。儘管他們的對話有時比其他時候更明顯。諸如與完全存在相對的 “痕跡 trace” 、從未存在過的過去、緊迫且不被解構的疑難正義等觀念,是反映這種影響的關鍵點。這種影響是相互的、持續的,Derrida 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發表的許多內容都出現在 Levinas 1974 年的著作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中。「在說」和「已說」之間的區別,以及前者不能還原為後者的論點 ── 這是Levinas在書中的開場姿態 ── 可以說構成了一個框架,透過這個框架可以理解解構的努力。大多認為,如果 Derrida 的思想不被視為與 Levinas 的對話,那麼很難理解 Derrida。 這場對話有很多精彩瞬間, “Violence and Metaphysics” ── 一篇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的文字 ── 就是其中之一。這並不是 Levinas 非常感興趣的文本。 但它仍然是對 Levinas 和Husserl 之間摩擦的有趣的欣賞,但絕不是他們互動中的最後一句話。

在 “Indexicalism: Real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aradox” 中,有幾個方面直接引用了 Derrida。其中有關 Derrida 的最後一次研討會 “The Beast and the Sovereign” 中介紹了 D. H. Lawrence 的詩  “蛇 Snake”,討論 Levinas 的他者與面孔之間的聯繫 ( p 117 )。Derrida 從來沒有那麼重視過臉。同樣,在書中試圖擴展 Levinas 對待他者的方法,但並沒有涉及這個概念。Silvia Benso 試圖透過臉部概念(以及呈現、外觀、揭幕等)連接 Levinas 和 Heidegger 對事物的評論,從而將 Levinas 的方法擴展到人類之外,而在感知的背景下引入了差異性,其中臉不是主導元素。相反,將感知想像成一個可以從任何其他地方出現責任的地方;在感知中,我們對事物的描述總是受制於添加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可能會破壞它們的穩定性。感知需要大量的干擾。感官提供的這種補充是對其他事物的開放,可以用 Derrida 所說的補充邏輯來理解。補充既不是單純的補充,也不是延續;相反,它使以前看似完整的東西顯得不夠充分。感知的非單調性使其成為與他人的相遇,儘管這需要責任,但感知幾乎不限於對臉孔做出反應。

他者的形上學 the metaphysics of the others

關於 Levinas 的問題。 他最著名的身份是一位具有無限差異性或「另類」的哲學家。對這因為「他者的形上學」是其中的關鍵概念之一。 然而,Levinas 還有另一面,在某些方面是相反的,這與對世界表面的純粹享受有關,他稱之為存在的 “彼岸 hither side”。 這第二個 Levinas 並不是所關注的真正的 Levinas。Tom Sparrow 在 “Levinas Unhinged”收集的文章中,探討了 Levinas 著作中一些不尋常的方面,並展示了其中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地方。而 Levinas 的早期著作 “On Escape: De l’évasion”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來源,可以用來思考慾望、誘惑以及對我們之外的事物的困擾。此外,他在那裏表達了他對Henri Bergson 的疑慮,並且他清楚地表明了與 Deleuze (和 Guattari)賦格線 the line of fugue 概念的聯繫 ── 尤其是在 “A Thousand Plateaus” 中。這提供了一種對存在的恐懼和排斥的形象,這對於逃離自己的存在至關重要。存在並不充分,因為它是有限的或受限的,而正是因為它就是它所是的;對千篇一律的存在感到厭倦,這會引發好奇心,並對其他事物敞開心扉。

”收集的文章中,探討了 Levinas 著作中一些不尋常的方面,並展示了其中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地方。而 Levinas 的早期著作 “On Escape: De l’évasion”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來源,可以用來思考慾望、誘惑以及對我們之外的事物的困擾。此外,他在那裏表達了他對Henri Bergson 的疑慮,並且他清楚地表明了與 Deleuze (和 Guattari)賦格線 the line of fugue 概念的聯繫 ── 尤其是在 “A Thousand Plateaus” 中。這提供了一種對存在的恐懼和排斥的形象,這對於逃離自己的存在至關重要。存在並不充分,因為它是有限的或受限的,而正是因為它就是它所是的;對千篇一律的存在感到厭倦,這會引發好奇心,並對其他事物敞開心扉。

