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chongkinfai

Individualism, Decadence and Global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 to Whole, 1859-1920

英國十九世紀末著名文化歷史學家 Regenia Gagnier 首先對頹廢進行了廣泛的定義,即以犧牲整體為代價來追求個體部分的繁榮,然後展示了個人主義在其鼎盛時期的全部含義。從 Darwin 和  John Stuart Mill 到世紀之交及以後,Gagnier 根據理論和實踐背景確立了個體:夫妻和父母/子女二元組;研討會和社區;國家和國家;國際大都市和世界公民。她得出的結論是,從動態功能的角度比從固定身份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個體與社會或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項內容豐富的研究的一些亮點包括: 個體的進化和發展科學;Herbert Spencer 和個人主義者; Matthew Arnold 和文化主義者; 新女性、女性美學家和社會主義個人主義者; 詩歌與意志哲學;吉普賽僧人和文化慈善事業; Nietzsche 的 “善良的歐洲人和維多利亞晚期的世界主義者”; 以一代替多的神秘教義。沒有人比他更全面地描繪現代個體。 xxxxxxxxxx Regenia Gagnier 的書 “Individualism, Decadence and Global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 to Whole, 1859-1920” 對熟悉的術語進行了重新的構建,這一點從其副標題的挑釁性中可以看出,該書強調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概念。本書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激發世紀末和進化科學當前發展的有機主義和功能主義形式上,它既是對身份思維的批判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Cyborgs, Ethics, and The Matrix: Simulations of Sex and Gender

“Cyborgs, Ethics, and The Matrix: Simulations of Sex and Gender (2024)” 是一本非常敏銳和有洞察力的書,它探討了廣受歡迎的黑客帝國系列 ( The Matrix ) 以及它與性別、性行為 、跨性別以及誰才算真正人類等關鍵爭論的交集。這本書寫得引人入勝,引起了Palgrave Studies in (Re)Presenting Gender 系列粉絲和我們這些關心與自己不同的人的興趣。就像這一系列作品本身一樣,Rebecca Gibson 的這本書既富有哲理性,又非常容易理解,對於學術界和一般讀者來說都是必讀之作。 The Matrix (Lana Wachowski and Lilly Wachowski 1999) 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文化意識中二十年了,並逐漸融入到諸如 The Matrix 中的故障和服用紅色藥丸的想法等常見用語中。隨著第四部電影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Bitstreams: The Future of Digital Literary Heritage

Matthew G. Kirschenbaum 曾提出如今臭名昭著的問題「甚麼是數位人文學科,它在英語系中起甚麼作用?」(‘What is Digital Humanities and what’s it doing in English departments?(2010)’ )。Kirschenbaum 的職業生涯都在探索文本、數字和檔案的交匯點,最著名的是他 2008 年的作品 “Mechanisms: New Media and the Forensic Imagination”。他在隨後的專著 “Track Changes” 中詳細闡述了這種思路,其中詳細介紹了數位時代的文字處理軟體和文學創作的歷史。他的最新著作 “Bitstreams: The Future of Digital Literary Heritage” 是他學術研究和寫作的巔峰之作,在書中,他展望了在不確定的時代數位文學學術研究的潛在未來。 Bitstreams 對數位化在英語部門的作用這一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但提出了不同的、更困難的問題,這些問題圍繞著文本學術的未來。具體來說,他問道,在計算世界 computational worl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George Orwell: The Ethics of Equality

