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生一瓢酌 Life

失敗的上帝 VS 反抗者

在香港……@反佔中,你說這是政治立場。沒問題@反反送中修例,你說這是政治立場。我開始知道你祗會偏向一邊去思考@武漢肺炎事件中,你仍然認為政府,包括警察,是對的、而遣責批評者。那你一定是病了,而且是致死之病 遊輪事件、以至各項所謂措施……若然政府能真的早些做、負責任地為市民着想……那結果會如何?……政府若真要向市民表示悔悟:那請將禮賓府、各區警署……設作隔離房屋用,而不是用民房作隔離房屋用 1914到1945年種種的滔天暴行使人提醒自己:不應該因為關注國家和社會能為人民做甚麼,而看不見國家和社會能對人民做甚麼。“The God that Failed(失敗的上帝), 1950”一書,集結了公開放棄共產主義信仰的六位西方前共產主義者的文章。而Camus 的“The Rebel: An Essay on Man in Revolt(反抗者)”一作之所以意義重大,主要不再於它發出的論點或它激起政治界、文學界的決裂,而在於它代表了自由主義者較普遍進行的一個糾正性的轉彎。一如“The God that failed ”,代表了左派知識份子在公開抨擊史達林主義惡行上,從此可暢所欲言,不再受到壓抑。先前的沉默並不是完全出於愚蠢的或愚昧的不光彩理由。一些人認為蘇聯付出過重大犧牲,將西歐人從納粹魔掌中救出,對於這樣一個國家,理該忠貞不棄。西方人在捍衞自身和自身的自由主義價值上也曾做出嚴重的傷害和暴力行為。對Camus 和Orwell等人來說,讓人沉默的那些理由都已經站不住脚。該是時候公開表白心跡。不管喜不喜歡,冷戰要他們選邊站,而他們選擇站在西方那一邊。Camus 的“The Rebel: An Essay on Man in Revolt(反抗者)”提問多過給予答案。他希望建立一輕鬆自在的、人性的、不被他所謂的「地中海」觀念驅動的政治,並以這樣的希望做為該著作的結尾。他設想一條在極權主義壓迫和西方過火行為之間不偏不倚的中道,而他對這一中道祗陳述其梗概、未交代細節。知識界的左派看到獵物自然飛撲過來,批評Camus 祗關注良心的純粹性更甚於關注不公不義……然後Sartre隨後捅上一刀,在「現代」雜誌上刊出一封公開信(1952年8月),一封如今讀來仍然是又狠又準的文學暗殺傑作的信。從此,Camus 與Sartre 形同陌路……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混沌一瓢酌 chaos,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反智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個反智的時代…… 我們自以為摒除一切知識、摒除一切學習……就可以有廣闊的視野、可以有不同的視角……這就是反智的時代……一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論。 反智一方面是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 反智的遺害更體現於各種層面上 …… 。在社會文化上認為智商高的人有自大的心態,所以對這類人有所反感,對於智商較高的人的行為,常會誤讀為是自大的表現。又或出於對學識較多的人的嫉妒心態,又或是逆向歧視的心態,而對學識較多的人作出貶低的行徑,如「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知識無用論」、「知識又有甚麼益處呢?我看很多人讀幾洧書就變得傲慢,有了知識反而覺得高人一等。」…… 。觀感與溝通上因為思考的方式與效率不同,產生不同的結論與行為,而造成溝通不良等問題 。政治體現上認為精英的行為脫離民意或事實、或以專業形象來推銷錯誤理論,引起人民、甚至菁英的嘲弄或反抗,從而產生民粹主義。執法者更往往因自身教教育問題的原固而認為自己有權、有法在手而橫蠻無理 。教育體現更反對孩子學習沒有實用價值的「象牙塔學問」,而走向技藝之術……結果,教育缺失了人文教育、文化傳承出了問題…… 這種現象就如Thomas M. Nicholas 的“the death of expertise(專業之死: 為何反智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該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 專家之死: 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反智最最壞的是給予統治者一個愚民的借口……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生一瓢酌 Life,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無止盡的(修為)歷程