Levinas 的這兩個面向並不是完全脫節的。Levinas 認為,形上學的慾望用他在 “Totality and Infinity” 中使用的術語來說,是由對他者的吸引力所驅動的。正如他在書的開頭所指出的那樣,形上學的慾望不能被本體論所抑制,本體論只會提供更多的存在,或者更多地減少相同的事物。形上學的慾望驅使一個人遠離(她自己的)存在,走向一種可以在自己的皮膚中以某種方式感受到的未知。這思辨分離論描繪了兩個極點,一個是不完全呈現的身體,另一個是像慾望一樣困擾著他們的圖像和幽靈。由此可見,身體的不足 ,既不足以排除它,也不足以排除其他任何東西。這兩個極點 ── 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感性的和可理解的 ── 彼此不斷地聯繫在一起,彼此分離,但並不完全獨立。類似地,Levinas 的他者分離,但也成為她痕跡的人質。沒有對稱的關係,也沒有成熟的商業,就像在這兩個極點一樣,那身體渴望圖像,卻被幽靈所困擾。

替代 substitution 的現象學,即成為另一個人的體驗,是一種複雜而可怕的東西,其中鄰近性、逃避性和差異性聚集在一起。Levinas 了解神聖性的陰暗面。儘管 “索引主義” 沒有詳述這種現象學的痛苦,但它透過將悖論帶到中心舞台來暗示這個問題。這種現像在很大程度上與中斷和隨後的自由悖論有關,最終發現責任並取消自由 ── 但這是我們經歷過的悖論。結果,感性參與了他者的需求,而接近性構成了可能享受的空間。“索引主義” 拒絕將中立的實質 ‘人 human’作為預測他者的一種方式,進一步深化了成果與中斷之間的關係,因為它們以自相矛盾的方式(如自由和責任)交織在一起,並徹底定位。

Saul Kripke 與歐陸哲學

近幾十年來,Saul Kripke 因透過專有名稱或嚴格的指示符使用 “直接指稱 direct reference” 而被歐陸哲學家廣泛閱讀 ( “Naming and Necessity )。那與這位相關分析哲學家 Saul Kripke 的關係中得到了甚麼,拒絕或至少修改了甚麼?對 Bensusan來說,直接引用的想法一直是令人信服的。Kripke 處理思想與其內容之間關係的方式的核心要素是固定指稱與滿足描述或陳述必要(先驗)真理的區別。例如,無論貓是動物還是機器人,‘貓 cat’ 與其所指對象之間都存在語言連結。透過這種語言接觸,一個表情就像一張照片,因為圖像是甚麼樣子並不重要 ── 你可能看起來像照片中的我,但這仍然是你的照片 。

有趣的是,透過直接引用的接觸不僅規避了描述,而且規避了任何形式的表徵認知。這是 Saul Kripke 所做的舉動:他不需要致力於任何狡猾的知識論概念;直接引用不是認識論項目。因此,正如 Howard Wettstein 經常堅持的那樣,指稱可以被認為(相對)獨立於認識論,並且語義內容不再被認為是在頭腦中 ( “The Magic Prism: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UP, 2007 )。 外在主義 Externalism 是一個透過直接引用而提出的有趣的想法,與認知正當性的外在主義有著顯著的家族相似性。語義屬性透過語言接觸和認知屬性成為宇宙家具的一部分的想法為新形式的現實主義鋪平了道路。

“索引主義” 借鑒了 David Kaplan 和  John Perry 關於指示詞和基本索引詞的著作 ( “Themes from Kaplan” )。Kaplan 將指示詞理解為透過其特徵直接指涉世界上的某個對象,該特徵透過上下文解析為其內容(對象)。Perry 認為,這個語意故事破壞了指示詞所帶來的索引毒害:它們不能被解析為(實質的)個體。Perry 認為,語言和思想比通常假設的更隱含索引性。“索引主義” 理論更進一步,認為現實本身是隱含索引的。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說法來闡述這個理論:透過固定一個參考點,一個人可以指向某物( 稱之為  ‘位址 address’ ),而這就是宇宙的終極陳設。也就是說,世界是由直接引用的 ‘位址’ 組成的,並且與貓是機器人還是動物無關。直接引用 ‘位址’ 的想法確保了 “索引主義” 是徹底的外在主義和實在論。