雖然 George Orwell 保留了 “對西班牙最邪惡的記憶”(George Orwell – “Homage to Catalonia-IndoEuropeanPublishing.com (2011)”, P 161 ).,但 “Homage to Catalonia” 也讓人想起呼吸 “平等的空氣”,這是一個更美好的記憶。如果 “對等級制度的憎恨是他社會批評的激情所在”,那麼 “Homage to Catalonia” 則很好地詮釋了等級制度的缺失在實踐中是甚麼樣子。( p 177 : ‘Orwell’s Egalitarianism – Spanish Bombs’ )  Animal Farm 中的豬將《第七誡》變成了不平等的 “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Macmillan Master Guides) Jea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國際政治能夠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上嗎?還是它將永遠成為權力和國家利益衝突的舞台?大約 2500 年前,古希臘思想家 Thucydides 概述了兩種對立的思維模式。在國際關係的政治哲學中,可以劃分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派別:「現實主義者」預見到世界舞台上將會出現永久的衝突,而「理想主義者」則強調合作。 現實主義者傾向於根據以下假設行事: ~ 人類本質上是自私的。人類各個國家因此將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 ~ 一個國家的自身利益從根本上與其安全緊密相連。由於缺乏真正的整體權威或國際執法,各國將積極尋求透過削弱彼此的力量來鞏固自身實力。 ~ 在國際關係的「無政府狀態」下,道德、正義和規則沒有任何力量或地位:它們只是一個國家為自己的私利行為而臨時編造的藉口。唯一真正的貨幣是權力。 相較之下,理想主義者擁護國際法、集體安全、民族自決等價值觀,並堅信如果世界某個地方的正義受到威脅,那麼其他地方的正義也會受到威脅。理想主義者說,從長遠來看,將國際政治建立在源自正義原則的規則之上符合每個人的利益,即使是最強大的國家也是如此。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國際關係觀念之爭的最早例子之一,來自古希臘Thucydides 的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I.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這部寫於公元前四百年前的著作詳細記述了雅典與斯巴達之間鬥爭的當代情況,很有可能實現作者雄心勃勃的主張,即這部作品「將流傳千古」。西元前 431 年,兩個帝國在航運、貿易和殖民擴張方面的衝突達到頂峰。北希臘被推翻,整個希臘世界陷入了長達 27 年的戰爭。Thucydides 熱衷於準確性並蔑視神話和浪漫,編纂了這部詳盡的事實記錄,記錄了最終毀滅雅典帝國的災難性衝突。 Thucydides 的 “Melian Dialogue” (“Thucydides’ Melian Dialogue: Commentary, Tex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Byung-Chul Han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Rituals: A Topology of the Present”

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儀式: 付款時 (縱使我們漫不經心地遞給收銀員) ,他仍雙手恭敬地接過它,並微微低頭。。。。我們購買禮物,包裝好 —— 這些都算是一個精心裝飾的儀式。 當 Byung-Chul Han 談到 “強烈的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 。 。在日本的日常儀式中占主導地位。” 時 ( p 63 ),令人想起了我們購買東西的情景。 。 。主導著日常儀式活動。其中日本包裹是他最喜歡的這種符號過多的例子 —— 信封本身比裏面的物品更引人注目。能指如此壓倒所指,以致於它取代了人們對意義的渴望。對 Byung-Chul Han 來說, “空虛的禮儀消除了商品的資本主義經濟” ( p 64 )。 “儀式/禮 Ritual” 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概念,我們渴望定義它,而這常常與我們對儀式的喪失或缺失的感覺有關。在 Byung-Chul Han 省略章節中,“儀式/禮” 的指稱發生了變化,並與旨在定義它或與之相近的其他觀念糾纏在一起:遊戲、成年禮、唯美主義和形式主義。儀式絕對不是工作、生產力或商品。如果儀式最為人所知的是工作、生產和商品的缺失,那麼就很難看到儀式本身可以發揮的作用或其自身的生產力。事實上,除了透過歷史距離和懷舊之情,書中幾乎沒有提到或遇到任何儀式。 Byung-Chul Han 的日本包裹經驗並不是用來反駁我們這個時代的商品邏輯的,而是用Rol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Heidegger’s Moral Ontology

“Heidegger’s Moral Ontology” 首次全面闡述了 Heidegger 的倫理問題,為 Heidegger 努力發展新穎的人類存在觀提供了基礎。James D. Reid 從 “Being and Time(1919–1927) ” 出版前的大量原始資料中汲取靈感,結合古代、現代和當代道德哲學貢獻者的對話中,將 Heidegger 的早期哲學與倫理學史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並對 Heidegger 對 Husserl 的批判、他與 Aristotle 的接觸、他對死亡的論述、 Kant 在 “Being and Time” 的起源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倫理生活的性質、範圍和基礎感興趣的人。這本生動活潑的書將吸引所有對 Heidegger 早期現象學及其更廣泛思想感興趣的人,以及對倫理生活的性質、範圍和基礎感興趣的人。 xxxxxxxxxx 在這本 “Heidegger’s Moral Ontology” 清晰而引人入勝的書中,James D. Rei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Vibrant Matter: A Political Ecology of Things

