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Category Archives: 混沌一瓢酌 chaos
“History Repeating: Why Populist Rise and Governments Fall” 《民粹與政權的覆亡:如何擺脫重蹈覆轍的歷史》 《历史的重复:平民主义的崛起和政府的衰落》
“History Repeating: Why Populist Rise and Governments Fall” 《民粹與政權的覆亡:如何擺脫重蹈覆轍的歷史》 《历史的重复:平民主义的崛起和政府的衰落》 社會、國家怎發展,人民的狀態會怎樣,不要認為衹有執政者有責任。其實,每一個/大多數市民、國民都有責任。但面對一個暴政,爲何却又難以推翻它? 作者作為一個政治風險分析師指出了「羣衆的弱點」 探討了所謂“羣衆弱點”: 人都會偏向於「現況」。即使大批民衆受到同一問題所困。但人往往會有「搭便車(free rider)」的心理問題: 挺身參與政治運動的人必須承擔一切,包括時間、精力、風險; 而一旦成功,所有人都享受其好處。因此,為了避開風險,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搭便車(free rider)」。 「搭便車」的問題也容易讓大規模羣衆(反抗)運動熄火。因為,除了少數的“瘋子”,人基本上每個人都想搭便車。問題並不在於人民是軟弱的,反而是人民都太懂得為自己思考,而且都知道任何大型政治運動都可能在還沒開始就提前崩解。所以,他們當然不想(提前)加入,這就是「羣衆的弱點」。 一般人民百姓因為不能一起合作,所以就會變得怠於參與政治。日常生活中每一場政治活動,無論示威、還是罷工抗議,都受制於這現象的影響。 若果在喜歡用武力對付人民百姓的極權/威權國家中,加之以各種洗腦教育、分化策略。。。那人民百姓更難克服「羣衆的弱點(The weakness of crowds)」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體面的社會:一個組織和制度不羞辱人民的社會”The Decent Society”》
Rawls的正義指的是分配公平公正,那是在經濟分配和基本權利、基本人權特別被關注的時代所提出,而Avishai Margalit在本書提出不羞辱原則和尊重公民權利,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社會哲學:體面的社會或文明的社會,其體制不以其職權侮辱人民,政治哲學迫切需要的是一種方式,將使我們能夠在不屈辱和有尊嚴的情況下生活在一起,其公民也不以彼此為恥,則顯現出當代社會面臨接納與排斥異己問題浮上檯面的困境,這些議題延續到了現在,更因為難民、移民、移工、全球化流動、傳染疾病等問題而更加顯著。 這個世界因應著現代化的發展,政府機構、社會組織所擁有的權力越來越大,而多數人以為民主社會就是服膺多數的社會,覺得犧牲少數是不得不為,但這種簡略的社會觀不斷被挑戰、被修正。Margalit的這本書從羅爾斯《正義論》出發,進一步來做合理性區辨——建立分配正義的社會是大家的期待,但在此之前,Margalit指出:「把有節制的社會(避免奴役或腐敗)放在首位,有品社會次之,正義社會最後。 這個次序是累進的,即有品社會必須先是有節制的社會,正義社會必須也是有品社會。」Margalit提出的「體面的社會」,一開始便下了定義:社會組織不羞辱人的社會。而之所以用反面定義,是因為正面定義會很模糊,比如「健康」,界定模糊或是各有說法,但「不健康」卻讓人較容易明白確切的定義分界。此外,消除人的痛苦也比讓人愉快更明確、更迫切。有品社會就是讓人民不會因為被組織和制度羞辱而產生痛苦的社會。 如今,大多數哲學關注點都是建立在自由與平等之間正確平衡基礎上的正義社會的理想。公正社會的理想是崇高的,但很難實現。體面的社會是一個理想,即使在我們孩子的一生中也可以實現。Judith Shklar提倡,我們應該首先擺脫殘酷。羞辱緊隨其後。建立一個體面的社會比建立一個公正的社會更為緊迫。 Margalit從我們居住的地方具體開始,所有令人髮指的屈辱行為使世界生活變得如此困難。他以Judith Shklar和Isaiah Berlin的精神具體辯論。這是一種社會哲學,抵制了所有促進道德懶惰的威脅性標籤,正如它敦促我們超越標記其他人類的行為一樣。不能將瑪格麗特指定為自由派或保守派。