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現象學似乎主要關注知識、真理和感知的問題,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對這些現象的分析仍然與語言緊密相連,因此,現象學不可避免地是一種語言哲學。 這本由頂尖學者撰寫的論文集借鑒了 Husserl、Heidegger、Merleau-Ponty、Gadamer 和 Ricoeur等眾多現象學作家的見解,透過考察兩組問題,闡明了現象學對語言的獨特貢獻。 第一組問題涉及語言與經驗的相關性。 研究透過關注生活經驗、指涉問題和揭露性言說來展示語言哲學的第一人稱特徵。 第二組問題涉及語言與主體間性/共主觀性的相關性。 研究透過關注語言習得、文化和對話來展示語言哲學的第二人稱特徵。
xxxxxxxxxx
Chad Engelland 編輯的 “Language and Phenomenology” 共有 15 篇論文。 這些文章以一系列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分析軸圍繞著語言與現象學之間的關係問題來討論。 文本由Chad Engelland 自己選取成書。 在他的引言和最終文本的文章中,他提請我們注意這樣一個事實:現象學話語本身就是一種具有自己的詞彙和語法的語言。 正如 Richard Kearney 在他關於語言和敘事熱情好客的作品 (ch 14: Translating Hospitality: A Narrative Task) 中告訴我們的那樣,“母語有很多子嗣” ( p 267 )。 文本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例證了這兩點。 如果所有的作者都能流利地使用現象學語言,那麼仍然存在不同的方言,或者 ——用 Chad Engelland 自己的術語 —— “抑揚變化 inflections” ( p 273 )來表示。
閱讀整個文本會提出一個問題,即文本所表達的作者之間在多大程度上協調一致或各有不同。 這本文集似乎對現象學與語言之間關係的本質提供了不同的結論,但我們心中也許有一個問題,即這種差異有多少最終是術語性的,而不是實質上哲學性的。 這些解釋問題本身在文本中向我們提出的問題中找到了一面鏡子。 由於評論一部作品涉及作者的調解和某種 “翻譯”,令人想起了 Richard Kearney 的觀察,“……每種方言都有其秘密,因此每種外來語言的合法雙重指令都向它的宿主呼喊:’翻譯我! 不要翻譯我!’ ” ( p 265 )然後,我們不妨探討文本中呈現的一些線索、主題和張力,同時認識到這種 “翻譯”的限制。
這本文集中的文章分別探討了言語和語言, 語言和思想, 語言和意義, 對話和語言,對話和情緒, 對話和感知體驗, 經驗和判斷, 語言和規範性, 語言和自我意識,經驗和詮釋, 語言與具現 ,以及語言和真理等可能存在的關係與連結。 本書中核心的學術人物是 Husserl 和 Heidegger,有多篇文章致力於解釋這對學者的早期和晚期著作。Merleau-Ponty、Gadamer 等人當然也被帶入這些重疊和交叉的對話中。 所有的文章都植根於現象學傳統,但許多文章涉及到了分析哲學作為自然對話的夥伴,這涉及的人物例如有 Wittgenstein 和 Frege 等人。另外因為 Heidegger 對語言的分析相互作用,並修改了 Aristotle 對語言的解釋,Aristotle 是另一個在傳統之間提供了另一個橋樑多次出現的人物。
這種傳統的橋樑也許部分是主題本身的自然特徵,其中語言哲學更典型地被視為英美傳統的領域。 正如 Chad Engelland 在開頭所強調的那樣,“語言現象學 phenomenology of language 的領域最初顯得空洞” ( p 1 ) …… 雖然作為概念分析的哲學顯然涉及與語言和語言問題的密切互動,但這一點對於哲學是否也同樣適用還不清楚。 對語言的具體現象學貢獻是甚麼?。 本書為「語言現象學」這個領域做出了豐富的貢獻,追蹤了這個領域必須應對的基本預設的一些中心線索,同時也為詳細反思我們語言生活的生活經驗提供了空間。 在這本書中,多種視角的形式是一種力量,提供了該領域深度和廣度的綜觀。 對於那些已經從事現象學思想的人來說,本書的寫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容易理解和啟發性的。
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標題為 “Language and Experience”,第二部分為 “Language and Joint Experience”。 因此,第二部分對文本的整體主題採取了特定的傾向,即語言和經驗之間的關係,因為兩者不可避免地與我們與他人的主體間性/共主觀性互動聯繫在一起。 Chad Engelland 告訴我們,這兩部分旨在追蹤我們生活經驗中語言的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特徵。
