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5

保羅

保羅(St Paul保祿)現代基督教的奠基者(不是耶穌基督,沒有保羅沒有現代型態的基督教)向世人傳佈釘在十字架的基督。對猶太人而言是絆脚石,對異教徒而言是愚拙的。 對我而言,保羅是個多重性格、堅毅的智者. Q: 為何你覺得他是個多重性格的人呢? A:  保羅懂得如何「和猶太人在一起時成為猶太人」和「希臘人在一起時成為希臘人」:主體的真理是與習俗無關的。正因此現代基督教的核心是在保羅而不在其他,十二門徒堅守只有猶太人可以進入神庙,而福音只有猶太人才能真正領受。但保羅首先衝破此禁區而向外邦人傳道。耶穌的父親正是舊約中的上帝,也即猶太人的上帝,這對保羅而言是反複強調且顯而易見的事實。若有一個人物為保羅感到親近、且他為了自身目的也巧妙地運用這人物,亞伯拉罕。保羅強調的是與猶太教的決裂,而非延續。保羅不會同意將已聯合起來的人分為教義的同情者與「真正的」皈依了教義、遵守儀式又行了割禮的人。真理是不分程度的,要不參與其中聲明立教事件並由此得出結果,要不就置身其外。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paul

保羅(St Paul保祿)現代基督教的奠基者(不是耶穌基督,沒有保羅沒有現代型態的基督教)向世人傳佈釘在十字架的基督。對猶太人而言是絆脚石,對異教徒而言是愚拙的。 對我而言,保羅是個多重性格、堅毅的智者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反共者

誰才是真正的反共義士/異士、國賊、社會秩序的破壞者? 維權律師?異議人士?知識分子?人民? 不!! 真正的反共者、國賊、社會秩序破壞者是貪瀆的官員、有能力維護社會真正和諧而却去破壞者(弄權者)、擁抱社會不公的既得利益者、默然忍受社會不公者(助長社會不公)……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世上最危險的觀念莫過於思考本身,這危險本身並非蘇格拉底所認為的:「未經審察的生活/生命不值一活」這個信念,而是那急求於結果以便不用再思考的欲望,這亦是走向虛無主義的危途。思考對所有教條有着顛覆性,但它本身却不能提供新教條以替之。當思考一些所謂有意義的事物時,而一但又應用於日常生活,它的意義却又立即銷融;當人人把持理念,而思考出現在日常用語與慣性中,並像認知的結果一樣被處理時,其結果可能只顯示沒有任何人是有智慧的,如是可能是思考最危險的部分。實用層面言之,思考意味着每一次有難題出現時,人都必須重新下決定。 但人却往往害怕下決定,這尤其反影在政治及道德層面上。這也是危險的。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手機

我們己進入了手機不可或缺的年代。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手機的存在帶來了什麼樣的哲學問題? 鈴聲響起,傳來一聲:「在那兒?」。一句平凡而又每天都有機會被問到的問題其實也是現時代的一個哲學問題:人的實存性,但這問題却與當今可謂最強而有力的技術工具:「手機」連上了不解之結。手機的機動性亦將人的實存性帶來了另一重意義。 手機以笛卡兒、黑格爾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既具有電腦的超凡能力、而本身又是可携的、流動的 「在手(on hand)」 的絕對工具。因為,手機的功能並非只是用來通話,它更是一部書寫工具、一個資料庫載體,它可以用來處理文書工作:如書寫短信、電郵、檔案,它甚至可以上網查找資料、存儲數據(它可以依據手機的儲存量儲存數百、千、甚至萬的書籍、資訊,甚至在網絡的配合下能隨存隨找那無限的資訊)。 凡此種種,從哲學觀點看,從「在那兒?」的這種強烈的存有論探詢,因為存有論正正是對「此在」的探究,到這「在那」(在我們的時代中又涉及了無數的文件、紙張,以及為我們社會網絡必不可少的各式各樣資訊載體)。社會的實在性構成正或多或少為此「意向性的採集 ‘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所圍繞,而此正如 Derrida 所指出的世界正是為書寫、書寫的權力的文字所圍繞。手機在其中,從哲學觀點看正正體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而這正是意大利哲學家 Maurizio Ferraris 的作品 《在那兒?手機的存有論 “Where Are You? An Ontology of the Cell Phone (Commonalities (FUP))” 》所要處理的課題。 這也是我的新竉[呲牙][呲牙][呲牙]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在那兒?手機的存有論 “Where Are You? An Ontology of the Cell Phone (Commonalities (FUP))” 》

