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24
Thinking through dementia
隨著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癡呆症/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顯著增加,這種可怕的、使人衰弱的疾病現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全世界數百萬人。失智症引發了許多特殊的臨床、倫理和概念問題,這些問題大多反映了複雜的評估決策,例如關於診斷以及正常和異常老化之間的區別。 不同學科以不同方式治療癡呆症 – 因此,存在癡呆症/阿茲海默症的疾病、認知神經心理學和社會建構主義模型。這些模型對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癡呆症患者俱有倫理意義。 “Thinking through dementia” 對用於理解癡呆症的主要模型 —— 生物醫學、神經心理學和社會建構模型進行了批判。它討論了臨床問題和案例,以及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治療這種疾病的哲學著作。本書借鑒了對癡呆症模型的哲學批判以及實證數據和臨床經驗,統一了疾病的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觀點。 這本書極具原創性且發人深省,將會引起精神病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以及任何參與癡呆症患者護理和管理的人的興趣。 xxxxxxxxxx 隨著人口迅速老化,以及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其中癡呆症最為突出)的增加,本書 “Thinking through dementia” 的主題迫切需要嚴肅的哲學思考。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這個主題提出了實際問題和概念問題。事實上,“概念問題…也是實際問題” ( p vii ),因為人們思考和談論癡呆症患者的方式很容易影響他們受到的對待 ; “清晰(和詳細)的思維對於把事情做好的方法來說是絕對必要的”,而 “草率” 的思維無論發生在哪裡都需要強調( p vii )。身為 Northumbria Healthcare NHS Foundation Trust 醫療保健信託基金會的老年精神病學顧問和 Newcastle 大學衰老哲學名譽教授,Julian Hughes 似乎是承擔思考或研究癡呆症任務的理想人選。他認為這項任務非常緊迫,社會對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態度和照護需要進行「革命」( p viii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John Dunlop, MD – Finding Grace in the Face of Dementia
這裹就是希望。 。 。 當患者被診斷出患有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時,它不僅會影響患者,還會影響他們的照護者。看著親人失去曾經定義他們的獨立、個性和能力,並且知道沒有治癒方法,這可能是毀滅性的。人該如何面對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診斷? 經驗豐富的老年病學家 John Dunlop 博士希望改變我們看待癡呆症/阿茲海默症的方式 ,向我們展示如何透過這樣的悲劇來彰顯,因為我們尊重所有人類的固有尊嚴。Dunlop 分享了幾十年來與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患者相處的故事,為讀者,特別是護理人員,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濃厚的信仰的)視角,讓他們了解這種改變生活的疾病的經歷和挑戰。在癡呆症/阿茲海默症面前尋找信心將幫助您在愛和照顧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患者時了解生命目的。 xxxxxxxxx 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日益常見的主要神經認知障礙,據估計 2010 年全球有 3560 萬人受到影響。作為一種每年新增 770 萬例新病例的主要非傳染性疾病,這一數字到2030 年可能會增加一倍,到 2050 年將增加兩倍。導致恥辱化、照護不足和嚴重的經濟困難。基於這些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癡呆症/阿茲海默症列為公共衛生優先事項。(WHO. Dementia: a public health priority. Geneva: WHO; 2012) 隨著基督教的全球化,面對世界各地社區的這些現實,需要採取一種獨特的基督教方法來治療癡呆症。老年病學專家和倫理學家 John Dunlap 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我們提供一個神學視角來看待癡呆症,然後為專業人士、牧師、護理人員和家庭提供照顧癡呆症患者的實用方法。他帶著美國的視角,但他的方法可以應用於任何可以應用基督教原則和實踐的環境中,以保留人的尊嚴,並擁抱照顧那些在生命臨終時失去認知能力的人的價值。 John Dunlap 從他父母雙方的個人痛苦出發,並承認自己的高風險,首先提出了對上帝在萬物中的主權、所有人類生命自受造之日起的尊嚴、人類的痛苦和腐敗的非常簡單的處理。 John Dunlap 接著對良性老化健忘和輕度認知障礙以及癡呆症的各種原因進行了有益的區分。然後,他利用自己患者的故事,列出了正確診斷的步驟和挑戰。他在與家人的時間安排和溝通、社會支持參與等方面採取了一種非常田園和實用的方法。 他描述了病情的加重和緩解、藥物治療方案,並整合了祈禱和恩膏等精神資源,以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全人護理方法。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Alzheimer’s Disease Decoded: The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ementia (2022)
