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際關係學者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世界政治中更不尋常的方面。Bertrand Badie 是研究最廣泛意義上的權力的權威專家之一,他正在巴黎政治學院教導他的學生,行動不必僅僅基於理性,也可以有情感基礎。 乍一看,這一主張對於國際關係領域的人士來說似乎很奇怪。 然而,對 Bertrand Badie 等學者的推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就會發現其論證思路紮實而中肯。這種方法的堅定支持者 Dominique Moïsi 首次成功地將情感和政治的研究重新統一在一本書中。這是關於當代話語和對 Samuel Huntington 的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的回應的重要書籍之一。Dominique Moisi 展示了當今地緣政治的特點是 “情緒衝突 clash of emotions”。 他認為,西方被恐懼所統治和分裂。對於穆斯林和阿拉伯人來說,羞辱文化正在迅速轉變為仇恨文化。 而亞洲則能夠集中精力建設更美好的未來,因此正在創造一種新的希望文化。Moisi 釋說,為了理解不斷變化的世界,我們需要面對情感。 當他闡述自己的觀點時,他解讀了我們文化差異背後的驅動因素,描繪了一個具有挑戰性且重要的全球化新視角。
在深入研究 Dominique Moïsi 著作:”The geopolitics of emotion : how cultures of fear, humiliation, and hope are reshaping the world” 的核心內容之前,應該指出的是,他寫的並不是一本學術著作,而是一篇基於他 2007 年 1 月在 “Foreign Affairs“上發表的文章的擴展文章。 儘管地緣政治和情緒似乎不太可能混合在一起,Moïsi 斷言,我們需要情感來理解周圍的世界 —— 包括政治。他認為,全球化是建立在一個悖論的基礎上的 —— 一方面,我們目睹了美國文化的普及,而另一方面,亞洲國家卻在經濟上處於領先地位。這導致了Moïsi 所說的不對稱多極化,其中具有不同世界觀的不平等行為體,相互影響。Moïsi 認為,冷戰後秩序的變化導致情緒在政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將情緒作為全球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因素之一進行研究是合理的。如此強烈的情緒可以部分地用大眾媒體的行為來解釋,大眾媒體讓世界變得更加透明,模糊了 “不同世界 separate worlds” 的邊界。如今,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可以獲得大量信息,甚至是地球上最偏遠的角落 —— 當然,朝鮮這樣的極端情況除外。Moïsi 宣稱,在 “意識形態的世紀 the century of ideology” 之後,“身份的世紀 ‘the century of identity’”已經到來。 然後,他將三種情緒定義為對塑造世界特別重要的情緒,並概述了分別受這些情緒影響的三個世界地區:對亞洲的希望、對伊斯蘭世界的羞辱和對西方的恐懼。
Dominique Moïsi 研究的第一個情感是希望。希望意味著信心,在作者的理解中,21世紀的希望也指 “此時此地更好 better here and now”,這個定義與馬克斯·韋伯所說的新教倫理密切相關。 兩個世紀以來 ,亞洲和歐洲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十九世紀,亞洲逐漸消失,歐洲成為現代性的象徵,但到了 21 世紀,情況發生了逆轉。在 Moïsi 看來,這種希望轉化為文化的開放和自信 。作為希望文化的典型例子,中國表現出兩種類型的民族主義:防禦性民族主義,擔心帝國(例如西藏)的崩潰;積極性民族主義,表達上述希望。因此,當代中國可以用 François Guizot 的 “致富而安靜 Get rich and be quiet” 的座右銘來形容(François Guizot,1787-1874,曾任教育部長,後來擔任法國國王 Louis Philippe 時期的首相)。目前,中國政權正在通過與達賴喇嘛的緊張關係或對緬甸軍政府的支持損害其外部形象。儘管如此,公民社會的萌芽正在中國以有組織的抗議活動的形式緩慢地綻放。總而言之,Moïsi 預測中國的崛起將導緻美國的黯然失色,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爭議的命題。