我們己進入了手機不可或缺的年代。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手機的存在帶來了什麼樣的哲學問題? 鈴聲響起,傳來一聲:「在那兒?」。一句平凡而又每天都有機會被問到的問題其實也是現時代的一個哲學問題:人的實存性,但這問題却與當今可謂最強而有力的技術工具:「手機」連上了不解之結。手機的機動性亦將人的實存性帶來了另一重意義。 手機以笛卡兒、黑格爾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既具有電腦的超凡能力、而本身又是可携的、流動的 「在手(on hand)」 的絕對工具。因為,手機的功能並非只是用來通話,它更是一部書寫工具、一個資料庫載體,它可以用來處理文書工作:如書寫短信、電郵、檔案,它甚至可以上網查找資料、存儲數據(它可以依據手機的儲存量儲存數百、千、甚至萬的書籍、資訊,甚至在網絡的配合下能隨存隨找那無限的資訊)。 凡此種種,從哲學觀點看,從「在那兒?」的這種強烈的存有論探詢,因為存有論正正是對「此在」的探究,到這「在那」(在我們的時代中又涉及了無數的文件、紙張,以及為我們社會網絡必不可少的各式各樣資訊載體)。社會的實在性構成正或多或少為此「意向性的採集 ‘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所圍繞,而此正如 Derrida 所指出的世界正是為書寫、書寫的權力的文字所圍繞。手機在其中,從哲學觀點看正正體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而這正是意大利哲學家 Maurizio Ferraris 的作品 《在那兒?手機的存有論 “Where Are You? An Ontology of the Cell Phone (Commonalities (FUP))” 》所要處理的課題。 這也是我的新竉😄😄😄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救市

【中資全球「撳錢」救A股】導致期銅大跌 美國中國概股跌一成 【明報專訊】中國股市投資者損失慘重,有迹象顯示已波及環球金融市場。分析認為,中國股市投資者為保A股,出售海外股票及金屬商品抽調資金。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全面面臨沽壓,以中國為主要買家的大宗商品價格亦大幅下滑。阿里巴巴昨在美國早段跌至76.21美元,跌逾4%,見上市以來新低。新浪股價昨早段急跌9%至42.3美元。微博早段更大跌近12%至12.52美元。搜狐亦跌10%至45.12美元。(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集體隨A股下挫,易車、搜房、藍訊、易居中國、500彩票網、58同城、寶尊電商、去哪兒網、聚美優品、搜狐及愛康國賓等,昨早段跌幅介乎10%至15%(見表)。分析認為,中國概念股急跌,可能是因為大量A股昨晚已自行停牌,投資者先沽出仍可以沽的美國掛牌公司股份。加上希債危機下,部分投資者沽出風險資產避險。 阿里曾挫4% 上市新低 《金融時報》引述分析師稱,很多中國基金也做空銅價。A股過去1個月下挫,金屬價格也在下跌。滬指過去3周跌近30%,逼使投資者從其他市場抽調資金保住A股。期金價格昨跌2%至每盎司1149.5美元,接近4個月低位。期銀更大跌6%至每盎司14.84美元,是今年低位。白金跌至每盎司1039.75美元,是2009年3月以來新低。鈀金跌至每盎司659.2美元,見兩年低位。 倫敦期銅繼周一挫2.9%,觸及每噸5520美元的5個月低位後,昨繼續下滑,每噸價格跌至5512美元。上海期銅跌1.6%至40580元人民幣。 銀價瀉6% 金價跌2% 在倫敦上市的銅礦企業嘉能可和Antofagasta股價昨分別跌4%和3%。追蹤能源、農產品及金屬價格的彭博商品指數繼周一大跌2.2%,見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後,昨再跌2.56%至96.57。 滬鎳大跌2.5%,見紀錄新低。滬鋁擴大跌幅,是該期貨推出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目前國內鋁供應過剩。輸往青島的含鐵62%鐵礦石期貨價格昨跌5%,跌穿每噸50美元水平,是4月以來首次,價格自6月高位已下跌逾20%。市場憂慮中國需求放緩,令金屬價格受壓。 花旗表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當前銅價頗為廉宜,但從宏觀角度來看,美元強勢,A股下滑,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加上對銅的需求在7月及8月較低,令銅價偏軟。此外,內地收緊信貸將抑遏基建及固定資產投資,令自9月開始的金屬季節性需求升幅受限。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中資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從這幾天的A股保衛戰中即可深深體會到了……大張旗鼓的國家隊出場救市、托市……但奇怪的是只有銀行股在升,其他股、尤其是小股則跌到停版,整個大市仍然悽慘收場。到底這救是救市?還是自救(借他人、愛國名義來自救?) 一切的經濟學理論及模式/模型,甚至大師如Paul Krugman, Jean Ziegler, Joseph E Stiglitz, Ben S Bernanke,Laweence Summers, 即使馬克斯從墳墓中走出來,面對這中國社會主義特包的市場經濟、中國社會主義特色資本主義也只能莫名所以…… 市場經濟原基於供求需要,但在中國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中却只有共產黨與奴隸。當中國國家共產黨叫你去買,你就得乖乖的去買…… …………………… 【中港股災 暴力救市】傳中證監要求:半年內曾減持股東需加入增持托市 (16:44) 內地《財經》引述消息人士指,中證監正邀請各證監局,約談近6個月減持公司股票的大股東、董事及高管,要求減持5億人民幣以下的,現需增持比例不低於累計減持金額的10%; 另外,過去半年內,減持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需增持比例不低於原減持金額的20%。 爲避免違反短線交易規定,增持將通過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的定向資産管理計劃進行。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希債

