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 and the Claims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 Transcendental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Catherine Wilson 曾將 Kant 的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ement (Critique of Judgment, edited by Paul Guyer, translated by Paul Guyer and Eric Matthews. CUP),CJ” 描述為 “一本關於演化、美和生命形式的長篇、憂心忡忡、矛盾的書” ( “Epicureanism at the Origins of Modernity(2008)” : p 98,n.63)。她的精闢評論或許可以解釋第三批判學術界廣泛承認的一個特點,即它的零碎特徵。 Kant 著作中明顯的矛盾心理 —— 跨越美學和藝術哲學、生物學哲學和一般科學理論,甚至宗教哲學和人類存在的最終目的,同時闡述他的哲學心理學 —— 導致了二手文獻的碎片化。因此,一個解釋性的挑戰是對這文本進行統一的解讀,這將展示一個貫穿其對美、崇高、藝術、生物學、認知和宗教的引人入勝的討論的總體論文。

Ido Geiger 這本 “Kant and the Claims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 Transcendental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拒絕對第三批判的 “拼貼 collaged” 解讀( p 50 ),並對其統一性問題提供了部分補救措施。然而,補救措施是片面的,因為 Geiger 提出要捍衛的論點 —— 合目的性原則是經驗認知的先驗條件 —— 只解決了 Kant 認為他關心的問題之一,事實上,不是主要問題。Geiger 的解釋涉及 Kant 在導論中提出的兩個 “過渡 transition” 問題中較窄的一個:從對普遍的、先驗的自然法則的解釋過渡到對其特殊的、經驗的法則的解釋。在 Geiger 的首選表述中,這個問題相當於闡明 “特定經驗經歷和自然知識的先驗條件”,而不是第一批判的原則分析中提出的一般經驗條件( p 10 )。然而,這裏提出的解釋擱置了第三批判的核心問題:彌合自然與自由之間,或者認識論理性和道德理性各自主張之間的 “不可估量的鴻溝”,Kant 旨在通過這一鴻溝來進行批判事業  ( “CJ”, 5: 175 )。正如本書前言所言的那樣,讀者期待將第三批判作為一個由該任務指導的統一整體進行解釋,但他們將會感到失望。Geiger 公開承認這一局限性,並在他的引言中明確指出,不提供這樣的閱讀 —— 特別是,關於崇高和審美以及審美判斷辯證法的部分被排除在他的敘述之外,正如 Kant 在物理神學和倫理神學目的論判斷方法論中對主要轉變問題進行的有趣且關鍵的討論。簡而言之,關於第三批判的統一性,Geiger 的閱讀避免成為拼貼畫,只是忽略了可以說是本書的中心關注點。

換言之,就 Ido Geiger 的具體目標而言,他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且具有挑釁性的論點,即自然的目的性原則指定了經驗認知的先驗條件,從而完成了 Kant 在第一批判中的解釋。將他對這一點的解釋與 Rachel Zuckert( “Kant on Beauty and Biolog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2007)” )進行對比,Geiger 強調,雖然 Zuckert 認為第三批判關注的是進一步劃定知識的界限,但他將其解讀為填補了第一批判留下的空白( p 12 )。換句話說,Geiger 比大多數 Kant 在第三批判序言中的主張更認真地對待這一主張,即如果判斷力不被單獨視為一種認知能力, “對純粹理性的批判將是不完整的” ( “CJ”, 5:168)。所討論的差距與 Kant 在第一批判的先驗辯證法附錄中關於自然系統統一性的討論與第三批判的自然目的性原則的主題連續性有關。事實上 ,Geiger 的書被合理地解讀為從幾乎普遍的對 Kant 在附錄中關於為甚麼我們必須將自然表示為一個統一的概念整體的解釋的不滿中得到了暗示。Geiger 對反思性判斷的認知重要性的描述是建立在該著作的基礎上的。對於代表第一批判的完整性的提出抗辨,Geiger 希望得到公平的評價,讓讀者 “不要僅僅因為它與他們認為 Kant 在第一批判中所說的內容相衝突而駁回歸因於第三批判的主張”( p 14 )。這是一個我們應該同意的請求,因為 Geiger 對合目的性原理的基礎和認知意義的解釋是豐富的、詳盡的,並且無疑會引起人們的仔細關注。