如果需要標籤,那麼最合適的是喬治·奧威爾的人文主義社會主義,它與動物農場社會主義的壓迫手段相去甚遠。Margalit對各種形式的屈辱的腐蝕作用進行分析後得出瞭如何變得正派,如何建立一個正直的社會。這是一本經過充分論證的書,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深受人們的青睞,它源於Margalit在東歐人與西方人,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之間的衝突邊界地區的經驗。 回想起來傳媒中傳送着:有國才有家?! 首先,所謂“煸動顛覆政權”到底是甚麼意思?對於人民/老百姓而言,他們已經處於最底層,還能顛覆到甚麼層次?人民要的是生活上的保障、人身不受侵犯、遇到糾紛有人主持正義、產財有保障、行動有自由。所謂“有國才有家”若是正確的,那作為一個國家/政府不是正正要保障上述人民的這些需求嗎?那作為一個國家/政府的領導人、政治家所帶領的國家/政府,不是應該被視為能夠協助個人過着自主的、有體面的、不被羞辱的、互相尊重的生活的機構嗎?若然,怎會怕人民的聲音?人民對於一個能保障他們生活獲得穩定、個人過着自主的、有體面的、不被羞辱的、互相尊重的生活的國家/政府又怎會想去顛覆它呢? 一個國家/政府應該被視為能夠協助個人過着自主的、有體面的、不被羞辱的、互相尊重的生活的機構。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最壞最好的時代。。。希望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紛爭
在衆多政體中,民主並不是最好的。至少歷史上丘吉爾也同樣承認這點。但在威權/極權政體中,執政者就從不思考本身的好壞、甚且會自認為自己是最好的;而民衆呢?看怕連想做甚麼也不可以、衹能被認為是甚麼:如中國大量的農民散工就被視為“散沙”(白曉紅:《散沙:中國農民工的故事》),甚且更甚的被視為“韭菜”(比奴隸的稱呼更低,任人宰割,在其體制中,無論甚麼層級的執政者:高層終極的(如習)、中層的(各級幹部)、甚至最下層的執行者(城管))都不會去討好人。甚麼軟弱不軟弱的可能也沒有,叫你站就站、坐就坐。。。甚至任何異議也不可能存在,心中有絲毫的不滿、不同意也不可能發出來:譬如愛國,你衹能盲目的選擇愛、不可以、也不可能不愛;當國家為惡、政治失控、正義失靈,人也不可能反抗(但想想:不可能不愛的情況下,那所謂愛又有甚麼意義?)。但在民主體制內,當國家為惡、政治失控、正義失靈,人民的反抗無罪(Jason Brennan,When All Else Fails: The Ethics of Resistance to State Injustice)(看看美國現在的情況:川普他號令天下勤王,結果軍隊從前後防長開始到各軍種都發誓不會遵令、他们的職責是保衛憲法保衛人民,鎮壓民衆的事情不是軍隊所爲;衹有共和黨執政的俄亥俄和猶他州的國民衛隊聽話,結果運兵去了華府還被市長以第三修正案從住處趕出去。)再看看威權/極權政體的中國,李總理最近説地灘經濟,過不了多久王滬寧管的就把它唱壞。。。 民主你可以視之爲軟弱,但人在其中至少有更多的自主:政府至少會去看民意。選舉中勝了的並不是代表人民認為他好,衹因對家太差,所以選民給另一方一個機會去做。同理輸了的也無須死、失望,可以再努力再捲土重來。威權/極權中呢?。。。 説到台灣,一個市長選舉中勝了,衹是選民覺得他的對手實在無能、換個來試試而已。可是這個韓市長完全沒有民主體制下的意識,自以爲真的是王、可以目視一切、天下歸心。自己吹出來的工作還沒做得好就跑去挑機天下,所以可以死的慘(罷韓的票比選他的票還多呢)。他更失敗的是:輸了還不明白,還要把責任推到對家去。國民黨往後的勝敗也在於能否理解民主選舉的意義所在,至少菜英文比較理解 説到抗疫,也許威權/極權真有其效率,可以很快動員。但想想,若在開放體制內,有可能給這種疫情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發生嗎?能隱瞞嗎?吹簫的會被罰嗎?即使通過疫情這事,也不能証明威權/極權比其他體制優越。因為,這種事在人類社會中不竟不是常規發生的。。。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這一術語為新聞傳播學科所熟悉,離不開兩本書:其一是蓋伊•塔奇曼(Gaye Tuchman)的《做新聞》,其二是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和湯瑪斯•盧克曼(Thomas Luckmann)合著的《現實的社會構建》。