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5

自信

對的,中国人要有自信!不要被忽悠地只看“民主 Vs 专制”,而要看看“良政 Vs 劣政”。因為任何政治的受眾,即平民百姓看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但問題是:如何保証良政而免得劣政?如何能保政即使是第二流、第三流、甚至第四流的人,例如小布殊執政也能有基本的、或最少的良政?甚至當權力落於壞心眼的混蛋手上,其政也不至於劣;而且更要有能避免權力有落於混蛋壞心眼的人手上。這需要的就不是簡單的良政與劣政的問題,而是什麼是好制度、好制度所需條件的問題……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 Leave a comment

讀史

解讀歷史無論何立場、視角,都應將研究對象置於平等的位置上看…… 「將清王朝、俄國、蒙古置於平等的位置上,在三者的互動關係中,解讀清帝國在歐亞大陸中部地區疆域拓展的歷史進程。然後作者將筆鋒轉至清代、民國直至現在,分析社會精英利用文字等媒介對這一歷史事件所進行的話語建構過程。作者對上述內容的闡釋其用意是在「全球化」的視野下,從中國歷史發展的自身理路來回答近代中國民族國家何以形成的問題,進而與西方歷史的發展進程形成比較。有別於以往中西比較研究,作者認為應重視國家行為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制約作用。因此,在行文中,國家安全與戰略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是作者一再強調的重中之重。」 新清史 | 《中国西征:清朝对欧亚大陆腹地的征服》书评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身、魂

「身体问题之所以在西方显得那么重要,并不是因为西方人就尤其重视身体,反而是因为,西方人更看重的是“灵魂”。简单说来,就是因为高贵的哲学家往往推崇灵魂而贬抑身体;由于这个被看不起的身体总是抬头作乱,人们不得不重视它的存在,想尽办法来控制它、规范它、治理它,于是,种种以身体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出现了,针对身体的生命政治出现了,当然,为身体正名的各种思想也出现了。乃是因为灵魂与身体之间永恒的张力,才使“身体”成为西学传统中一个永远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 Leave a comment

美,該如何定義與感受? 傳統上我們所涉及的美,都與繪畫、雕塑、詩辭歌賦、大自然有關。但一旦涉及嗅覺、味覺、觸覺的對象……似乎就頓然而止。 Arnold Schoenberg的十二音律對一般人而言可沉悶無比、甚至可令人神經衰弱,但經由Glenn Gould的手却又那麼的美…… 美,我們能否相信自己的判斷呢? 百士(pepsi)與可樂於廣告上所呈現的競爭:一場口味之戰又表示了什麼?古典音樂在現代社會可能令人覺得沉重、甚至沉悶,但配上了電影後又變得如何? 美,是純粹的享受?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無利害關係之愉悅」又是什麼意思?是純粹的享受? 繪畫中的美又是什麼回事?梵高的畫只因色彩繽紛豐富?畢加索的視域只因有異於凡人?Andy Warhol的重復性而為美? 美是、或是否永恒的? 自然景色,攝取化為照片、再放在臉書上可以引來種種讚美……為什麼?有些黑白照片有時、甚至可能引發更多的愛好。為何如比? 爵士樂有些人一聽即覺吵耳。但愛之者卻百聽不厭,如John Coltrane、Miles Davis……何解? 美又因何而生? 有些美景圖、服裝、甚至人的樣貌……不論在任何文化背景下皆吸引人,但有些則否。美是文化的產物?世上根本不存在天生的美、或美感? 藝術可以是美? 但有些畫可價值連城、有些則只是塗鴉。行為藝術是美的? 美,頗具審美的吸引力,頗具說服力,十分耐人尋味……有什麼不同?為何都可以用在藝術世界中?是否要能思考、理解藝術時,才能享受藝術? 藝術是外在於人?亦潛藏於人腦中?磁力共掁的顯象照與星體的照片何以同為美?甚至人更因星體照的美而讚嘆而跳躍至信有造物主…… 廣告中浮現的美男美女,何以我們認為是美?是那臉部對稱而構成為美?那建築物的美也是否因對稱?但事實上却有不對稱的建築之美…… 美,這種對象、若可稱為對象的話,與感受者又有何關係?是否只有人才能感知美?那美在人的神經系統中如何作用?若然,能否將此等作用數據化?……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荒謬

