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Monthly Archives: May 2023
From “Technology in world civilization : a thousand-year history” to “Jäger, Hirten, Kritiker: Eine Utopie für die digitale Gesellschaft”
自 ChatGPT 推出後,全球掀起 AI 熱潮,並成為各大科企必爭之地。Google 在 I/O 大會上亦正式發佈 AI 聊天機械人 Bard,開放予全球180個國家的用戶使用,但當中不包括中國及香港,而台灣則有份。此外,Bard 除了支援英文外,最新將加入支援日文與韓文,而且未來將陸續增加中文在內的40種語言。Google又承諾,會在技術使用上加入道德規範 。當值此刻也值得反思科學技術的發展 。。。 技術對話 technological dialogue 到 技術轉讓 technology transfer 1990 年,Arnold Pacey 引入了 “技術對話 technological dialogue” 的概念來解釋不同社會利用新技術的方式。 對於 Pacey 來說,將技術從較先進的社會簡單、無要求地轉移到較不先進的社會的想法是幼稚的,並且強化了過時的觀念,即不那麼複雜的文化是西方技術的被動接受者。 相反,他認為接受者參與接收到的技術,根據他們自己特殊的政治、文化或地理環境改變和調整它們。 這種相互作用、改變和適應的複雜過程定義了 Pacey 的技術 “對話”(或辯證法)概念,並且它仍然是新版本的組織主題。 Arnold Pacey 和 Francesca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Ageless: The New Science of Getting Older Without Getting Old
衰老真的可以“治愈”嗎? 統計數據表明,我們的死亡風險每八年翻一番。 開始的時候還不錯:30 歲那年你的死亡機率不到千分之一。 然而,如果你繼續加倍某件事,它開始時可能很小,但最終會很快變得非常大:65 歲時,那一年的死亡風險為 1%; 80歲時,5%; 到 90 歲時,如果你能活到 91 歲,你活不過 91 歲的機率是六分之一。 有證據表明,這種關係在 105 歲左右後趨於平緩,這意味著這些特別長壽的人在技術上可能已經停止衰老——但是,到那時每年的死亡率約為 50%,他們可能希望如此 稍早變平了。( p 20) 在一次訪問中他曾說: “如果我幸運地活到 90 歲,而在此期間醫療技術沒有進步,我在 90 歲前幾年的死亡風險將是六分之一,這是擲骰子時的生與死。” Andrew Steele 認為科學最終目標應該是“治愈衰老” —— 這個領域的許多人都對這個詞感到不舒服。他認為治愈衰老的意思是,死亡風險不會隨著你出生多久而變化。 “當你這麼說時,很多科學家,甚至是年邁的生物學家,都會有點反感。 但我真的認為這應該是所有醫學的基本目標。” Steele 以癌症為例,他說大多數從事該領域工作的科學家都會同意他們正在努力實現治愈癌症的最終目標。 將衰老定義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死亡和痛苦呈指數級增長”,他認為“最終應對這種原始的痛苦”會有所幫助。 人類死亡風險每七八年翻一番。 我們傾向於在生命的前五六年中相對安然無恙地度過,健康方面。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Music, Madness, and the Unworking of Language
在浪漫主義傳統中,音樂總是與瘋狂聯繫在一起,無論是作為原因還是治療。 像Heinrich von Kleist、E. T. A. Hoffmann 和 Nietzsche 這樣形形色色的作家闡明了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實際上可以追溯到古典時代,並繼續在現代想像中產生共鳴。 John T Hamilton 在這項研究中: “Music, Madness, and the Unworking of Language” 調查的是文學、哲學和心理學對音樂和瘋狂的處理方式挑戰表現的極限,從而造成語言危機。 特別關注 18 世紀末和 19 世紀初明顯的自傳衝動,其中音樂體驗和精神障礙擾亂了參考思想的表達,在語言將它們恢復為話語系統之前闡明了自我不可簡化的方面。 該研究始於 1750 年代 Denis Diderot 的 “Neveu de Rameau”,並將該文本與 Rousseau 對聲音和新興的音樂美學學科的反思聯繫起來。 在追溯貫穿 Johan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Evolving Brains, Emerging Gods: Early Humans and the Origins of Religion
