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Indirect: The Novel in a Postfictional Age

小說是文學的其中一種形式,小說至少可以讓你經歷”另一種人生”;至少對於我而言如此。那小說本身的目的是甚麼? 文學評論家賦予小說的目的或邏輯是甚麼?小說怎麼變了?這對當代的讀者和文學批評意味著什麼?小說與電影有什麼共同之處,這對當代思想意味著什麼?

一個大膽的問題激發了 Timothy Bewes 的 “Free Indirect: The Novel in a Postfictional Age“:非主觀的想法是否可能? Bewes 在小說最近的發展中尋找答案。 他的論點是,小說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不僅超越了其中所代表的思想——敘述者、主人公、人物或作者的思想——而且超越了小說形式本身。 形式只是 Bewes 在他對小說思想的非凡重新審視中所摒棄的許多常見文學概念中的第一個。 事實上,根據 Bewes 的說法,很少有現有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把握小說與現實關係的根本重構,用他的話說,這種重構強化了 “一種無法主觀地存在的思想 a thought that cannot be inhabited subjectively”。

Timothy Bewes 的 “Free Indirect” 是一種小說理論,它在美學理論的邊界上更新了它的思想。它將 Mikhail Bakhtin 的一篇文章的臨別建議、György Lukács 未開發的思路、Jacques Rancière 對 Gilles Deleuze 關於電影與主觀理解的決裂的論點的反駁(這與直覺相反,是一種確認)串聯在一起。這本書消極地 “偽造” 了一種小說理論,在內部質疑其理論的可能性。”Free Indirect” 在抵制支撐小說理論的形式統一思想方面頗具爭議。 此外,它斷然拒絕了最近批評的規範性呼籲。 然而 Bewes 的副標題暗示了他的書的一個核心矛盾和大膽的論點:當代小說的理論修改了小說本身的觀念。

Bewes 為這種重新配置提議的一個名字是 “後小說美學 postfictional aesthetics”。 如果虛構性是小說映射到現實但不與現實重合的邏輯,後虛構美學則識別出這種邏輯的崩潰,以至於人物和情境不再簡單地代表或指示世界的各個方面,而是直接構成關係的形式。但用這種方式表達它是在暗示一種分期 —— 虛構性及其後果 —— Bewes 在追求對虛構性局限性的微調分析時立即使之複雜化。 在 “Free Indirect” 的核心術語中,這些限制是由 Bewes 設定的,他稱之為 “實例化關係 ‘instantiation relation”。 通過實例化,Bewes 意味著任何規範性話語使實體充當更大類別的案例的功能,就像當小說被理解為圖解或例證現實的某些方面時一樣。那麼,在實例化關係中,小說通過緩和形式的不確定性來理解世界。 然而,對於 Bewes 來說,只有在小說中實例化的事物之間的間隙中 ,它才能思考 Lukács 所說的 “存在的基本不和諧 ‘the fundamental dissonance of existence’”。 沒有實例化關係,也就是說,小說的思想只能作為對自身的否定存在,或者用 Bewes 喜歡的話說,存在於它們的 “縫隙 ‘interstices” 中。

什麼是 ‘自由間接 free Indirect’ ? 借鑒文學評論家 Ann Banfield 的作品,Bewes 將 ‘自由間接’ 理論化為小說中將所有敘事話語相對化的初期趨勢。 一些敘事句子似乎要求認知確定性:在 ‘自由間接’ 風格中,據稱人物的思想對敘述者來說是透明的。 然而,這樣的句子由於敘事視角的疏散而使自己失去了權威,人物的思想獲得了一種不透明的品質。 這些 “無處不在的觀點 views from nowhere” 是 “無敘述者 narratorless” 的,敘述和經驗的領域因此變得無法逾越( pp 75、106 )。 敘事技術的不確定產物,並指定一種思想,它是單一的,’自由間接’ 可與敘事小說之外的人物生活相媲美。 這是小說不可否認的發明,即使它在其邊緣之外倖存下來。

為了闡明小說的獨特思維方式, Bewes 轉向了其獨特的創新之一:直接話語中的自由。 Virginia Woolf 的 “Mrs. Dalloway” 的開場白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Dalloway 夫人說她會自己買花。 因為 Lucy 為她完成了她的工作。 門會從鉸鏈上取下 來; Rumpelmayer 的人來了。 然後,Clarissa Dalloway 想,多麼美好的早晨——新鮮得彷彿是送給海灘上的孩子們的。”