第一部分共分為了八章:Daniel O. Dahlstrom (Language and Experience: Phenomenological Dimensions) 認為,語言是照亮物體的 “光 light”。 Taylor Carmen (Merleau-Ponty on Expression: and Meaning) 評價了 Merleau-Ponty 對語言與表達身體之間聯繫的解釋。 Dominique Pradelle (On Husserl’s Concept: of the Pre-predicative Genealogy of Logic and Regressive Method) 探討了一種理解體驗 “前謂語 pre-predicative” 維度的方法。 Jacob Rump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Rule-Following, and Primitive Normativity) 認為,感知具有 “根深蒂固 baked in” 的規範性,並概述了為甚麼這與理解語言和經驗之間的關係有關。 Scott Campbell (The Place of Language in the Early Heidegger’s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提出,Heidegger 對 “注意到 taking notice” 的理解提供了一種揭示而不是隱藏我們的經驗的說話方式。 Leslie MacAvoy (Logos, Perception, and the Ontological Function of Discourse in Phenomenology: A Theme from Heidegger’s Reading of Aristotle) 概述了 Heidegger 如何透過將標誌/logos 轉變為感知體驗本身來修改 Aristotle 的敘述。 Katherine Whitby (We Are a Conversation: Heidegger on How Language Uncovers) 為我們提供了語言向我們揭示世界的八種可能的方式,並以對話作為揭示世界的中心地位。 Anna Gosetti-Ferencei ( The Phenomenology of Poetry) 關注詩歌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探索詩歌的現象學和詩歌作為現象學。
第二部分則由七篇論文組成。 由於這裏的重點是語言和經驗的主體間性/共主觀性向度 ,因此許多作者將他們的分析與發展心理學的分析結合在一起。 嬰兒及其照顧者共享的語言學習的共同注意力背景揭示了主體間性/共主觀性、語言和經驗之間的聯繫,而這些聯繫在我們成人的經驗中是隱藏在顯而易見的地方。 Andrew Inkpin (Complex Community: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Language Sharing) 認為,個人主義和社會整體主義都不是解釋語言的充分方法,但語言的個人和社會方面都是複合的、複雜的和共同構成的。 Pol Vandevelde (The Scaffolding Role of a Natural Language in the Formation of Thought: Edmund Husserl’s Contribution) 借鏡 Lev Vygotsky 的著作,認為語言支撐著思想,思想支撐著語言。 Michele Averchi (Widening the World through Speech: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n of Linguistic Appropriation) 利用 Husserl 對表達和指示之間的區別來說明,雖然存在非語言形式的信息傳遞,但只有語言形式才能起到真正的交流行為的作用。 Lawrence Hatab (The Priority of Language in World-Disclosure: Back to the Beginnings in Childhood) 主張語言在所有形式的世界揭示中的優先性和必要性。 Cathy Culbertson (Play in Conversation: The Cognitive Import of Gadamer’s Theory of Play) 強調不同的重點,認為遊戲的形式反映並預示著口語對話。 Richard Kearney 對他所謂的 “敘事熱情好客 narrative hospitality” 提供了分析和宣言,其特點是靈活性、多元化、變形和寬恕。 Chad Engelland (Inflecting “Presence” and “Absence”: On Sharing the Phenomenological Conversation) 最後對我們學習現象學語言的方式進行了沉思,認為這是我們日常語言學習的基礎和完成。 他根據前者超越存在到達缺席的能力,對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形式進行了區分。
雖然本書的多中心性質意味著這裏沒有一個簡單的總體論點可供分析,但貫穿整個文本的關鍵線索是之間關係的本質語言和經驗。 對於經驗與語言之間的基本關係這個問題,我們至少可以採取三種不同的可能立場。 從廣義上講,這些是:
(i)語言強加於現象經驗的 “原始資料” 或次於現象經驗的 “原始資料”,這是兩種不同的事物。
(ii)現象經驗其實是 “自始至終” 的語言經驗,並且不存在所謂前語言經驗。
(iii)存在某種(類似)前語言經驗的類別,但是我們經驗的這一方面仍然以與語言結構一致或同構的方式建構。
如果我們要滑稽模仿現象學,我們可能會傾向於說它宣揚的是第一種立場。 人們可能會認為,在 Husserl「回到事物本身」的勸告中,現象學家正在尋求分析先於語言本身的事物。 然而,很快就會發現,情況不一定如此,事實上,這也不是大多數現象學家所採取的策略,儘管強調生活經驗作為方法論的起點。 這既是因為語言作為我們世界經驗內容的一部分在括號過程中倖存下來,也因為很明顯,(在某種程度上)語言是我們以我們的方式體驗世界的可能性的一個條件。
