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現代生活的節奏無疑地在加快,但這種加速似乎並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或更滿足。 哈特穆特·羅莎在這部重要的新著作中指出,如果加速是問題所在,那麼解決方案就在於「共鳴 resonance」。 人類生活的品質不能簡單地用資源、選擇和幸福時刻來衡量; 相反,我們必須考慮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或共鳴。

Hartmut Rosa 將他的共振理論應用於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描述了我們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各種方式,從呼吸行為到採用不同文化的世界觀。 然後,他轉向具體的經驗和行動領域 —— 家庭和政治、工作和體育、宗教和藝術 —— 我們作為晚期現代主體在其中尋求共鳴。 事實證明,這項任務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現代性的升級邏輯既是個人和集體層面與世界扭曲關係的原因也是結果。 正如 Hartmut Rosa 所表明的,現代社會的所有重大危機 —— 環境危機、民主危機、心理危機 —— 也可以根據共鳴以及我們與周圍世界破裂的關係來理解和分析。

Hartmut Rosa 的書以他現在關於加速的經典著作為基礎,是對現代性理論的重大新貢獻,展示了我們與世界的問題關係是如何成為我們今天面臨的一些最緊迫問題的關鍵的。 這種針對我們時代的批判理論的大膽更新將引起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學生和學者的極大興趣。

xxxxxxxxxx

Hartmut Rosa 的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一書也許是對現代性晚期社會形態中人類與世界之間矛盾關係最完整的診斷。 這也是一場力量社會學之旅,因為它將現代性危機的問題重新聚焦於其結構和社會文化原因,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各種心理分析嘗試,以解釋我們與周圍物體的(社會的、物質的或理想的,以及我們將要討論的三個共鳴領域)關係。

前提是,現代性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條件,可以被描述為 “不斷升級的強化”,根據這一診斷,目前這導致人類與世界的環境、政治和主觀關係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 “不斷擴張” 的結構制度化和文化合法化策略導致了 “共鳴軸的靜音”( p 10 ) 。

本書在各章中提出了兩條交織的主要論點。 一方面,旨在建立一種以 “共鳴 resonance” 概念為軸心的我們與世界關係的社會學。另一方面,有能力根據這個概念對 “美好生活” 應該是甚麼進行規範性評估。

共鳴不是你獲得的類別或資源。 共鳴是與世界連結的一種方式。 我們在世界面前的原始狀態是共鳴。 我們接觸世界的最初方式,無論是物質的還是解釋性的,只要有效,就會引起共鳴。 因此,嬰兒與世界的第一次接觸是在子宮環境中( p 50); 同樣,隨後與重要他人進行身體接觸( p 50 及後續內容)。

Rosa 定義共鳴來自關於甚麼是美好生活的經典討論,但在這些討論中所選擇的路徑並不典型,這些討論的前提本質上源於政治學或哲學,強調最大自主性原則。Rosa 認為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活品質是可以衡量的,並且基於資源和可能性的累積。 Rosa 告訴我們,現在這種累積邏輯適應了現代性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理性、個人化)的結構性要求,但無論如何都沒有窮盡主體與世界的關係。 相反,它會產生 “沉默區”,即Rosa 與共鳴時刻相對應的疏遠行為和態度。

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品質取決於自我與世界(主觀、客觀和社會)關係的品質。 也就是說,自我與世界建立關係的方式 —— 自我如何體驗世界。在這種關係中,當主體體驗世界就好像它在回應或支持它時,就會產生共鳴 —— 一種構成主體自身身分的連結。 正如 Rosa 在其他地方所說,提出了一個簡潔的公式來定義一個他自己認為是複雜的概念 :“一種自我受到影響、感動或挑戰的方式,但同時也感覺能夠觸摸或到達外部世界” (Hartmut Rosa,Stephan Lessenich,Klaus Dörre, “Sociology, Capitalism, Critique-Verso (2015): p 306). 共鳴關係與疏離關係相對立。 這個概念在社會思想中,特別是在批判理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 然而,當我們研究與世界關係的社會學時,異化被定義為 “一種原本無關的關係”。 因此,異化包括一種與世界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主體和世界以冷漠或排斥的方式面對彼此( p 184)。

在 “我們與世界關係的社會學” 的情況下,前提恰恰是主體體驗和利用這個世界的方式從來不僅僅是個人的,而是總是以社會文化和社會經濟為中介的。 然而,在(晚期)現代性及其資本主義再生產邏輯的條件下,共鳴並不是我們與世界關係的有效模式。 累積的工具邏輯主要產生了另外兩種模式:冷漠 —— 一種與世界適當的工具性關係 —— 和排斥 —— 一種迴避世界的關係。 因此,共鳴的可能性與異化的情況相對立。

這兩個極點限制了圍繞著從根本上異化的與世界的關係模式對結構上制度化和社會文化上合法化的社會進行批判性解釋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現代性的特徵是異化與共鳴之間的辯證關係,而後者的潛力已因前者的盛行而被掏空。

在個人層面上,如果我們想要傳記的話,這種與世界(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預示著成功或不成功的生活。 對這兩種社會狀況的解釋不是從資源及其累積的角度來解釋的,這相當於支持 Rosa 所批評的資本主義社會典型的世界觀。 事實上,它也是對不平等社會學的保留,從根本上涉及獲取資本的差異。

相反,有幾個引起共鳴的領域,Rosa 將本書的整個第二部分 (Spheres and Axes of Resonance) 都奉獻給了這些領域,解釋了它們的內容和社會形式。 因此,它提供了它們的幾何分類:水平 horizontal axes —— 包括社會關係(家庭、愛、友誼)—— 對角 diagonal axes —— 與事物世界(學校、工作、運動)相關 —— 以及垂直 vertical axes —— 存在維度,或旨在實現整體性(宗教或美感體驗)( p 172 )。