“透過固定一個參照物,一個人可以指向某物,這就是宇宙的終極陳設”

Saul Kripke 傾向於採用像「這張桌子」這樣的複雜指示詞的方法,這意味著在不同的世界中這張桌子可以被打破,可以被塗上不同的顏色,並且可以被切割成不同的形狀,但要成為這張桌子必須具有相同的(實質)起源。Saul Kripke 的說法遠非 “索引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似乎更喜歡某種(實質的)本質,以確保這張桌子在任何可能的世界中都不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的。“索引主義” 寧願將 Saul Kripke 的可能世界概念(以及跨世界身份的可能性)與以 ‘位址’ 為主角的直接引用的描述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Indexicalism: Real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aradox” 借助 David Kaplan 的指示邏輯和  John Perry 的隱含索引性擴展了Saul Kripke 關於直接指稱的觀點。它進一步假設參考固定是通往關於指稱指示的複雜現實主義的道路。

無論如何,直接參考假定指稱物比任何對它們的描述所能提供的都要多。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可以直接與 Levinas 堅持的「他者不能完全被描述所概括」相比較。顯然,Levinas 對包容性描述的抵制與直接引用的問題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區別。然而,有一種常見的姿態是肯定外在事物,並試圖公正地對待描述所無法達到的事物。

相關主義 correlationism

大量的現代哲學,都始於人類思想的二元性,另一方面是思想之外的世界。我們大量的時間都花在爭論思想進入世界是容易還是困難,如果困難,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做。 相較之下,Bensusan 會直接跳到對世界本身的冥想,這種方式是 Whitehead 的,而不是自 Kant 以來的任何其他哲學家的。對於那些聲稱 “索引主義” 無法實現的人,超越了主觀立場,因此只是 Meillassoux 所說的 “相關主義 correlationism” 的另一種形式?( “After Finitude: An Essay on the Necessity of Contingency”, trans. R. Brassier. (London: Continuum, 2008.) 。Hilan Bensusan 認為 “相關主義” 可以被描述為一種反實在論,或者僅僅是一種對 “偉大的戶外” 的懷疑主義。在思考或僅在認識中,我們侷限於與外在事物的關聯,無法達到絕對的事物。“索引主義” 透過推薦關於 “偉大的戶外” 以及關於外在、外部和他者的實在論來回應這一點。這是一種了解 “偉大的戶外” 本來面目的方式,一種顛覆性的限制,應該對思想或已知的事物產生影響,即使它不能完全轉化為思想或已知的內容。 “偉大的戶外” ,是其他事物的形上學的形象,在思考和認識中留下了痕跡 ── 困擾著他們 ── 而正是因為外部是不可還原的外部。外在是從內在思考的,只有從內在開始,它才必須是外在的。否則,給定任何索引映射位置,其他東西將是外部的。這類似於 Levinas 所說的支持他者的本體論論證。

在 Meillassoux 有關關聯時代的術語中,“索引主義” 並不是強相關主義,因為外部性本身是用索引術語來思考的。這不是弱相關主義 ── 即即使可以思考其他東西,我們除了相關性之外甚麼也不能知道 ── 因為我們可以知道外部就是外部,即使它從來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其他人的索引結構並不完全已知,但它們被視為其他人並在已知的情況下留下痕跡( 至少因為每個位置都有內部和外部 )。也許 “索引主義” 是主觀性的某種形上學,Meillassoux 從 Heidegger 借用了這個術語:或 “主觀主義 subjectalism”,他後來決定將這些立場稱為 “主觀主義” ( “Genealogies of Speculation: Materialism and Subjectivity Since Structuralism”, eds. A. Avanessian & S. Malik, pp. 117-197)。“索引主義” 認為存在指示絕對,但這些絕對並不是相關性,因為它們涉及他人、戶外、外在。它的 Whitehead 主義成分將其置於事物的中間,沒有賦予人類主體任何特權,而其 Levinas 主義成分則確保外在性得到認真對待。也許仍然有人擔心指示絕對最終將只不過是現象 ,有些事物本身是不可接近的( 既不可知,也不可想像 )。但這只有在實質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 而且不是索引 ── 主體的構思是這樣的指示語將只是  “此(實質)主題的事物 things-for-this-(substantive)-subject”。如果這個主體被定位,它將有一個地平線,因此也有一個外部。“索引主義” 和其他形上學建議對 “偉大的戶外” 採取強實在論 ,並將這種實在論的反對者診斷為從事某種形式的實質性主義 substantivism,根據這種形式,情境性被明確或默認地放棄。

