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誕生於 2017 年的跨學科會議,分為四個部分,共展示了 12 篇文章,編輯們旨在代表考古學與哲學相遇時出現的主題多樣性。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

第一部分 (Theory and Inference) 討論 “理論與推論”,並包含一個有趣的章節,題為 “研缽和杵還是炊具?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其中 Rune Nyrup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 When Archaeology Makes Progress Through Failed Analogies) 捍衛類比作為考古推理的一種形式的使用 ——即使在類比無法解釋的情況下。還有一篇文章認為,我們應該認真看待外星人向古代非歐洲文明傳授知識的陰謀論的潛在問題。

第二部分 (Interdisciplinary Connections) 有「跨學科連結」的文章,包括對人類創新史的探索、猛獁象牙笛子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生活中的地位價值,以及評估歷史人類健康狀況的困難。

第三部分 (Cognition, Language and Normativity) 的兩章 ——「認知、語言和規範性」—— 利用了心理的雙系統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既擁有快速、自動的思維系統,也擁有緩慢、沉思的思維系統。Murray Clarke (Late Pleistocene Dual Process Minds) 認為,此類系統的發展賦予了早期人類在全球擴張的能力,Ronald Planer (Theory of Mind, System-2 Thinking, and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將該理論與語言的起源聯繫起來。

第11 章「規範性的阿舍利起源 The Acheulean Origins of Normativity」討論了過度模仿的有趣現象:例如,阿舍利切石刀 Acheulean stone-cleavers 在其構造方法中表現出對一個「側面」優於另一個「側面」的明顯偏好,從技術上來說 -沒有依據。據推測,燧石工匠學徒複製了老師技術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那些不必要的技術。Ceri Shipton, Mark Nielsen, and Fabio Di Vincenzo等人 (The Acheulean Origins of Normativity) 認為這種整合在阿舍利環境中在演化上是有利的。

在第四部分 (Ethical Issues) 中,有兩篇關於「倫理問題」的文章:Artur Ribeiro (Social Archaeology as the Study of Ethical Life: Agency, Intention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認為社會考古學家應採用 Hegel 式對機構的理解,而 Elizabeth Scarborough (Are Archaeological Parks the New Amusement Park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tatus and Tourism) 則警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位對遺址保護可能的危險。

xxxxxxxxxx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一書探討了考古學和哲學交叉點的各種主題:推論和理論;跨學科聯繫;認知、語言和規範性;和道德問題。展示這種異質性的範圍從類比推理方法到人類思維的演化;從評估過去人口健康的概念問題到文化遺產旅遊的道德規範。它探索考古記錄,尋找計算能力、好奇心、創造力以及社會複雜性的證據。它的貢獻者包括來自不同職業階段的跨學科哲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其中許多人是各自領域的頂尖專家。

  1. The Twain Shall Meet: Them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源於 2017 年 12 月在 Florida 州 Miami Beach舉行的關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跨學科會議 “深入挖掘:考古學和哲學視角 Digging Deeper: Archae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過去的十年裏,關於哲學家和考古學家感興趣的主題的出版物越來越多,因此召開會議的時機已經成熟,該會議有助於在兩個學科的研究人員之間產生建設性對話。討論的主題包括藝術、音樂、思想、符號、太平間實踐 mortuary practices (太平間習俗是指與處理和處置死者屍體相關的各種習俗和儀式。這些實踐有助於反映、強化和創造社區或社會內的社會認同) 和考古方法 。本書的作者來自該會議的幾位撰稿人以及處於考古學和哲學交叉領域最前沿的其他領先研究人員。 其範圍從舊石器時代晚期擴展到一般的考古學研究 —— 採用了廣泛的概念,邀請了哲學和跨學科進化研究的許多觀點 —— 並按主題分為四個部分:理論和推論;跨學科聯繫;認知、語言和規範;道德問題。

Part I Theory and Inference

2. “I’m Not Saying It Was Aliens”: An Archae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a Conspiracy Theory

本章利用考古學和哲學文獻對流行的「古代外星人」理論進行分析和診斷。首先,Derek D. Turner 和 Michelle I. Turner 認為古代外星人理論是陰謀論的一種形式。其次 ,他們認為它與其他熟悉的陰謀論不同,因為它做了獨特的(並且有明顯問題的)意識形態工作。第三,我們認為古代外星人理論是一種非情境化探究的形式,它犧牲了考古研究成功的基礎,並且這樣做是為了大眾的可理解性。他們不僅僅以分界論為由將古代外星人斥為 “偽考古學 pseudoarchaeology”,而是對這一理論如何運作以及它的意識形態作用提供了更複雜的解釋。

3.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 When Archaeology Makes Progress Through Failed Analogies

