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胃或心窩裡有一種噁心的感覺。血液湧入或流出面部。困惑。令人震驚的認識是,你最珍視的自我認知和自尊基礎已被撕成碎片。“如果尷尬停留在身體的表面,那麼羞辱就位於其最深層的中心。”羞辱是一種複雜的體驗和情感,其中概念和文化的期望和意義與強大的情感和身體力量交織在一起,羞辱是不可掉以輕心的事情 。”( p 3 )
羞辱之於個人的種種也許在 Immanuel Kant 中能找到解答,因為康德的道德哲學幾乎被普遍理解為試圖分析和捍衛基於個人自主的道德。在 “The Kantian Imperative: Humiliation, Common Sense, Politics” 一書中,Paul Saurette挑戰了這種解釋,他認為康德的 “律令 Imperative” 實際上是基於對 “常識” 的有問題的訴求,並且它的前提是,試圖進一步培養和強化每個道德主體的屈辱感。(CHAPTER 2 Common Sense Recognition )
Paul Saurette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追溯了康德律令式的隱秘邏輯,建立對康德的 “律令Imperative” 另類解讀旨在揭示他稱之為 “隱秘康德邏輯 subterranean Kantian logic” 推動了康德的道德和政治計劃 (CHAPTER 1 Kant’s Imperative Image of Morality)。康德 “律令” 將常識和屈辱的影響置於康德道德和政治理論的中心。康德被視為利用常識來填補他的先驗自治論證中的空白,並利用羞辱來建立對 “康德的道德命令形象 Kantian Imperative image of morality” 的事實上的道德服從。
屈辱的經歷創造、解釋並證明了這種痛苦。康德聲稱,我們允許感性傾向決定恣意,專横,霸道的傾向是基於自愛的自負:稱為自愛;如果自愛使自己成為立法者和無條件的實踐原則,它就可以被稱為自負。康德將提高對實踐法則的敏感傾向的行為描述為道德上不適當的 “自負 self-conceit”,當然,只有通過將實踐理性的先前等級定義假設為道德的權威命令形象。這種排序的合法性完全取決於常識識別這一有問題的事實。但是,如果接受這個最初的常識性認識,那麼明智的 “自愛” 與 “自負” 的等式是完全合理的。( p 110 )
Saurette 認為,在康德看來,經歷羞辱在形成對道德法則的尊重方面發揮著 “原始角色 primordial role”,康德的立場認為強迫人們經歷羞辱既是正確的,也是可能的。 事實上, Saurette 聲稱,根據康德的觀念,“羞辱的戰略運用……是一種合法的政治修養模式”,因為 “羞辱的經歷是公民、道德與和平的基本前提” ( p 240 )。在論證 “康德律令” 也深深地影響了 Jürgen Habermas (CHAPTER 5 Habermas’s Kantian Imperative) 和 Charles Taylor (CHAPTER 6 Taylor’s Common Sense Ontology) 的著作之後,Saurette還表明,對康德律令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當前的政治問題,例如美國在伊拉克 Abu Ghraib 監獄的酷刑醜聞以及更廣泛的 9/11 事件後的美國外交政策 (EPILOGUE: The Post-9/11 Kantian Imperative)。因此,康德的律令表明哲學和政治理論與當代事件和歷史上任何其他時期一樣相關。
Saurette 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第二批判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中的一段話:“當每個人將其本性的明智傾向與道德律進行比較時,道德律不可避免地羞辱了我們 …… 它在我們的自我意識中羞辱了我們 …… 它喚醒了對道德律的尊重 ……” ( p 10 )就其本身而言,它是一個積極的和決定性的基礎。根據 Saurette 的解釋,羞辱是一種原始情感,它使人們能夠尊重道德法則。由於羞辱是道德的情感先決條件,人們可能被迫經歷它。Saurette 解釋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康德在這段話中談論的那種羞辱本質上完全是第一人稱。 只有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行為來體驗這種行為,將其視為自然傾向而不是理性的動機。這不是別人可以帶來的屈辱。因此,作為 Saurette 解釋核心的第二個批判段落不能用來支持它。相反,這段話支持康德在“權利學說”中對可執行和不可執行的權利和義務的區分。
鑑於 Saurette 對康德的道德和政治計劃的政治含義特別感興趣,因此有理由期望他詳細接觸康德的正義理論。不幸的是,Saurette 沒有考慮康德的“法”或康德的政治論文。這不僅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而且還意味著 Saurette 從未接受康德的主張,即使用強制手段試圖使他人行為符合道德(體驗康德意義上的羞辱)既不可能也是錯誤的。因為制沒有考慮 “權利學說”,所以他沒有注意到康德對可執行義務和不可執行義務的區分,這就產生了正義理論(“權利學說”)和道德理論(“美德學說”)之間的區別,正如我們在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中所發現的那樣。簡而言之,康德認為,所有那些需要道德動機的美德都無法強制執行。因此,任何強迫人們變得有道德(經歷屈辱)的企圖都會失敗。 此外,根據康德的政治理論,如果一個人使用肉體強製手段試圖強迫他人遵守道德,那麼她就剝奪了這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權,而自由權是康德正義觀的基石。由於 Saurette 忽略了康德的政治著作,因此遺憾的是沒有討論康德政治理論的這些核心方面。
對於康德的屈辱,Saurette 認為它在恢復基督教屈辱的歷史文化力量的同時,不再依賴於一個外在認可的上帝來發揮作用。它可以在自律發揮作用,因為(a)康德哲學已經將理論上的羞辱嵌入自律的核心;(b)康德重新塑造的情感羞辱已經作為前提被培養到其主體的本能道德傾向中。 成年(通過早期教育),然後通過自我羞辱(羞恥心)的做法來維持和加強。 因此,康德對情感力的具體恢復和改造以及羞辱的概念化,是培育現代自主道德主體性的關鍵技術。( p 140 )
但對康德的羞辱和貶低概念要如何區分?例如,Saurette 將媒體對 Abu Ghraib 監獄囚犯被美國看守“羞辱”的描述等同於康德在《第二批判》中使用的“羞辱”。 但更符合康德的文本的是,囚犯被貶低了(因為身體上的虐待意味著剝奪了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權),而不是羞辱。相比之下,當媒體呼籲美國軍方反思自己的行為並承認自己的錯誤時,他們理應感到羞辱。美國軍方那些將批評銘記於心的人以第二次批評中描述的方式羞辱了自己,即意識到自己沒有按照理性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