2016年年初,Berger和Luckmann分別接受了《文化社會學》(Cultural Sociology)期刊的訪談,時隔半個世紀再談這本在文學理論、語言學、民族學、傳播學領域都引發深遠影響的著作。有意思的是,儘管在一些問題上Berger和Luckmann的意見並不一致,但他們都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建構主義者(constructivist)。Luckmann甚至表示,如果可以重來,他寧願使用“building”這個既可以做動詞也可以做名詞的隱喻來替代“construction”。 但是這個誤用的標籤,不僅是兩位學者的困擾,同時也形成了某種誤解:有相當一批研究著作或論文對於“社會建構”秉持的實際上是一種後結構主義的理論傾向,比如認為“文本之外無他物”、“現實就是符號的建構”等。針對於此,保羅•柏格西昂的這本哲學著作——《對知識的恐懼——反相對主義和建構主義“Fear of Knowledge : Against Rela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則從反思的角度認認真真地同這兩大後現代理論進行了對話。 開篇柏格西昂從“同等有效論”出發,認為如果我們相信“這個被人文和社會科學家廣泛接受的學術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是在根本上誤解了社會應當遵循的組織原則”(p.5)。其中,“知識全都是情景化的知識,反映了知識生產者在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的物質和文化環境中的立場”(Kathleen Lennon,1997)集中代表了“依賴社會的知識概念”觀點,即“所有的知識都依賴於社會,因為它們都是社會的產物”。而這樣的一種理念蘊含著,知識必須(至少部分地)取決於它所產生(或維持)的偶然的物質和文化背景。而作者撰寫該書的目的就在於想要厘清建構主義者及其論敵的爭議所在,並勾勒出這些議題所處的背景框架。這一目標主要從三個層面切入:1. 真理的建構主義;2. 合理性的建構主義;3. 在解釋我們為何持有某些信念時,社會因素起到了什麼作用。(p.8) 通過對“知識是社會建構”的觀點進行全面反思,作者指出在因果性(前後序列)、概念能力和異見問題上,建構主義都有無法回避也無法回答的問題。與“全面相對主義”相比,“局部相對主義”較能被認可和接受。不同的“知識體系”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認知系統”之爭,且後一種相對於前一種也並非具有某種優越性。在結論部分,該書認為:1. 知識是社會建構的產物,反映了偶然的社會需要和利益。2. 真理的建構主義是不融貫的。3. 知識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能夠賦予人們權力。尤其是當我們知道知識是被社會建構的,那麼當我們剛好不贊同它依賴的價值,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把它放到一邊。4. 核心的認知觀念無一例外都同視角相關,對於處於強勢和弱勢地位的體系只能採取“雙重標準”:處於強勢地位的,可以質疑,也可以批評;但是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可以質疑,但不要批評。5. 有些事物,本身是什麼樣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獨立於人們的意見的。我們可以獲得客觀上合理的信念,這些信念對任何能夠理解相關證據的人都具有約束力,不管他們的社會或文化視角如何。 這本有些另類的哲學書,出身學院派手筆但卻深入淺出,出版不到10年已經被譯成多種文字。而這樣的一種思辯也暗合了Luckmann對於“知識社會學”的定位:這是社會科學的哲學,而非社會科學本身。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失敗的上帝 VS 反抗者
