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希臘人來說,“天命 providence” 是世界的內在目的和合理結構。在基督教思想中,它成為「提供」人類福祉的良性意志。而在我們這個日益世俗的時代 ── 上帝是否已經失去了?也許吧,但正如 Genevieve Lloyd 在這本“Providence lost” 富有啟發性的著作中所明確指出的那樣,“天命” 仍然對我們的思想和生活產生強大的影響;並了解如何幫助我們澄清定義我們現代性的自由和自治概念的功能(或越來越多的功能失調)。這種理解正是本書的目標,本書追溯了西方哲學史上 “天命” 概念的一系列轉變。Lloyd 從古希臘思想中 “天命” 的早期版本開始,透過其與基督教思想的融合來追蹤這一概念,直至其在十七世紀自由和必然的哲學適應中的作用。最後,她展示了 “天命” 如何被納入十八世紀的進步思想,最終使其在哲學上變得多餘。本書融合了從 Euripides 到 Augustine、Descartes 、Spinoza、Kant 和 Hegel 等思想家的豐富討論,清晰而有力地講述了思想史,以解決我們目前對自主、風險和責任概念的困惑。本書探討了哲學、宗教和文學之間,以及哲學思想中的智力、想像和情感之間的相互作用,讓思想史學家和一般讀者能夠理解 “天命” 可以失去但無法逃脫的真正意義。
xxxxxxxxxx
“Providence lost” 對哲學的重新認識做出了重大貢獻,因為哲學與生活密切相關。Plutarch 在二世紀初寫的一本名為 Whether an Old Man Should Engage in Public Affairs的書中寫道:
大多數人認為哲學在於從椅子的高度發表演講,並基於文字授課。但這些人完全懷念的是不間斷的哲學,我們每天都看到這種哲學以一種完全等同的方式被實踐著……蘇格拉底沒有為他的聽眾搭建看台,也沒有坐在教授的椅子上;他沒有為他的聽眾搭建看台,也沒有坐在教授的椅子上;他沒有為他的聽眾搭建看台,也沒有坐在教授的椅子上;他沒有為他的聽眾搭建看台,也沒有坐在教授的椅子上;他沒有為他的聽眾搭建看台,也沒有坐在教授的椅子上。他沒有與朋友交談或散步的固定時間表。相反,他有時透過與他們開玩笑,或與他們一起參加戰爭或市場,最後透過入獄和喝毒藥來研究哲學。他第一個表明,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中,日常生活都給了我們研究哲學的機會。(Plutarch’s Moralia, vol.10 [Loeb 321], p 145:26 )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本名為 “Providence lost” 的書?Genevieve Lloyd 的論點是,現代世俗話語自由地運用宗教思想,有一種強大的 “天命” 觀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它雖然與宗教哲學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足夠獨特,足以保證進行廣泛的哲學研究。
“天命” 概念與神學一神論的連結體現在個人被照顧、被照顧的感覺上 —— 他們的福祉透過神聖意志的本質得到保證,在整個歷史中表達自己。Genevieve Lloyd 認為,存在著一種 “天命” 的概念,雖然它與人類繁榮和福祉的理念有著同樣的聯繫,但它的形式卻源自必然性的觀念 —— 必須是甚麼的事情。此外,儘管它避開了上帝的影響,但它也帶有宗教觀點的許多情感價值。這些 “天命” 的觀念,不亞於宗教觀念,是試圖使我們自己適應生命的悲劇性維度:死亡、不幸和苦難。
Genevieve Lloyd 細緻的哲學史重新呈現了 Descartes 和 Spinoza 等早期現代哲學家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沒有提出終極二分法的方式。兩人都直接致力於理解這些激情,同時主張與它們保持一定的距離。雖然她最終在 Descartes 問題上站在 Spinoza 一邊( p 308 ) ,但 Lloyd 並沒有兜售任何關於 Descartes 罪惡的簡單化神話。這並不是說我們太過於 Descartes 主義,而只是選擇性地如此 —— 繼承了他的意志觀念,而沒有構成它的 “天命” 觀念。Spinoza 在攻擊自由意志觀念在哲學上不連貫的同時,試圖發展一種與必然性的哲學理解連結在一起的自由觀念。Lloyd 追溯了 Spinoza 如何接受 Stoic 派的生活觀,即在逆境面前保持冷靜。不管 Spinoza 的哲學能否達到 Lloyd 想要的目的 —— 畢竟,這位哲學家建議我們 “平等地等待和承受一切形式的命運,因為一切都遵循上帝永恆的法令” —— 她表明這是非常值得嘗試的。
Genevieve Lloyd 以類似於 Susan Neiman 在 “Evil in Modern Thought: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Philosoph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中的嘗試的方式提供了一部強有力的哲學史。它不是反駁而是拒絕現代想像力與哲學文學的分離(Lloyd 之前曾這樣做過在 “Being in Time: Selves and Narrators i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Ideas) (1993)” )中取得了令人震驚的結果。Lloyd 正處於事業的巔峰,表現出對哲學傳統的掌握和尊重,同時將其變成自己的。
