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 to Be Human: Overcoming Our Five Cognitive Design Flaws

從由治及興、完善選舉,而至台灣選舉臨近的種種。。。深深令人感受到 Nietzsche 所曾言:“在所有動物中,人類是笨拙也是奇葩的存在。”

我們是一種奇怪的矛盾生物,一方面渴望快樂,一方面又為自己製造痛苦。 我們重溫過去的痛苦,預測未來的痛苦,並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憤怒之中。

如果其他動物能夠像我們研究它們一樣研究我們,它們就會對我們給自己帶來痛苦的獨特能力感到困惑。 我們花費大量精力重溫過去的痛苦,預測未來的痛苦,並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憤怒中。 其他動物會說我們是奇怪的自相矛盾的生物,他們渴望快樂,但卻是自己痛苦的根源。我們擔心我們無法控制的事。 我們一邊抱怨不被理解,一邊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別人。 儘管證據相互矛盾,我們仍頑固地捍衛自己的信仰。 讓這一切變得複雜的是我們努力適應我們創造的複雜世界。 他們努力適應我們自己創造的令人困惑的世界。

在我們看來,我們還沒有掌握充滿神經元的大腦,它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性是在一個與今天截然不同的世界中進化了數千年的。 這次進化之旅的結果是什麼? 五種設計特徵通常會演變成需要修復的設計缺陷。

面對不完美的進化,人類是否束手無策呢? 答案就是激活認知的底層邏輯——元/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p 21 )。元/後設認知,就是認知的認知,是人類對自身的 “思考過程” 進行認知和理解, 元/後設認知是一種演化上較新的意識形式,也是系統 2 的獨特優勢。( p 21 )。通俗表達,即你的每一次 “恍然大悟”,其本質上都是一 元/後設元認知被激活的過程。

“人腦是極其複雜的資訊處理裝置,是一個臨時搭建的裝置,是透過在原始操作平台上逐漸添加新組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化形成的。 這個難以想像的漫長發展過程(仍在進行中)最終導致了「古老的、基本的」思維系統(潛意識運作)和「現代的、特殊的」思維系統(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識的)的奇特且有些草率的融合。 認知科學家通常將舊系統和新系統分別稱為系統 1 和系統 2。 每個系統都可以粗略地與不同的大腦區域相關聯,但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解剖學重疊。 這種認知機制的整體設計存在一些重大問題──這些功能有需要修復的缺陷。” ( p 2 )

元/後設認知能力的強弱,決定一個人每個方面的強弱。元/後設認知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光能幫你了解自己,同時還會讓你更加了解别人。提高元/後設認知、超越元/後設認知,便能主動改變我們大腦的頑固思維,突破認知局限,客觀、理性地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從而做出更優決策,獲得終身成長的能力。

元/後設認知能力不僅可以習得,而且還可以通過聯系長期、持續发展。在 “Hard to Be Human: Overcoming Our Five Cognitive Design Flaws ” 一書中,Ted Cadsby 重點關注了導致人類大腦思考不足和反應過度的的初始設計特征具有五大認知缺陷,並揭示了克服這些缺陷的有力策略:

  • 貪婪還原論 / 奢求簡而化之 Greedy reductionism
  • 確定性上癮 / 沉迷定數執念 Addiction to certainty
  • 把自己當作情感人質 / 情緒不由自主 Holding ourselves emotional hostage
  • 與我們自己競爭 / 内心沖突不斷 Competing with ourselves
  • 誤導了對意義的需求 / 人生本末倒置 Misdirecting the need for meaning

結合上述五大應對策略,對抗人類大腦設計缺陷的強大策略,這些缺陷使二十一世紀的生活變得異常困難:控制簡化心理、克服定數迷戀、擺脫情緒挾持、力求一心同體、追求真實意義和 20 多個有趣的冥想和思維練習,幫你迅速獲得元認知的能力。跟随本書的腳步,你會发現,你離看清自己和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又近了一步!

“Hard to Be Human: Overcoming Our Five Cognitive Design Flaws ” 匯集了心理學、神經科學、物理學和哲學的最佳見解,揭示了我們在與被誤導、行為不端的自我的戰爭中面臨的五場大戰的有力策略。Ted Cadsby 利用深刻的個人故事將概念融入現實生活中,揭示了我們如何克服設計缺陷,變得更聰明、更快樂,更好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生活的複雜性。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