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能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嗎? 我們該放手嗎? 如果不是,道德哲學或倫理學的意義何在? 我們應該、為甚麼、以及如何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些問題是引導著 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的書 “Moral Philosophy and Moral Life” 去探索的論題。 她的作品匯集了不同哲學家的想法和論點,大部分來自近年來,但可以追溯到 Aristotle。 她將它們結合起來 ,對道德哲學應該是甚麼,以及它如何與我們的道德生活產生聯繫,創造了一個廣泛而有吸引力的解釋。
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的目標在某些方面比她的標題所暗示的更謙虛,是 “提出一種關於道德哲學新概念的建議,該概念本身就很有價值,並且還可能影響有關道德理論和道德哲學的作用的辯論關係到我們的道德生活。” ( p 3 ,她的重點)她的書所回應的(不一定聲稱提供了完整的回應)是:“挑戰[……]提出一種實質性的替代方案,可以取代二十世紀的道德哲學觀點,將其視為一種道德哲學。”理論發展的科學。” ( p 6 )
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認為,道德哲學不應該告訴我們要做甚麼,或提供某種產生這類指導的機制,而應該是描述性的。 這可能看起來毫無幫助,令人失望,但她很好地描述了道德哲學如何發揮作用,即使是純粹的描述性並且(在某種意義上)讓一切保持原樣:
“哲學作用於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對道德生活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讓我們注意到我們容易忽略的東西,或是我們以前從未註意到的具有道德重要性的東西。 道德哲學以某種方式幫助我們在道德生活中定位,這有點類似於地圖、路標、空拍照片和書面描述可以幫助我們在風景中定位,而描述性方法以這種方式意味著能夠對道德生活的理解揭示了道德生活的許多不同特徵及其對我們的至關重要性。” ( p 10 )
後來她說,“描述性道德哲學至少可以透過三種方式來實踐,即促進我們的道德取向、我們的道德關注和我們的道德發展”( p 201 )。這樣的描述並不是中立的。 它本身就是一項道德任務,需要了解甚麼對道德思考和道德生活至關重要。
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拒絕將道德哲學視為(只不過是)規範理論的觀點始於這樣一個事實:Iris Murdoch 和 Elizabeth Anscombe 在 20 世紀 50 年代對這種道德哲學概念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特別是 Murdoch 1956 年的 “Vision and Choice in Morality” 和 Anscombe 的 “Modern Moral Philosophy,1958”)。 Christensen 總結了她認為這些論文的要點,至少就她目前的計畫而言,她指出:
Iris Murdoch 和 Elizabeth Anscombe 都批評當代道德哲學家過度概括,透過在沒有基礎的地方尋找基礎來應對權威道德框架的缺乏,以及簡單地將自己最喜歡的道德偏見和慣例包裝成道德理論。 自從這兩篇開創性的文章發表以來,這些批評在道德哲學中引起了共鳴( p 19 )
當然,批評本身並沒有太大意義,但反應並不令人印象深刻。
最強烈的支持理論的觀點 “如果我們的道德理解不符合理論的要求,則允許理論要求對我們的道德理解進行修改”( p 37 )反對這種觀點,Christensen 借鑒了 Bernard Williams 的著作,他:
“反對道德理論權威的強烈觀點,理由是我們無法提供一個普遍合理的理論基礎來授權修改我們的道德信念,對此他補充了更強有力的觀點,即道德思想的目的不是生活達到某些理論要求,例如內部一致性的要求,但讓我們能夠建立一個宜居生活的框架。” ( p 37 )
在 “Moral Philosophy and Moral Life” 的後面更多地談到了一般道德原則: “即使一般原則在對某種情況做出正確的道德理解並從而做出正確的道德決定方面發揮著作用,道德原則的應用始終依賴於對當前特定案件的某種形式的判斷” ( p 77 )。顯然,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根本不否認一般原則的作用。 她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光靠這些是不夠的。
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的大部分論點都是透過其他人的觀點提出的,經過仔細的解釋和引用,(她甚至透過討論 Oskari Kuusela 的類似想法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e.g. Benjamin De Mesel & Oskari Kuusela – Ethics in the Wake of Wittgenstein-Routledge (2019)),但她也對她自己的人提出批評。很大程度上不同意(例如 Onora O’Neill,p 79 和 Martha Nussbaum 的理論,p 25 )和她最同意的人(例如 Margaret Urban Walker )。( ch 2: The Critique of Moral Theories)
Anne-Marie Søndergaard Christensen 在書的最後說,她覺得無法總結自己在書中所做的事情。 這是對大量已經非常深思熟慮的工作的非常仔細的思考,一種結合了綜合、批評和建構的思考。 很難不同意其中的任何一個(儘管道德理論的倡導者肯定會找到方法這樣做),但這也不是那種你可以只同意然後拋棄的事情。 這本 “Moral Philosophy and Moral Life” 所帶來的與其說是成果(例如經過驗證的理論),不如說是對道德哲學應該是甚麼、過道德生活意味著甚麼以及兩者如何相互關聯的更清晰的認識。 同意它並不僅僅意味著閱讀它並說 “是”,而是從此以後當一個人遵守道德並嘗試道德地生活時以某種方式繼續下去。
總括而言,“Moral Philosophy and Moral Life” 是一部道德哲學著作,其目標是幫助人們重新認識道德哲學、道德理論的角色以及道德哲學與道德生活之間的關係。 它的動機是這樣一種信念:對道德哲學及其發展的理論的作用和地位問題缺乏連貫的答案,是當今道德哲學工作最重要的障礙之一。 “Moral Philosophy and Moral Life” 的第一部分 ( REVISING MORAL THEORIES) 闡明了對道德理論主流觀點的各種批評,這些批評挑戰了這些理論的解釋性、基礎性、權威性和行動指導作用。 它也提供了對道德理論作為道德語法描述的另一種理解。 第二部分 ( PARTICULARITIES IN MORAL LIFE) 研究與理解道德生活相關的特殊性的本質,這兩種特殊性與道德主體、她的性格、承諾和道德立場相關,以及與主體的背景、她的道德共同體和語言相關的特殊性。 最後一部分 (MORAL PHILOSOPHY) 標誌著對道德哲學的回歸,並透過發展描述性的、多元化的和闡釋性的道德哲學概念,解決了道德理論概念的修正和對道德哲學特定手段的價值的肯定這一更廣泛的問題。 這本書的範圍很廣,但它的主張更為溫和,旨在提出對描述性道德哲學的理解,這可能會引發關於道德哲學在我們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