多元自然主義 multinaturalism

本書的另一個影響是對 “多元自然主義 multinaturalism” 的訴求,這不僅在 Bruno Latour 身上發現了這種訴求,而且在那些關注美洲印第安人人類學的人身上也發現了這種訴求:Philippe Descola、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等人對這些作者的通常批評是,他們將世界主觀化,從而將類比主義、拜物教和圖騰崇拜的部落文化置於與西方科學自然主義相同的水平。“索引主義” 確實是理解美洲印第安人視角主義 perspectivism 的一種方式,正如 Tania Stolze Lima、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等人的作品所描繪的那樣。這也是一種將 Philippe Descola 在亞馬遜( 和其他地方 )發現的對非人類的傾向與萬物有靈論相結合的方式,根據這一觀點,非人類具有內在性,因此與他們打交道並不是要提取他們的可理解性,而是與他們的羣體進行談判,並按照 Levinas 所擁護的路線,將其他人視為超越的概念。( 這就是書中用  “猶太萬物有靈論 Jewish animism”  這個術語來描述 “索引主義”。Hilan Bensusan 是猶太血統和巴西血統都公正 )。Hilan Bensusan 認為 Philippe Descola 對萬物有靈論的描述在許多方面與  Whitehead 的哲學觀很接近,其導向是拒絕經驗與經驗之下的東西之間的分歧,而經驗是無法達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Bruno Latour 的自然政治學具有家族相似性。在所有這些情況下,構成宇宙陳設的經驗場的組成部分不存在絕對不透明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立場與 “索引主義” 的本體論形成鮮明對比。

Philippe Descola 認為,一些泛靈論團體是視角主義者,而 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則認為,視角主義在亞馬遜下游相當普遍,挑戰了 Philippe Descola 提出的泛靈論的普遍概念。視角主義認為,像「人類」、「動物」或「食物」這樣的術語是指示性的,在不同的脈絡中可以被翻譯成不同的實詞:對於美洲虎來說,“食物” 可以被解析為 “人類”,而對於野豬來說,“人類” 可以被解析為 “野豬”。不同語境中的共同點是索引術語的表達,但人類和美洲虎生活的脈絡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共同點:“木薯啤酒”,一種指示某些行為的索引詞,例如沖向它並努力準備它可以被解析為人類的木薯啤酒和美洲虎的血液。然而,這些術語並未表達任何實質內容,而是完全索引性的:美洲虎和人類的血液作為實質內容之間的相似性很難表達為圍繞索引性的視角主義思維。根據這種說法,視角主義中存在著大量的 “索引主義”。( 值得注意的是,“視角主義” 本身被用來描述亞馬遜下游的人類羣體,以及受這些羣體啟發,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推薦的對待人類和非人類的方法。)

