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24
The Address of the Eye: A Phenomenology of Film Experience
電影是一種感性的對象,而在我們面前它也成為一種可感測的、肉欲的、有意義主題的建構的主體, “電影必須用生活本身來表達生活”,因此電影有一種作為意向主體的機構 ,就像它是意向客體一樣。 因此,Vivian Sobchack 在挑戰當前電影理論的基本假設時提出了這樣的觀點,這些假設將電影簡化為視覺對象,將觀眾簡化為確定性電影裝置的犧牲者。 作者堅持認為這些前提忽略了觀眾和電影的物質和文化歷史情境,因此提出了一個激進的建議,即電影體驗取決於兩個「觀者」的觀看:旁觀者和電影,每個人都作為主體和電影而存在。 Sobchack 借鑒存在主義和符號現象學,特別是 Merleau-Ponty 的著作,展示了電影體驗如何提供對可逆的、辯證的和可逆的事物的經驗洞察。象徵著這種具體願景的本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以 “我的 mine” 和 “他人的 another’s” 的身份生活。在解釋電影的可理解性和意義的嘗試中,Sobchack 探索了人類在歷史和文化範圍內選擇和表達自由的可能性。 xxxxxxxxxx 感知和表達是存在於世界的經驗中的一部分,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主體間和主體內相互作用的一種相關結構,構成了意義,即使意義是存在於世界的基本要素。 這種可逆性稱為交叉,這是電影體驗所預設的動態。 Jean Mitry 堅持認為,“電影必須用生活本身來表達生活”,因此電影有一種作為意向主體的機構,就像它是意向客體一樣 (The Aesthetics and Psychology of the Cinem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它使用與在世界中直接經驗中操作的結構相同的結構。 我們的意識調解經驗,不再使其直接,而是在括號和還原之後(透過詮釋學)創造意義的可能性。 所有這些經驗行為進一步需要並預設了身體存在所創造的化身經驗。 電影體驗的運作假設有一個共享的世界、存在於世界中的共同經驗基礎以及關於存在於世界如何透過表達和感知來表現自身的合作,從而創造出一種交流行為。 交流結構從根本上透過存在結構出現,這些結構在括號和還原的多步驟過程結束時變得明顯。 一旦先入為主的想法、預設和聯想被括起來,我們就為現象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將每個元素減少到平等的經驗基礎上,避免將各種元素分層的傾向,以便讓現像在其結構中具有自由度讓我們的意識對其進行「遊戲」。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Phenomenology’s Material Presence: Video, Vision and Experience
“Phenomenology’s Material Presence: Video, Vision and Experience ” 藉鑒了現象學、具身和電影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並透過考察後殖民電影中的形上學存在來擴展該領域。 其他學術研究吸收了個別現象學思想家的見解,而 “Phenomenology’s Material Presence ” 則利用這些思想家 ── Husserl、Heidegger 和 Merleau-Ponty ── 的方法,將他們帶入對話中,創作出一篇結構豐富、富有詩意的文本。 透過對電影製片人 Robert Yao Ramesar 的三個實驗視頻的思考,這本書證明了視頻執行了現象學探究的行為。“Phenomenology’s Material Presence” 擴展了我們在電影研究和哲學上的理論。 “Phenomenology’s Material Presence: Video, Vision, and Experience” —— Gabrielle A. Hezekiah 的項目在當今的電影和文化研究中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且獨特的項目。 她首先旨在將她的方法定位於 20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Meaningful Flesh: Reflections on Religion and Nature for a Queer Planet