Ido Geiger 的論證分兩個主要步驟進行,分別在第四章 (Discursivity and the Conceptual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和第五章 (The Significance of Form and the Aesthetic Purposiveness) 中進行。前三章-處理兩個導論中出現的問題(第一章: The Charge of Reflective Judgment and the Conceptual and Aesthetic Purposiveness of Nature),Kant 對有機目的論的解釋與一般自然目的論的關係(第二章: Organisms, Teleological Judgment and the Methodology of Biology),以及對目的論判斷二律背反的一個解釋極點的簡要認可,最近由 Marcel Quarfood ( “Kant’s Theory of Biology (2014) ”: pp 167–84) 提辯,但在更早的時則有 Ernst Cassirer ( “Kant’s Life and Thought (1983) ”) 和  Erich Adickes ( “Kant als Naturforscher (1924)” )( Ch 3: The Antinomy of Teleological Judgment) 提辯 – 很大程度上是準備性的,儘管對自組織概念(§ 2.4)的討論值得注意其清晰度和洞察力。本書五個章節的架構是簡短的引言和結論。後者的標籤有些誤導性,因為它提出了有關所提供的閱讀的哲學結果的新主張,同時削弱了其某些註釋主張的力量。簡而言之,結論包含了 Geiger 在第三批判中發現的概念主義的特定版本如何被整理以避免 “既定神話 Myth of the Given” 的概述,透過從中提取經驗概念所獲得的非循環說明,該說明也尊重經驗概念獲取的頑固性。這個提議很有趣,但不屬於結論。
本書解釋的核心在第四章 (Discursivity and the Conceptual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中開始展開。Ido Geiger 在這裏證實了他的論點,即 Kant 對自然合目的性原則的 “演繹” ,與表面上相反,並不存在於引言第五節中完全令人不滿意的論證中,Kant 似乎得出結論認為該原理是有效的因為我們的理解(可能是病態的)對秩序的需要。相反,他認為正是 Kant 在第 76-7 節中對人類話語性的有影響力的討論,透過將原理錨定在認知的來源中,最終完成了演繹。事實上,根據 Geiger 的說法,Kant 在整個《目的論判斷批判》中的首要目標是將合目的性原則建立在話語性的基礎上,並由此證實他的主張,即自然作為一個整體必須被視為一個合目的統一體。簡言之,我們之所以必須將自然表示為概念上有目的的整體,是因為話語理解的本質是這樣的,即它所擁有的任何經驗概念都暗示著一個分層組織的、理想完整的其他概念系統,而它部分地代表著其他概念。Geiger 對話語性的令人信服的解釋依賴於將概念 “視為其本身的部分和整體”( p 128) 。在概念方案的邏輯目的性的解釋中,它是自然本身目的性假設的基礎,Kant 對有機體的分析,產生了自己蓬勃發展的,具有嚴格的工具性作用的 Kant “生物學哲學” 產業。對 Geiger 來說,《目的論判斷批判 Critique of Teleological Judgment》的更深層的哲學目標是使主觀反思的假設合法化,即自然被組織成經驗法則和種類的有目的的整體。對有機體的詳細分析恰好是有用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通常傾向於從有目的的自組織角度來談論和思考有機體。