Hilan Bensusan 不同意視角主義是文化相對主義的一種形式。首先,他認為這與文化無關,因為如果這些亞馬遜下游羣體之間存在一種文化,那麼對於人類和動物來說,這種文化總是相同的:自然( 即身體 )是不同的,正如術語 “多元自然主義” 一詞所表明的那樣。自然是變化的,這意味著真理不是相對的,而是複雜的、多樣的、多元的並且充滿觀點。簡而言之,相對是正確的。值得將美洲印第安人的視角主義與 Kit Fine 提出的關於時間的兩種非標準的美國主義現實主義形式進行比較:他稱其中一種為 “視角主義”,另一種為 “碎片主義 fragmentalism” ( Modality and Tense: Philosophical Papers, pp. 261-320. (OUP, 2005 )。A-series 和 John McTaggart 一樣認為,如果沒有 A 系列的幫助 ,就無法正確理解時間 ── 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或去年、今年、明年組成的系列,但不是到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John McTaggart 認為,由於它依賴 A-series,所以時間不可能是真實的。A-series 實在論不會同意後一種主張,並認為現實確實可以包括時間,如果它不是中立的、絕對的或連貫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與 “索引主義” 一致。雖然標準的 A-series 實在論理解現實不是中性的,當前時間才是真實的,但非標準實在論拒絕現實是絕對的或連貫的 ── 這些分別是視角主義和碎片主義。從這個意義上說,視角主義理解現實是被定位的,並且必須像 “索引主義” 一樣與主觀主義區分開來。視角主義和碎片主義致力於時態的現實。

同樣,人類學視角主義是關於視角的實在論的一種形式。它並沒有使世界主觀化,而是充滿了除了情境努力之外無法正確考慮的位置。它比上面提到的兩個反對者更接近 “索引主義”:聲稱事物是主觀的,並聲稱它們可以從任何地方看到。儘管如此,人們可能會覺得這裡有太多的相對主義,因為視角主義人類學家堅持認為,儘管自然主義者和萬物有靈論者(或視角主義者)在同一關節上區分自然和文化,但他們賦予每一方相反的屬性。然而,只有當不認真考慮 “索引主義” 時,這種立場與實在論相去甚遠的印象才會存在。如果是這樣,那麼很明顯,現實可能是由多種觀點和多種立場組成的,而這些觀點和立場只能被視為一個統一的現實,存在著悖論的風險。這裏的困難與 “索引主義”相同,補救辦法也類似:咬緊牙關(悖論形上學)並確保正確地拒絕不同形式的實體主義 substantivism。如果視角主義是對事物現狀的一般看法,那麼它應該將 “索引主義” 視為一種情境形上學。這對某些人來說仍然令人困惑,因為它意味著它同時是一種形上學和對形上學的批判。但這是實在論的一種強有力的形式:一種關於位置的實在論,因此也關於任何位置之外的東西的實在論。

與 “索引主義” 相反,視角主義人類學家傾向於持有一種觀點,即沒有超越的差異性和絕對的 “偉大的戶外” 的空間。相反,他們傾向於認為,一切都融合成由多種觀點帶來的單一統一現實。透過檢查存在的東西,不會揭示任何外部:這個想法是內在性,以及處於一切事物中間的狀態,排除任何外部。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傾向於主觀性的形上學 。因此,視角主義,就像 Philippe Descola 的美洲印第安萬物有靈論一樣,更接近Whitehead 和 Deleuze,而不是索 “索引主義”。這就是為甚麼它需要用 Levinas 成分來修正。他者的形上學將是一種增強對世界的理解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中,不同的觀點結合在一起,但從未克服現實的情境特徵。

實體主義 substantivism

書中對所謂的 “實體主義 substantivism” 相當嚴厲,不僅指責它是糟糕的哲學,而且還指責它是父權制和一連串其他政治罪行。這是否真的公平?首先,鑑於最偉大的哲學家通常對各種政治派別的人都有用,是否有可能將特定的本體論與特定的政治立場聯繫起來。 例如,Kantians、Hegelians、Nietzscheans,甚至 Heideggerians,都有「左」和「右」之分。有人可能會提出的另一個反對意見是,Aristotle 的實體理論與以前的希臘哲學是徹底的漸進式決裂,因為他的實體可以被破壞,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具有不同的性質,既是個體的又是模糊的,因此值得更多的欽佩比它在近代哲學中通常所接受的要多 。那麼,為甚麼這麼反對 “實體主義” 呢?Bensusan 認為為了改善世界,僅僅提出一個哲學上的一般性診斷來說明需要改變或消除的內容是不夠的。然而,這種診斷可能有助於闡明問題所在並指導努力。可以肯定的是,還需要採取政治行動,同時也需要對其他分裂左派和右派的問題發表看法。但哲學診斷為鬥爭提供了相關的方向,包括透過理論發展進行的鬥爭。