荒謬的國度才有荒謬的事: 免費幫印尼起鐵路! 那印尼本地工人罷工,或者排華潮再現令工程被拖延或甚至被破壞,印尼政府唔會介入,中方亦介入唔到。如果工程唔能夠按時完工,額外增加既成本將會由中國政府承擔! 或者,所有工人由中方輸出,將所有各式犯人、下崗人員……全輸往印尼 中國大使爆中標印尼高鐵內幕 免政府擔保出資 擊敗日本 【明報專訊】中國與印尼昨正式簽署雅加達至萬隆高鐵協議。中國駐印尼大使稱,這是中國高鐵「第一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國門」,該鐵路將全面採用中國的標準、技術和裝備,而且中方將參與運營管理。該條高鐵長150公里,中方報價55億美元(約426億港元),計劃於11月上旬動工,2018年建成,2019年開通營運。建成後將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該國第四大城市萬隆,設計時速為250至300公里。 全長150公里 造價426億 新華社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成的中國企業聯合體,昨日在雅加達與印尼維卡公司(Wika)牽頭的印尼國企聯合體,簽署了組建中印合資公司協議。該合資公司將負責雅萬高鐵的建設和運營。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在記者會上亦祝賀簽署協議。 中國駐印尼大使謝鋒對《環球時報》表,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一年內,與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多次溝通。兩人還見證兩國簽署雅萬高鐵合作諒解備忘錄和框架安排,藉這股「東風」,雙方有關部門和企業積極跟進,促成了這一項目。 兩地企業合作 政府不參與 中國今次為成功競標雅萬高鐵項目,可謂落足血本。中國近年來大打「高鐵外交」牌,在海外市場與日本展開激烈競爭,雙方此前在美國、泰國等國的高鐵項目上多次交手。日本政府早在2008年就計劃向印尼輸出新幹線技術,中國直至今年3月才加入戰局。9月,當中日競爭白熱化時,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同時退回兩國方案,取消高鐵項目,改建中速鐵路。並堅持該項目不用政府預算、政府也不提供擔保,全程採用企業與企業之間合作(B-B方式)。最後中方接受了此一模式,提交一份新的高鐵方案,成為最後贏家。 謝鋒稱,9月4日印尼政府宣布同時退回中日方案,又堅持不出資,「即使這樣,我們也沒有意氣用事」。他表示理解印尼發展基礎設施需求很大但預算不足的現狀,「決定以合資公司模式建設和運營高鐵,這是為印尼量身定做的」。 中方否認「賠本賺吆喝」 謝鋒表示,「中印尼企業經過密集磋商,就成立合資公司興建和運營雅萬高鐵達成一致」。法新社報道,該合資公司主席沙哈拉(Sahala Lumban Gaol)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為此項目提供四分之三資金,餘下資金則由中鐵和印尼公司支付。印尼拒絕日本方案的重要原因,就是日方堅持要印尼政府出資和提供擔保。 對於外界指中方是「賠本賺吆喝」的質疑,謝鋒稱中印尼合資方均看好其商業前景,該高鐵是近年來中國鐵路「走出去」在經濟上最可行的線路之一。項目初期預測客流日均約4.4萬人次。若以平均票價20萬印尼盾(約121港元)計算,全年車票收入可達3.2萬億印尼盾(約19億港元)。之後隨着客流增加,運營情况會更好。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單純的社會學描述概念。當它混雜了政治與意識形態後,就有如鴉片般驅使着人…… 民族主義 + 政治 + 意識形態= 有色眼鏡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羅素

「我长期 寻求内心的平静, 我发现狂喜, 我发现苦难, 我发现孤独。 我发现噬咬心灵的孤单痛苦, 然而我没有发现平静。」 罗素的三种激情  

Posted in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虛假

在巴士行進中,看到幪面歌手表演節目。不期然心生納悶:那些專業評判真的是專業的嗎?這與漫畫、電影中的超人與記者簡奇勒的身份一樣是個謎:只憑一副眼鏡就將兩個身份分開,帶眼鏡的記者簡奇勒、與不帶眼鏡的超人~ 世人竟然可以完成分不出來。 做假,做到上熒幕而竟然完全沒有問題……