這些話是從哪裡來的? 它們構成了 Ann Banfield 所說的 “不可言說的句子  ‘unspeakable sentences”,直接和間接言語的混合,表明敘述者的意識和角色的意識之間的模糊,如果不是完全無法歸因於任何主體的思想的話。 儘管書名另有所指,但 “Free Indirect ” 並不是一本關於這種 ‘自由間接’ 風格模棱兩可的書,也不是關於它或任何其他敘事手段能夠逃避實例化審美意識形態的論點。 相反,Bewes 聲稱,只有 ‘自由間接’ 風格才值得關注,因為當代思想見證了其內在邏輯的“普遍化”,即思想與思想者的分離。

Bewes 的書向文學批評提出挑戰,堅持認為即使是對小說提出的問題或疑問的仔細闡述,解釋性的,也仍然停留在意識形態形式的層面。 後一個模糊的領域等同於 “非指稱性 nonreferentiality” 和 “更大的指稱性 greater referentiality”(這裡 Bewes 引用了 Catherine Gallagher ),這是小說的意識形態操作( pp 25、26 )。 Bewes 將此稱為“實例化關係 instantiation relation”,認為這種對現實的主張是文學批評使小說在寄生於假定的虛構自主性的程序中清晰可見的東西( p 5 )。 然而,本書尋求一種“不同的秩序 different order” 關係,進而尋求一種批評形式,這種批評形式將使當代小說對批評的難以辨認性變得清晰可辨( p 13 )。 如果 Gustave Flaubert 的《包法利夫人 Madame Bovary》(1856) 是 Rancière 的典範案例,其細節的擴散就像 “無聲的事物 mute things”一樣宣告真實,對於 Bewes 來說,則是 J. M. Coetzee 的 Elizabeth Costello  (2003)( p 103 )。 Elizabeth Costello 消除了《包法利夫人》將小說與批評(或普通)話語分離的理論化、普遍化的 ‘自由間接’,它描述了一種後虛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敘事和批評話語變得難以區分。 順便說一句,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提醒,即小說發明了我們閱讀它們的方式。

什麼樣的批評形式可以使小說的超越變得可理解? 小說的超越與 Lukács 在他的 “Theory of the Novel”(1916 年)( Bewes 的重要文本)中理論化的機智諷刺之間有甚麼關係? 這種超越小說(比如 Flaubert 式)諷刺的諷刺,這種超越批評的批評是甚麼? 根據 Bewes 的說法,理解小說這種烏托邦維度的批評無法形成。 對其理論化的任何嘗試都會面臨失敗的風險:阻止 Bewes(通過 Bakhtin)定義為小說內在邏輯的 “絕對對話性 absolute dialogicality”( p 14 )。 “對話性 Dialogicality” 定義了小說被認為超越或反對任何統一的、作者的或其他一些複合觀點的能力。 這一概念的使用進一步標誌著 “Free Indirect” 作為對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干預,因為 Bewes 將小說的社會、歷史索引性(其馬克思主義視野,與 Fredric Jameson 或 Lukács )轉變為懷疑關係,重新解釋小說與歷史真實作為一個無盡的追問視野。 當代小說在製造脫節的過程中,不斷地打開一個追問的空間。 對這位讀者來說,Bewes 關於(當代)小說的想法具有巨大的批判和教學意義,它展示了小說思想如何在批判的斷層中找到其恰當的表達方式(事實上,在 Bewes 反復提出的與小說批評相關的斷層中)。 然而,這也表明小說的烏托邦思想比 Bewes 似乎允許的更容易獲得。 在批判性分歧中,在對話中,也許在課堂上,將小說視為固定對象的困難,等同於對它的重新描述或釋義,是顯而易見的。 為甚麼在課堂上讀一本小說,有時是反對自己,就像是為了自己,但它的問題領域,永遠不等於一個人對它的理解? Bewes 很有說服力地敦促人們在停止這樣的質疑時不要去思考這部小說。