皮凱提談希債危機:德國最沒資格說話(一) 2015年07月06日 23:46 法國著名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同時也是《21世紀資本論》作者,在該書中點出歐美財富與收入不均的論點後引起諸多討論,也使他成為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德國媒體《時代》(DIE ZEIT)記者布魯莫(Georg Blume)針對希臘造成的歐洲危機,親自與皮凱提進行一對一訪談。 布魯莫:「我們是否應該開心,因為連法國都跟我們一起站在支持撙節的同一陣線上?」 皮凱提:「喔不,這絕對無法成為法國、德國甚至是歐洲各國的藉口,我害怕的是,保守人士們會選擇性的遺忘,德國過去累積的經驗。」 他認為,德國過去的歷史,帶給現代許多重大的影響,從各國舉債的角度來看,英國、德國、法國都曾遭遇過比希臘更大的困難,欠債的金額也遠超過希臘。 「從希臘身上學到的第一課,就是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 布魯莫:「難道你不認為希臘應該盡快償還他們的債務嗎?」 皮凱提:「在我的書裡面,曾經談到收入與財富的議題,這其中也包含國家的角度,當我在寫書的時候,發現德國竟然成為我最好的例子,從一戰到二戰,德國從未還清過他們的貸款,甚至在1870普法戰爭獲勝後,還不斷要求他國付清鉅額賠款,由此看來,債務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充滿了爾虞我詐,很少照著公平與正義的劇本進行。」 布魯莫:「但實際上,這次我們確實無法說我們做得比以前好。」 皮凱提:「德國說他們從道德立場來看,希臘必須要還清債務;我聽了覺得這真是天大的玩笑,你們不正是那個從來不還債的國家嗎?怎麼有這樣的立場來嘲諷別國。」 德國是最大得利者 布魯莫又問,「難道你是想表示,那些不還債的國家最後反而成為得利者?」 皮凱提回答,德國其實就是這樣啊,然而,歷史給我們兩個很好的借鏡,來去脫離這個處境。第一是英國19世紀拿破崙戰爭結束後造成的經濟不景氣,他們整整花了超過100年,每年都從預算中撥款2-3%還債,甚至已經超過他們花費在教育上的預算,這是給予希臘還債較緩慢的方式;另一種方式快多了,學習德國在20世紀的表現,只是要先具備「通貨膨脹、私人財產特殊稅、舒緩債務政策」這些特點。 不能要求後代承擔責任 布魯莫:所以你認為德國經濟奇蹟,就是因為提供債務舒緩的政策才會成功? 皮凱提則說:「是,完全正確,從1945年戰爭結束後,德國的債務是他們GDP的兩倍,但在短短10年期間,他們的舉債狀況已經回復到往日的水平,公債大約占GDP的20%。回想1953年簽訂的《倫敦債務協定》,其中60%的債務都被免除,使他們能夠更快速重整內部的情況。」 布魯莫則認為,那是因為人們了解到德國在一戰後面臨財務的重大壓力,反而造成引發二戰的契機,因此他們是想要免除德國的罪行。 「不可能,一派胡言!」皮凱提表示,這明顯和道德概念完全扯不上關係,這是經多國在政治、經濟的理性考量下做的決策,他們清楚地明白,在重大的危機後會產生的巨額債務,以未來的角度來看,總不能要求後代的子孫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去收拾殘局;希臘確實是犯下了錯誤,但他們的後代沒有責任要扛下這麼重的擔子。往前看,整個歐洲也是建立在減債和投資之上,而非不斷的在贖罪或是悔過,這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布魯莫:「我們和二戰剛結束時已經不一樣了,這好像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皮凱提:「2008-2009年金融風暴,是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因此拿這個來做比較應該是蠻實際的,幾乎就反映了現在希臘的慘況,從2009到2015,希臘的GDP已經掉了25%,和德國、法國曾經歷的大蕭條十分相像。」 Thomas Pekitty談希債危機(二) 希臘退出歐元區? 許多德國人都還認為希臘尚未從危機中覺醒,他們仍花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並沒有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改變,皮凱提反駁,要是1950年時德國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他們可能到現在還在還債。不過,德國財政部部長卻相信,希臘退出歐元區,反能促進其他國家的繁榮與團結。 皮凱提對此回應,如果歐元區開始將國家踢出去,各國之間的聯繫和國家的自信可能會變得更糟,在金融市場的運行下,這個情況很有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國家,這只是剛開始的陣痛,之後可能會危害到整個歐洲的社會體系、民主、文化甚至保守的撙節政策。 布魯莫再問:「難道你覺得德國對他們還不夠寬容嗎?」 皮凱提說:「你是說寬容?你們可是從希臘舉債的高利息中賺了不少。」 非常必要的會議 針對希臘危機的解決方式,皮凱提表示應該要聚集所有歐元區的國家並舉行一場會議,討論所有國與國之間的債務問題,這個會議是不可避免的,已經整整半年沒有和雅典當局好好進行溝通。「有人說希臘在2015會有1%的盈餘、2016年有2%、2017年有3.5%,根本是笑話!現在只是不斷的將該做的事情一延再延。」 布魯莫:「那如果最大的債主願意減少債務,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皮凱提:「最好能建立一個新的組織來規範和債務有關的限制,避免減債之後,卻又產生更大的借貸,可以是一個由各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委員會,而債務相關的數目,都必須按這個委員會的規定走。」 德法的自我中心主義 過去這些年來,要是歐元區的決策可以用更民主的方式進行,現在的撙節政策大概會比較寬鬆一點。事實上,德國多數人都對歐洲的民主重建抱著一種看好戲的態度,相較之下,法國則有數不清的民眾偏好權力集中,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還描述自己因為歐盟憲法公投在法國未通過,而成為罪人。他不懂的是,環境早就因為金融危機而改變許多。法國必須要學會如何克服那不必要的自我中心主義。 至於德國,在統一之後掌權者一直害怕會帶來經濟的衝擊,沒想到因為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立,反倒使工業發展更加茁壯;同時,德國對此感到非常驕傲,甚至到各國演說,希望把成功的經驗傳承給他國。而這對總理梅克爾(Angela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造市