在香港……@反佔中,你說這是政治立場。沒問題@反反送中修例,你說這是政治立場。我開始知道你祗會偏向一邊去思考@武漢肺炎事件中,你仍然認為政府,包括警察,是對的、而遣責批評者。那你一定是病了,而且是致死之病 遊輪事件、以至各項所謂措施……若然政府能真的早些做、負責任地為市民着想……那結果會如何?……政府若真要向市民表示悔悟:那請將禮賓府、各區警署……設作隔離房屋用,而不是用民房作隔離房屋用 1914到1945年種種的滔天暴行使人提醒自己:不應該因為關注國家和社會能為人民做甚麼,而看不見國家和社會能對人民做甚麼。“The God that Failed(失敗的上帝), 1950”一書,集結了公開放棄共產主義信仰的六位西方前共產主義者的文章。而Camus 的“The Rebel: An Essay on Man in Revolt(反抗者)”一作之所以意義重大,主要不再於它發出的論點或它激起政治界、文學界的決裂,而在於它代表了自由主義者較普遍進行的一個糾正性的轉彎。一如“The God that failed ”,代表了左派知識份子在公開抨擊史達林主義惡行上,從此可暢所欲言,不再受到壓抑。先前的沉默並不是完全出於愚蠢的或愚昧的不光彩理由。一些人認為蘇聯付出過重大犧牲,將西歐人從納粹魔掌中救出,對於這樣一個國家,理該忠貞不棄。西方人在捍衞自身和自身的自由主義價值上也曾做出嚴重的傷害和暴力行為。對Camus 和Orwell等人來說,讓人沉默的那些理由都已經站不住脚。該是時候公開表白心跡。不管喜不喜歡,冷戰要他們選邊站,而他們選擇站在西方那一邊。Camus 的“The Rebel: An Essay on Man in Revolt(反抗者)”提問多過給予答案。他希望建立一輕鬆自在的、人性的、不被他所謂的「地中海」觀念驅動的政治,並以這樣的希望做為該著作的結尾。他設想一條在極權主義壓迫和西方過火行為之間不偏不倚的中道,而他對這一中道祗陳述其梗概、未交代細節。知識界的左派看到獵物自然飛撲過來,批評Camus 祗關注良心的純粹性更甚於關注不公不義……然後Sartre隨後捅上一刀,在「現代」雜誌上刊出一封公開信(1952年8月),一封如今讀來仍然是又狠又準的文學暗殺傑作的信。從此,Camus 與Sartre 形同陌路……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混沌一瓢酌 chaos,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生一瓢酌 Life
Leave a comment
台灣
台灣的政治地位從一開始就充滿曲折。此島於甲午戰爭後割讓日本,二次大戰期間同盟國承諾蔣介石,日本戰敗後台灣會還給中國。隨著國共內戰轉為不利於國民黨,美國的決策者重新評估是否繼續支持蔣介石,於是「台灣託管論」開始盛行。之後冷戰對立和擔心台灣落入共黨之手,又使華府調整其政策。但美國對以台灣為最後根據地的中華民國的支持,仍然模稜兩可。台灣這個雖未享有完整主權但實質上存在的國家,得奮力在國際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從1945年到1954年這短短十年裡,台灣從日本的一塊殖民地,成為戰後中國的一個省,再從中國邊陲島嶼,轉變為幾乎潰亡的中華民國最後一塊領土根據地,以及國民黨政府最後的權力據點,台灣成為中華民國反共中樞的歷史過程,是意外、偶然、極富戲劇性與不確定性。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當中、美、英同盟國三巨頭共同討論台灣與澎湖的前途時,沒有人能夠預見,短短十餘年內,台灣會有如此劇烈的演變。在此過程中,美國的角色,上自政府組織下至許許多多個別人士,其政策規劃與制定、諸多大膽的假設與曾經被束之高閣的建言、對國共內戰「錯誤」的局勢推論,其許多的作為與不作為,都對台灣的政治前途,帶來深遠影響,也對形塑「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關鍵時刻,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1949年以後與由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不相統屬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形塑,其過程蘊含著許多機緣巧合,與國民黨政府營內部的政治傾軋,國共內戰,以及與冷戰開始後國際強權在東亞地區的地緣戰略與決策