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the Internet, and Digital Media: The Pixel in the Lotus” 探索了日益網路化和數位化時代的佛教實踐和教義。撰稿人透過具體案例研究、民族誌研究、內容分析以及對從業者和網路社群的採訪等多種方法,思考佛教在數位媒體中發揮作用和呈現的方式 。除了在虛擬世界、社交媒體和行動裝置等技術背景下考慮佛教之外,作者還詢問互聯網如何影響身份、權威和社區,以及這可能對佛教的發展、擴散和認知產生什麼影響在線上環境中。這些文章共同證明,研究當代線上佛教實踐可以為宗教在我們不斷變化、中介、匆忙和不確定的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轉變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自從科技開始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思考數碼媒體在宗教傳播和實踐中的作用。然而,由於常提到的偏向於研究中盛行的猶太基督教對宗教的更習慣的理解,因此迄今為止,數碼環境中的佛教著作最多只是片段性的。最近由 Gregory Price Grieve 和 Daniel Veidlinger 編輯的 “Buddhism, the Internet, and Digital Media: The Pixel in the Lotus” 一書是彌合這一差距的重要一步。
這本書的靈感來自 2011 年在加州州立大學組織的佛教和數碼媒體會議,內容包括對方法和社會影響、歷史記錄和案例研究的思考。本書的章節提供了對新興領域的見解,提出了大膽的觀點並提出了新的問題。
Daniel Veidlinger 的引言介紹了本書的主要概念和問題。 第二章 ( The Middle Way Method: A Buddhist-Informed Ethnography of the Virtual World of Second Life ) 由 Gregory Price Grieve 撰寫,以虛擬民族誌為基礎,以他在 “Second Life” 中與他的化身參加禪宗靜修的簡潔例子開始。Grieve 是其他 16 位穿著奇裝異服的參與者中唯一穿著牧師裝束的人,他承認自己感覺「格格不入 out of place」( p 25)。他從兩個看似無關的角度審視傳統的現實:佛教中觀哲學和民族誌。透過將佛教的絕對真理和傳統真理兩個概念引入虛擬民族誌領域,Grieve 強調了背景和隱性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展示了它們的雲層遮住隱喻性質。Grieve 的見解對於任何從事虛擬民族誌探索的人來說可能都有啟發。
‘Between Network and Story: Analyzing Hyperlinks and Narratives on Websites about Tibet’ 一章將探討數碼媒體如何再現西藏。Laura Osburn 在有關西藏的網站上的超連結和敘事方面的貢獻與本書的總體範圍不同,因為西藏主要是從政治和社會正義的角度來看的,而不是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的。然而,她詳細而徹底的方法論敘述可以為對網站和社交網路的敘事分析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她以她的研究為例描述了混合方法的機會和挑戰,這可以證明是在更廣泛的數碼文化領域進行類似研究的有用基礎。
‘Toward a Typology and Mapping of the Buddhist Cyberspace’ 是基於 Louise Connelly 一項雄心勃勃的研究,試圖繪製一幅充滿活力、不一致且不斷變化的佛教網絡空間現象的地圖。Connelly 承認宗教研究迫切需要「探索個人和組織如何利用網路空間來代表神聖和實踐宗教」( p 61 )。她批判性地討論了宗教網路空間的現有範式對當代線上佛教的適用性。她列舉了佛教網路空間元素的例子,例如部落格、期刊、虛擬世界、Facebook 個人資料,提出了一個複雜的方案「在視覺上描繪為聚類圖而不是分層模型」( p 71 ) 。Connelly 分析的結論與前兩章不同,更像是一種審問而不是陳述。鑑於佛教網路空間的複雜性和多功能性,她提出了真實性、傳統宗教與網路宗教之間的關係、科技的影響以及網路空間的使用等問題。
第二部分關於歷史方法的第一章 ( Online Peer-Reviewed Journals in Buddhism: The Birth of the Journals of Buddhist Ethics and Global Buddhism ) 專門介紹了該領域的先驅 Charles S. Prebish 提出的線上同行評審期刊的出現。本章從兩本線上期刊(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和 “Journal of Global Buddhism” )的構思開始,講述了它們引人入勝的傳記。 Pennsylvania 州立大學和 Utah 州立大學名譽教授以及兩本期刊的創始編輯的貢獻,思考了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佛教期刊對佛教的意義學者和實踐者。Charles S. Prebish 提到了「數量驚人」的有關佛教的通訊、流行期刊和部落格 ( p 89 ),建議同儕審查和既定標準是保持品質和數量的一種方式。開放取用政策、自由的格式和敏銳的範圍使這些學術期刊易於訪問,同時也是現代佛教問題的權威資訊來源 。