“天命 providence” 源自於「提供 provide」一詞。“天命” 已經與上帝為人類提供食物的觀念聯繫在一起,但正如這部作品所表明的那樣,這個術語更基本的含義只是與一種包容性的秩序有關,根據這種秩序,人類的不幸和痛苦被重新配置和調整。 “Providence lost” 是對西方哲學中 “天命” 概念的研究,從它在古希臘的早期出現到它在現代晚期的消失。這結合了廣泛的思想史和關於概念喪失的激動人心的論文。
本書的導論和最後一章提出的論點是, “天命” 概念從我們的工作哲學詞彙中消失 ——Genevieve Lloyd 認為這種損失在 Hegel 的著作中首次可見 —— 助長了這樣的幻想: “可控與必要之間的界限是無限變化的”( p 307)。幻想是我們能夠完全掌控我們的生活,人類的意志和聰明才智可以克服一切,甚至死亡。Lloyd 認為,只要我們這樣想,我們就注定會做出 “不適當的意志努力” ( p 304 ),並對代理和責任採取最終不人道的態度。作為一個例子,她引用了 Joan Didion 的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2007)”,其中 Joan Didion 說,她丈夫的自然死亡並不是一種必然的遭遇,而是一種失敗,如果有人更加努力,了解更多,就可以避免這種失敗。Lloyd 認為,解決這種焦慮和衰弱狀況的方法在於 “根據需要塑造生活的理想” ( p 309 ),而哲學史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為我們自己的時代闡明這樣的理想。
構成本書主體的八章旨在提供必要的思想史。這段歷史的核心,形成了第五章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Princess: Descartes and the Philosophical Life) 和第六章 (Living with Necessity: Spinoza and the Philosophical Life),是 Descartes 和 Spinoza 提出的關於人類自由的不同概念,前者將自由與自由意志聯繫起來,後者發現自由處於無助之物的懷抱中(就像 Spinoza 所接受的)他自己在 23 歲時被逐出猶太教)。Genevieve Lloyd 從這些章節中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繼承了 Descartes 自由概念的腐敗版本,並且對 Spinoza 的概念完全視而不見,正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有效的 “天命” 概念。在她對這些章節的闡述中,她強調,儘管存在真正的差異,但兩位思想家都認識到(至少)生活中的一些困難是無法避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代表了一種必然性,如果一個人想要擁有自己的生活,就必須適應這種必然性。這種對 “天命” 的認識對 Descartes 來說是對人類意志力的檢驗,並以這種方式為他的實踐哲學提供了情感上的活力,而 Lloyd 發現我們自己的許多思考中都缺乏這種活力。
第 1 章 (Euripides, Philosopher of the Stage) 到第 4 章 (Augustine: Divine Justice and the “Ordering” of Evil) 追溯了 Descartes 主義和 Spinoza 主義的自由概念在它們之前的天命論中的元素,從 Euripides 開始,到 Augustine 結束,並涵蓋了其間的大量古代哲學。在這次歷史之旅中,特別突出的是 Stoics 學派(第 2 章 (The World of Men and Gods) 和第 3 章 (Agreeing with Nature: Fate and Providence in Stoic Ethics) ),他們透過將 “天命” 與必要的秩序等同起來,預示了 Spinoza 的敘述;而 Augustine (第 4 章),則透過將神意等同於 Descartes 的敘述,預示了 Descartes 的敘述。第 7 章 (Designer Worlds) 和第八章 (Providence as Progress ) 延續了整個十八世紀的這段歷史,從 Leibniz 將 “天命” 視為受無限智慧檢驗的神聖意志的運用開始,到 Kant 將 “天命” 納入進步思想結束。Voltaire、Hume 和 Rousseau 也在討論之列。
但本書也頗有缺失之處。首先,歷史章節涵蓋的內容如此之大,以至於對不同思想家的處理往往過於粗略,無法滿足專家的要求或對非專家的啟發。例如,對 Stoic 派 “挪用 appropriation” 或 “衝動 impulse” 等關鍵技術術語的闡述太快,無法闡明 Genevieve Lloyd 所表揚並成功地使其看起來有吸引力的 Stoic 派理想(因此人們非常想要缺少的解釋)。其中許多章節給人一種雜亂的感覺,好像她覺得有必要涵蓋太多人物(除了提到的人物之外,還有 Plato、Aristotle、Epicurus、Machiavelli、Boethius 和新 Plato主義者)。Lloyd 為了廣度而犧牲了深度。
這些章節的擁擠導致了第二個令人失望的地方,那就是歷史章節並不總是相互吻合或與它們想要建立的論點吻合。這些章節中的一些段落首先以獨立的文章形式發表,有時這也表明了這一點。這個困難在 Descartes 的關鍵章節中最為突出。