透過 “索引主義” 的方式,實體主義確實被認為是哲學罪魁禍首。同樣,根據 Heidegger的說法,形上學( 或本體神學,或存在的形上學 )是罪犯。對 Heidegger 來說,形上學致力於使事物變得透明,提取它們的可理解性並使它們服從命令;而實體主義是一種非情境的事物觀,它不認為使一切暴露出來有任何值得尊敬的障礙。這兩種診斷很相似 ,但重要的是它們有效果。可能存在右派和左派 Heidegger 主義者,但兩者都致力於對Heidegger 產生的形上學的批評:雙方的分析都因 Heidegger 對形上學影響的反思而得到加強。此外,雙方都會認可這些反思和相應的診斷。同樣,不同流派的 “索引主義” 者都會忠實地拒絕實體主義並支持情境形而上學。正如 Heidegger 所提出的存在歷史, “索引主義” 具有廣泛的政治影響,部分原因是他解讀  Nietzsche 的方式。它對世界政治產生了影響,而且展示了相同的世界政治政黨如何承認宏觀政治右傾和左傾。 世界政治爭端與其他宏觀政治爭端是正交的( “Cosmo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Post-Human Age” “Geist and Ge-Stell: Beyond the Cyber-Nihilist Convergence of Intelligence”、“Cosmopolitics as a Taste for Cunning” )。他者形上學正在與無處觀 nowhere 進行鬥爭,這確實可以產生不同的宏觀政治意義。哲學研究、世界政治爭論和宏觀政治問題之間存在聯繫,但這些領域之間的通道可能就像從北極穿過加拿大到太平洋的西北通道一樣。

“索引主義” ── 實際上還有其他的情境形而上學 ── 有強有力的理由反對殖民主義,這主要在本書的尾聲中詳細闡述。殖民性是建立在實體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的,即其他人可以被納入一個統一的項目中,最終不給外部或戶外留下任何空間:它是建立在一種非定位的歸零地的雜亂之上。本書的尾聲被稱為 “The Circumscription of Potosí”,並解釋了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是圍繞 Sumaq Urqo 寫成的,這座山充滿了白銀,在 17 世紀為歐洲帶來了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從那時起,世界歷史就以山為中心。Potosí 的邊界與目前殖民中心的位置形成鮮明對比,並將其視為在內部留下痕跡的戶外。Silvia Rivera Cusicanqui 利用這些痕跡來產生一種被污染的生命形式,如果思想處於其外部並受到其外部事物的影響,那麼純粹的生命形式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她用 Aymara 語 ch’ixi 所標記的,她聲稱這個詞應該是殖民後生活的基石:這不是爭取純潔的鬥爭,而是採用多種生活方式,抵制殖民列強所青睞的一體化和統一。ch’ixi 是,其他敘事都有空間,可以盡我最大的能力來告訴世界,用 Anna Tsing 的話來引導書中他者形上學 。ch’ixi 與實體主義觀點形成鮮明對比,後者主張從無到有的普遍而透明的觀點。反對殖民化的鬥爭是爭取不透明權利的鬥爭:不被暴露的權利,不成為消除任何特殊性的整體的一部分的權利。情境形上學的血脈中流淌著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同樣,它的診斷可能會極大地幫助推動其他一些當地的、具體的政治事業。

至於 Aristotle 的實體,一方面區分作為 ousia ( 實體和存在 ) 的實體主義( 或存在的形上學 ),另一方面區分實體主義。前者包括 Aristotle 和形上學傳統,根據 Heidegger 的說法,形上學傳統在其展開和撤回的能力方面失去了與前 Plato 物理學的聯繫:形上學是一條通往完全透明的道路。這種對不透明權利的侵犯一直延續到 Heidegger 所說的最後一位形上學家 Nietzsche,並且可以在他之後作為形上學繼續下去,而無需邁出任何重大的新步驟。在某種程度上,Whitehead 是使事情變得透明的努力的一部分,儘管他沒有提出任何實質內容,並且可以說沒有為任何成熟的存在留下空間。“索引主義” 拒絕物質和使一切透明的努力,正是因為它致力於一種關於 “偉大的戶外” 的實在論形式 。現在,實體主義與 “索引主義” 相反,既不同又在重要意義上更廣泛。Whitehead 的過程哲學不是實體主義的,但仍然是實體主義式的,因為它假定了實體( 包括理解,其作用類似於其他系統中的關係 )。反對實體主義就是反對任何非情境性的事物觀點:即反對假定實質的觀點,但也反對那些僅假定關係或事態( 如果它們最終不是索引性的 )的觀點。實體主義是一種廢除哲學中任何情境性的策略,並以此驅除外在的不透明性 、戶外的超越性和其他現實。