人類心理學中的有一個基本矛盾是:思想反思對我們自身可能是不利的。當我們密切關注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可能反而會失去方向,因為我們內心的「喋喋不休」,令自己以為真的做到足夠的自我反思、而這亦可能使自己陷入了某種陷阱之中。 所以我們需要自我批判。怎麼說? 人往往會掉落自我感覺良好的圈子中,尤其是一個愈有反思自己能力的人愈容易有盲點;不只是在自我形象上,甚至是認知上的盲點…… 因為人往往跳不出圈子的結果,所以要有一塊「鏡」…… 「批判」在甚麼意義上可以是一塊鏡?如果一開始的問題來自「想太多」?那就要找一個更大的參照系來批判自己。人的自我批判往往定於自以為的某些標準,但這些標準的可靠性、或功能、或參照性的極限又不為所覺……那就容易落入那盲點中…… 所以,某種意義上需要有一個更大的参照系/「鏡」來自我審視。例如,把思想寫下公佈、接受批評、再思考、……、這也許是一個方法,去作為一個更大的、超越自身的一個批判/參照系。或者可以說這是一種進階版的思考去克服這些問題。但這過程可能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人有一種叫做面子的東西在作怪。 當然,若是純思考可能可以這樣,但落到行為,會不會太難?行為的後果所付出代價可能更大。因為,行為結果做出來的傷害會較直接而明顯,而且對涉及者的反應所帶來的連鎖效果破壞性是即時的……。例如一個政治性行動所帶來的後果……。批判也一樣能克服這些涉及行為的盲點? 其實人的成長歷程中無可避免地有這種種情況……(覺得)……人似乎只能“相對地”希望如此”。另一角度來說,人可以不依「批判」,而依經驗訓練出來的「直覺」來克服它。其實,我們也可以不用“批判”這概念……,而從人的自我完善的歷程來看。就像類似於音樂家、運動家在久經鍛練後而有的敏銳的眼光,等等。這也許可以視為這可能性的、類似的一個方向。這或許可以用襌宗的那一套路話語來說:「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一個歷程 人在反思時最容易以為自己巳然發現了自己的缺點,但在他者看來可能不以為然而指出……人初時可能不接受……但反思力再强一些的會再去想想這些批評……這似乎與個人的品性、修為有一定關係…… 有再反思再改進的,也有不再反思不改進的,有再反思不再改進的…… 人若有一定的修為而至通體透明也許就能達至此…… 在上述種種中「反思」「批判」與「經驗訓練出來的直覺」又似乎與德性有某種聯繫 人的自我完善的歴程中……成道的歷程中…… 反思、批判的,或經驗訓練出來的直覺,不只是相應於認知、知識層面,亦可涉及到人的德性修為上。這正是熟而能巧、巧而能靈、靈而能神……問題是如何以西方哲學的方法/文字功夫表達出來…… 若然,這一套「反思」「批判」或「經驗訓練出來的直覺」就不再是一種純粹東方式的神秘感悟,而可以既是增進知識、思想的套路,也是可以傳授、學習的成道、成聖之路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臭味相投

人與人交往,臭味相投是自然的。但若然在工作上、事務上以臭味相投為基準則往往帶來禍患。很多情況下管理人員、或處理人事的人員都認為自己能相當客觀地處理人事,但實際上在處理人事時個人的觀感、價值却往往左右了自身的決策。在如斯的情況下,這亦是臭味相投的效應。如何才能避免、或減低臭味相投效應的影響?當然,我們可以說是依於每一事、每一情況的客觀需要條件而定。某一事、或情況需要某些條件方能達成,那相關人員即須依於此等條件以謀事、人。事、情況越重要,那相關選決的人員數目相應增加亦有需要,因為如此才能迸除個人觀感的影響。即使是由一個人可以決定的時候,當我們面見被選人員時,審視了各種條件後。最好亦應從其他途徑審查該被選人員的資料才予以決定…… 當人進入一個環境中,該環境的人或事未必與自己有臭味相投的效應。此時人的態度會予以適應、配合、並因應需要而予以導向(若可能而有能力的話),甚至導向更好的狀況。如是者,雙方都能互有增益、同為提升進步,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但亦有人會自感格格不入,無從適應。從而使個體與之衝突、感到壓力……而至離隊。這是最壞的狀況。 若然走入新環境的人,其身份、地位較高,而又不能有臭味相投的效應產生。那可能會出現一次、或一連串的換血行動。若此人胸襟視野夠闊而宅心仁厚,那可能會予下綫人員機會、或因應下綫人員的能力才華重組工作。反之,則是一種變天的效果出現。 若此人的能力並非特別卓越,胸襟能耐亦為一般,那可能會在其可能不能予以改變之處而生情緒……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女友走了……