,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進入二十一世紀,兩岸關係的起伏,已成為影響東亞地區國際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民進黨首次執政所造成兩岸關係的低潮,到國民黨重新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快速發展,再到民進黨二度執政所帶來雙方未來關係的不確定,面對世局,今日我們重新探索半個多世紀以前,兩岸隔海分立的格局如何產生,中華民國如何在台灣島形塑,以及美國在此一歷史過程中如何扮演其角色,可謂正逢其時,將有助於思考並回答這些重要議題。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能源神話與現實》
環保已經是現代生活不可不涉的課題,更甚地環保主義已成為一種新宗教現象。在此議題下亦往往浸雜了各種各式的似是而非的觀點,於此實有賴我們以批判思維(需要具備所批判對象的資料與認識)好好地去分析思考,Vaclav Smil的這本《能源神話與現實》正好是一個好好的示範 在《能源轉型:歷史,要求,前景》(2010)一書中,一個大膽而挑釁的論點描述了現代社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歷史以及向非化石世界過渡的前景。從本質上解析了能源轉型為何是一段漫長的歷程,以及一種新的能源是如何經過數十年才能夠在市場上占據主導或領先的地位。Vaclav Smil在《能源神話與現實》中,進一步拆穿了很多被人們普遍接受但卻是極其錯誤的觀念——這些所謂被誤解的真相包括對電動汽車快速普及或是對碳封存快速部署所抱有的過大預期,以及對生物燃料或風力發電所做貢獻的不切實際的評估。本書從科學的角度看待能源政策的爭論,基於對常見謬誤的理性分析和批判,為能源政策制定者和能源行業的各類玩家指明了一條建設性的、科學應對全球能源挑戰的道路。本書作者是比爾·蓋茨愛的一位作家,《能源神話與現實》更是受到比爾·蓋茨的專門推介。Vaclav Smil在能源的各個方面發表的文章比任何在職的科學家都多,他清楚地表明,這種轉變將不會輕易完成,並且也無法在奧巴馬政府制定的時間表內完成(事實証明如此……)現代能源系統的基本特性。然後,它詳細解釋了能源過渡的普遍模式,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能源使用變化的特殊性,以及即將發生的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換的轉變。針對全球八家主要的能源消費者,分析了這些轉變的具體案例。作者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換的性質和步伐進行了展望。 關於全球能源未來的許多誤解經常被媒體,政界人士,商業領袖,激進主義者甚至科學家所陳述,浪費時間和金錢並阻礙了漸進式能源政策的製定。能源神話與現實:將科學引入能源政策辯論最常見的謬論是揭穿事實,以建設性,科學的方式應對全球能源挑戰。世界何時將耗盡石油?是否應該大規模採用核能?乙醇和風能在未來是否可行? Vaclav Smil建議公眾警惕誇大的主張和不可能的承諾。全球能源過渡將是漫長而昂貴的,並且取決於廣泛的新基礎設施的發展。成熟的技術和傳統能源具有持久性和適應性,足以使世界看穿這一轉變。能源神話和現實為通常由毫無根據的斷言,毫無根據的主張和不加批判的思維主導的問題帶來了科學的視角。在我們為未來製定健全的能源政策之前,我們必須摒棄使我們的判斷蒙蔽並阻礙真正進展的流行神話。 我們離電動汽車的全球化普及還有多遠?世界的石油資源將在什麼時候耗盡?核能能否大範圍地被民事化採用?未來最為可能的新能源發展方向是風力?太陽能?還是乙醇?關於全球能源的未來,媒體、政客、商界領袖、活動家,甚至科學家都存在很多誤讀。而正是這些誤讀和神話浪費了時間和金錢,阻礙了先進的能源政策的發展。本書作者建議公眾警惕誇大的和不可能兌現的承諾。全球向新能源的過渡將是一個長期的、耗費大量金錢的過程,並且依賴於新基礎設施的建設。成熟技術和傳統能源將在這個過渡過程中持續存在,並將具有足夠的適應性。本書為那些通常毫無根據就下結論或不做批判性思考就斷言的人,提供了一個批判性的科學視角。未來在我們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能源政策之前,我們必須拋棄盛行一時的神話,它們迷惑了我們的判斷,阻礙了我們取得真正的進步。《能源神話與現實》:將科學帶入能源政策的爭論,揭露了最常見的謬誤,指明了一條有建設性的、科學的應對全球能源挑戰的道路。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Leave a comment