每個社會都以某種方式建構這些領域,成員可以在其中建立個人的共鳴軸。 在現代性中 ,這些形式在共鳴和疏離之間搖擺。 事實上,在本書的第三部分 (Fear of the Muting of the World: A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in Terms of Resonance Theory) 和第四部分 (A Critical Theor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中,Rosa 介紹了 “社會加速 social acceleration” 的概念,這使他在先前的作品中成名。根據這個概念,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必須保持永久擴張,以在文化和結構上進行自我複製 ,也就是說,它必須保持動態加速,作者稱之為 “動態穩定” 的條件( “Social Acceleration: A New Theory of Modernity-Columbia University (2013)”: p187)。

他的結論是,問題在於這種加速的必要性已經產生了多重危機,包括生物心理、生態和政治性質的危機。 當前與世界的聯繫方式是工具性的,其特徵是 “資源拜物教”,並且強迫性地關注任務和目標的強化; 正如 Rosa 所說, “無論我們今年的創造力、活躍度和速度如何,明年我們都必須提高”( p 427)。在這樣的背景下,是否具備發起共鳴計劃的社會和政治條件? Rosa 這麼認為; 針對他在批評者中聽到的悲觀情緒 —— 適當地組織在具有相同標題的章節中 —— 描述了該計劃的主要內容。

鑑於這裏為我們保留的空間,只適合強調那些看似其指導原則的內容。 一是減速政策: 如果現代性的功能座右銘是系統性加速,那麼對現代性的漸進式批判就必須基於減速的要求。 Rosa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表示 (hartmut-rosa SYMPOSIUM SOCIAL WORLD AND PANDEMIC),需要利用 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慣性來扭轉普遍放緩的局面,這並非偶然。 實現共鳴需要重新同步,也就是我們個人的共鳴軸與制度化的社會時代之間的重新結合,而不是去同步,特別是時代與政治和社會文化發展的脫鉤。(Thomas J. Sugrue (editor), Caitlin Zaloom (editor), “The Long Year: A 2020 Reader (2022)”)

第二,後增長社會的藍圖。 這必然是基於市場力量的重新整合及其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的 “盲目強化”。表面上看,這樣的提議在本質上與對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解讀沒有甚麼不同(Jurgen Habermas , “Legitimation Crisis(1992) ”) [ 1988])或認可(Axel Honneth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The Moral Grammar of Social Conflicts(1995)”)。

然而,該提案變得過於脆弱,無法支持真正的解放政治計劃。 Rosa 希望她的共鳴理論能夠批判性地反思建立一個 “標準不是統治和控制,而是傾聽和回應” 世界的可能性( p 428)。 Rosa 承認減速計劃在規範上是可行的,但當他認為該計劃在結構上無害時,他表現出了一些天真,他只是將其影響集中在共鳴軸的重新激活上,例如,他將 Covid-19 這場流行病視為 “一次事件” 的即興評論就表明了這一點。重新設計世界的機會 [上述訪談]。 正如 Rosa 有時聲稱的那樣,事實每天都可以證明,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放緩並沒有讓人們與世界團聚,而是陷入了一場規模仍難以估量的普遍危機。 我們目睹的不是個體共鳴軸的倍增,而是疏遠和不安全感的蔓延,其後果是不可預測的。 然而,更神秘的是, Rosa 似乎肯定地指出,競爭關係 —— 例如在當前積累和競爭的生活模式中受到批評的關係 —— 不可能產生共鳴( p 203),“除了娛樂活動或體育比賽”(原文如此 ) 。 對這一假設的批評當然值得進一步發展; 這裡我們只能問,在共鳴的最終評判者是演員本人的情況下,似乎從人類有 “個體共鳴軸” 的觀念出發,誰來評判甚麼是共鳴的好壞?

除了前面的規範主義方面之外,在理論上,Rosa 的書開啟了社會學調查和反思的整個領域。 從瑣碎的角度來看, “規範 norms” 一詞或 “社會規範 social norms” 一詞在文本中只出現了五次 —— 在一本五百多頁的書中,這似乎很有啟發。 但是,從理論上講,更重要的是,圍繞著透過規範或(合法)規則進行整合的經典表述被拒絕,轉而支持恢復一種現象學路徑,該路徑側重於 “主體間性/共主觀性 intersubjective” 作為與世界的關係 (Margaret S. Archer, “Making our Way through the World: Human Reflexivity and Social Mobility (2007)”,並被概念化為 “共振軸” 將社會思想引導到一個與最新批判理論本身不同的方向(從 Habermas 到 Honneth,其中社會規範的監管力量仍然在構建行為的合理性: 例如,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1981) ”。另外 ,Adorno 、Habermas 和 Honneth 都對主體性的形成給予了相當多的關注。 因為如果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中心目標之一是追求美好生活,那麼主體性的構成條件確實是美好生活的先決條件(參見 Critical Theory and Poststructuralism.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he Frankfurt School, pp 323–336)) 。

其次,有時,在整本書中,我們認為我們正在危險地接近新時代的話語,諸如 “共鳴綠洲” 或 “來自世界的反應” 等表達方式,這些表述在社會學中無法進行分析操作。 無論如何,批判理論的計劃始終拒絕操作化的牢籠,並擁抱概念抽象和超越的能力。 最終,具有更多經驗主義傾向的學者仍將有能力根據共振理論所準備的材料建立假設 — 演繹關係。 似乎有效的是,批判理論沿著 Adorno 或 Benjamin 等偉大導師的路線,發現自己透過這種共鳴重新啟動。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