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Nineteen Eighty-Four: Orwell and Our Future

關於George Orwell

George Orwell(1903-1950)是二十世紀早期的作家,以《動物農莊》和《1984》的作者而聞名。他也寫散文、小說和非小說類書籍。 雖然Orwell沒有接受過哲學家的訓練,但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哲學主張。他的哲學見解與緊迫的社會問題和哲學的最新發展有關。本文討論了他在政治哲學、知識論和語言哲學方面的一些哲學觀點。

Orwell出生於殖民地印度,他的英國父親在英國公務員部門工作,並在英國中產階級中長大。完成學業後,他在緬甸(現緬甸)皇家警察工作了五年。在此期間,Orwell 成為反帝國主義者。 從帝國警察辭職後,Orwell 回到英國成為作家。他的作品經常反映他的個人經歷,其中包括生活在巴黎和倫敦的窮人中,研究英格蘭北部的工作條件,作為志願士兵參加西班牙內戰,以及為英國廣播公司創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宣傳品。 Orwell於 1945 年出版了《動物農莊》。這本書在美國和英國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1949年出版的《1984》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1984》出版後不到一年,Orwell 就因肺結核去世。

Orwell 早期的作品主要關注貧窮和帝國主義的主題。 他聲稱,上層和中產階級通常會誤解人們為甚麼生活在貧困中以及生活在貧困中是甚麼樣的。Orwell 認為,窮人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道德品質低下,而是因為功能失調的社會和政治制度造成了不公正的不平等。Orwell 開始憎恨帝國主義。他認為,在帝國主義下,被壓迫者和壓迫者都是不自由的:被壓迫者是因為外國帝國主義侵略者使他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壓迫者是因為他們被迫為了維持形象而採取不公平的行為。這些壓迫者也面臨社會壓力,要求他們自我審查 ,不批評有利於他們社會羣體的帝國政治結構。

Orwell 後來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和極權主義等主題。 他拒絕資本主義而支持社會主義。對Orwell 來說,社會主義政府是這樣一個政府:主要產業被國有化,收入不平等受到限制,並且無論社會階層如何,所有人都可以獲得優質教育。重要的是,Orwell 將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和蘇聯共產主義區分開來。他注意到這些東西有時會被錯誤地與社會主義混為一談。Orwell 經常指出他是民主社會主義者,致力於維護人民自由和自治的社會主義社會。Orwell 堅決反對極權主義。他認為極權主義是二十世紀以前不存在的一種特殊的獨裁統治。對Orwell 來說,極權主義的特徵是對完全控制和為權力而權力的無限渴望。

Orwell 認為這種對權力和控制的渴望與適用於所有人的公正法律制度不相容,因此甚至限制了統治者的權力。但極權主義者不會容忍對其權力的限制。Orwell 將納粹德國和蘇聯共產主義視為極權國家。

對Orwell 來說,極權統治產生了認知後果。因為極權統治者需要完全控制,所以他們不能容忍與其目標衝突的事實。結果,極權主義者會為了保住權力而說任何必要的話,並試圖說服人們放棄客觀真理的概念。Orwell 在 《1984 》中使用主要對手O’Brien 來模擬極權主義的控制欲如何導致極權主義試圖顛覆真理。極權主義並不是Orwell 擔心的唯一對真理的政治威脅。Orwell 也認為他所謂的「民族主義 nationalism」是對真理和合理信仰形成的威脅。Orwell 使用「民族主義」作為一個技術術語,指以一個國家或其他政治單位的進步為中心關注的做法。民族主義者對其政治團隊極為忠誠,並傾向於「從競爭聲望的角度看待一切」。Orwell 對民族主義的描述與當今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政治左翼和右翼的許多當代描述相似。

對Orwell 來說,民族主義有積極和消極的形式。積極的民族主義者註重提升自己的政治團隊。消極民族主義著重於詆毀一個人所反對的政治團隊。在Orwell 看來,民族主義的認知意義在於,這種政治忠誠導致民族主義者常常無意識地扭曲他們的證據,以保持他們的政治團隊更優越的信念,“即使事實壓倒性地反對”這種觀點。Orwell的見解可以用現代術語來表達,即證明政治黨派之爭會導致認知偏見,反之亦然。

對於Orwell 來說政治、思想和語言的發展都是相互關聯的。由於語言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政治,Orwell 認為寫得好很重要。Orwell 避免糟糕寫作的願望並不是捍衛「標準英語」或嚴格的語法規則的願望。相反,Orwell 的主要目標是讓語言使用者渴望「讓含義選擇單詞,而不是相反。」例如,Orwell 認為我們傾向於選擇首先想到的隱喻 ,但這些隱喻常常以徒勞的方式扭曲我們的想法 。這就是Orwell 致力於發展政治寫作藝術的原因。