大多數現象學家希望對語言和現象學之間的關係有更細緻的解釋,但這種關係或一組關係的本質是甚麼? 正如 Chad Engelland 在本書的引言中所強調的那樣,我們在經典和當代現象學家的著作中都看到:“經驗占主導地位,但這是一種透過言語而擴大的經驗。 由此,我們可以辨識出現象學對語言的處理中的一種基本張力:一方面,現象學使言語服從於經驗。 另一方面,現象學確定了言語和經驗的相互作用”( p 3 )。 此外,現象學家希望注意 “經驗的語言性 the linguisticality of experience”( p 13 )。 Chad Engelland 在這裏粗略地列出了上述三個重點,強調現象學傳統已經包含了暗示(i)、(ii)和(iii)的要素。 當這些立場並列放置時,似乎互不相容。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相互競爭的重點呢? 各自的論據是甚麼? 這本書旨在透過共同長期認真地審視這些張力,幫助我們思考這個問題。 每一篇文章都以自己的方式試圖確定語言在我們生活經驗的形式和內容中的位置和方式的連貫理解。
從表面上看,對於經驗是否「自始至終」都是語言性的問題,本書中的不同作者似乎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Lawrence Hatab 等主張 “語言在世界揭示中的優先地位”( p 229 ),強調人類總是已經存在於語言中的方式 —— 這看起來像是選項(ii)。 其他人,如 Dominique Pradelle 認為,經驗的前謂語維度比語言維度更原始,然而有一種標誌/ logos 形式可以構建這種 “低階”( p 58 )經驗,將其與語言聯繫起來 —— 看起來像選項(iii)。
提出這裏關鍵問題的另一種方式可能是:識別只是語言的領域嗎? 如果不是,我們如何理解語言前或語言外的標識,或 “處於新生狀態的標識”( p 72 )? 或者反過來重新建構:如果我們的前語言體驗存在某種邏輯結構,這是因為這種前語言內容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 “語言學的”,所以跟踪語言的標誌/logos(正如 Leslie MacAvoy 似乎反對 “知覺已經說話” 的說法( p 120))? 或者這裏是否存在一種真正且明顯的前語言邏輯(正如 Dominique Pradelle 和 Jacob Rump 似乎都認為的那樣)?
這些不同的建議關係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中以特定的方式體現出來,這部分重點關注語言和經驗的主體間/共主觀背景。 這些論文重點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包括前語言形式的交流和口頭對話。 反映上述問題,當我們談論 “口頭前 pre-verbal” 、 “口頭外 extra-verbal” 或 “非口頭 non-verbal” 溝通時,我們可能會問(包括例如語氣、手勢和肢體語言)我們是說這些交流形式中內建了一種準語言的 “語法 grammar” 嗎?或者這些互動形式有自己不同於語言的邏輯,只是次要地與互動的語言元素建立某種關係? 同樣,我們似乎對這個問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Michele Averchi 認為,口頭和非口頭溝通形式之間存在明顯的邏輯和結構差異,這體現在語言交流缺席和抽象的能力之間的差異 —— 這看起來像是選項(i)。 Lawrence Hatab 認為,所有的溝通都是語言的,並否認尚未由語言塑造的經驗的可能性,這看起來像是選項(ii)。 Carolyn Culbertson 的文章提出了一個看似不同的立場。 她研究了遊戲形式和口語對話之間的結構相似性,以這種方式證明了前口頭和口頭對話形式的結構相似性、一致性和相互聯繫。 Pol Vandevelde 使用 Husserl 提出了略有不同但類似的結論,他強調了 “語義意識 semantic consciousness” 和 “語音意識 phonetic consciousness” 之間的區別( p 199 )。 語義意識是我們最熟悉的 “感知為 perceiving-as”:當我聽到某人用英語說話時,我不能將其聽為 “純粹的噪音”,但我非推理地聽到單字和句子的含義。 然而,語音意識在我接受言語時突顯了稍微不同的一層意義。 即使當我聽到有人用我聽不懂的外語說話時,我仍然將其理解為言說。 這映射到嬰兒言語的發展,嬰兒可以將言語模式識別為言說,並在理解單字本身的含義之前加入原始對話 。 用 Lev Vygotsky 的話來說, “思想的發展有一個前語言階段,言語的發展有一個前智力階段”( p 195 )。 Pol Vandevelde 對此的認可看起來像是選項 (iii)。
這個核心問題以另一種方式重新提出:語言是比我們通常認為的更廣泛的類別(包含看似非口頭的內容)還是標誌/logos 是比我們通常認為的更廣泛的類別(包含非語言學的內容) ) ? 而且 ──(如果有的話)這種差異有甚麼風險? 這就是哲學實質與僅僅是術語的問題發揮作用的地方。 如果我們將我們的經驗維度視為由前語言標誌/logos 或前口頭語言構成,這會有所不同嗎? 這兩種說法是同一件事嗎? 如果不是,可能還需要甚麼來區分這兩種思考方式?
