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24

Idealism, Relativism, and Realism: New Essays on Objectivity Beyond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vide

過去幾年,當代實在論研究領域中的幾場爭論 —— 以“新實在論”、“歐陸實在論” 或“思辨唯物主義” 等標題而聞名 —— 已經表明,科學並不是系統地衡量真理和現實的最終標準。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放棄真理或客觀性的概念,正如二十世紀哲學的某些潮流中反覆提出的那樣。然而,在當代實在論的研究領域內,客觀性概念本身並沒有被充分的提煉。客觀的東西應該​​是真實的,不受主體的偏見、解釋和觀點的影響,具有世界現狀所滿足的真實條件。 “Idealism, Relativism, and Realism: New Essays on Objectivity Beyond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vide” 書匯集了國際傑出學者的文章,他們發表過關於觀念論、認識相對主義或實在論的文章,並且經常將自己歸入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之一。因此,本書將聚焦在這些傳統,旨在澄清當今客觀性概念在當代存有論和知識論中代表甚麼,超越了分析歐陸的的鴻溝。 xxxxxxxxxx 存有論是對實在最一般的探究,要么通過詢問 “存有是甚麼” 的問題,要么通過關注存有的基本類別及其關係。近幾十年來,直到現在,這些探討的特點是透過 “分析 analytic” 哲學和 “歐陸 continental” 哲學之間的方法論和主題分歧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近年來,這種劃分的理由經常受到質疑,其中一個問題是人們廣泛討論的是經驗科學和形式科學作為真理和實在的最終衡量標準的作用。即使對於那些質疑存有論的特定哲學範疇可以輕易地被自然科學範疇取代的人來說,重要的是,這並不意味著真理和客觀性的指導思想也應同樣被拒絕。這裏提出的十六篇論文將理論研究與對哲學史的反思結合起來,代表了當代存有論和知識論領域的各種最新發展,包括最近出現在「新實在論 New Realism」、「新唯物主義 New Materialism」、 「思辨實在論 Speculative Realism」等標題下的論文。在方法論上,出現的兩個共同目標是重新思考康德式本體與現象之間的對立,連同它所暗示的先驗觀念論的形上學基礎,並重新考慮熟悉的哲學戰線,將觀念論和相對主義的立場與各種實在論分開。 客觀性概念的完善和闡明給當代哲學提出了概念和方法論問題。根據一種有影響力的觀念,客觀的東西應該​​是真實的,不受思考主體的偏見、解釋和觀點的影響。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認為,客觀主張和信念應該具有可以按照世界現狀來滿足的真理條件。然而,一個仍然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定義這些真值條件本身。客觀性是否是主體與客體在時間上的關係性和過程哲學上的相互依賴,正如當代觀念論哲學的當代適應和發展有時所堅持的?實在本身的結構在存有論上是人類心靈可以閱讀的類似書籍的文本嗎?客觀性是一種社會財產(如金錢或婚姻),因此主要是羣體的財產,而不是獨立於思想的事實的財產嗎?或者它取決於經濟條件,植根於意識形態的「世界圖景 world-picture」? 本書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誕生於 2017 年的跨學科會議,分為四個部分,共展示了 12 篇文章,編輯們旨在代表考古學與哲學相遇時出現的主題多樣性。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 第一部分 (Theory and Inference) 討論 “理論與推論”,並包含一個有趣的章節,題為 “研缽和杵還是炊具?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其中 Rune Nyrup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 When Archaeology Makes Progress Through Failed Analogies) 捍衛類比作為考古推理的一種形式的使用 ——即使在類比無法解釋的情況下。還有一篇文章認為,我們應該認真看待外星人向古代非歐洲文明傳授知識的陰謀論的潛在問題。 第二部分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From Biological to Religious Conceptions