Posted in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

生命轉化

「知識的假設和生命轉化的設想大異,這可能是個關鍵」 @依蘇格拉底,知識是真確的信念(plato:theaeteus)。至現代美哲edmund gettier 將之擴張後的知識概念分析變成「真確、經驗證的信念加X」 (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這X因素是什麼,迄今仍存有爭議而無人能提出一套完備的分析。 @在知識的討論論域中,人也往往將知覺體驗與信念相互混淆。如將視覺與知識等同的論調。這可追溯到plato:真理存在於語言之外,哲學家必須「洞察」那些不可言喻的概念。在基督教中,「不可言喻」這主題幾乎無所不在,如《哥林多書》「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Martin Heidegger亦曾主張,我們不能談論「存在」,它自會向我們「顯示」。老子《道德經》中亦有「道可道、非常道」之言……即使進入二十世紀的科學年代,人類也只是表面上讚同科學所描繪的世界,但實際上仍隱藏著迷信,正如zizek在《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中所舉的一個例子,大意是:兔尾所做成的鎖匙扣據悉會帶來好運,有人以之問一個科學家為何配帶它。他說:雖然我不信它能帶來好運,但萬一有效呢?那帶它有什麼壞呢? @許多偽科學都有這種傾向。所謂偽,是它們只是某種科學的贗品,空有科學的用語,却不能接受嚴格的檢驗與測量。他們往往將科學與事實知識等同起來,却忽略了事實知識是以有系統的方法為基礎。偽科學的傾向源自人類「行為的識別系統」與「原因的識別系統」兩種心靈特質。因之,人會將「自然」擬人化,並為祂附上目的或目標:我們會在那些不存在原因與效力之處,看見其中存有原因與效力。也許,這就是宗教的起源之一。但慶幸人尚發展出具批判色彩的理性,它令人得以對人暫時的判斷暫援、並予以作深思熟慮。 Phillips Huebl說得對:我們活在一個並非虛構的世界,它很大程度上就如同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我們所知道的東西並不少,雖然我們偶爾有錯。「真」是客觀的,因語言或信念的內容是否為真並不取決於我們。人會有些迷信,有時則會遵循「在不可保持沉默處,須言無不盡」。人會喋喋不休,並欣然接受當中會產生的廢話;即使為了假裝有智慧而應保持沉默時。 當然人在知識的領域增進後,視野開闊了、心態開放了是否因而變得「通體透明」?這也能算、或說是一種生命轉化呢?若然,則這可算是在知識尋求上間接地促成生命轉化了。 @《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知易行難被認為是從春秋戰國到明未清初王夫之的中國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此中知易行難所說的「知」是是認識論的觀點?此「知」是指什麼?是否知識的知?這與「知難行易」有什麼不同? 知易行難的知並非知識論意義下的知,而是道德認識上的知。此正如我們對聖經、對道德律令、道德箴言(如不可偷盗……)很容易認識到,但要實行起來却不是那麼容易。正如人知道要健康就要多做運動、小心飲食一樣。而知識、尤其是科學知識正如上述講求嚴格的驗證與測量,這知是不容易獲得的。但科學知識、或知識的成果却為我們日用而不覺。於此可見知難行易是就知識、科學知識而言;而知易行難則是德性之知。 @什麼是生命轉化?為何需要生命轉化?生命轉化是泛指所有生命的轉化?亦或只就智靈實體,即人而言的生命轉化?生命轉化與知、或知識有何關係?大柢生命轉化只就智靈實體的人而言,而甚少指涉人以外的其他生命體;而生命轉化亦非指生命形體、而是生命形體的內在的提升而言。「 所謂「生命的轉化」就是要轉有限的生命為無限,軀體的生命為精神,而主導這個轉化作用的就是我們的心。」(吳怡, 從生命的轉化看中國人間佛教的開展)。若然此述為是,則生命轉化是就人的宗教生活、或道德生活為要而言。當人自覺(生命本身)有所不足,而希望(主觀的?亦或客觀的?)有所提升。這種意義下的生命轉化,就個人而言,只能是一種個人的內在生命的成長、或稱之為轉化。在這意義之下的知,顯然並不是知識意義下的知、而只能是德性之知、或宗教意義下的知。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 Leave a comment

自我

人喜歡批評他人自我。 什麼是自我?因他人不順從自己所以是自我?人有主見所以自我?…… 人順從你,你可能覺得有點飄飄然?至少你會覺得順心吧?但隨後你會覺得這人為什麼這樣懦弱?為什麼這樣沒有主見? 也許,人需要的並不是什麼順從你、或有主見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人或者需要的是個會欺騙你的人吧,是嗎?人需要的是可以用各種方式欺騙你,而你仍感快樂、開心的?這說明了為何社會是充滿了互帶高帽子的原因? 沙特說:他人是地獄。這也許是中國人的虛偽形態吧……  

Posted in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