Leibniz

Leibniz 稱為 “關係” 哲學家,其含義與 Whitehead 大致相同。一個單子是由它與其他單子的關係決定的。這裏對 Leibniz 有分歧。他的關係不是模擬的,事實上,除了單子與所有其他單子的關係之外,上帝選擇特定類別的單子來構成現實世界也沒有其他原因。 上帝本可以選擇一個不犯罪的亞當,但亞當會與其他單子發生聯繫,這會使世界的整體影響變得更糟。上帝選擇世界,也就是說,選擇的是共存關係的類別。在 “Theodicy” 的最後幾頁,Leibniz 提出了 Pallas 宮殿房間的寓言來說明這一點。上帝首先審視了宮殿中無數的房間,並評估了每個房間的完美程度,這與每一類單子的作用有關。然後,上帝選擇了一個在祂的判斷中似乎是最完美的世界( 這是最明智的,但仍然是自由的 ) :一個有惡行(亞當犯罪)的世界,但根據上帝的判斷,它總體上仍然是最好的世界。 上帝並沒有賦予單子關係,而是因為單子之間的關係而選擇了它們。這就是為甚麼單子是世俗的:與 Kripke 可能世界中的物品相比,它們無法在不失去其身份的情況下前往另一個世界。上帝必須在已經放置在世界中的單子的整體效果之間進行選擇,因此已經與所有其他單子和諧相處,這使得窗戶完全可有可無。每個單子都做它該做的事;他們不需要環顧四周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單子沒有底層,其謂詞(屬性和關係)沒有任何基礎。這就是為甚麼 Leibniz 定律成立,而 Aristotle 的物質有基質則不成立。該定律規定 ,不可辨別的事物是相同的:具有相同屬性和關係的事物應該是相同的。相信 Leibniz 開創了一種思維方式,根據這種思維方式,個人完全依賴周圍的世界。

這種單子論的思維方式有一個普遍的形式,在 Gabriel Tarde 、 Whitehead 、 Latour 以及某種程度上 Husserl 中也有實例。從 Leibniz 到 Whitehead 的這條路徑的快速總結,已經暗示了 “索引主義”。在單子論中存在物質、行動者或實際實體,它們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蘊含謂詞( 屬性和關係 )的極點。就好像它們是關係一樣,對於維持關係至關重要。儘管如此,這些項目並不是彼此獨立的,因為它們不斷地彼此相關或彼此體驗 :即使它們可能省去窗口,因為它們的所有謂詞從一開始就已經在其中了。各種單子論之間存在著重要差異,其中一個重要差異被 Deleuze 描述為封閉 closure 單子論(如 Leibniz 的單子論)和捕獲 capture 單子論(如 Whitehead 的單子論)之間的差異 ( “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trans. T. Conle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單子論是對實體主義某些方面的有趣背離,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是邁向 “索引主義” 的一步。但他們仍然是實體主義者。這些系統仍然屬於形上學的譜系,因為完整的存在仍然是假設的;在單子系統中,一切對於某些事物都是透明的。相較之下,在物件導向的本體論中,情況並非如此,因為真實的物件是撤回的元素,它們會隨著完全暴露而破裂,並在某種程度上破壞單子論所擁抱的內在性。