在 “Vibrant Matter: A Political Ecology of Things(2010 )” 中,Jane Bennett 鼓勵讀者放慢內心的思考,即人類優於 “本質上無生命的物質” —— 這些想法阻止他們 “探測……在人體周圍和內部流通的非人類力量的更全面的範圍”及其政治體系( p ix )。 一些讀者可能會想知道,為甚麼一本 2010 年的書值得我們的關注。Bennett 將傳統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想與所有物質(不僅僅是人類)中都存在著一種不可知的力量的概念相融合,解決了這場爭論的緊張局勢,而這種力量在當前的政治思想中缺乏代表性。如果致力於危機 /風險溝通的技術傳播者和設計師以及研究和生產政治技術的人士 (Cheek, R. (2021). “Political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nd ideographic communication design in a pre-digital congressional campaign”. Communication Desig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Video Games, Violence, and the Ethics of Fantasy: Killing Time

“本故事純屬虛構,影視效果切勿模仿…..” 沉迷於不道德的事物的幻想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嗎?許多電子遊戲允許玩家實施各種暴力和不道德的行為。但是,玩家是否應該擔心其虛擬行為的道德性呢?一個常見的觀點是,遊戲僅僅提供了暴力的虛擬表現。在遊戲中實施暴力行為實際上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傷害。因此,從道德上來說,這樣的行為並沒有甚麼錯誤。雖然這是一個直觀的論點,但它並不能解決問題。“Video Games, Violence, and the Ethics of Fantasy: Killing Time” 關注個別玩家為何會被激勵去享受不道德和暴力的幻想,它不僅揭示了虛擬幻想這一有趣且未經充分研究的案例,還推動了關於藝術倫理批評的辯論,也因為它對美德倫理學的新穎運用。電子遊戲是一種虛構的作品,可以讓玩家實現幻想。因此,要全面理解對電子遊戲的道德批評,就必須注意為甚麼個別玩家會被激發去享受不道德和暴力的幻想。 “Video Games, Violence, and the Ethics of Fantasy: Killing Time” 涉及大眾媒體以及哲學、心理學、媒體研究和遊戲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中關於遊戲的辯論和批判性討論。 xxxxxxxxxx 站在莫斯科 Zakhaev 國際機場的電梯裏。當做好打開門的準備時,同伴堅定地說:“記住,殺光俄羅斯人”。接下來就是殘酷的屠殺。用全自動 PKM 輕機槍照亮了這個地方,遊客們驚恐地四處逃散。機場已成廢墟,漫不經心地走過屍體。這是一個模擬現實 —— 具體來說是「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中的埸境。當其時,玩家可能還是個眼神明亮的 12 歲男孩,對暴力充滿著迷。但這是否意味著玩家有虐待傾向? 關於遊戲與暴力的爭論常常因一樁可怕的犯罪事件而重新激起。 1999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

Calling Philosophers Names: On the Origin of a Discipline

本書對古希臘 “哲學家 philosophos/philosopher” 一詞的起源進行了新的詮釋。本書追溯了這個詞在最初兩個世紀中含義的演變,展示了它如何首先指有抱負的政治聖人和建議者,然後指熱衷於談論美德的人,最後指專注於這些對話的範圍和條件的研究者。書中質疑了人們熟悉的觀點 ,即哲學家從一開始就「熱愛智慧 loved wisdom」或僅僅「培養自己的才智 cultivated their intellect」,並指出,哲學家們反而被嘲笑為可笑的不切實際,因為他們認為不停的談話和學習會為他們帶來社會地位或政治和道德權威。本書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研究早期希臘哲學史,試圖了解誰被稱為 philosophoi 或 “哲學家”,以及為甚麼被稱為 “哲學家”,以及這個詞的使用和思考如何促成了一門學科的興起。本書表明,這個詞最初是對一個遙遠的政治集團的諷刺,但不到一個世紀後,它就變成了一種基於研究、反思和深思熟慮的堅定自我完善的生活。早期哲學致力於證明自身看似可疑的事業。這種尋求合法性的原始衝動對於理解該學科的歷史及其影響具有新的意義。 xxxxxxxxxx 哲學的譜系與許多人類活動一樣,具有追溯力。Thales 並不認為他的活動是哲學活動;當一項事業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形態,並且其自我理解已經與其歷史密不可分時,他便獲得了第一位哲學家的榮譽 ( p 260;也比較 p 25 的第六點)。同樣,在 “Calling Philosophers Names: On the Origin of a Discipline” 一書中也試圖透過追溯哲學的起源來理解哲學。Christopher Moore 對古希臘單字 philosophos 進行了權威研究,並關注了公元前 6 世紀至公元前 4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 Leave a comment