這本 “Alzheimer’s Disease Decoded: The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ementia (2022)” 書旨在以全面的方式向個人介紹、教育和告知阿茲海默症。其範圍涵蓋從疾病的發現、流行病學和背後的基本生物學原理,到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先進幹細胞療法。它採用「全球」視角來看待阿茲海默症,並包括來自世界各國的流行病學數據和科學。 阿茲海默症是世界各國都存在的一個快速成長的問題。這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涵蓋阿茲海默症的綜合書籍,包括癡呆症和阿茲海默症研究領域的最新文獻和科學進展。 市面上大多數關注阿茲海默症的書籍都是針對照護者的,作為如何應對患有疾病的親人的實用建議。相反,這本書是一本綜合性的科普書,任何有興趣了解疾病的人都可以閱讀。 Jefferson Chen 博士是醫學博士、博士、合著者,參與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分流器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外科臨床試驗。他親自參與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臨床試驗,並治療常壓腦積水(NPH)(通常被誤診為阿茲海默症),這為他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這本書吸引了廣泛的讀者,無論他們的科學或教育背景如何。 xxxxxxxxxx 阿茲海默症已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的標誌性疾病,也是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與許多其他疾病不同,阿茲海默症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而且還給他們的朋友、家人和社區帶來巨大的情感和經濟負擔。所有核准的治療方法只能略微提高受影響個體的認知能力。數百項失敗的臨床試驗反映出阿茲海默症背後的神秘病理學。本書講述科學家、醫生和患者與阿茲海默症進行鬥爭的故事,並向過程中喪生的人們致敬。 這場戰爭有多條戰線 —— 從致力於終結阿茲海默症的個人和政治努力,到為改變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惡化軌跡而進行的科學鬥爭。這本書努力了解周圍人的故事以及他們患阿茲海默症的個人經歷。書中幾乎採訪的每個人都有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個人故事,無論是他們自己的父母、姻親還是受到影響的家人朋友。儘管阿茲海默症在我們的社會中很普遍且具有重要意義,但沒有一本面向公眾的書簡潔地涵蓋了該疾病的歷史、科學和未來。這本書希望是講述阿茲海默症的故事,從它的歷史到治療這種疾病的努力如此困難和笨拙的原因。希望任何對阿茲海默症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透過這本書更好地了解在科學、政治和治療上在終結阿茲海默症方面的進展。目前雖然還沒有任何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 批准的有效藥物或療法,但有許多有希望的潛在治療方法即將出現。 對熟悉阿茲海默症興趣的人經常問:我們在成功根除這種疾病方面取得了甚麼進展。快速進行谷歌搜尋或觀看任何健康新聞源,很容易就會產生大量有關阿茲海默症的下一個「治癒方法」的新聞標題和廣告。很多時候,這些說法是誤導性的或完全錯誤的 —— 通常是基於順勢療法或未經證實的療法。這些「治癒」不治之症的說法對於研究該疾病及其治療方法的科學努力是有害的。通常,這些說法會給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其家人帶來錯誤的希望,但不幸的是,這些說法的動機是經濟利益。這些偽科學家向阿茲海默症患者提供治癒方法的承諾,卻沒有履行科學界的倫理和道德義務,無法將安全、經過驗證和基於證據的療法推向市場。本書立埸在研究了生產所謂「療法」的公司的說法後,不斷提醒醫生們的職責世界各地的科學家 “首先不造成傷害”,不要給患有末期疾病的患者提供虛假的希望。但當談到世界各地實驗室正在進行的真正科學研究時,治療的希望正在慢慢實現。簡而言之,本書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或治癒方法的出現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儘管目前還沒有藥物、治療方法或巫術技術可以有效阻止疾病的進展,但許多有前景的療法即將出現。目前,市場上有幾種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End of Alzheimer’s ProgramThe First Protocol to Enhance Cognition and Reverse Decline at Any Age