在本書中,Genevieve Lloyd 需要展示(在她看來,廣泛的)對人類生活中不可控制的地位的否認,是如何源於對 Descartes 自由概念的選擇性挪用,這一概念接受了他對自由意志的強調,同時忽略了限制他開始這麼做了。那麼,人們期望在 Descartes 一章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Princess: Descartes and the Philosophical Life) 中找到這解釋的兩個要素,但事實並非如此,或不夠清楚。相反,Lloyd 展示了 Descartes 與精明的 Elisabeth of Bohemia 公主的通信如何迫使他改進他的自由觀念,最終在他在 “The Passions of the Soul” 中闡述的敘述中達到頂峰。本章的重點是這個成熟的概念,根據這個概念,意志的正確運用會考慮到超出意志範圍的事物秩序,類似於愛的體驗,根據 Descartes 的說法,一個人將自己視為愛的一部分。這引起了一場引人入勝的討論,但它不確定 Descartes 對自由意志的強調在早期(Elisabeth of Bohemia 之前)或後來(Elisabeth of Bohemia 之後)的敘述中到底是甚麼。這一點對於 Lloyd 的這一章節至關重要,該章節聲稱這種強調是唯一倖存下來的。當 Descartes 在有關 Spinoza 的後續章節 (Living with Necessity: Spinoza and the Philosophical Life) 中被認定為極端唯意志論時,也讓人感到不安。
如果這些缺陷阻礙了這項工作為評估我們的狀況提供一個完全有說服力的論點,它們並不會阻止它獲得真正的回報。Genevieve Lloyd 對她所討論的文本是一位富有啟發性和洞察力的讀者,這本書為如何對人們正在閱讀的哲學作品的文學形式給予應有的關注提供了某種模型。她令人信服地證明,如果我們不掌握 “天命” 概念在我們文明中所產生的情感共鳴,我們就無法理解 “天命” 概念在我們文明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畢竟,“天命” 這個概念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在面對人類生活中的所有可怕和困難時感到順適。一種哲學上強而有力的 “天命” 概念(相對於嚴格的神學概念)應該為人們提供一種理性基礎的深層安慰。換句話說,它應該同時調動智力和情感。Lloyd 對哲學家為引起讀者的這種完整參與形式而採用的各種寫作策略非常敏感。出於同樣的原因,她在家中將文學文本當作哲學作品來閱讀,令人耳目一新。這部作品以對劇作家 Euripides 的引人入勝的討論開始和結束並非偶然。理性的情感向度以及它對實踐哲學文學形式的要求是本書的一個批判性和刺激性的次主題。
有時,這個副主題掩蓋了更明確的主題,因為當她對 Hume 的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的討論更多是關於如何閱讀這部作品而不是關於 “天命” 的想法時。然而,更多時候,她對副主題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整體效果。例如,在她對 Augustine、Leibniz 和 Kant 的討論中,她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案例,證明這些哲學家為捍衛各自的 “天命” 概念而提出的論點有意依賴於讀者中某些類型的情感接受能力的存在。後兩者訴諸一種 “契合 fittingness” 或對稱感,類似於欣賞一幅畫或一首音樂所需的感覺,而正如Genevieve Lloyd 所見,Augustine 的論點毫不掩飾地依賴對上帝良善的先驗信仰。用她的話來說,我們應該將 Augustine 視為 “出於他作為社區一部分的經驗的全部深度而寫作,該社區賦予了他的思想形式,同時他也為該社區的形成做出了貢獻” ( p 145 )。現代讀者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而發現這些思想家的論點令人失望。Lloyd 的成就在於明確了這樣一個想法:如果我們認為他們試圖透過他們的論點來說服任何理性的觀察者(無論多麼麻木不仁),我們就無法完全理解他們的 “天命” 概念。這其中的一個有趣的含義是,如果像 Lloyd 所建議的那樣,我們很好地復興了 “天命” 或功能上等效的概念,那麼我們尋找擊倒論點就將是愚蠢的。如果 Lloyd 是對的,那麼這個想法從來都不是這樣運作的,只有狹隘的理性和哲學觀點才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想法。
當然 Genevieve Lloyd 對哲學史的解讀是否正確,這最好留給那些專門研究這些的人來審視。然而,第 261 頁有一個明顯的錯誤,她將古代懷疑論者著名的學說(透過對立表象實現懸置判斷來追求平靜)歸因於古代 Stoics 學派。叧外,除了註腳(僅限於指示來源材料)之外,還有一個關於 “進一步閱讀” 的單獨部分,它逐章提供與 Lloyd 主題相關的大量材料的指導(適當地,還包括歷史著作)和富有想像力的文學以及二手文學和哲學家的其他作品)。 “進一步閱讀” 部分也完善了她在正文中的一些討論,並提供了豐富且不引人注目的歷史細節。整體而言本書值得任何對其影響深遠的主題感興趣的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