考古學中對類比的大多數樂觀描述都集中在類比導致對過去的準確或有充分支持的解釋的情況。本章提供了一個補充性的論點:當文化和社會現象失敗時,類比還可以提供一種有價值的理解方式,即要么被證明不準確,要么證據不足以確定其準確性。這種情況可以透過一個案例研究來說明,該案例涉及羅馬陶器的典型類型 —— mortarium,及其與羅馬-英國考古學中所謂的羅馬化辯論的關係。Rune Nyrup 對比較理解進行了闡述,其基礎是人類有一種自然的願望來比較地了解我們自己,即我們與其他時間和地點的社會的相似和不同之處。追求類比可以提供這種類型的理解,無論它們是否準確。此外,即使證據不足以確定其準確性,類比也可以提供類似的理解形式。

4. Scaffolding and Concept-Metaphors: Building Archaeological Knowledge in Practice

鷹架/支架式 Scaffolding 和概念隱喻已成為考古實踐認識論分析替代方法的關鍵術語。每個術語都包含定義上的歧義,包括鷹架的明顯廣義和狹義定義。Bruce Routledge 認為,與 Alison Wylie 的工作密切相關的鷹架隱喻的廣泛應用,使人們能夠將概念隱喻理解為腳手架的特定類別。同時,鷹架/支架式隱喻的廣泛應用為組織考古實踐的知識論分析提供了一種動態且靈活的方式,因為它扮演了概念隱喻的角色。

Part II Interdisciplinary Connections

5. Human Curiosity Then and Now: The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and Psychology of Patent Protections

最近的人類學、考古學和心理學研究結果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人類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這種好奇心幾乎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外部物質獎勵。除了本質上有趣之外,這些發現還對其他社會科學(例如經濟學)的核心辯論產生了一些廣泛的影響 。特別是,人們仍然常常認為,如果沒有廣泛的專利保護,經濟參與者就缺乏參與創新活動的動機。然而,正如本章所明確的,最近關於人類好奇心的人類學、考古學和心理學發現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認為這種基於物質利益的創新活動觀點並不令人信服。透過這種方式,本章有兩個關鍵結論: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展示了關注人類學、考古學和心理學發現如何以及為何能夠在整個社會科學中產生廣泛的影響。其次,它提出了對許多國家所見的廣泛專利制度的必要性持懷疑態度的理由。

6. Music Archaeology, Signaling Theory, Social Differentiation

由鳥骨和猛獁象牙製成的笛子(管子)從大約四萬年前就開始出現在考古記錄中。由於取得和使用這些原料來生產長笛的物理要求不同,研究人員推測了使用猛獁象牙作為長笛原料的重要性(美學或其他方面)。Anton Killin 認為,生物訊號理論為猛獁象牙笛子的生產是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活社會分化加劇的訊號這一命題提供了理論基礎。

7. The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of Health: Navigating the New Normal Problem

人們常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普遍適用於整個生物世界,因為它們不僅限於當代人類,而且可以毫無問題地應用於過去和現在的各種生物體(考慮到不同生物體之間的相關差異)。在歷史科學中,對不同時間和地點的個人和人群的健康狀況進行規範對比也很常見:例如,由於營養或病原體負荷,有些人比其他人過著更健康的生活 。然而,當代醫學哲學中的健康概念在發展時並沒有考慮到這種跨譜系、非人類或歷時性的用途,這產生了 Carl Brusse 所說的「新常態」問題。Brusse 認為,新常態問題表明,目前的自然主義健康方法(基於生物參考類)是令人擔憂的不完整。Brusse 使用演化考古學和人類化石記錄中的例子,概述了一種替代的、基於功能的健康自然化策略,可能有助於解決新常態問題。有趣的是,由於考古學所證明的強製文化適應和文化適應的深厚歷史,這也可能重建人類在健康哲學和科學方面的某種獨特性。

Part III Cognition, Language and Normativity

8. Embodied and Extended Numerical Cognition

在本章中,Marilynn Johnson 和 Caleb Everett 考慮關於人類進行數位認知的能力的具身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擴展思考 extended mind 理論。這樣的探究首先需要區分我們天生的數字感和人類獨有的數字推理。Marilynn Johnson 和 Caleb Everett 提供人類學和語言學研究來捍衛將身體置於數位推理發展中心的論點。然後,他們利用考古研究來推測古代人類首次能夠在身體之外和持久的物質文物中表示數字資訊的大致日期。最後,他們簡要地描述了這些體現和擴展的數位認知能力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9. Late Pleistocene Dual Process Minds