現代社會都提倡環保。近日香港更是怱怱上馬各種環保政策,使得令人覺得是在推行一種宗教般。宗教比我們想像的要奇怪得多;自然也是如此。 這是 “Meaningful Flesh: Reflections on Religion and Nature for a Queer Planet” 一書的兩個基本見解:作者們希望能到達思想家從未到達的地方。 酷兒理論與宗教的結合已經發生了至少 25 年。John Boswell 等人開始以奇怪的眼光審視宗教傳統的歷史,不久之後我們就有了 Marcella Althaus Ried 的 “Indecent Theology(2002)” 。 作者之一 Jay Johnston 是那些利用酷兒之眼質疑基督教神學傳統權威的人之一。 同時,出現了許多對「自然」的奇怪質疑,也許最引人注目的是 Joan Roughgarden 和 Ann Fausto-Sterling 的作品,以及最近 Catriona Sandilands 和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Death of Philosophy: Reference and Self-reference in Contemporary Thought
哲學家們爭論哲學之死就像他們爭論上帝之死一樣。 Kant 聲稱對哲學的開始和結束負有責任,而 Heidegger 則認為哲學以 Nietzsche 為結束。 在二十世紀, J. L. Austin 和 Richard Rorty 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宣稱哲學的終結,有些人甚至呼籲 “後哲學postphilosophy” 的到來。 為了理解這些相互衝突的立場 —— 這些立場往往既說明了哲學家,也說明了他的主題 —— Isabelle Thomas-Fogiel 首次系統地探討了 “哲學的終結 The Death of Philosophy”,同時也重塑了西方思想史本身。 Isabelle Thomas-Fogiel 從科學主義等後哲學主張開始,她認為這些主張是自我反駁的,因為這些主張將哲學歸入自然科學的分支。 她在 Richard Rorty 的懷疑論和歐陸思想中發現了類似的問題。 回顧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哲學家的著作,當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開始分裂時,Thomas-Fogiel 發現這兩種傳統都遵循相同的道路最終導致了自相矛盾。 這種現象,無論受到讚揚或譴責,都被理解為哲學的死亡。 Thomas-Fogiel 追溯了從 Quine 到 Rorty,從 Heidegger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Free: A Child and a Country at the End of History
這部戲劇性、文筆優美的回憶錄反映了巴爾幹共產主義的終結,對「自由」的反思。 對於早熟的 11 歲女孩 Lea Ypi 來說,Albania 的蘇聯式社會主義預示著預定的未來,是熱情同志們的安全保證。 也就是說,直到她發現自己緊緊抓住 Joseph Stalin 的石像,剛被學生抗議斬首。 共產主義未能實現承諾的烏托邦。 一個人的「傳記」—— 階級地位和其他很久以前的聯繫 —— 為一個人的個人未來設定了嚴格的界限。 當 Ypi 的父母談到親戚去「大學」或「畢業」時,他們談論的是 Ypi 努力揭開的重大秘密。 90 年代初,當 Albania 和其他巴爾幹國家興致勃勃地開始向「自由市場」過渡時,西方的自由理想卻帶來了混亂:傳銷、有組織犯罪和性交易的反烏托邦。 和她優雅、知性、會講法語的祖母; 她激進時尚的父親; 在她堅定的反社會主義的母親的引導下,Ypi 接受了最豐富多彩的政治教育 —— 在這裡,她以傑出的文學才華進行了敘述。 現在,Ypi 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年輕政治思想家之一,也是英國著名的左派聲音,他對個人與政治、價值觀與身份之間的關係提出了新鮮而令人振奮的觀點,並提出了有關自由成本的迫切問題。 這本獲獎回憶錄以機智、魅力和智慧講述了作者在 Albania 亞共產主義垮台前後的生活 。 現在,她是倫敦經濟學院的政治哲學教授,她回憶起自己早年在那個封閉的暴政中的經歷,當時她接受了該國獨特的暴君恩維爾·霍查建立的個人崇拜。 在那裡,所有的真相都是謊言,包括她自己家族的穆斯林傳統和秘密的反共歷史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現代生活的節奏無疑地在加快,但這種加速似乎並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或更滿足。 哈特穆特·羅莎在這部重要的新著作中指出,如果加速是問題所在,那麼解決方案就在於「共鳴 resonance」。 人類生活的品質不能簡單地用資源、選擇和幸福時刻來衡量; 相反,我們必須考慮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或共鳴。 Hartmut Rosa 將他的共振理論應用於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描述了我們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各種方式,從呼吸行為到採用不同文化的世界觀。 