當面對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時,患者和家人通常會在醫生辦公室之外尋找希望。診斷結果可能會令人恐懼,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會積極尋求任何聲稱有效的干預措施。隨著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癡呆症干預措施蓬勃發展,因此需要嚴格評估支持這些選擇的證據。 Dale Bredesen 所著的 “The End of Alzheimer’s Program: The First Protocol to Enhance Cognition and Reverse Decline at Any Age” 一書回顧了他的同名方案 Bredesen Protocol,副標題是 “第一個預防和逆轉認知衰退的計劃”。Bredesen 方案提供了一個將多種膳食補充劑與詳細的生活方式改變和其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例如對抗發炎和毒素)相結合的計劃。儘管實施的自付費用很高,但該方案已經越來越受歡迎,而且該書出現在許多暢銷書排行榜上,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亞馬遜網站。推薦 Bredesen 方案的醫生經常引用 Bredesen 發表的三項研究,以及他與受人尊敬的學術醫療中心的關係。儘管沒有其他方法被證明可以明確預防或逆轉認知能力下降,但 Bredesen 方案強烈聲稱其功效 ;因此,有必要仔細評估現有的臨床數據,以確定指導方案的證據強度 。 I. “The End of Alzheimer’s Program”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Down, Out, and Under Arrest: Policing and Everyday Life in Skid Row
世界資源本有限,資源分配自然有機會出現不均情况。貧富固然與個人有關,但人生活於社會制度之下自然愛束縛於其中。社會制度的建立就是盡量令資源得到盡可能相對公平的分配;例如人人分配二碗飯是否就公平?社會制度之不當自然也令個人受害於其中 。近年來,美國最貧困的社區經歷了巨變。最明顯的一點是 ,許多曾被忽視的社區與空間如今部署了大量警力。据信,這不僅是為了維護治安,更是為了将流離失所、沒有工作、飽受成瘾和身心疾病困擾的人們引回正途。 不過,在 Los Angeles 貧民區的居民看來,這種懷有真誠和善意的政策将他們推入了更深的困境。他們不斷因為在人行道上坐卧、不按規矩橫穿馬路等輕罪被截停、搜查,甚至逮捕 ,被要求參加巨型庇護所的矯正項目,以至于失去本就不安穩的工作和住所。貧窮本身似乎就會招致更多的定罪。 這樣的困局何以形成?為了尋找答案,社會學家 Forrest Stuart 用五年的時間深入 Los Angeles 貧民區,與居民一起拾荒、健身,和小販一起擺攤,跟随警察巡邏,加入社區組織,自己也多次被警察截停搜查。在 Los Angeles 貧民窟工作的第一年,Forrest Stuart 在街上被警察攔下十四次。通常只是站在那裏。他在那段時間遇到的一位 Juliette 女士已被警察攔住一百多次,被捕六十多次,並在為期一周的監禁中放棄了一年多的生活。她最常見的犯罪行為是甚麼?僅僅坐在人行道上 —— 在 Los Angeles 就是一種可以逮捕的犯罪行為。 為甚麼?這些逮捕的目的又是甚麼,是為了社會還是為了 Juliette? Los Angeles 是如何達到這樣的地步: Los Angeles 削減了對最貧困公民的支持,但在治安和監獄方面的支出卻越來越多?這就是 Forrest Stuart 在 “Down, Out, and Under Arrest: Policing and Everyda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
近日奧運開閉幕的演出、以及中国網絡遊戲《黑神話.悟空》的熱議,不期然令人想起近年來批判遺產研究 ( critical heritage study ) 的領域。批判遺產研究是文化遺產研究領域最具思辨性的學術方向,而本書 “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 是該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代表著作之一。作者借用行動者網絡理論( Actor–network theory,ANT )、表徵政治( Representational Politics )、話語建構/構式語法(discourse construction: Jan-Ola Östman, Mirjam Fried (Editors) – “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 (2012): ch 5: Construction Discourse: A prolegomenon”)等學說,對當代主流的遺產觀念和實踐進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重新審視自然與文化、物質與非物質、官方與非官方遺產的關系,提出了更具包容性和對話性的遺產模式。 本書的首要目标是鼓勵學者們采取更具批判性的角度與遺產打交道,將他們的關注重點從我們應 “如何”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