另一個亞洲希望的例子來自印度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國家 —— 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它面臨著深刻的內部矛盾。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飽受政客無能和腐敗的困擾,再分配的減少和種姓差異的破壞令人震驚。印度人,無論他們對自己的成就多麼自豪,他們對自己的身份感到矛盾。儘管中國和印度有許多共同點,但兩國自豪和自信的根源卻不同:中國有帝國主義的過去,而印度則有光明的未來。
Dominique Moïsi 表示,只有西方才將日本視為亞洲國家。在亞洲,還是同一個日本,歷史傷痕完好無損,因為日本尚未為二戰道歉。在某種程度上,日本與西方有著同樣的恐懼文化,同樣害怕其強大的國際地位被印度和中國奪走。這種不安全感導致了家庭自殺率很高,並導致自殺率上升。國際上“熱情溫和 passionately moderate”。
亞洲的兩個希望巨人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印度必須決定它希望成為哪種類型的強國,而中國必須確保其目前的內向不會轉變為非理性行為(例如與台灣的全面戰爭)。
然而,假設所有亞洲國家都屬於希望文化是錯誤的:Moïsi 將日本排除在 “超越 beyond” 希望文化之外,並以巴基斯坦作為尚未達到這一點的國家的例子。這些例外突顯了亞洲大陸的多樣性,也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 Moïsi 的論點。當他經常談到 “亞洲” 時,他實際上指的是中國和印度。他的分析沒有考察印度以外的中亞國家、朝鮮或印度的繼承國。 可以理解的是,為了提供一個全面的圖景,Moïsi 需要簡化他的想法。然而,Moïsi 從未真正解釋過他所說的亞洲是什麼意思,他更喜歡臨時定義而不是明確的劃分。
伊斯蘭世界就是羞辱文化的典範,後來被重新定義為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對於 Moïsi 來說,羞辱意味著無能,被限制在與輝煌的過去形成鮮明對比的未來。阿拉伯-伊斯蘭世界並不是唯一面臨這種二分法的全球地區。正如作者指出的,這種二分法會導致兩種類型的行為。 一種可能性是在東南亞發現的 “我會告訴你我能做到” 的行為,這催生了強大的競賽。 另一面是 “如果我聯繫不到你,我就會拖垮你” 那種絕望。Moïsi 認為,阿拉伯伊斯蘭世界正是在這裏找到了自己。這位法國學者將這種絕望歸因於該地區人口增長和政治羞辱的事實。該地區的領導人無能,他們不但不承擔責任,反而不斷尋找替罪羊。 造成這一嚴重局勢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歷史性衰落,這一進程始於佔領維也納失敗,繼而在該地區進行殖民化,並最終因以色列國的建立和以色列的統治而得到加強。巴勒斯坦人的待遇。六日戰爭達到了高潮,阿拉伯國家失去了所有希望。
應該記住,正如 Moïsi 提醒我們的那樣,羞辱感不僅是消極的,它更可以成功地用作阿拉伯國家針對其前殖民者以及以色列針對歐洲的外交武器。 然而,Moïsi 否認問題在於伊斯蘭教的說法,因為伊斯蘭教產生了許多反對羞辱感的知識分子。 他還指出,由於 “暴君和原教旨主義者 despots and fundamentalists” 都對限制言論自由感興趣,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在文化上正在衰落。至於恐怖分子,Moïsi 聲稱他們解決了阿拉伯和穆斯林人民的合理不滿。Moïsi 認為 ,西方的穆斯林感到被隔離,這種情緒因他們艱難地尋求身份認同以及缺乏穆斯林出身的重要歐洲領導人而加劇。在 Moïsi 看來,擺脫痛苦的出路在於改善女性的處境,摘下受害者的面具,向文化相對主義說 “不”。
