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December 29, 2024

Idealism, Relativism, and Realism: New Essays on Objectivity Beyond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vide

過去幾年,當代實在論研究領域中的幾場爭論 —— 以“新實在論”、“歐陸實在論” 或“思辨唯物主義” 等標題而聞名 —— 已經表明,科學並不是系統地衡量真理和現實的最終標準。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放棄真理或客觀性的概念,正如二十世紀哲學的某些潮流中反覆提出的那樣。然而,在當代實在論的研究領域內,客觀性概念本身並沒有被充分的提煉。客觀的東西應該​​是真實的,不受主體的偏見、解釋和觀點的影響,具有世界現狀所滿足的真實條件。 “Idealism, Relativism, and Realism: New Essays on Objectivity Beyond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vide” 書匯集了國際傑出學者的文章,他們發表過關於觀念論、認識相對主義或實在論的文章,並且經常將自己歸入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之一。因此,本書將聚焦在這些傳統,旨在澄清當今客觀性概念在當代存有論和知識論中代表甚麼,超越了分析歐陸的的鴻溝。 xxxxxxxxxx 存有論是對實在最一般的探究,要么通過詢問 “存有是甚麼” 的問題,要么通過關注存有的基本類別及其關係。近幾十年來,直到現在,這些探討的特點是透過 “分析 analytic” 哲學和 “歐陸 continental” 哲學之間的方法論和主題分歧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近年來,這種劃分的理由經常受到質疑,其中一個問題是人們廣泛討論的是經驗科學和形式科學作為真理和實在的最終衡量標準的作用。即使對於那些質疑存有論的特定哲學範疇可以輕易地被自然科學範疇取代的人來說,重要的是,這並不意味著真理和客觀性的指導思想也應同樣被拒絕。這裏提出的十六篇論文將理論研究與對哲學史的反思結合起來,代表了當代存有論和知識論領域的各種最新發展,包括最近出現在「新實在論 New Realism」、「新唯物主義 New Materialism」、 「思辨實在論 Speculative Realism」等標題下的論文。在方法論上,出現的兩個共同目標是重新思考康德式本體與現象之間的對立,連同它所暗示的先驗觀念論的形上學基礎,並重新考慮熟悉的哲學戰線,將觀念論和相對主義的立場與各種實在論分開。 客觀性概念的完善和闡明給當代哲學提出了概念和方法論問題。根據一種有影響力的觀念,客觀的東西應該​​是真實的,不受思考主體的偏見、解釋和觀點的影響。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認為,客觀主張和信念應該具有可以按照世界現狀來滿足的真理條件。然而,一個仍然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定義這些真值條件本身。客觀性是否是主體與客體在時間上的關係性和過程哲學上的相互依賴,正如當代觀念論哲學的當代適應和發展有時所堅持的?實在本身的結構在存有論上是人類心靈可以閱讀的類似書籍的文本嗎?客觀性是一種社會財產(如金錢或婚姻),因此主要是羣體的財產,而不是獨立於思想的事實的財產嗎?或者它取決於經濟條件,植根於意識形態的「世界圖景 world-picture」? 本書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