因此,”Free Indirect” 不關心實例化或再現的邏輯,而是關心一種在文學產生有意義的類別的能力崩潰後持續存在於小說邊緣的關係。 出於這個原因,不可能在現有的解釋範式中認識到 Bewes 對小說所主張的思想的持久性,他在 Rancière 的 “制度 regimes” 的幫助下確定了這一點。 鑑於代議制確保了文字或圖像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而審美制度既擴大了可以審美表達的領域,也開啟了表現的裂痕,使其容易產生諷刺意味,以及變幻莫測的暗示所特有的那種二階判斷。 最受 Flaubert 認可的是,審美制度依賴於實例化關係,也就是說,小說中形式化或明確化的東西恰恰是通過不言而喻的( “展示 show” 而不是 “講述 tell” )。 由此產生的歧義預期並需要解釋工作來使其含義清晰,再舉一個 Flaubert 的例子,讓一些評論家懷疑《包法利夫人》是否是一部愚蠢的小說或一部關於愚蠢的小說。

“Free Indirect” 的要素抵制歷史定位其論點的嘗試。 雖然 Bewes 有時會提到他書中的 “分期論證 periodizing argument”,但很難不將虛構世界的分離問題、意義空間的定義問題視為小說興起以來的問題( p 13 )。 Bewes 知道這一點,他的 “Free Indirect” 普遍化概念要求它:“[Coetzee] 帶來的分離關係。 . . 具有追溯力”( p 100 )。 如果有人追求這一主張,也許在某些時候,更長遠的歷史觀點會變得合適。 Laurence Sterne 的例子本身就很明顯,只是在討論 Zadie Smith 的 “On Beauty” (2005) 以及該小說對英國憤世嫉俗諷刺傳統的借鑒時被簡單提及。 Samuel Beckett 是另一個案例,因批評 Bram van Velde 而被 “Free Indirect” 引用。Beckett 也是 Adorno 的 “Aesthetic Theory”(1970)的典範人物,該文本在 Bewes 的書中很少浮出水面,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中卻與它非常接近。 這些作品都堅信美學理論必然會失敗,即理論必須自知而背叛。

然而,在當代小說中, Bewes 發現了一種思維,這種思維越來越難以接近依賴於表徵中這種裂痕的批評或釋義實踐。 例如,Rachel Cusk 的 “Transit” 的敘述者兼作者只是簡單地呈現了她生活中不同的情節,沒有絲毫的綜合嘗試,甚至沒有暗示其中一個是可能的。 J. M. Coetzee 的 “Elizabeth Costello” 的幽靈般的聲音,以 Bewes 的首選為例,可能會插入一個想法,但前提是它在敘述本身中盡快被證明是錯誤的。 但既然這些小說不再以實例化的方式思考,那麼它們在沒有實例化的情況下是如何思考的呢? 當思想不屈尊出現在文本中時,評論家能對一部作品說些什麼呢?

在這一點上,Bewes 將他的讀者帶入了一個深刻的悖論:最能體現當下的小說怎麼會是那些拒絕典範本身邏輯的小說呢?提出這個問題的另一種方式是詢問如何將一個時刻的思想歷史化,在這個時刻歷史化 —— 包括部分與整體相關、實例與它們的歷史“時刻”相關的概念工作 —— 似乎站不住腳。對於批評家來說,這提出了一個難題,因為說沒有獲得實例化關係的作品也實例化了它們的時代,這已經是在重建它們所表達的放棄的關係 。

Bewes 耐心地對待這個批判性的僵局,就像他對待導致它的小說一樣。他們對無法解決的差異的堅持在最後一節達到了頂峰,Bewes 在其中表明,此類小說的思想 —— 不可還原為形式、批評的解釋可能性或小說本身所表達的思想 —— 就像電影中 Deleuze 的作品的思想一樣 :這是一種我們無法想像的思想,一種宇宙在思考自身的思想。 在這一點上很難不問:如果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想法有什麼用? 或者更重要的是:為甚麼要寫一本關於它無法思考的思想的書?