《新華社》今日發佈市場直播文章,指內銀和兩桶油的救市無效,A股上午再度大幅下跌,滬指一度跌破3600點。通過藍籌股救市的背後,中小股成為殺跌的重災區。 滬深兩市今日僅13股漲停,1715股跌超9%,滬指早段曾挫5%,再創新低,午後報3641點,跌134點或3.6%;深成指報11330點,跌745點或6.17%;創業板報2351點,跌142點或5.7%。 …………………………………………………… 林行止:中國造牛市不成即賴外資│彭鐵穎 2015-7-7 12:11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今日撰文談論中國股市近日的跌勢,形容中國政府近年的措施,是「股不可賣市只可漲」。 林行止認為中國政府透過官媒不斷唱好要股票上升,是要彌補地產投資及基礎建設的頹勢,透過股票牛市製造財富效應,令股民們得以增加消費,從而增加內需推動經濟,繼續經濟增長保七神話。再加上,大陸打貪部分幹部「棄貪從炒」,這就是中國股市早前急升,以及中國政府要「暴力救市」的主要原因。 直至近日股市大跌,中國歸咎外資造空唱淡,林行止就認為官媒所說並非事實。實際上,不少外國投資公司如摩根士丹利、晨星等都認為他們旗下的投資指數或組合,未能反映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通常都建議客戶應趁每次調整入市。因此,中國官媒的說法,不符太多持貨量不足的外資,正伺機吸納大陸股票的事實。 林行止最後指出,現時中國的救市方法,是「國家托市、股民出貨」,不減少干預市場,中國想成為國際市場是沒有可能的。他又提醒股民,當股市和經濟前景不明朗時,電話電訊、公共交通、超級市場、家庭用品製造、煙酒等「公用股」,都比較上值得持有。 (撰文:彭鐵穎)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