然而,Moïsi 過於簡單化的分析並不總是能夠通過對情感和政治進行全面概述的努力來證明其合理性。為了支持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羞辱感是由歷史衰落造成的論點,他引用了一位與新保守派 Bernard Lewis 關係密切的中東著名學者的說法。 儘管 Moïsi 沒有直接引用 Lewis 的話,但在談到奧斯曼帝國和伊斯蘭世界衰落的原因時,他還是認同他的思路。 雖然 Lewis 教授的學術資歷無可爭議,但他最新著作中的分析常常得出類似的過於簡單化的結論。此外,在對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比較中,Moïsi 忽略了基督教如果作為一種宗教存在的話,也包含一套規則和限制。Moïsi 忽視了自 20 世紀 90 年代初以來穆斯林學者和領導人關於恐怖襲擊道德問題的重大爭論。當他聲稱歐洲沒有穆斯林出身的重要領導人時,他忽略了法國的 Rachida Dati 、英國的 Sadiq Khan 或德國的公共思想家 Navid Kermani 。 除此之外,Moïsi 通過 2005 年秋季的法國郊區騷亂舉例說明了穆斯林融入西方社會的困難。然而,他沒有提到 Gilles Kepel 在他最新的《Terreur et martyre》中實際上表明,大多數肇事者來自法國郊區。撒哈拉非洲,伊斯蘭教與萬物有靈論的宗教混合在一起,因此與中東伊斯蘭教不同。 此外,Kepel 作為一位廣泛研究穆斯林融入西方社會問題的學者,認為法國是穆斯林融入的最好例子。
最後,恐懼文化屬於西方世界。 主要原因在於,過去三個世紀以來,西方第一次不再是潮流引領者 —— 全球化不再屬於西方世界。正是這種恐懼將歐洲和西方團結在一起。 Moïsi 承認,雖然恐懼對於生存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它可能會變得過度並導致喪失能力。Moïsi 從未解釋過他所指的 “恐懼” 是否是這個詞最顯著的含義,即對個人安全、財務狀況或政治局勢受到威脅的情緒反應;這個術語的定義很模糊,並且不斷被操縱以適應 Moïsi 的主張。這種恐懼並非從 9/11 的襲擊開始,而是因這些事件而加劇。Moïsi 斷言,歐洲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其自身的身份 —— 它是由地理、文化遺產來定義的,還是只是一個 “民主國家的紳士俱樂部” ? 柏林牆的倒塌標誌著歐洲的希望達到頂峰。從那時起,希望的感覺就一直在惡化。Moïsi 認為,歐洲人徹底改變立場的關鍵時刻是南斯拉夫解體,給歐洲後院帶來了一場戰爭(歐洲人無力應對的戰爭)。Moïsi 聲稱,自 1968 年以來,年輕人已經發生了變化 —— 他們不想改變世界,而是希望受到保護,免受世界影響; 他將歐洲比作威尼斯 —— 一個退休的好地方,但不是活力的源泉。 歐洲的恐懼源於 “其他人 the others”,而且矛盾的是,我們越需要 “其他人” —— 例如作為勞動力的一部分 —— 我們就越在情感上拒絕他們。 關於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辯論集中體現了這種對 “對方 the other” 的恐懼。Moïsi 支持加入,他表示對土耳其來說,加入歐盟的旅程比最終目的地更重要。 如果土耳其被拒絕加入歐盟,該國可能會受到中東及其所有失敗的不可抗拒的誘惑。
談到美國,Moïsi 很明確:對他來說,在過去的選舉中, John McCain 是一個充滿恐懼的候選人,Barack Obama 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候選人。美國人傳統上更關心未來,而目前看來,未來是黯淡的。如前所述,美國的恐懼情緒並不是從 9/11 開始的;而是從 9/11 事件開始的。恐怖襲擊實際上提醒並強化了美國對自身脆弱性的認識。Moïsi 認為 ,美國在過去二十年裡已經成為壓迫的象徵。美國傳統上的積極形象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已經被打破。 美國人擔心集體主義可能會取代個人主義,而個人主義正是美國的立國理念。 此外,美國人害怕 “對方”,過分關注控制邊界而忽視內部問題。