反智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個反智的時代…… 我們自以為摒除一切知識、摒除一切學習……就可以有廣闊的視野、可以有不同的視角……這就是反智的時代……一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論。 反智一方面是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 反智的遺害更體現於各種層面上 …… 。在社會文化上認為智商高的人有自大的心態,所以對這類人有所反感,對於智商較高的人的行為,常會誤讀為是自大的表現。又或出於對學識較多的人的嫉妒心態,又或是逆向歧視的心態,而對學識較多的人作出貶低的行徑,如「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知識無用論」、「知識又有甚麼益處呢?我看很多人讀幾洧書就變得傲慢,有了知識反而覺得高人一等。」…… 。觀感與溝通上因為思考的方式與效率不同,產生不同的結論與行為,而造成溝通不良等問題 。政治體現上認為精英的行為脫離民意或事實、或以專業形象來推銷錯誤理論,引起人民、甚至菁英的嘲弄或反抗,從而產生民粹主義。執法者更往往因自身教教育問題的原固而認為自己有權、有法在手而橫蠻無理 。教育體現更反對孩子學習沒有實用價值的「象牙塔學問」,而走向技藝之術……結果,教育缺失了人文教育、文化傳承出了問題…… 這種現象就如Thomas M. Nicholas 的“the death of expertise(專業之死: 為何反智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該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 專家之死: 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反智最最壞的是給予統治者一個愚民的借口……
Posted in 混沌一瓢酌 chaos, 生一瓢酌 Life,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rule
八九六四北京學運、柏林圍牆倒塌、蘇聯共產政權解體……一時之間令到開放社會/西方國家雀躍起來,支大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年10月27日-)更於翌年出版了《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以為民主是當今世界的“終局”……但上帝似乎愛與人類開玩笑:世界上除了民主政體、極權政體外,尚有一種混合式的、結合“法治”與威權的、遊走於“鋼索”上的政體存在:威權政治。以下將會通過四本著作,透視威權政治(authoritarian regimes)之可能……。rule by law: the politics of court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威權政府如何利用法院來維護執治精英的利益。authoritarian rule of law: legislation, disclosure and legitimacy in Singapore以星加坡為例子,通過對其獨栽法制主義的分析,顯示了幾乎是所有的法律和當代政治研究都忽略了的一種不可能耦合:專制法治。investing in authoritarian rule: punishment and patronage in Rwanda’s Gacaca Courts for genocid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混沌一瓢酌 chaos,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