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April 10, 2025

Individualism, Decadence and Global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 to Whole, 1859-1920

英國十九世紀末著名文化歷史學家 Regenia Gagnier 首先對頹廢進行了廣泛的定義,即以犧牲整體為代價來追求個體部分的繁榮,然後展示了個人主義在其鼎盛時期的全部含義。從 Darwin 和  John Stuart Mill 到世紀之交及以後,Gagnier 根據理論和實踐背景確立了個體:夫妻和父母/子女二元組;研討會和社區;國家和國家;國際大都市和世界公民。她得出的結論是,從動態功能的角度比從固定身份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個體與社會或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項內容豐富的研究的一些亮點包括: 個體的進化和發展科學;Herbert Spencer 和個人主義者; Matthew Arnold 和文化主義者; 新女性、女性美學家和社會主義個人主義者; 詩歌與意志哲學;吉普賽僧人和文化慈善事業; Nietzsche 的 “善良的歐洲人和維多利亞晚期的世界主義者”; 以一代替多的神秘教義。沒有人比他更全面地描繪現代個體。 xxxxxxxxxx Regenia Gagnier 的書 “Individualism, Decadence and Global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 to Whole, 1859-1920” 對熟悉的術語進行了重新的構建,這一點從其副標題的挑釁性中可以看出,該書強調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概念。本書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激發世紀末和進化科學當前發展的有機主義和功能主義形式上,它既是對身份思維的批判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