從近期港産片 “破.地獄” 引起的言論,到早年日片 “禮儀師的奏鳴曲” 不期然令人回想死亡、喪葬、依戀等問題。兩片結構雖有些相似 (因失業而轉職),但呈現的問題却有所不同:“破” 片更多的是社會問題、而 “禮儀師” 則在人與人倫的尊嚴上。。。 年幼的孩子建構了死亡的生物學概念,並認識到死亡終止了精神和身體的過程。儘管有這樣的認識,許多兒童仍接受另一種死亡概念,即確認死者在其他地方有來世。對於兒童對這種另類概念的接受程度,一種看似合理的解釋是,人類,包括幼兒,自然傾向於記住並牢記他們所依戀的人,即使這些人離開並長時間缺席。這種傾向反映在普遍傾向於將死亡視為出發點而不是終點。它還使生者能夠維持與死者的聯繫,即使在死亡的情況下,離開是永久的而不是暫時的。對這些說法的語言和發育證據進行了審查。也討論了可能的生物學起源和對考古研究的影響。 為了了解成人如何處理兒童關於死亡的問題,我們必須研究兒童如何理解死亡,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對死亡的概念,生物學和超自然的死亡觀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如何教導兒童了解死亡的理論。這本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From Biological to Religious Conceptions” 文集全面審視了兒童對死亡的看法,包括生物學上的和宗教上的。本書由發展心理學、兒科、哲學、人類學和法律研究領域的專家撰寫,為該主題提供了真正的跨學科方法。書中探討了不同的死亡概念及其對兒童認知和情緒發展的影響,對於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某些教育課程以及哲學課程(尤其是倫理學和知識論)很有用。心理學研究人員和從業者、醫務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長和教師)將對該系列特別感興趣。 xxxxxxxxxx 一、簡介 關於兒童死亡觀念的心理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們對死亡的生物學本質的新興理解上,但最近也開始關注許多兒童和成人接受另一種觀念的方式。儘管承認身體和精神功能在死亡時終止,但他們開始相信某種形式的來世。如何解釋人類對這種信念的接受程度,特別是考慮到它明顯違反直覺的地位。來世信仰得到了廣泛的人類傾向的支持,即儘管他們實際上並不存在,但他們仍會感到與依戀對像有聯繫,思考和談論依戀對象。 2. 兩種死亡觀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文化中長大的孩子們意識到,死亡不可避免地降臨到所有生物身上,並且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轉變 (Kenyon BL. 2001 ‘Current research in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death: a critical review‘. Omega 43, 63–91. Web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我們大多數人早上都會喝一杯咖啡或茶,我們中的許多人偶爾會吃一些巧克力,有些人會抽煙或服用草藥補充劑,有些人會使用非法藥物。我們對這些不同產品的精神活性成分對人類大腦功能產生影響的機制了解很多,但它們為何產生這些影響的問題幾乎完全被忽略了。我們都熟悉植物源化學物質可以影響人腦功能的想法。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不僅描述了植物和真菌衍生的化學物質如何影響人腦,更重要的是描述為什麼對人腦產生影響。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部分取決於陸地世界的兩種主要生命形式:植物和昆蟲,以及「次級代謝物 secondary metabolite」植物化學物質試圖發揮的許多生態作用;例如,保護植物免受食草昆蟲的侵害,同時吸引昆蟲傳粉媒介。答案還在於哺乳動物、植物和昆蟲的交叉遺傳遺產以及這三個類群之間令人驚訝的生物學相似性。