史前古人類從非洲到北美的全球擴散,以及更新世晚期所證明的藝術創新的存在,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熟悉而迷人的故事的一部分。但是,我們迫切需要對人類事業如何可能的解釋進行澄清。在本章中,Murray Clarke 認為雙過程理論可以提供所需的解釋。Clarke 的觀點是,在執行認知控制和語言的幫助下,在神經可塑性的促進下,離線運行的系統 2 推理 System-2 reasoning 的出現,使得人類從非洲經中東和亞洲到北美的顯著擴散成為可能。系統 1 的模組化適應與系統 2 的推理 (Daniel Kahneman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一書中引入的兩種不同的認知處理模式: 系統 1 快速、自動且直觀,操作起來幾乎不需要任何努力。這種思維模式使我們能夠根據模式和經驗快速做出決策和判斷。相較之下,系統 2是緩慢的、深思熟慮的、有意識的,需要有意識的努力) 一起產生了靈活的、文化資訊豐富的心理操作,這對於塑造現代心理思維至關重要。結果是,除其他外,古人類在更新世晚期令人驚訝地擴散到北美。

10. Theory of Mind, System-2 Thinking, and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語言演化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我們祖先心智理論能力的增強對於語言的起源至關重要。然而,很少有人關注這些能力實際上是如何升級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個基於當代認知神經科學的新穎假設,根據該假設,我們的心智理論能力由於我們的系統 2 思維能力的增強而得到改善,而系統 2 思維能力的增強又基於我們工作記憶能力的增強。Ronald J. Planer 將這一假設與語言進化研究人員的默認立場進行了對比,即我們的心智理論由於我們與其他類人猿共享的特定領域的心智解讀系統的基因變化而變得更加強大。雖然後一個假設並非難以置信,但目前它所獲得的實證支持可能比我提出的替代假設少。

11. The Acheulean Origins of Normativity

「規範性」是指人類對社會行為模式的遵從,它支撐著我們行為的各個層面,包括象徵主義、合作和道德。它的發展基礎是過度模仿,這是人類特有的偏見,傾向於複製示威者的故意行為,無論其因果關係如何。利用石器技術的證據,Ceri Shipton, Mark Nielsen 和 Fabio Di Vincenzo 認為過度模仿和規範性都有其演化起源於阿舍利文化傳統 。過度模仿可以在阿舍利工具 Acheulean tools 製造中的任意偏見中看到。而規範性在受地理和時間限制的阿舍利工具子類型中很明顯,這些子類型似乎並不是功能專業化。我們認為,透過協調狩獵策略、促進公平分享和加強對搭便車者的懲罰,規範性將為大型食草動物合作狩獵和大群體生活的阿舍利生態位賦予特殊優勢。

Part IV Ethical Issues

12. Social Archaeology as the Study of Ethical Life: Agency, Intention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考古學中能動性研究的支持者目前分為兩類:一類仍忠於古典社會理論,將能動性定義為個人和/或集體意圖的表現;另一類則接受客體能動性並將其視為一種動態力量。本章認為,根據這兩個群體的觀點,代理過於不穩定、矛盾且適得其反, 並提出了基於 G.W.F. Hegel 實踐哲學的代理的概念 —— 基於道德規範主義的代理概念。對 Hegel 來說,能動性關注的是允許主體體驗並聲稱自己的行為的規範條件。對行為的所有權意味著對這些行為負責。從這些觀點可以清楚地看出,代理既不是人類個體的財產,也不是社會集體的財產,正如 Roy Bhaskar (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s. Routledge, London/New York)和 Anthony Giddens (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Polity Press, Cambridge) 等理論家所認為的那樣,是社會制度製定的歷史產物。社會考古學關注的是有意描述下對人類行為的理解(Verstehen),而不是大多數考古學所包含的因果描述。社會考古學是對過去社會中能動性的事實上的研究,是一種圍繞著歷史內容建立的考古學,將過去人們的意圖/道德行為置於背景之中。

13.  Are Archaeological Parks the New Amusement Park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tatus and Tourism

在本章中,Elizabeth Scarbrough 討論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指定導致旅遊業不受監管的擔憂。Scarbrough 認為遺產旅遊不僅對遺址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對當地居民和後代社區產生不利影響。Scarbrough 詳細介紹了兩個相關的擔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廢除和文化遺產的迪士尼化。 「UNESCO-cide」一詞是由 Marco d’Eramo 創造的,用來描述過度旅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上的城市消亡中所扮演的角色。迪士尼化是消除旅遊景點中可能有爭議或看似負面的敘述的過程,以使體驗更令人愉快。Scarbrough 的分析重點是兩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柬埔寨的吳哥考古遺址 Angkor Archaeological Complex馬來西亞的喬治城 George Town。在討論了世界遺產指定對這些地點的負面影響後,Scarbrough 提出了一些旅遊業的緩解策略。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每篇文章都提出了有趣的觀點,構成了一個值得任何對理論問題感興趣的考古學家關注的整體收藏。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