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知道的詮釋學 Hermeneutics 和現象學 Phenomenology 這兩種核心理論和哲學方法之間的關係比我們的標準故事所暗示的更加複雜和有趣。
我們並不總是清楚詮釋學 —— 即由 Hans-Georg Gadamer、Paul Ricoeur 以及許多受他們影響的思想家所闡明的後 Heidegger 解釋學 —— 如何看待現象學傳統 —— 無論是Husserl 式的還是各種後 Husserl 式的表述。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Figures and Themes“ 既從一般性、概念性的角度探討這個問題,也透過對本體論和形上學、科學、語言、神學和想像等問題的具體分析。 本書共 15 章,由該領域一些最重要的學者撰寫,附有大量的編者介紹,涵蓋了有關這兩個學科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基本問題。
任何有興趣對當代詮釋學和現象學進行複雜而細緻的理解的哲學家或學生都會對本書感興趣。
xxxxxxxxxx
詮釋學和現象學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談論。 在本書中它們將被概念化為哲學傳統,與其他一些傳統一起構成當代歐陸哲學的輪廓。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Figures and Themes“ 既不會涉及古代、中世紀或非西方的詮釋學(例如吠陀或佛教詮釋學),也不會涉及哲學之外理解的詮釋學(例如文學或聖經詮釋學)。 同樣的限制也適用於現象學:本書不討論現象學概念在哲學史中的運用、在最近的分析哲學中的運用,或在其他學科中的修改,在這些學科中,現象學的概念經常被用作同義詞。對於內省方法論 ( 內省是基於對思想、知覺、感覺和身體感覺的系統自我觀察來研究心理過程的方法 。 ) 。 歐陸哲學構成了本書將詮釋學和現象學相互對話的整體架構。
即使引入了這樣的概念限制,詮釋學和現象學也有著太豐富的歷史,以至於它們之間的關係問題無法在一本書中詳盡地解決。 像這樣的選集不可避免地會專注於特定的人物和主題,而忽略其他人物和主題。 本書的目標是以 Martin Heidegger、Hans-Georg Gadamer 和 Paul Ricoeur 為代表的後 Husserl 詮釋學與以 Edmund Husserl,、Max Scheler 和 Maurice Merleau-Ponty 為代表的古典現象學進行對話。
雖然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的大部分景觀是由現象學和詮釋學所塑造的,但它們之間的關係仍然令人困惑。在二十世紀下半葉,人們普遍認為詮釋學與現象學的區別在於後者的觀念論,一旦現象學擺脫了這種承諾,它就成為詮釋學現象學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今天,許多人對由此構想的現象學的解釋學轉向更加懷疑,至少在這個意義上,將現象學吸收到解釋學中會關閉哪些替代路徑以及它本身引入的進一步問題變得更加敏感。 詮釋學轉向既不是現象學的第一個轉向,也不是最後一個轉向。 在此之前是所謂的存在主義轉向(Karl Jaspers 、Hannah Arendt、Gabriel Marcel、Jean-Paul Sartre 等),隨後是所謂的神學轉向(JeanLuc Marion、Michel Henry、Richard Kearney 等)。 。 這些轉變中的每一個都被證明是有嚴重問題的。 必須強調的是,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夠消除這樣的懷疑:這些存在主義、詮釋學和神學現象學其實並不十分現象學,儘管事實上它們將自己定位為現象學。 本書的中心目標是解決現象學和詮釋學之間的關係所引起的眾多問題。 目標是證明這種關係仍然是模糊的,但對於歐陸哲學的內在一致性和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
關於詮釋學和現象學之間關係的問題對於當代哲學,特別是歐陸哲學來說具有核心意義 。 無論好壞,現象學的詮釋學轉向嚴重影響了後來的歐陸思想。事實上,如果沒有這種轉變,當代哲學的面貌將會截然不同。 人們如何理解這種關係取決於人們對關係術語的含義的理解以及人們在這兩個傳統中的一個或兩個中的位置。 因此,非常需要一本關於詮釋學和現象學的多元視角著作 —— 一本闡明如何從詮釋學和現象學的角度看待這種關係的著作。 只有在這樣的重新評價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重新評價這兩種傳統對於當代哲學的意義。