世界各地的宗教和神話教導說,上帝創造了人類。 與此同時,無神論者、人道主義者和唯物主義的批評者試圖顛覆神學,聲稱宗教是人類的發明。 在這本書中,E. Fuller Torrey 利用前沿的神經科學研究為終極問題提出了驚人的答案。”Evolving Brains, Emerging Gods: Early Humans and the Origins of Religion” 將神的起源定位在人腦中,認為宗教信仰是進化的副產品。 根據最初由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想法,托里整理了證據,證明神的出現是多種進化因素的偶然結果。 這本書使用從古代頭骨和人工製品到腦成像、靈長類動物學和兒童發育研究的各種數據,追溯了新的認知能力如何產生新的行為。 例如,自傳體記憶,及時向後和向前投射自己的能力,給了智人競爭優勢。 然而,它也導致了對死亡率的理解,激發了對死亡替代方案的信念。 Torrey 詳述了神經生物學順序,解釋了神出現時出現的原因,將包括服裝、藝術、農業和城市化在內的考古發現與認知發展聯繫起來。 這本書並沒有否定信仰,而是將宗教信仰描述為大腦進化的必然結果。 為進化神經科學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釋,進化的大腦,新興的神將揭示我們最深奧秘的機制。 宗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許多學者已經對它如何、何時以及為何產生做出了解釋。 儘管信徒們經常喜歡指出達爾文也是一名基督徒,但達爾文的論點並沒有讓我相信宗教不僅僅是我們進化的副產品。 美國精神病學家 E. Fuller Torrey 優雅地承認了這一知識遺產,並在此更新了這一觀點,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論點,即宗教是大腦進化的副產品。 Torrey 認為,神的概念是在人類進化認知發展的五個具體飛躍之後出現的。 這本書與其說是宗教史——事實上,它幾乎沒有討論宗教的起源——不如說是神的起源的進化史。 五個進化步驟包括大腦體積和智力的顯著增加、自我意識、對他人思想的意識、反思自己思想的能力以及及時向前或向後看的能力 ( p 3 )。這個過程始於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eidegger :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Thomas Sheehan 在 “Making Sense of Heidegger: A Paradigm Shif” 一書中講及他訪尋明師想研究 Heidegger ,其後找到了 William J. Richardson。其中談及了 W.J. Richardson 的這本書: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這書是第一本研究 Heidegger 的書,也是 Martin Heidegger 為一部關於他的思想的學術著作寫了一篇也是唯一一篇的序言的書。 W. J. Richardson 的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於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War as Paradox: Clausewitz and Hegel on Fighting Doctrines and Ethics
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海戰爭危機,到蘇丹內戰。這一年多以來媒體上充斥着有關戰爭的信息。許多西方政界和軍界愛引用 Carl von Clausewitz 在他的 “On War 《戰爭論》” 中的一句話: “戰爭是一種強迫我們的對手實現我們意志的暴力行為。 因此,我們看到,戰爭不僅是 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貿易的延續,是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的。”( “On War ” ,Book 1, Section 2 ) Carl von Clausewitz 的 “On War ” 在全球戰爭學院的閱讀清單上是必不可少的; 他主要從戰略的角度進行討論,其次是戰術。 他的觀點也是最常被引用的,他認為戰爭是加上其他手段的政治,戰爭必須與政治目標相關,並在國家和人民的限制範圍內加以考慮。 在 “War as Paradox: Clausewitz and Hegel on Fighting Doctrines and Ethics” 中,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Warranted Christian Belief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思考,其實,他們只是在鞏固自己的偏見而已。 Williams James 但有偏見不是問題,不知道自己有偏見才是問題,知道自己有偏見卻不修正更是另一個問題。人類的種種衝突皆源自人本身的偏見。人只用自己的觀點去理解萬物:這就是一種暴力 有人說: Alvin Plantinga 認為:Atheists are actually dysfunctional cognitively。那到底認知功能失調的會是誰呢? 宗教認識論哲學領域的核心問題是 “宗教信仰憑什麼在理智上是可以接受的?”。 對此的傳統回答,一直追溯到 Aquinas 及以後? : 一個人必須為一個人的宗教(和其他)信仰提供論據或證據,而一個人的宗教信仰的理智可接受性將根據強度而定。 或一個人的論點或證據的弱點。 大約 20 年前,加爾文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的一些哲學家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 密歇根大學(美國基督教歸正會學院)。 這個小組的領導者是 Alvin Plantinga ,時任加爾文學院哲學教授,現任聖母大學哲學教授。 印第安納州 Nicholas Wolterstorff 時任加爾文學院哲學教授,現任耶魯大學哲學神學教授; 和最近退休的紐約錫拉丘茲大學哲學教授 William Alston 。 新的想法是,信徒沒有必要將他或她的宗教信仰建立在理由或論據的基礎上,以便他們在理智上被接受; 用行話來說,宗教信仰可能是“非常基本的”。 一個人的每一個信念都不需要有理由,這是哲學的老生常談,否則就會面臨惡性循環或無限倒退。 因此,要成為理性的人,必須無緣無故地持有自己的某些信念,即作為適當的基本信念。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Nazi Conscience