目前,大西洋兩岸之間的關係是冷漠而疏遠的。在美國,人們對歐洲人的幻想破滅了,而歐洲人卻覺得他們不再需要美國人了。 造成這種隔閡的原因是過去兩屆白宮政府的相互矛盾的政策。Moïsi 還補充了另一個非常感性的原因 —— 美國已經失去了吸引力,因為它從希望文化明顯轉向了恐懼文化。
Moïsi 用了整整一章來討論疑難案件,其中三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第一個被審查的案例是俄羅斯,一個對其悲劇性缺陷著迷的國家。 自蘇聯解體以來飽受羞辱的俄羅斯表現出了對“他者”(例如車臣)的排外恐懼,並以最物質的形式展現了希望。Moïsi 認為,對於俄羅斯領導層來說,民主是軟弱的表現。俄羅斯和伊朗之間很容易進行類比。然而,伊朗正在崛起,而俄羅斯則面臨著快速衰落。
另一個被分析的棘手案例是以色列,由於其人口和地區政治現實,該國與俄羅斯一樣具有脆弱性。在關於以色列的小章節中,Moïsi 對全書做出了最令人驚訝的比較:他指出 ,以色列的恥辱源於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虐待。顯然,這種不法行為可以追溯到過去虐待猶太人的行為,就像虐待兒童虐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種比較很難消化,尤其是當規模在任何情況下,對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正待遇都不能與大屠殺期間對猶太人的虐待相提並論。
非洲是第三個難題,是一個正在慢慢從深淵中崛起的世界地區。然而,當代的交易是政客們努力保住職位的跡象。Moïsi 指出南非是一個成功的故事,並通過表達他對巴勒斯坦版 Nelson Mandela 崛起的願望,再次暗示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虐待。
第四個例子是拉丁美洲,它表現出更少的絕望,但也更少的希望。 巴西是唯一的光輝典範,特別是從金融角度來看,不幸的是,它飽受暴力之苦。
在最後一章中,Moïsi 為 2025 年的世界提供了兩種可能的情景。他指出,如果恐懼席捲全球,災難性事件將會接踵而至:中東更多的動盪、使用生物恐怖、關閉邊界、削弱美國的新保護主義、歐盟幾乎完全解體、俄羅斯前帝國的部分複興、亞洲戰爭、日本核軍備、非洲衰落以及拉丁美洲混亂。 簡而言之,生活就像中世紀早期一樣。 另一方面,如果希望得以實現,中東將實現和平,聯合國將進行重大改革,美國將成為世界各地的 “高級夥伴 a senior partner” 而不是警察,俄羅斯將在未來展望自己的未來。西方將走上法治道路,非洲將發展,南方共同市場將成為一個成熟的實體。 奇怪的是,黎巴嫩將與敘利亞聯合。
儘管 Moïsi 承認他的大部分未來場景都是虛構的,但其中一些是完全不現實的。如果考慮到巨大的國際貿易量或一些國家的生存完全依賴於進出口的事實,很難想像關閉邊境。鑑於將歐盟維繫在一起的所有牢固的經濟和政治聯繫,也很難想像歐盟會解體。看到南方共同市場在未來十五年追隨歐盟的道路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歐洲的建設花費了更長的時間,並且有一個重要的大國 —— 美國 —— 與歐洲一體化和解決其最嚴重問題息息相關。另一個令人費解的方面是,為甚麼黎巴嫩和敘利亞的統一被視為一個積極的前景,特別是考慮到最近試圖孤立敘利亞,使其免於政治干預黎巴嫩事務。
Moïsi 就國際關係這個研究很少的領域寫了一本相對有說服力、內容整理得很好的書。然而,有時他的論點是有缺陷的,過於籠統或過於簡單化。此外,書中還充滿了本可以避免的事實錯誤,例如將2005年倫敦地鐵襲擊事件的日期定為2006年,或者將著名政治經濟學家 Francis Fukuyama 歸為歷史學家。
對於具有紮實背景知識的經驗豐富的讀者來說,Moïsi 為辯論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他擅長將全球政治難題的不同部分拼湊起來並創造令人信服的場景。對於那些沒有國際關係或現代史背景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會產生誤導,特別是因為一些粗略的概括。這就是為甚麼它應該被當作藥物對待:小心服用,小劑量服用。只有這樣,它才能為理解政治世界 —— 或者世界政治 —— 帶來急需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