躲了幾天,今天才敢出來見人。可人也更輕了…… 事緣萬聖節那天,正值開大會。 忽然電話一震,傳來女友萬聖節裝扮……一震、一張、一款…… 老板那邊厢却又怒目直視於我,男女同事各自微笑的微笑、眉目傳情的傳情…… 忽然間,嚇得我驚魂失色……「呀!!」一聲……從坐椅上摔下來…… 弄得人人錯諤…… 同事們紛紛扶我起來,問我所謂何事?我拿起手機給他們看。男的看了大多都唏噓不已……女的看了笑逐顏開馬上恭喜我。老板也走來搶了手機一看…… 嘆息坐下說:「一張奪命婚紗照啊……」 人躲了、女友走了……

Posted in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未雨而綢繆?

手機電源落到某一水平時,我們往往會急着去充電。在人生路上我們又能否如手機般事先予以充電:未雨綢繆?其實「未雨綢繆」這個觀念預設着未來一定會比現在好的一種“進步”觀念,同時又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永遠處於“高峯”、“健康”、“長壽”、甚至死亡遠離我呜種種假定之中。其實,人之作為人更重要的是:適時而為、克盡己責。人不應貪圖一時之安逸而嬉戲、亦不該勞苦而不知止息

Posted in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痴愚

痴愚或愚蠢(stupid)似乎是人類的一個特質。對於中國人來說則往往不止於愚蠢,還往往呈現一種柏楊所謂的醬缸文化:一個中國人可能很了不起,但這個、那個、一些了不起的中國人群聚於一起時,則往往趨向於“圍為喂”的互相推崇帶高帽的狀態中,漸漸有人以為自己真的是很利害,而其他人在這種那樣的互相推崇下(“圍為喂”、帶高帽)也漸漸地登上了神臺、或把人推上了神臺……從此有了奴役人、及被奴役的人……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事實

朝開道、夕可死矣。 事實即是事實。事實永不能變。科學家、哲學家、人類……都只是過客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感知差異

China’s territorial tactic. This week’s KAL cartoon, June 11th, 2016 (From Economists) 人被諷喻、被恥笑、被喻為橫蠻……如何能感覺挺好而不自覺醒?……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混沌一瓢酌 chaos,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人獸别

這是每一個人的問題、這是人類價值彰顯與否的問題、亦是人的尊嚴、人作為人或獸的問題…… 【港產大導】紀錄片揭當面反駁內地官員 王家衛:中國並非沒有美學,而是早被摧毀 (23:59) 2016/6/10 ‘ 剛獲紐約翠貝卡影展列作開幕電影的時尚紀錄片《時尚惡魔的盛宴》,月底將在台灣上映。電影紀錄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時尚特展的籌備過程,除了揭露港產國際大導演王家衛,如何力阻展方擬將中國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與釋迦牟尼及觀世音並列外,更披露了他當面向內地官員稱:「中國並非沒有美學,而是早被摧毀。」 王家衛是次受邀參與「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時尚特展,他以華人角度為特展提供建議及想法。台灣海鵬影業的介紹文章披露,當王家衛面對內地官員提出特展應加深「現代中國」印象、尤其是60年代後的中國美學時,王家衛即當面向對方明言,「中國並非沒有美學,而是早被摧毀」,文章指王的一句,即令對方啞口無言。 當談及中國現代的美學是什麼時,王家衛的回答:「目前沒有,還不存在,因為正在發生中。」文章指其答案簡單有力,又給對方留有顏面,讚賞這智慧的答案令人佩服。 文章又引述有關的內地官員,因認為中國正在前進中,對懷舊嗤之以鼻,更對特展的「念舊」諸多批評。對此王家衛反駁:「回顧不表示念舊,前進的唯一方式是記得自己的過去。」 – See more at: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