關於歷史方法的第二章 ( ‘A Virtual Bodhi Tree: Untangl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Historical Genealogy of Digital Buddhism’ ) 是編輯 Gregory Price Grieve 的另一篇貢獻 。雖然 Grieve 在第一章中從方法論的角度提到了他的虛擬民族志,但在這一章中,他描述了現代美國人對佛教的理解,特別是數碼領域的禪宗佛教,是如何受到小說文學和哲學中的表徵的影響的。這種觀點可能並不新穎,但由於 Grieve 提出的例子,它無疑是大膽的。他以 Slavoj Žižek 對數碼佛教和虛擬現實作為延續資本主義「保持精神理智」的後現代工具的批評開始了這一章( p 93 )。 Grieve 透過對這現象及其歷史發展的真實觀察來反駁這些批評。Grieve 利用佛教或近乎佛教的大眾文化作品和演示,解釋了禪宗如何進入美國虛擬景觀的領域。他的分析不僅可以證明他在反駁 Žižek 的批評時所提出的觀點,而且還可以證明大眾文化如何( 重新 )塑造現代世界的古代實踐。
本書第三部分( ‘Buddhism, Media, and Society‘ )的開頭由編輯 Daniel Veidlinger 撰寫。Veidlinger 根據他的數據詢問「是否有可能在網路上與他人聯繫可能導致人們表現出對佛教的熱愛」( p 117 )。他的量化研究結果促使他提出這個問題,即對佛教表現出興趣與線上存在之間的相關性。他對流行社交網路(MySpace)的分析顯示,與 2007 年皮尤研究 Pew survey 中心的調查相比,該網絡列出的佛教徒比例不僅增加了一倍,而且許多不稱自己為佛教徒的人經常將佛教或相關主題視為興趣,而其他宗教則有相反的趨勢。他小心地避免誤認為因果關係和人口因素在結果中的作用之間的相關性,他建議應該在無我和緣起的基本佛教教義中找到解釋,這些教義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一個人的虛擬存在。這個大膽的主張將為佛教、虛擬文化和佛教虛擬文化的研究提出有趣的問題。
‘Buddhist Apps: Skillful Means or Dharma Dilution?‘ 一項研究是對行動應用程式在宗教實踐中的使用進行仔細分析。作者 Rachel Wagner 和 Christopher Accardo 列出了研究期間可用的佛教應用程式的多樣性和性質,聲稱它們的使用是佛教在個人主義技術精通的社會中被採用的必然結果。儘管作者警告了諸如分心、脫離社區和現實以及缺乏真實性等挑戰,但他們也承認,「如果這些應用程式與佛法緊密結合的方面得到強調,那麼它們可能會證明成為佛教修行工具寶庫中受歡迎且有用的補充」( p 151 )。
本書第四部分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第一個案例研究 ( ‘Virtual Tibet: From Media Spectacle to Co-Located Sacred Space‘ ) 涉及本書第一部分提到的西藏媒體化問題。這篇文章由另一位作者 Christopher Helland 撰寫,在數碼媒體中將西藏主題與佛教主題聯繫起來做出了更有力的嘗試。簡介中提到南嘉寺 Namgyal Monastery 的藏族僧人正在舉行時輪金剛 Kalachakra 儀式,以淨化一個網路平台。作者也對網路空間作為宗教儀式載體的真實性進行了一些探討。然而,大部分研究描述了虛擬空間中流亡藏人身分的建構和協商,這必將引起該領域研究人員的注意。
另一項基於《第二人生 Second Life》虛擬民族誌的研究是 Jessica Falcone 的章節 ( ‘Our Virtual Materials: The Substance of Buddhist Holy Objects in a Virtual World‘ )。這項貢獻探討了在虛擬實境中重建原始物理佛教實踐的問題,例如朝聖和大禮拜。根據她的線人的說法,現實生活中的物體通常被認為比它們的虛擬副本更重要和更重要,但它們的意義本身是透過「我們賦予它們的想法」來看待的(p 183 )。在她題為「我們所有的材料都是虛擬的」( p 186 )的結論段落中,她概述了她對物質和虛擬物體共同創造的意義的想法,這使得它們在人類學意義上變得「真實」。
在下一章 ( ‘American Cybersangha: Building a Community or Providing a Buddhist Bulletin Board?‘ ) 中, Allison Ostrowski 描述了她對 American Cybersangha 形成的分析。她使用混合方法來回答兩個關鍵問題:誰使用佛教線上資源,以及為甚麼。她在本章的開頭對美國佛教的形成進行了總體介紹,並提出了不僅與線上佛教或數碼宗教相關的答案,而且還與理解美國和西方的佛教有關。她的研究特別將網路視為理解現象的背景,而不是現象本身。
書的最後一章題為 ‘The Way of the Blogisattva: Buddhist Blogs on the Web‘,分析了佛教博客的性質和作用。作者 Bev erley Foulks McGuire 展示了網上可用的各種信息,從宗教、社會和技術的角度探討了這一現象。 這項研究提出了真實性問題、所謂的兩種佛教(傳承和皈依)之間的關係,以及部落格在社群媒體流行面前的黃昏。 除了結果的敏銳性之外,對於任何對佛教和/或數位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這篇文章無疑是一本非凡的讀物,它會引起好奇、微笑和皺眉。
總的來說,這本書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結論,並展示了在宗教和數位文化領域可以提出多少問題。儘管對佛教的學術探究可能並不新穎,但將佛教觀點引入學術探究使這本書特別有趣。本書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沒有提及網路佛教中的許多尖銳問題。例如,考慮到佛教中持續教育和指導的重要作用,可以就線上學習領域技術的可承受性提出更多問題。其他空白,例如線上傳輸和社區建設,以及作者們提出的問題,可以而且應該由未來的研究人員填補。總而言之,這本書涉及了廣泛的問題,包括現代佛教社區 、線下和線上; 虛擬空間,工具性的和神聖的;和人類行為,同時以其最古老的(宗教 )和最新穎的(互聯網)表現。對於那些對這些主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這肯定會具有很大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