特別是它圍繞著昆蟲和人類大腦之間的密切對應,以及植物和人類共享的細胞間信號傳導路徑。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描述並討論了植物化學物質如何以及為何影響大腦功能,涉及三大類次級代謝物:生物鹼,它為我們提供了多種毒物、一些致幻劑和大多數濫用藥物。酚類物質,構成我們天然飲食的重要且有益的部分;萜烯是一組多功能化合物,為我們提供大麻的活性成分和多種草藥萃取物。 xxxxxxxxxx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一書稱,人類和昆蟲大腦之間的相似性可能是人類被植物源化學物質(如茶、咖啡、菸草和毒品)所吸引的原因。 儘管有許多關於植物源化學物質如何與大腦相互作用並影響我們的行為、情緒、心理和身體功能的研究,但很少有人研究這些化學物質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影響。Newcastle 的Northumbria 大學的 David Kennedy 教授認為,他的書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中回答了為什麼人腦會受到植物化學物質影響的問題。David Kennedy 教授認為,人類和昆蟲大腦之間的相似性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會受到植物源化學物質的影響,並在某些情況下被植物源化學物質所吸引。他指出,人類大腦從根本上來說只是昆蟲大腦更複雜的版本,具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和行為模式。其中包括使用完全相同的神經傳導物質、受體和生理過程。 David Kennedy 解釋說:植物進化到與它們最近的鄰居昆蟲的大腦相互作用,透過吸引它們授粉、排斥它們或阻止它們吃植物組織來生存。因此,進化出針對昆蟲大腦的植物化學物質對人類大腦也有同樣的影響。人類與改變大腦功能的植物化學物質有著長期而密切的關係。我們大多數人早上都會喝杯茶或咖啡,許多人會抽煙;少數人吸食大量毒品,如古柯鹼、嗎啡或大麻。如果你把我們認為是社會藥物的化學物質給予昆蟲,它們的行為變化往往與人類身上看到的驚人相似。例如,咖啡因和安非他明使昆蟲更加活躍,減少困倦,LSD使它們感到困惑,可卡因使蜜蜂跳舞,嗎啡可以減輕昆蟲的疼痛。所有這些化學物質也會阻止昆蟲吃植物組織,並且在較高劑量下對它們致命。 Davi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Epistenology: Wine as Experience

我們認為我們知道如何欣賞葡萄酒 —— 訓練有素的鑑賞家在無菌室品嚐美味的葡萄酒 ,並根據客觀知識和技術專業知識提供評級。在知識論中,Nicola Perullo 大力挑戰這種方法,認為飲酒的樂趣是一種積極的、參與性的體驗,這一點才是重要的。Perullo 認為,葡萄酒的生命力不是在專業品酒的抽象空間中,而是在共享體驗的現實世界中。葡萄酒會在這些遭遇中發生變化,飲酒者也會隨之改變。正如釀酒師不僅僅是生產者而且是培育者一樣,只有透過一​​羣飲酒者在特定地點和時間的相遇才能充分了解葡萄酒。葡萄酒不是需要分析的對象,而是一種需要創造的體驗,創造性地為環境、美食和伴侶開啟新的感知可能性。作為二十多年研究和實踐參與的成果,知識論提出了一種享受葡萄酒的新範式,並透過它提出了一種基於參與性和關係性知識的哲學。這個模型顯示了一種深刻的轉變 —— 不是關於葡萄酒的知識,而是關於酒的知識。這本書將哲學論證與個人反思和文學實例交織在一起,是一次與葡萄酒的旅程,展示了葡萄酒如何讓生活更有創意和自由。 xxxxxxxxxx Piemonte 大學美食科學美學教授 Nicola Perullo 在其 188 頁的《Epistenology: Wine as Exper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0 年)中,首先指出,初學者最能理解大部分葡萄酒,接觸到他的作品,很快就會進入一個非常主觀且不斷變化的景觀。閱讀他的書的行為就像喝書中經常出現的葡萄酒一樣令人愉悅。“Epistenology: Wine as Experience” 勾勒出一種創新的葡萄酒美學新方法。 ‘認識論 epistenology’ 這個詞是一個新詞 ,旨在傳達有關這種方法的兩件事。一是它融合了認識論和釀酒學,“知識理論和葡萄酒知識”( p x )。另一個是它結合了 “認識論與存有論,其中存有論的 n 取代了知識論的 m”( p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