Ido Geiger 解釋的第二步,也是更具爭議性的一步,佔據了全書五章中最長的一章 ——總共 62 頁。事實上,第五章很可能被解讀為一篇獨立的文章,以捍衛非概念性美學判斷是概念性經驗判斷可能性的必要條件這一觀點。Geiger 的敘述涉及兩個主要主張。首先,純粹的品味判斷會導致對象的非概念性描述,而這種描述是基於對象的空間形式所帶來的愉悅感,這反過來又導致根據空間形式將對象初步分類為自然類型;其次,這種對象的分類可以引導反思性判斷尋找特定的經驗概念。(Geiger 透過談論 “原型對象” 和 “原型種類” 來限定在這個層面上對對象和種類的討論,以強調它們僅在空間上被區分,因此在非概念上被區分)(p 147 )。Geiger 認為,Kant 強調美麗的形式作為純粹品味判斷的對象,這與空間形式(花朵、甲殼類動物、蜂鳥或水晶的形狀)有關,而且,這些形式是自然種類的特徵形式。正如他所說: “我認為 Kant 的指導思想是,我們對自然物體的某些空間形式的愉快反應使我們能夠第一眼看到自然因果關係的位置” ( p 147 )。這個解釋策略的目的很明確:它將 Kant 對美感判斷的解釋納入他的認知理論。無論它們可能具有甚麼其他價值,對自然美的判斷在經驗概念獲取過程中都佔據著必要的作用,因為它們提供了對自然種類的對象的初步分類,從而為因果探究提供了指導。品味判斷提供了關於自然關節所在位置的 “可修正假設” 或 “第一個猜想”,其中包含了它們對經驗的先驗貢獻(pp 164、166 )。與對有機體的分析一樣,對 Geiger 來說,對美學經驗的分析最終有助於完成對第一批判中開始的經驗認知條件的說明:“透過說純粹品味判斷的對象在範式上是自然類的形式,我的意思是聲稱這就是 Kant 研究純粹品味判斷的原因”( p 150 )。

第五章內容豐富,Ido Geiger 巧妙地解決了以 Kant 美學體驗理論為中心的 “解釋性爭議的迷宮”( p 140 )。他捍衛了許多這些主題的具體立場,並將其納入他對 Kant 概念主義的解釋中。例如,在 Kant 所說的美的體驗所依賴的想像和理解的 “自由發揮 free play” 一詞的含義這個棘手的問題上,Geiger 將能力的和諧解釋為 “一種可以將合理的流形納入概念之下的承諾感覺”( p 189 )。在他看來,空間形式的認知意義也解釋了美感判斷的普遍性:我們期望與品味判斷普遍一致,因為它們追蹤可以進一步研究並接受認知判斷的對象的空間形式( p 184 ) 。

作為《審美判斷批判 Critique of Aesthetic judgment》的解讀,Ido Geiger 的巧妙努力必然會遇到相當大的阻力,他充分意識到這種可能性。貫穿本章的關鍵張力在於平衡康德對美感經驗的非概念性特徵的堅持,同時使其與自然的概念性知識相關 ——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偶然的,而是與認知 “先驗地 transcendentally” 相關。畢竟,概念探究在發現的背景下利用愉快的經驗是一回事,而這些經驗的基礎構成認知有效性的必要的先驗條件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值得稱讚的是,Geiger 以極其坦誠的態度認識到了這種緊張局勢。最後,他告訴我們,支持他對《審美判斷批判》的非正統解讀的是它的哲學教訓,即它對處理給定神話的承諾( p 197 )—— 因此,更有理由包含一個關於根植於第三批判的 Kant 概念主義版本的哲學回報的實質章節,而不是我們在結論中得到的簡短概述。

總之,Ido Geiger 的書不足以作為第三批判的統一解釋,至少在有意義的 “統一 unity ” 意義上是不夠的,這需要解決文本中明確提出的所有重大問題,並解釋其所有實質性部分。他對 Kant 美學判斷理論的解讀無疑會引起許多人的驚訝。同時,Geiger 從知識論的角度對 Kant 的著作提供了一種原創的、哲學上和文本上動機充分的解釋。第三批判對 Kant 的理論哲學具有重要意義,獨立於其與實踐哲學的關係,這一點早已被承認。Geiger 的寶貴貢獻在於系統而徹底地闡明了這一維度。 “Kant and the Claims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 Transcendental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肯定會與 Rachel Zuckert 的 “Kant on Beauty and Biolog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2007)” 和 Hannah Ginsborg 的 “The Normativity of Nature_ Essays on 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 (2015) ” 一起成為未來英語 Kant 學術第三批判的試金石。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