也許對於 Bewes 來說,假設存在這樣的想法就足夠了。 對於批評來說,這似乎仍然是一個黯淡的前景,但在很多時候,”Free Indirect” 不僅僅是對其自身徒勞的精心設計的練習。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通過直面這些以及當代批評的許多其他悖論, Bewes 使當下變得可以重新思考(以至於人們很可能會懷疑,如果虛構的邏輯真的要崩潰,隨之而來的是像這樣的批評實踐,不可能寫出像 “Free Indirect” 這樣的書)。 在追溯思想家的思想自主化過程中, Bewes 不僅在當代小說的概念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而且在確定使這項任務如此困難的理論問題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然而,在 “Free Indirect” 的術語中,仍然不可能將當代小說實驗(以及小說本身)理論化,因為它們的思維方式無法實例化。 Bewes 認為,這絕非可悲,而是最純粹的小說思想; 因為它不能還原為關於現實的一個例子或一個可分離的命題,所以它能夠使小說內在差異化。 因此,Bewes 將當代小說解讀為完全克服了視角和觀點,既保證了形式,也保證了意識形態和主觀性。 對於 Bewes 來說,這一直是小說的承諾——無論是 Bakhtin 在 Dostoyevsky 作品中所稱讚的對話質量,還是小說讓 Lukács 看到的 “人的終極無用 ultimate futility of man” 的可能性——儘管直到最近才實現了這樣的承諾。

在一個痴迷於自身過時的話語(小說理論)中,遇到一本書不僅駁斥其對象的死亡,甚至暗示其神化,你可能會感到驚訝。 然而,如果它確實是一種神化,那麼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類型,也就是說,只有當人們假設 Bewes 所說的小說正在到達的意識形態的逃避實際上不僅僅是另一種版本時,它才是一種神化。 在 “Free Indirect” 中幾乎沒有人同意這一假設。 它逃避主觀性的幻想也許是最令人不安的,因為該書對超越實例化關係的小說思想的論證也堅持將其理解為交叉性的一種版本,Kimberlé Crenshaw 將其設想為對“人們身份的靜態表現 static representations of people’s identities” 的抵抗。 在這樣的比較中有很多值得爭論的地方。 暗示一種審美實踐或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自主地獲得一種“本質”,這種“本質”以某種方式存在於產生這種身份的歷史之外,即使是在非主觀文學的思辨領域中。 這種說法最有症狀的版本出現在一個“插曲”中,其中 Bewes 將實例化關係比作“側寫”的實踐——從種族側寫到劍橋分析案例 the Cambridge Analytica case——沒有意識到他所使用的客觀化和 “絕對異質性 absolute eterogeneity” 擺脫這種做法的功勞可以很容易地看作是為它們辯護的歷史結果。

對於任何熟悉 Bewes 早期作品的人來說,這些問題從未以具體化的形式提出,而且這可能會讓人感到驚訝,具體化的問題幾乎從 “Free Indirect” 中消失了。 正如 Bewes 早期的一篇文章所證明的那樣,實例化關係顯然是物化關係的近親,它缺乏其堂兄對商品化和勞動分工的嚴格表述。 沒有這些歷史參考點,”Free Indirect” 必須尋求擺脫作為概念性和圖式化的思想,而不是擺脫產生它的歷史結構。 即便如此, Bewes 賦予小說的思想暗示了暫時逃離商品化和工具理性,而 Adorno 的最後避難所位於審美領域。 在這樣的閱讀中,如果不是更普遍的藝術的話, Bewes 可以用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方法來追尋小說的烏托邦維度,儘管是以一種無法辨認的形式。 然而,由於小說的烏托邦式承諾不是“可居住的”,因此它保留的任何希望都不是為了我們。

沉浸在 ‘自由間接’ 的烏托邦思想中(或者更確切地說,一個人對它的主觀抵制)會帶來有益的閱讀。Bewes 對文學批評(Dorothy Hale、Wayne Booth、Caroline Levine)的解讀與他對當代小說(Zadie Smith、W. G. Sebald、Jesse Ball)的解讀一樣精闢。 突出的是書中那些文學批評被人物話語徵召的時刻,就像 Bewes 對 Mark McGurl 的閱讀一樣。 在這裏和其他地方一樣,Bewes 教我們如何閱讀小說,洞察力和實驗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 正如 Bewes 所展示的那樣,突破這些限制是讓思想保持活力甚至自由的原因。

這本書為二十一世紀的小說發展了一種新的理論。 在 J. M. Coetzee、Rachel Cusk、James Kelman、W. G. Sebald 和 Zadie Smith 等作家的作品中,Timothy Bewes 確定了一種他稱之為 ‘自由間接’ 的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可以找到小說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拒絕。 它不存在於人物或敘述者中,也不採用主觀或感性的形式。 這種發展遠非預示著一種新的文學體裁的到來,而是代表了一種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論家忽視的品質的重新發現:在形式的限制下思考。 “Free Indirect” 認為,當代小說的這種自我覺醒代表了當今思想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