然後,他轉向具體的經驗和行動領域 —— 家庭和政治、工作和體育、宗教和藝術 —— 我們作為晚期現代主體在其中尋求共鳴。 事實證明,這項任務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現代性的升級邏輯既是個人和集體層面與世界扭曲關係的原因也是結果。 正如 Hartmut Rosa 所表明的,現代社會的所有重大危機 —— 環境危機、民主危機、心理危機 —— 也可以根據共鳴以及我們與周圍世界破裂的關係來理解和分析。 Hartmut Rosa 的書以他現在關於加速的經典著作為基礎,是對現代性理論的重大新貢獻,展示了我們與世界的問題關係是如何成為我們今天面臨的一些最緊迫問題的關鍵的。 這種針對我們時代的批判理論的大膽更新將引起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學生和學者的極大興趣。 xxxxxxxxxx Hartmut Rosa 的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一書也許是對現代性晚期社會形態中人類與世界之間矛盾關係最完整的診斷。 這也是一場力量社會學之旅,因為它將現代性危機的問題重新聚焦於其結構和社會文化原因,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各種心理分析嘗試,以解釋我們與周圍物體的(社會的、物質的或理想的,以及我們將要討論的三個共鳴領域)關係。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Why Liberalism Failed
自由主義是否因為成功而失敗了? 二十世紀的三種主導意識形態 ──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 ── 只剩下最後一種。 這造成了一種特殊的情況,自由主義的支持者往往忘記它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不是人類政治進化的自然最終狀態。 正如 Patrick Deneen在這本頗具爭議性的書中所指出的,自由主義是建立在矛盾的基礎上的:它宣揚平等權利,同時又助長了無與倫比的物質不平等; 其合法性取決於同意,但它阻礙了公民對私有主義的承諾; 在追求個人自主的過程中,它催生了人類歷史上影響最深遠、最全面的國家體系。 在這裏,Deneen 提出了嚴厲的警告,現在對我們的政治文化起作用的向心力並不是表面的缺陷,而是一個系統的固有特徵,這個系統的成功本身就會導致失敗。 xxxxxxxxxx I. 政治經濟 1989 年柏林圍牆的垮台以及不久後蘇聯的迅速解體為西方自由民主國家帶來了欣喜。 冷戰不是國家之間的較量,而是意識形態之間的較量,最終以一種意識形態 —— 國家主義集體主義 —— 看似全面撤退而告終。 自詡為「自由世界」的人贏了。或者更確切地說,它的意識形態有 —— 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以 Rawls 式的 “無阻礙的自我 unencumbered self” 的原子論人類學為前提。1991 年,克里姆林宮突然被羞辱地淪為地緣政治的腳註,它曾經似乎像一個征服的巨人一樣橫跨全球。 美國政治哲學家 Francis Fukuyama 等新黑格爾派欣喜若狂,宣稱歷史的終結和「最後一個人」的勝利 (End of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uman No More: Digital Subjectivities, Unhuman Subjects, and the End of Anthropology
“Human No More: Digital Subjectivities, Unhuman Subjects, and the End of Anthropology” 將人類學的視角轉向網路空間,探討了網路世界的條件如何塑造虛擬社羣中的認同、地點、文化和死亡。 網路世界對基於地方的民族誌的傳統人類學概念提出了質疑。 它們打破了定義,模糊了區別,並迫使我們重新思考 “主體 subject” 的概念。“Human No More” 扣問數位文化如何整合,以及 “非人類 unhuman” 和 “數位 digital” 的民族誌如何可能導致 “人類 human ” 概念的重新配置。 這項具有挑釁性和開創性的工作挑戰了整個人類學領域的基本假設。 備受尊敬的作者的跨學科研究使得這本書對於理解當代人類互動至關重要。 它不僅會引起人類學家的興趣 ,也會引起媒體、傳播、流行文化、身分和科技領域的學生和學者的興趣。 xxxxxxxxxx 在過去的十多二十年中,生活在網路世界中的可能性不斷增加,這不斷破壞並質疑基於地方的民族誌的傳統人類學概念。 在跨國文化流動司空見慣的世界裏,這些概念已經因為人為地束縛、限制和具體化 “文化 cultur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