Orwell 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寫作都是政治性的,所有藝術都是宣傳,因為所有寫作都傳達了政治訊息,即使訊息只是對現狀的支持。因此,Orwell 將文學視為反對極權主義的潛在武器 。 

政治認識論和政治語言哲學最近才開始作為學術哲學中不同的子領域出現。這樣看來,Orwell 對於政治、思想和語言之間關係的見解是超前於時代的,值得哲學檢視。

關於“On Nineteen Eighty-Four: Orwell and Our Future”

人們一度認為,隨著1984年的出現與消失,George Orwell 的小說《1984》的相關性也隨之消失。這種觀點總是基於一個簡單但深刻的錯誤 。 1984年對Orwell 來說沒有甚麼意義。這只是他寫小說的年份——1948——最後兩位數字的顛倒。因此,他從未將日曆的標題縮寫為「 1984 」:從一開始,這就是美國出版商的做法(值得稱讚的是,目前的出版商並非如此)。 《 1984 》過去和現在都是一部(政治)小說,而不是一部預言作品或社會科學意義上的「未來學」作品。 1984 年這個日期無關緊要,這就是為甚麼Orwell 的小說繼續讓這麼多人著迷和刺激,在那個令人分心的日期過去之後更是如此。

本書就是這種情況,它是 1999 年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慶祝Orwell 小說出版五十週年會議的成果。編輯們指出,《1984》自出版以來一直以英文版印刷,並且幾乎已被翻譯成歐洲和亞洲的所有語言,因此評論道:「它一定是世界歷史上閱讀最廣泛的書籍之一」( p 1 )。本書中沒有一個編輯或撰稿人是Orwell 的專家,相對於 Homi Bhaba、Elaine Scarry 和Margaret Drabble 算是文學專家外。大多數是律師、哲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科學家。這種多樣性本身就正正證明了《1984》所涉及的無數層次/層面。無論他們如何評價Orwell 成功地描繪了他的恐懼和擔憂,所有人都同意這部小說繼續以一種特別挑釁性的方式提出了我們這個時代許多最緊迫的問題 :監視和隱私;極權主義的機制;語言和真理;技術的使用和濫用;酷刑和殘忍行為;以及性的政治。Orwell 確實在這部小說中傾注了他一生中關心的大部分事情,以及他在散文和其他著作(當然包括《動物農場》)中大量寫下的內容。一個結果是這部小說作為藝術作品的不平衡性,它幾乎過於擁擠、過多地充滿了緊迫的關注( Orwell 在寫作時身患重病,實際上是致命的,這當然是另一個原因)。但這也意味著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作為一部小說、作為一件文學作品而有趣。作為一部思想小說,它提出了各個領域的專家所處理的普遍問題 ——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哲學家Richard Rorty在他的 “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1989)”中對Orwell 苛刻的討論。 編輯們表示,不邀請「公認的Orwell 學者」也不尋求「小說的標準文學處理方式」( p 2 )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雖然並非所有研究Orwell 的學者都是文學專家,但邀請如此一羣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思想家來反思Orwell 的言論無疑是有用而有的向他們講述自己的擔憂。

1999美國仍處於後冷戰時代,但經歷2001年911襲擊,美國政府亦改變了政治策略,重心由「冷戰」移至「反恐」。Orwell 時代想像的未來圖象,是看得見的超級大國之間政治和意識形態角力,而911後的世界,政權面對的是難以看見、卻又似是無所不在的「恐佈分子」。然而,當時一些知識人認為,美國仍沿用冷戰思維去面對所謂的「新型戰爭」(America’s New War)( p 3 ),無處不在的「敵人」,使美國處於無休止的戰爭狀態。這種崩緊的狀態,在當時的編者Abbott Gleason和Martha Nussbaum看來,與Orwell 描劃的未來世界狀況,尤其是書中人物經歷的政治心理,多有不謀而合之處。這在芝加哥一定是一場激動人心的會議。最終的成果同樣生動,但缺乏現場演示所必需的討論和交流,不可避免地有些碎片化和不確定。在這些文章中,Orwell 是討論撰稿人碰巧有的任何特殊興趣的起點,無論是酷刑的使用還是語言的變形。因此,Edward Herman 在 “From Ingsoc and Newspeak to Amcap, Amerigood,