雖然現象學在哲學中很大程度上與 Edmund Husserl 的研究所產生的傳統聯繫在一起,但 Husserl 並不是第一個使用這個概念的人。在十八世紀就已經遇到了 “現象學 phenomenology”:Johann Heinrich Lambert 的哲學話語是根據現象的概念明確定義的 。 其中,Hegel 也運用了這個概念,而且他的運用絕不是不合時宜的。 事實上,與Husserl 的名字相關的古典現象學的誕生並不標誌著 Hegel 現象學的消亡。 當 Ernst Cassirer 在 1920 年代將他的哲學描述為符號形式的現象學 phenomenology of symbolic forms 時,他使用的現象學概念與 Hegel 而不是 Husserl 一致。 同樣,當日本哲學家三木清 Miki Kiyoshi 將他 1930 年代的著作視為現象學著作時,他也追隨了 Cassirer 的腳步,並想到了 Hegel 思想的延續。 Husserl 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運用現象學概念的思想家。 正如 Paul Ricoeur 所說,現象學的歷史就是一部 Husserl 異端邪說的歷史 。因此,對現象學的理解取決於它是否符合 Husserl、Heidegger、Scheler、Merleau-Ponty、Ricoeur、JeanLuc Marion、Michel Henry 或其他一些方案。
詮釋學也不是以一種方式談論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詮釋學與現象學接觸時,它是十九世紀末和(特別是)二十世紀的詮釋學。 在這種背景下,Dilthey、Heidegger、Gadamer 和 Ricoeur 的詮釋學就顯得格外重要。 儘管本書的大多數作者都關注Heidegger 和後 Heidegger 的詮釋學,但前 Husserl 的詮釋學 —— 特別是 Dilthey 的貢獻 —— 也被考慮在內。
人們普遍認為,古典現象學與後 Husserl 詮釋學之間的關係問題在大約五十年前就已經解決了。 根據這種經常不加批判地接受的觀點,現象學的未來取決於其融入詮釋學的能力。 據推測,一般的古典現象學,特別是 Husserl 現象學,是一種過時的、不可持續的觀念論形式,只有從這種觀念論 中解放出來,它才能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哲學傳統繼續存在,並在當今的脈絡中發出仍然能引起共鳴的聲音。當代哲學辯論。 據說,現象學的詮釋學轉向,尤其是 Ricoeur 所捍衛的(參見他的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in Noûs Vol. 9, No. 1, Symposium Papers to be Read at the Meeting of the Western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in Chicago, Illinois, April 24-26, 1975 (Mar., 1975), pp. 85-102 本書的許多章節將討論這一點 ),為古典現象學提供了第二次生命。 然而,現象學真的需要詮釋學轉向才能維持嗎? Kevin Hart 在他的作品 ( Ch 3: Phenomenology as Hermeneutics) 中主張,在因其所謂的基礎主義 foundationalism、直覺主義 intuitionism、主觀主義 subjectivism 或先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 而駁斥古典現象學之前,我們需要重新探究絕對基礎、直覺、還原、先驗主體性等概念的確切意義。 本書的優點在於它對現象學中的這些概念和其他核心概念進行了詳細分析。 第二部分 (Phenomenology in Dialogue with Hermeneutics) 的作品旨在對現象學的詮釋學批判提出質疑。 這些章節表明,這種批評在某些方面是錯誤的,並且一般的古典現象學和具體的胡塞爾現象學對這種批評都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如果對現象學的詮釋學批判的這種重新評估是令人信服的,它會帶來甚麼結果呢 ? 是否仍然可以堅持認為,在這些思想傳統之間存在著 Ricoeur 所說的 “相互歸屬 mutual belonging”,或者應該得出結論:古典現象學和後 Heidegger 解釋學為我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也許是不可調和的思想軌跡? 一旦對現象學的非法描述和批評被駁回,這些傳統之間的家族相似性是否會變得更加明顯? 一旦這項準備工作完成,就能夠重新劃定這些傳統之間的界限,這反過來又可能成為重寫近代哲學史的一些主要章節的邀請。 我們可能能夠以一種更有說服力的方式重新闡述對現象學的詮釋學批判,並且實際上使詮釋學服從於現象學批判。 兩種思想傳統很可能都需要互相批評。可以說,雙方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彼此的批判性開放。 此外,一旦完成了這一點,就可以像本書的許多章節一樣,探究現象學的解釋精神和詮釋學的現象學精神。 書中的有幾位作者認為,古典現象學在許多方面預示著後 Husserl 哲學詮釋學的發展,而詮釋學本身則隱含或明確地依賴現象學見解。
有些章節認為古典現象學預示著詮釋學現象學,而有些章節則認為它構成了一組隱藏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仍有待在替代現象學中探索。 我們是否應該將 Husserl 解讀為已經向 Heidegger 做出了手勢,或者不僅提供了現象學而且實際上提供了解釋學的另一種形式? 我們應該將現象學詮釋學理解為古典現象學的進一步發展還是古典現象學的替代品? 本書包括了這些問題的補充和對比答案。 他們的答案是否將導致對詮釋學和現象學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的進一步分析?