後繼發展

我們傾向於認為書籍是當下時刻的準確寫照,而事實上它們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出版,而到那時作者已經轉向其他事情了。Hilan Bensusan 的「真實」哲學現況是甚麼? “索引主義” 仍然是思考我們這個世界意味著甚麼的當代方法以及對於從外部強加給我們的責任的思考具有變革性。最直接的改進是定義 ‘位址’。‘位址 address’ 是當引用固定時固定的任何內容:它是表達式的指示內容,明確指出引用的核心是索引性的。從 ‘位址 ’ 的概念出發,發展了一種命題概念 ── 即被理解為句子的含義、(命題)態度的內容和真理的承載者 ── 旨在避免當前方法的缺點。基本想法是命題是徹底的索引項。這是一個有趣的發展,制定了一種語義 “索引主義”。指示命題的概念也暗示了指示語絕對時出現的弔詭。許多悖論有一個共同的索引結構:考慮說謊者悖論就足夠了,「這句話是假的」。 索引和悖論之間的這種聯繫仍然有很多東西有待探索。作為第一個近似,許多悖論的共同結構可以由 Levinas 的自由悖論給出:自由是透過產生責任而瓦解自身的東西 。

在 “Indexicalism: Real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aradox” 中,關於 “偉大的戶外” 的實在論和感知方法作為補充。Hilan Bensusan 在將這些想法發展為「加法是現實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一論點。這個想法是,加法是一種原則,它建構了看似存在的一切的不足和不完整; 存在本身受制於加數。這種加法哲學建立在 Derrida 的補充概念、Georges Bataille 的過度概念、Marisol de la Cadena 的主張之上,即任何存在的東西都不止一個( 但從來不是完全雙重或多重 )、Jean-Luc Nancy 的結構概念為建構主義和解構主義所共有的非組裝整體的到來,最後是從 20 世紀末內在性哲學中吸取了相關教訓的新的超越方法。 加法的中心地位反映了這樣一種想法:在感知中,戶外不斷地產生超越的加法,這些加法不僅改變未來,而且改變過去的檔案,從而重塑現有的事物。加法作為一種邏輯運算,比否定更基本,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加法而不是確定的否定產生了具體的東西。這使得加法哲學與 Hegel 辯證法形成直接對比,但也在邏輯本身展現了有趣的結果。補充的邏輯也許就是反單調邏輯,單調性原理永遠不成立:這意味著如果在前提類中添加任何其他內容,則無法維持任何結論。任何邏輯都可以提供反單調邏輯,並且可以證明所得邏輯是次一致的。有趣的是,與單調性的打破有關的程序會透過矛盾而導致與瑣碎性的打破。因為準一致性( 和準完備性 )的問題是根據否定的操作來定義的,這表明加法是觸發否定所帶來的運動的原因。

這項對加法原理的研究直接審視了超越對我們現在意味著甚麼。相信思辨實在論及其後代激發了人們對不同形式的超越的新興趣。相信超越性最好在與加法的緊密聯繫中得到理解,這既與對實體主義的批評有關,也與背離存在形而上學使一切變得透明的努力有關。 此外,Jean-Luc Nancy 表明,建構主義和解構主義中都存在著隱藏的超越元素。 成為一個關於加法的實在論者,就是提供一種可能本身就是一種悖論形而上學的東西。 但這種實在論必須與 “索引主義” 和其他形上學結合,因為 “偉大的戶外” 是加數的來源 。 取代和補充之前存在的附加物引發了對進一步補充的永無止境的渴望:加法,就像Bataille 的過剩一樣,無法被完全驅除。兩個類似的模型可以與加法原理的模型進行比較:Ludueña 的分離論假設兩個極點 ── 不完整的存在和幽靈 ── 它們在分離的同時相互作用,並且永遠不會整合成整體,而許煜的遞歸模型是偶然性背後的力量 (Yuk Hui , “Recursivity and Contingency” )。 加法原理讓 Bensusan 重新檢視 “Being Up For Grabs: On Speculative Anarcheology” 一書中關於偶然性的一些想法。作為這項研究的結果,這 本書將從 “索引主義” 的終點開始 ── 以感知的想法作為補充 ── 並進一步說明事物是如何可供爭奪的,因為它們受制於加數,而加數將它們的共存強加於它們所發現的任何東西。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