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關係中,一些國家經常否認其他國家的法律地位,污衊他們的做法甚至文化。這種外交層面的故意羞辱行為在現代外交中屢見不鮮。在著名的 “歐洲協調 Concert of Europe” 解體後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嘗試了多種基於俱樂部的外交,但都達不到包容性多邊主義之類的目標。這種努力的例子包括 G7、G8、G20 甚至 P5。 這種 “接觸團體 contact groups” 的提出就好像它們是真正的統治機構一樣,被賦予了排斥和邊緣化的權力。今天,這種羞辱行為的後果是暴露了國際體系的局限性和外交有效性的缺乏。將羞辱作為一種常規的外交行動正在不斷侵蝕國際體系的力量。這些行為似乎是殖民歷史、失敗的非殖民化、錯誤的全球化願景和非常危險的兩極後重建的糟糕混合的結果。儘管本書主要採用社會心理學方法來研究國際關係,但它也動員了法國社會學傳統的資源,主要受到 Emile Durkheim 的啟發。 它是從 “Le temps des humiliés. Pathologi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巴黎,Odile Jacob,2014)翻譯過來的。
“Humil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Pathology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ystems” 結合了國際關係理論、政治心理學和社會學,探討了國家間羞辱這一持久的主題。雖然結構清晰,具有歷史/理論概述,並對這種系統性羞辱行為的當代社會和政治後果進行了徹底分析,但其風格仍然濃重的學術性,因此受眾有限。這很遺憾,因為作者伯 Bertrand Badie 在這書中對國際關係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許多政治屈辱的歷史例子令人著迷。
Bertrand Badie 認為,羞辱已成為國際關係中的常態。它已被國際體系中的主導國家系統化、合法化並自由運用。在現實主義的 Westphalian主權體系世界中,“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必須忍受”(Thucydides,p 107 ),歷史上各國一直在故意互相羞辱:滿清中國先是被英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後,其後八國聯軍又被歐洲人打敗,再後來甲午戰爭又被日本打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中遭受羞辱,加速了希特勒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被邊緣化,甚至被嘲笑,這是西方國家今天經常試圖延續的行為。
在治國之道中使用羞辱一直是代表當時最強大國家的外交官所使用的武器。然而,這一戰略還遠沒有結束,因為國際組織繼續在一個至少在言辭上應該是橫向的世界中強加權力等級。將國家排除在諸如七國集團、聯合國安理會和北約 “俱樂部 clubs” 之外,以使它們降到次要地位。因此,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聯合國體係因其決策結構、不斷給國家貼上 “流氓 rogue” 或 “不道德 immoral” 標籤以及不擴散條約允許一些國家成為核國家,同時禁止其他國家達到平等地位,這都是橫向的世界中強加權力等級。
問題在於,雖然羞辱可能是當權者的政治工具,但它對整個國家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Badie 解釋說,“羞辱是記憶;它是集體敘事,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創始敘事”( p 3 )。從中國丟面子的言論到法國重新解讀與德國的合作/抵抗,它已經成為國家身份的一部分。殖民主義的做法和非殖民化進程並沒有結束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的屈辱,他們繼續被標記為二等公民,在現有的護照和移民制度中不斷遭受恥辱。
日益嚴重的不平等不僅存在於國家之間,而且存在於公民之間,會產生危險的影響,當今許多國家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的興起就證明了這一點。Badie 用 “模仿的失敗和模仿太強烈” 來解釋這種現象( p 129 ),導致人們重建一種與 “他者 other” 相對立的身份。阿拉伯之春被描述為 “對屈辱的後現代反應”( p 135 ),突顯了直接和間接外國統治歷史的深刻社會影響。在全球化時代,這種社會運動得到進一步促進,比較和交流很容易跨越國界,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嚴重不平等,非國家行為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現,利用羞辱作為民眾動員的一種形式。
雖然歷史無法改變,但 Bertrand Badie 以積極的基調結束了他的書,認為國際體係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社會融合,從而緩解羞辱的症狀。他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全球化造成的不平等日益加劇,而政治制度卻否認所有行為體的平等地位,同時利用多邊主義和合作的言辭,而這些言辭根本無法兌現承諾或期望。通過用誤導性信息來掩蓋政治 ,政客們已經失去了陰謀。然而,Badie 認為,國際體係可以改變:“無論調整的成本如何,都必須付出代價”( p 168 )。西方必須屈服於世界其他國家,採用基於以下三個原則的外交政策:必須建立多樣性政策;它必須是社會性的,考慮到社會保障是人們融合的一種手段;它必須真正是多邊的,慶祝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並從所有參與者眼中的合法性中受益。
Bertrand Badie 的樂觀主義不會吸引所有讀者,因為當今的全球政治似乎日益兩極分化 ,地區主義和民族主義不斷抬頭。美國正在推行更加孤立主義的政策,國際組織都在艱難生存,更不用說做出深刻和必要的改變了。自 Bertrand Badie 2014 年首次出版這本書以來,世界秩序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對羞辱和治國之道的分析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