關於主體間性/共主觀性 intersubjectivity (一個插曲:近期,研究中國哲學的瑞士知名學者耿寧(Iso Kern),花費將近 10 年時間完成 Husserl 文集中的 3 卷本德文版書籍《共主觀性的現象學 “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 Dritter Teil 1905-1920 ,1921-1928 ,1929-35 ” 》,卻遭自己的中國得意門生倪梁康擅自翻譯成中文版書籍,這套書更涉及了中國社會科學基金的重大計畫。 倪梁康更拒絕向耿寧道歉,認為版權是出版社的問題 ,與他無關。) 的本質以及直覺與解釋之間的關係的問題也在這本選集中得到解決。 針對經典現象學是唯我論的古老說法,一些作者提出,現象學在某些方面比解釋學本身對他者更加開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既不將他人限制為人類他人,也不將他們僅視為對話夥伴。 為了回應解釋學反對現象學否認解釋的中心地位的觀點,一些章節證明解釋與誤解之間的解釋學區別隱含地依賴於直覺與解釋之間的區別,這在古典現象學中非常重要。 其他作品則集中於詮釋學的主張,即古典現象學是觀念論的一種形式。 對此,一些作者認為 Husserl 觀念論不應與 Berkeley 或 Fichte 的主觀觀念論相混淆,而另一些人則認為 Husserl 的現象學根本不是觀念論的一種形式。 還有一些人試圖透過將注意力從靜態現象學重新集中到遺傳和生成現象學來擴大現象學和詮釋學之間的爭論,這將使我們能夠思考除 Descartes 之外的其他還原方法,並將還原視為一種無盡的冥想實踐形式 。
由於缺乏更好的術語,詮釋學和現象學之間的關係可以在宏觀和微觀層面上進行研究。 在前者,我們可以探討兩種哲學傳統之間的關係,其中所涉及的問題是我們對這兩種哲學傳統的整體理解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在宏觀層面上,我們可以從現象學或詮釋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個關係。 那麼,我們可以談論現象學與詮釋學的對話 —— 正如本書第二部分 (Phenomenology in Dialogue with Hermeneutics) 所發生的 —— 或者 —— 正如第三部分 (Hermeneutics in Dialogue with Phenomenology) 所發生的 —— 詮釋學與現象學的對話。 如果要在微觀層面上解決這種關係,則可以提供特定圖形和文本的案例研究。 本書的許多作品都是這類微觀分析的實例。 其他人則努力糾正他們對這兩種傳統的某些特徵和傾向的誤解,並進一步發展他們的一些核心見解。
即使被視為屬於歐陸哲學核心的哲學傳統,詮釋學和現象學也不能被明確地確定。 鑑於這兩種傳統的豐富歷史,在一本二百多頁的書中也很難對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詳盡的描述。 本書的目的不是解決爭論,而是為爭論做出貢獻 —— 因為對這種關係的理解仍然是一個往往未被發展的先入之見,需要時不時地受到批評和重新評估。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Figures and Themes“ 的章節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重點關注前 Husserl 現象學和詮釋學,並密切關注 Hegel (Hegel on Cognition as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al, and Historical) 和 Wilhelm Dilthey (Dilthey’s Path: From the Legacy of Boeckh and Droysen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Human Sciences and a Hermeneutical Logic of Life) 的思想。 第二部分的章節則從經典現象學的角度探討現象學與詮釋學之間的關係,而第三部分的章節則從詮釋學的角度關注同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