曾幾何時曾經聽過有人說:你有你的良知,我有我的良知。在此通過歷史我們會發現這句話曾經在納粹歷史具體呈現過。在我們試圖理解為什麼會發生大屠殺、安樂死計劃和其他此類暴行時,我們傾向於將納粹主義描述為反猶太主義、反現代和反自由主義。 雖然通過“反對”來定義納粹主義通常很方便,但除非我們也考慮納粹主義“支持”什麼,否則我們的知識是不完整的。 Claudia Koonz 教授的著作 “The Nazi Conscience” 正是這樣做的。 作者認為,該政權的不寬容是一種獨特的道德哲學的副產品。 該書以引人入勝的新視角審視了納粹精神,以及該黨用來使德國人民相信其事業的“正義”的方法。 Caudia Koonz 從一個重要觀點開始:“納粹良心不是矛盾修辭法”( p 1 ),強調德國人在納粹時代並沒有集體陷入猖獗的邪惡行徑。 相反,她假設在納粹政權的頭六年裡,德國人並沒有拒絕他們現有的道德準則,也沒有用瘋狂的反猶太主義和暴力正義取而代之。 相反,他們接受了一種新的納粹特有的道德觀,這種道德觀充滿了種族優越感、對祖國的熱愛和社區價值觀。 這種道德通過微妙但無處不在的信息滲透到德國的集體良知中,不僅由黨及其宣傳部門而且由學者、教師、科學家、藝術家和青年領袖證明和宣傳。 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內化並接受了種族原教旨主義的新福音,這並不是因為惡毒的反猶太主義、對猶太人的惡毒攻擊或種族極端主義——大多數人都厭惡的行為和想法——而是通過不斷強化“積極的” 民族優越感。 在此過程中,該政權創造了一個易於識別的“他者”,即非德國人種 …… 這本書的中心主題是德國文化在納粹手中經歷的變革。 一個曾經受普遍人權倫理啟發的社會變成了一個將道德定義為只做對人民最有利的事情的社會。 Koonz 稱之為 “種族原教旨主義 ethnic fundamentalism”,並描述了納粹如何根據社區和種族純潔的 “積極 positive” 價值觀形成新的全國共識。 誠然,很難將 Adolf Hitler 視為“美德的踐行者”,但 Koonz 證明元首的公眾形象正是按照這樣的思路打造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Our Fate: Essays on God and Free Will
宿命論離不開預知 foreknowledge 與自由意志。當代關於自由意志的辯論主要由兩個問題主導:“因果決定論是真的嗎?” 和 “自由意志與因果決定論相容嗎?” 這些問題對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對我們的選擇和行為負有道德責任的問題很重要。 道德責任不能脫離某種形式的自由意志和自決。與自由意志和因果決定論的(不)兼容問題平行的是自由意志和道德責任是否與神聖預知兼容的問題。John Martin Fischer) 研究了神聖預知、人類自由和道德責任之間的關係。本書 11 篇是以前發表的論文的合集。 Fischer 從一篇新的介紹性文章開始,在這篇文章中他總結、擴展和應用了其他文章中提出的分析要素 。他主要關注上帝的預知是否與人類不這樣做的自由相容的問題。 但他也注意到更重要的問題,即上帝的預知與人類道德責任的兼容性。 Fischer 試圖證明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上帝的預知排除了人類做其他事情的自由。 這似乎暗示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否定的:上帝的預知與人類的道德責任不相容。 然而,Fischer 認為這並不成立,因為根據他的說法,道德責任並不要求自由去做其他事情。 Fischer 在他的書中為支持這些觀點而引用的一些主要論點到底如何? 神聖預知和做其他事情的自由是否可以調和? Fischer 指出,關於神聖預知與人類不這樣做的自由不相容的論證在重要方麵類似於因果決定論與不這樣做的自由不相容的論證。 這兩種論點都與 “過去的固定性 fixity of the past”有關( Ch. 6 )。 仍然存在相關的差異,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因為關於道德責任的兩種論證的結論可能不同。 Fischer 討論了關於上帝的預知和人類不這樣做的自由不相容的不同論點( “不相容論的論點 th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Philosophy as Poetry
自從 Socrates 要求對 Homer 進行審查並將詩人從他心愛的共和國中放逐以來,哲學和詩歌的關係就一直不那麼文明。 例如,Hegel 認為詩歌不再能勝任代表絕對的任務,因此必須讓位於哲學。 站在詩人一邊,Keats在他的長詩 “Lamia” 中譴責“冷酷的哲學”將美從世界上抹去。 2004 年,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 Richard Rorty 花了三天時間舉辦了名為 “Philosophy as Poetry” 的 Page-Barbour 講座。 它美麗的標題抓住了 Rorty 哲學的重要方面。書中指出,哲學與詩歌之間的衝突根源於哲學不願承認是想像力而非理性為人類思想設定了界限。 他寫道 “哲學與詩歌爭吵的核心”,“是對想像力一路下滑的恐懼。” 而 Rorty 作為 Shelley “ Defense of Poetry” 的好弟子,把 “詩歌 poetry” 和 “詩人 poet” 這兩個詞用得比較寬泛。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