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道德哲學

研究道德哲學的方法至少有兩種 其一由人本身作為理性主體的困境提出的基本問題:我應該做什麼。解決的方法是提出實際問題,就好像那些問題是由具有反思能力的我們,即道德主體本身所面對的問題那樣。如是,道德哲學是日常的實際反思,即實踐理性的探求的延伸與升華。 另外,我們亦可以從外在的、第三人稱的角度來談論道德、和道德哲學。如是則將道德和道德主體作為現象、或對象來看待。 兩者的差異與分別是,後者的觀點缺少解釋;而前者不是關於我們的、即道德主體的,而是對我們講的觀點 導致現代哲學界反復出現混亂局面的原因是對科學的誤導性理解。其重要表現之一是許多哲學家表現出非反思的傾向,他們往往只會從認識論的層面提出所有哲學問題:我們怎知道事物有價值、那些事物有價值。看待道德倫理的問題,往往從一開始就認定解決方法從廣義上党是將被証明是技術性的:即是一個發現某種知識並加以應用的問題。 然而,沒有必要假設理性對實踐的指導必須是如此的。相反,它可能在於提供實踐理性的原則,即提供支配選擇的原則。其支配方式與邏輯原則從一般層面支配思維和理解原則、而支配我們的自然信念的方式是相同的。 如是,關於它們的哲學問題就絕對不是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必須服從它們的原因的問題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宗教

最近與某等牧師們相聚而談,察覺其等信仰亦在演化變遷之中。此說明宗教信仰亦並非自古以來一成不變的,信仰亦與世上事物、知識互動着…… 說到底,人,無論是何宗教、何信仰,都須先成為人,具人之本性(本善、與人共融共處……)才能、才是某某宗教、某某信仰之教徒、或門徒。人之本質是先行者、宗教信仰是後來附加上的。不以此而行、紛爭不會止息…… 宗教本為人類尋求終極安穩妥適之居所,唯當人叩死於此居所後,往往佑於「此宗」、「此教」之中而不能超克自拔而沉溺其中。如是……「此宗」「此教」與「彼宗」「彼教」間即成種種間隙、阻隔,進而促成世間種種紛爭、甚至演變成政治上之極權形態,此如近之 ISIS即是。 然若要消解此,則唯需知此終極安穩妥適之居所在神(若真有神的話),而神是沒有宗教、亦無需宗教的 宗教(religi(on))是人類的一種夢囈。 人存在於世,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擾、疑惑……從中欲尋求一種「終極的解決」,因而建構、虛擬種種的解說,為的是使自身能活得安穩妥適。但如此面對世界宇宙即叩死於自設的框架之中…… 所以,人若要超脱此框架即不能叩死。如此religion即成religioff,人所見到、所面對的是如其所視的宇宙世界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有限無限

人是有限的存在中唯一會思考無限的存在;而有限就是神性中無限的本質環節。上帝正是那一將自身有限化的存在,他在自身內部設立了諸多規定性。上帝創造世界,也就是說,他意願世界、他思考世界、他規定自身 ~ 在他自身之外無物可作規定者。換言之,他規定自身,他為自己設立了一個他者來反對自身,以至於既有上帝也有世界:它們是兩個「存在」。在這一關係中,上帝自身作為有限者被緊緊抓住反對另一個有限者。但事實上,這個世界僅僅是表象,他在這個表象中擁有自身。沒有有限的環節就沒有生命、沒有主觀性、沒有永生的上帝。上帝創造,他是主動的:正是在這裏形成了區別,有限性的環節亦被明確地建立起來。然而有限者的持存必須再次被揚棄。因此,有兩種無限:真的無限(黑格爾)和知性的純粹的壞的無限(康德)。有限是神聖生命的一小環節。當意識到:對於有限者來說,掌握無限是一種虛妄的想法。那有限與無限的對立就被設置出來。而當意識到,真的無限早已內含於有限之中,那我們就擺脫了有限和無限的對立 康德經由對理性的限制,設置了二律背反,為此被黑格爾視為掉落了知性的純粹的壞的無限之中。但康德堅持維護了人的專嚴:不能把義務的思想或對法則的尊重變成一個人品行的充分動因即為惡。黑格爾企圖超越、或超越了康德,從而得到了真的無限的境地。於此,惡經由斷裂、撕裂、分裂的過程成為達至真的無限過程中必要的惡,從而在絕對精神中消融、和解。 雖則巴門尼德認為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但存在與理解之間有一非辨證的關係。現實中惡的存在與思維上對惡的消融化解,在人的心靈上始終有一難以跨越的洪溝。現實上,人能否予惡達致任何形式的和解呢?為此,人設立法律制度的作用又所謂何事?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愛情與宗教信仰

