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December 11, 2022

Biopiracy: The Plunder of Nature and Knowledge

世衛的設立原意是為應對全球性流行病而作出對策和地方病的防治;從而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使世界各地的人們盡可能獲得高水準的健康 著名的環保主義者 Vandana Shiva 却發現:基因工程和生物體的克隆是“科學商業化和自然商品化的終極體現……生命本身正在被殖民化 看似只和貿易與經濟發展有關的WTO,實則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大量流失的幫兇。TRIPs讓跨國企業在自然資源豐富的開發中國家四處掠奪在地原住民和農民的生態智慧,透過TRIPs,掠奪的行為卻可以申請「智慧財產權」、「專利權」,並在生物科技、基金工程的潮流下,讓企業的荷包塞滿;卻讓小農因為購買昂貴且具專利權的基改種子,嚴重破產,最終選擇自殺。 很少有科學術語像術語“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這樣與我們的文化產生共鳴。自從它在 1986 年被寫成美國國家生物多樣性論壇 [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Washington DC] 的方便速記以來,它已成為生物科學的常用術語和各地環保主義者的流行語。人們通常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現代破壞環境的做法的替代辦法。這種觀點將以生態原則和新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性綠色政策為基礎的整體世界觀與基於物理學並致力於殖民和操縱自然的機械化世界觀相提並論。根據這種觀點,整體主義致力於保護濕婆的生物剽竊,不僅天真,而且很危險。 在這一”Biopiracy: The Plunder of Nature and Knowledge”書中 Shiva 概述了對保護生物學和國際法的批評,這對任何對綠色政治或科學和法律的社會和修辭研究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無價的。在她的書中,她展示了當前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如何延續而不是替代對自然和文化差異的殖民征服。她引入了“生物剽竊biopiracy”一詞來指代這種新形式的殖民主義。然而,Shiva 並沒有譴責保護生物多樣性,相反,她正試圖從按照自己的形象定義生物多樣性的律師、科學家和跨國公司手中奪回它。書中例舉了歷史上的一些事件 “1492 年 4 月 17 日,Isabel女王和Ferdinand國王授予Christopher Columbus ‘發現和征服’的特權。 一年後,即 1493 年 5 月 4 日,教皇Alexander六世通過他的“捐贈公牛”授予所有島嶼和大陸“已發現和將被發現,從Azores群島以西和以南一百里格到印度”,並且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