and Marketspeak”中,給出了當代美國的一些精彩例子——不僅僅是眾所周知的“附帶損害”,指的是在軍事行動中殺害無辜平民,而且(與Ingsoc、doublethink 和doublespeak 類似) )Herman 稱之為 Amcap、Amerigood 和 Marketspeak。他舉的例子包括一些離奇的事件,例如美國先支持塔利班對抗蘇聯支持的阿富汗政府,然後發現他們必須驅逐塔利班;同樣,他們支持Saddam Hussein對抗伊朗,但當他們意識到自己養育了一個怪物時,他們又轉而反對他。從Philip Zimbardo那裏(Mind Control in Orwell’s Nineteen Eighty-Four: Fictional Concepts Become Operational Realities in Jim Jones’s Jungle Experiment),我們了解到人民聖殿教 People’s Temple的Jim Jones直接從他最喜歡的書之一《1984》中學到了精神控制技術。Abbott Gleason (Puritanism and Power Politics during the Cold War: George Orwell and Historical Objectivity)對Orwell 對極權主義「現實控制」的恐懼進行了深思熟慮且寫得很好的描述,包括他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屈服於它。Homi Bhabha (Doublespeak and the Minority of One)對Orwell 對真理與現實的「對話」過程的理解進行了典型的微妙反思,表明Winston需要O’Brien作為對手,以維持他如此拼命堅持的真理立場。Margaret Drabble(Of Beasts and Men: Orwell on Beastliness)認為,Orwell發現對野獸比對人類更容易感到憐憫 ,並將這一見解與Orwell 自己作為「母親不愛的孩子」的自我憎恨感聯繫起來( p47 )。因此,她認為《動物農莊》裡的溫柔和同情心比《 1984》多得多。

這些作者們普遍同情 Orwell ,認為他對他們特別關心的事情提供了令人信服且仍然高度相關的描述。 在第五部分(Sex and Politics)的撰稿人則不然——尤其是Cass Sunstein(Sexual Freedom and Political Freedom)和Robin West(Sex, Law, Power, and Community),他們認為這是小說最薄弱的方面,Orwell 對性作為解放媒介的信仰是輕率和錯誤的。Sunstein說,政治鎮壓和對婦女的鎮壓之間存在聯繫,但這與Orwell 似乎認為的性鎮壓之間的聯繫不同。許多激進和革命團體確實實行性壓抑,或至少是禁慾主義,作為革命紀律的一種形式。Sunstein指出,這種關聯在Huxley的《美麗新世界》中得到了承認,其中「性亂是大眾的鴉片」( p 238 )。West 說,Orwell 沒有看到性並不總是一種本能的、動物性的對異化和壓迫的抗議,而常常是「一種透過羞辱來壓制沉默的侵略性嘗試」。 需要法律認真監管的「私人暴力行為」( pp 254-255 )。

Richard Epstein(Does Literature Work as Social Science?The Case of George Orwell)也同樣持批判態度:Orwell 傾向於過於輕易地從自己的個人經驗中進行概括 ──「對Orwell 來說,私人痛苦是公共知識的來源」( p 51 ) 。作為補救措施,Epstein 提倡「事實,事實,事實」的Gradgrind體系,從而表明Dickens沒有甚麼可以教給芝加哥法學教授的。更具建設性的是,James Conant(Rorty and Orwell on Truth)對Richard Rorty的著名論點提出了異議,即《1984》不是為了客觀性和真理,而是為了反對殘酷。Conant認為,Orwell非常相信客觀真理,確實會認為Rorty的知識論建構主義和相對主義與O’Brien的思想危險地接近(「現實不是外在的,現實存在於人類心靈中,而不是其他地方」) )。

Richard Epstein認為「我們應該警惕利用文學想像力作為社會理解的來源」。Orwell 是一位糟糕的預言家,蘇聯的解體和類似的極權主義就證明了這一點。 《1984》將繼續被閱讀,「但越來越多地作為一部時代作品」( p 69 )。Richard Posner(Orwell versus Huxley: Economics, Technology, Privacy, and Satire)在《1984》和《美麗新世界》的精彩對比中,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了這一觀點。這兩部名著都是小說,是諷刺小說,不該被視為社會科學專著。他們有自己對待現實的方式。 《美麗新世界》做出了更好的預言——美國現在基本上是那裏所描繪的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社會—— 但因為Orwell 的情感深度和表達恐懼的技巧,《1984》是更好的小說。

如果用Edward Herman(From Ingsoc and Newspeak to Amcap, Amerigood, and Marketspeak)的話來說,《1984》只不過是「一份冷戰文件」( p 112 ),那麼我們很可能會覺得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Herman本人指出,它對於理解當代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仍然具有重要意義。這本及時而刺激的文集的大多數撰稿人似乎都同意編輯的觀點,即「這部小說在我們的文化中理應佔據中心地位」( p 2 )。當然,本書中文章的範圍和品質本身就證明了Orwell 小說持續激發人們對各種政治和道德問題進行反思的能力,從真理的本質到性在個人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果《1984》真的成為一部“時代作品”,那就表明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與我們繼續居住的不安和不穩定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