對這個核心問題的一個略有不同的看法是,語言是否必然客觀化我們的經驗,Scott Campbell 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再一次,我們心目中現象學家可能會說,所有語言都充滿理論,它給經驗的「給定 given」帶來了扭曲或至少是有限的和限制性的。 這種觀點與上面的選項(i)有明顯的一致性,可能會認為語言總是再現經驗中所呈現的內容。 然而,還有另一個建議,語言也可以直接地呈現我們的經驗,並成功地將這種經驗傳達給另一個人。 在這裏,不同類型的言說在不同的 “現象學語域 phenomenological registers”( p 109 )中做不同種類的事情,並且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揭示或隱藏世界。 Scott Campbell 將 Heidegger 對 St Paul 著作的分析視為注意到的一個例子。 Anna Gosetti-Ferencei 對詩歌中 “現象學時刻 phenomenological moments”( p 150 )的描述也提供了一幅呈現而非代表的語言圖景。“注意到 taking-notice” 是 “一種前謂語和非命題語言,即一種喚起性的、甚至可能是意識流、敘事性和探索性的語言,而不是理論性和客觀化的語言”( p 96 )。 這種語言有別於 Heidegger 式的 “閒話 fallen speech (idle talk)”,後者掩蓋了我們經驗的生活現實。 我們可以將 Scott Campbell 對 Heidegger 的解釋解讀為類似於選項(ii),特別是當他將其與他對 Husserl 的解釋進行對比時,後者看起來更像選項(iii)。 他說:“Husserl……認為謂語可以揭示前謂語經驗的內在意義。 另一方面,Heidegger 探討了一種思考語言本身就是前謂語的方式” ( p 110 )。 Scott Campbell 對 Husserl 和 Heidegger 的解釋在這裏是否正確是它自己的問題,但即使 Scott Campbell 在這裏是正確的,這也不一定是迫使進一步辯證的一點,因為兩種立場都可能是正確的。 這兩種關於語言如何揭示經驗意義的表述並不互相排斥。 此分析中沒有任何內容可以為我們在選項(ii)或(iii)之間進行仲裁。 同樣,我們可能想知道他們之間最終有多少利害關係(如果有的話)。
評估哲學差異在哪裏以及差異僅僅是術語的部分困難與 “語言” 和 “經驗” 本身都是如此廣泛和有爭議的術語有關。 每個關聯都有一堆(重疊的)概念與之相關,而一個人如何理解這些關聯,對於得出關於其他關聯的性質的結論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一個人如何理解對話和語言之間的關係,將影響一個人如何理解對話和經驗之間的關係,進而影響經驗和語言之間的關係。 相關關係的定義定義了該關係的性質和可能性。 例如,雖然Lawrence Hatab 強烈主張 “世界的啟示是在語言中聚集的,而不是在物體、感知、思想或意識中聚集的”( p 299 ),但他對 “語言” 的定義包括 “面部表情、觸摸、身體互動、手勢、聲音、節奏、語調、情緒暗示和一系列行為背景” ( p 236 )。 也就是說,Lawrence Hatab 將一系列非口頭的具體互動定義為他所說的語言。 隨著各種具體意義都被置於語言的保護之下,語言是世界的唯一揭示者的主張不再像最初那樣狹隘。 如上所述,一旦語言被賦予了廣泛的定義,Lawrence Hatab 這樣的立場和 Dominique Pradelle 這樣的立場之間的利害關係就不太清楚了,如果有的話。 也許 Lawrence Hatab 的非口頭 “語言” 和 Dominique Pradelle 的 “前語言性標誌 pre-linguistic logos” 是同一件事,並且可以透過兩種不同的方式將選項(ii)和選項(iii)視為同一件事。
關於定義差異的這一點注意到了,進一步探索我們的經驗的語言外維度的可能性的更豐富的方式可能會問:我們如何理解前語言標誌/logos(或前口頭語言)的本質和結構? 許多作者的建議是,這是由感知經驗本身內建的規範性給出的。 作為意向性的意識結構 ,意味著看是看,聽是聽,等等,為我們提供了嵌入感知的 logos。 意識如此結構化的可能性條件是甚麼? 正如 Leslie MacAvoy 在她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世界本身的結構在這裏是相關的,對事物 “互客觀性 interobjectivity” 中嵌入的意義網絡的進一步分析可能是進一步探索的一部分。 正如 Richard Kearney 所指出的那樣,這裏還存在著一個可能的神學方向 —— “不存在純粹的原始 logos,除非它是上帝的” ( p 265 )。 事實上 ,對 “前語言性標誌/logos” 的進一步探索可能會以《聖約翰福音》中著名的開場白作為起始線索: “太初有道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logos”。“Language and Phenomenology ” 為進一步探索融入現實結構和現象意識邏輯的標誌提供了一個跳板,儘管對話仍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