愛情與宗教信仰有一同質的相似性。 我們之所以有某信仰,並非因為被信仰背後的種種理由說服而去相信。相反,我們之所以有某信仰,純粹是我們相信了。我們在為信仰無條件的付出。 這情況在人戀愛的過程中亦同樣的發生着。 我們戀愛時,我們為所愛無條件的付出,即使我們的缺點亦赤裸地展現於所愛者的面前。我們可能因這些缺點而成為笑柄,從而減少了我們的魅力而在所不惜。甚至,這亦成為了授予對方摧毀自身的力量。因為,在戀愛中我們相信對方不會運用這力量、或希望對方不會行使這力量。這就如同我們有某信仰,我們相信、或希望從中得到慰藉、或力量,而我們亦相信信仰的對象不會用之(我們的軟弱、缺點……)於傷害我們自身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Radical Evil

孟子從孺子將入於井論述人性本善,而另一邊厢荀子的性惡論却在耳邊纒繞着。進入二十世紀,人類的各種惡行到處彰顯;文革、奧辛威斯集中營、恐怖主義……現實上呈現出人到底是性善?性惡?牟宗三引入康德以重構儒家,那面對二十世紀至今的人類各種惡行又當如何解釋?難道性善性惡只是嘴皮內外裝得下裝不下的閑語? 康德作為人類尊嚴的最大維護者又如何解釋人類行為的種種?康德從《實踐理性批判》、《道德形上學原理》到《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又如何論述人性中的這兩種偏向?甚至有論者認為康德對「根本惡」的論述中似乎偏向於認為人性本惡……、甚至矛盾重重。而二十世紀作為傾覆人類三大支柱之一的尼采在《道德系譜學》與《超越善惡》中又會如何看待問題?亞倫特、列維納斯等人的著作又如何面對、解釋人類的種種惡行…… Richard J. Bernstein在零二年出版的這本書“Radical Evil: A Philosophical Interrogation(根本惡)”即企圖為「根本惡」梳理出一個脈絡、並闡明人類對此肩負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本書值得一讀……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黎巴嫩

認識黎巴嫩是由詩人 紀伯倫(Kahlil Gibran)開始。他的《先知》一書在中學時已縈繞捕獲了我的心。他的中文書能買能看的都買了、看了。他使我明白到上帝存在,縱使有這麼多人「証明」了、相信了,但以色列的暴行、西方各國因猶太人二戰的悲劇而對以色列的盲目、對黎巴嫩人的不公、殘酷,使我相信、亦証明上帝存在只是一個虛假的謊言…… 同時,從以色列的冷漠、橫蠻,更令我確信任何形式的民族主義都是可怕的、非理性的…… ›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獨斷迷夢

某湯狀自認為是世界的中心,一切都自以為是權傾天下、或欲權傾天下…… 實在卻是沉醉於獨斷迷夢的混蛋、賊 (Thanks the photo provider)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無知是一種致死之病

今天有人跟我說:香港只是一個小漁港,若不是中國,香港一早己玩完…… 這不期然令我明白:為何人可以是無知的。香港發展起來時,中國經濟仍是處於朦味時期。中國的崛起只是由六四後鄧小平提出經濟改革開始,從那時起,中國 …… 我們要保育土地?還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我們要清晰水源?還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我們要清新空氣?還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我們要保護環境?還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我們要人民健康?還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我們要倫理教育?還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 …… 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一切都為了經濟增長、為了脱貧(?……其實一切只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權)。結果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到頭來一切的增長也不足以填補損失。經濟增長的金錢可能只足以改善人民的健康……但環境的保壞呢?!不要以為只影響了中國的國民,事實上目前中國的碳排放量已增加了數十培,成世界之首。中國經濟的增長是實實在在的製造出一件件可廢棄的物,浪費型經濟體的不環保物……這只是在破壞地球!滅絕人類! 更甚者,黨帶領國家走向這種形態的經濟發展。人民也跟隨……為了經濟而作假作偽,首當其沖是毒奶粉,下一代沒有了。各式各樣的作假使人民對本國所生產的一切都不信……。國家資本企業、民營企業……只有向外發展,收購了人家的生產線、掛了人家的品牌,但為了經濟增長還是作假: 「在過去,你眼見為憑,原因是誰有那個時間或金錢去造假?現在即使是魚翅都可以是假貨……在過去,若你東西不夠吃,我會給你一口飯。過去是那樣。但改革開放之後,情況變了。假如你有一口飯,我有一口飯,我會設法奪走你的,為自己留兩口,讓你什麼都沒有。 現在人人口袋裏都有些錢,但錢不安全。人要有安全感才會舒服。」(《野心時代》) 而現在,(香港)經濟衰退了就把一切的責任委於佔中…… 人的無知真的是令人盲,這是一種致死之病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道理?

人,唯有人愛說道理。無論什麼,人都能將之說出個道理來。也許,這就是根本惡的根源、或絕對惡 齐泽克 | 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戰爭之諭

自Ian Morris的“War! What Is It Good For?: Conflict and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from Primates to Robots,簡體中譯《战争:从类人猿到机器人,文明的冲突和演变》”(似未能突顯作者原意)吸引了我以來。耶魯大學法學院的James Q. Whitman這本《戰爭之諭_“The Verdict of Battle: The Law of Victory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War”》更是不可不看的一本書。前者從戰爭為文明帶來的衝擊而促成文明的「進步」來看戰爭,後者則告介世人以更高道德命令之名義,來重塑世界的那些毫无法律界限的戰爭的禍害……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